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强排型直流无刷薄款卧式风机盘管的制作方法

2023-02-11 14:11:3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空气处理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强排型直流无刷薄款卧式风机盘管。


背景技术:

2.风机盘管主要由小型风机、电动机和盘管灯,盘管内流过冷冻水或热水使与管外空气换热使空气冷却。按结构形式可分为立式、卧式、壁挂使、卡式等。
3.风机盘管主要包括箱体、风机和水冷器,箱体上开设有冷凝通道和出水口,空气接触水冷器,在水冷器表面凝结成水滴并滴入冷凝通道,为了便于将冷凝通道内的水从出水口排出,冷凝通道往往具有坡度。
4.在实际安装的过程中,盘管大多安装于吊顶内,但由于许多建筑开发商对建筑经济性或特殊用途的需要,建筑物的层高普遍较低,导致吊顶内的空间更为狭小,安装完成后,盘管内没有自然排水的空间,导致冷凝水不易从出水口排出,堆积在箱体内,随着时间推移容易浸湿楼板,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使排水顺畅,本技术提供一种强排型直流无刷薄款卧式风机盘管。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强排型直流无刷薄款卧式风机盘管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强排型直流无刷薄款卧式风机盘管,包括箱体、设于所述箱体上的风机、设于所述箱体上的驱动件和设于所述箱体上的表冷器,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风机转动,所述箱体上设有强排冷凝水泵,所述箱体的内壁上开设有进水槽,所述强排冷凝水泵的进水口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位于所述进水槽内。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安装吊顶的关系,凝结在表冷器上的冷凝水直接滴落到箱体上,随着冷凝水不断堆积,逐渐向靠近进水槽的方向流动流入进水槽内,直至水位上升至强排冷凝水泵处时,强排冷凝水泵将冷凝水排出,使箱体内的冷凝水不易满溢出来浸湿楼板。
9.优选的,所述箱体上设有接水盘,所述表冷器的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位于所述接水盘内。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接水盘对冷凝水进行收集,减少冷凝水与箱体之间的接触,进而使箱体不易受到水的侵蚀,有利于提高箱体的使用寿命。
11.优选的,所述接水盘采用的材料为阻燃eps。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箱体内的电路可能会现运行故障导致短路,阻燃eps材料具有防火性,在电路故障时不易被引燃,有利于提高安全性。
13.优选的,所述接水盘垂直于其长度方向的相对两内壁沿靠近所述接水盘盘底的方向呈渐缩设置。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滴落在接水盘上的冷凝水会沿着接水盘内壁流入接水
盘,使收集冷凝水更便捷。
15.优选的,所述表冷器呈倾斜设置,所述表冷器沿靠近风机的方向向下倾斜,所述表冷器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位于所述冷凝通道内。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有限的空间内,通过将表冷器倾斜放置,提高表冷器与气流之间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提高降温效果。
17.优选的,接水盘上设有挡水杆,所述挡水杆在所述接水盘上分隔出两个通道,所述进水槽位于所述挡水杆靠近所述风机的一侧。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表冷器靠近风机一侧的端面上凝结的水滴较多,在挡水杆靠近风机一侧的通道内的冷凝水较多,冷凝水沿着通道的延伸方向流向进水槽。通过挡水杆限制加强板靠近风机一侧通道内的水流入另一通道内,使进水槽附近水位上升加快,使排水更加及时。
19.优选的,所述箱体上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均位于所述箱体内,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用于连接所述表冷器。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使用时,进水组件和出水管的表面容易凝结成水滴,将进水组件和出水管置于箱体内,使水滴不易滴落在楼板上。
21.优选的,所述进水管位于所述出水管下方。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进入到进水管时,进水管内的气体温度较高向上浮起,减少管内气体与水之间的阻力,使水能够充满表冷器内的冷凝管,有利于提高降温效果。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由于安装吊顶的关系,凝结在表冷器上的冷凝水直接滴落到箱体上,随着冷凝水不断堆积,逐渐向靠近进水槽的方向流动流入进水槽内,直至水位上升至强排冷凝水泵处时,强排冷凝水泵将冷凝水排出,使箱体内的冷凝水不易满溢出来浸湿楼板;
25.2.滴落在接水盘上的冷凝水会沿着接水盘内壁流入接水盘,使收集冷凝水更便捷;
26.3.通过挡水杆限制加强板靠近风机一侧通道内的水流入另一通道内,使进水槽附近水位上升加快,使排水更加及时。
附图说明
27.图1为本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为本实施例局部结构示意图,主要展示外壳内的结构。
29.图3为本实施例局部结构示意图,主要展示放置腔内的结构。
30.图4为本实施例局部结构示意图,主要展示强排冷凝水泵处的结构。
31.图5为本实施局部结构食欲图,主要展示冷凝通道处的结构。
32.附图标记说明:1、箱体;11、外壳;111、空腔;112、进风腔;113、冷凝腔;1131、通道;114、回风口;115、安装架;116、挡水杆;117、接水盘;118、出风口;119、出水口;12、中隔板;121、风机出风口;13、放置腔;131、储水槽;132、进水槽;2、风机;3、表冷器; 4、驱动件;5、进水管;51、电动静音阀;6、出水管;7、强排冷凝水泵;71、安装板;72、水位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33.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4.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强排型直流无刷薄款卧式风机盘管。参照图1和图2,强排型直流无刷薄款卧式风机盘管,包括箱体1、风机2、表冷器3和驱动件4,箱体1包括外壳11和中隔板12,外壳11上开设有空腔111,中隔板12位于空腔111内,中隔板12与外壳11的相对两侧壁固定连接,中隔板12将空腔111分为进风腔112和冷凝腔113。
35.参照图2,风机2位于进风腔112内,风机2与中隔板12固定连接,驱动件4位于中隔板12靠近风机2的一侧,驱动件4件与中隔板12固定连接,风机2位于驱动件4的相对两侧,驱动件4用于驱动风机2转动。外壳11下端面上开设有回风口114,回风口114位于中隔板12靠近风机2的一侧,回风口114与进风腔112连通,中隔板12上开设有风机出风口121,风机出风口121的位置和数量与风机2的位置和数量一一对应,风机出风口121用于连通风机2的内腔和冷凝腔113,回风口114通过进风腔112、风机2的内腔和风机出风口121三者之间的配合与冷凝腔113连通。本实施例中驱动件4为电机。
36.参照图2,表冷器3位于冷凝腔113内,表冷器3与外壳11固定连接,风机出风口121在垂直于驱动件4的输出轴转动轴线的方向上的投影位于表冷器3上。表冷器3呈倾斜设置,表冷器3的沿靠近风机2的方向向下倾斜。外壳11上固定有安装架115,安装架115位于表冷器3的相对两侧,安装架115与表冷器3固定连接,表冷器3通过安装架115与外壳11之间的配合固定连接于外壳11上。外壳11上开设有出风口118,出风口118位于表冷器3远离中隔板12的一侧。
37.参照图3和图4,安装架115、中隔板12和外壳11三者之间拼接形成有放置腔13,外壳11上固定有进水管5和出水管6,进水管5和出水管6用于连接表冷器3,进水管5和出水管6与表冷器3固定连接,进水管5和出水管6均位于放置腔13内,进水管5位于出水管6的下方,进水管5和出水管6呈间隔设置,进水管5上固定有电动静音阀51,电动静音阀51控制进水管5的开启和关闭,另外,电动静音阀51可以手动对进水管5的流量进行调节,以保证盘管各个部分水压平衡。外壳11上固定有强排冷凝水泵7,强排冷凝水泵7位于放置腔13内,强排冷凝水泵7位于进水管5和出水管6靠近中隔板12的一侧,强排冷凝水泵7与进水管5和出水管6间隔设置,强排冷凝水泵7用于将箱体1内的水排出,外壳11上固定有安装板71,安装板71位于强排冷凝水泵7上方,安装板71与强排冷凝水泵7固定连接,强排冷凝水泵7通过安装板71与外壳11固定连接,安装板71上固定有水位开关72,水位开关72位于强排冷凝水泵7远离中隔板12的一侧,水位开关72和强排冷凝水泵7间隔设置,当水位上升至强排冷凝水泵7处,水位开关72控制强排冷凝水泵7排水。
38.参照图2和图5,冷凝腔113的底部内壁上固定有接水盘117,接水盘117的材料为阻燃eps,接水盘117部分伸入放置腔13内,接水盘117垂直于其长度方向的相对两内壁沿靠近其盘底的方向呈渐缩设置,表冷器3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位于接水盘117内,接水盘117上固定有挡水杆116,挡水杆116的长度方向与接水盘117的长度方向平行,挡水杆116在接水盘117上分隔出两个通道1131。
39.参照图5,外壳11上开设有进水槽132,进水槽132位于放置腔13内,进水槽132位于挡水杆116靠近风机2的一侧,强排冷凝水泵7沿竖直方向上的投影位于进水槽132内。外壳11上开设有储水槽131,储水槽131位于电动静音阀51道下方,储水槽131用于收集凝结在电
动静音阀51表面的水滴。外壳11上开设有出水口119,出水口119的内壁与放置腔13的底部内壁抵接,出水口119位于进水管5和出水管6下方,出水口119位于强排冷凝水泵7远离安装架115的一侧。
40.在实际使用时,外壳11上还安装有智能控制板和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外壳11外部温度,智能控制板控制风机2的转动和电动静音阀51的开关,通过控制风机2转动控制出风口118处风力大小,通过控制电动静音阀51的开关控制进水管5的开启和关闭。
41.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强排型直流无刷薄款卧式风机盘管的实施原理为:开启电动静音阀51,使进水管5保持畅通,水从进水管5流入表冷器3内,对表冷器3表面进行降温,与此同时,驱动件4驱动风机2转动将外部气流吸入进风腔112并通过风机出风口121将气流输送至表冷器3处,气流中的水蒸汽遇冷在表冷器3表面凝结成水滴,受重力作用沿着表冷器3的倾斜方向落入接水盘117内,再沿着接水盘117内壁的倾斜方向聚集在接通道1131上,随着水滴不断聚集,逐渐向靠近进水槽132的方向流去,直至冷凝水漫至强排冷凝水泵7的进水口处,水位开关72打开,强排冷凝水泵7将外壳11内的水抽出。
42.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