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汽轮机的缸体保温机构的制作方法

2023-02-10 16:52:3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轮机保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轮机的缸体保温机构。


背景技术:

2.汽轮机如果保温不好将因外壳等温度不均,引起金属局部热应力,从而降低汽轮机的热效率,甚至损坏机器而无法运行,所以非常有必要进行保温隔温处理。
3.目前一般通过在汽轮机表面加装保温外壳,来为机轮机提供保温功能。根据中国专利公开号cn 217176724 u提出的《一种汽轮机的缸体保温机构》,该装置具有“通过设置防护机构,能够通过外护套壳的屏蔽对汽轮机进行外部防护,通过保温填料对汽轮机进行有效保温,通过填料门可以对保温填料进行及时性的补充和更换”等有益效果,
4.但是该装置需要对保温填料进行及时性的补充和更换,且更换方式复杂“在使用本汽轮机的缸体保温机构时,首先通过第一连接螺栓和第二连接螺栓将本汽轮机的缸体保温机构固定在汽轮机的外围,然后通过转动转把9控制齿轮18转动控制齿轨16带动两组支杆17相互移动,两组支杆17的移动控制长杆11和短杆15分别带动各自的锁头14从锁耳10中脱离,接着通过拉把7将填料门5打开,在内隔层6和外护套壳3的外层壁之间填充保温填料4,待填充结束后,关闭填料门5,关闭阶段先拧动转把9,使锁头14缩回,待填料门5对齐到开放口内后,松开转把9,通过弹簧13的弹力自动复位长杆11和短杆15,使各自的锁头14穿入到锁耳10内,将填料门5锁定,待需要更换保温填料4时,可以依据上述步骤打开填料门5进行保温填料4的更换和补充”,影响工作效率,且会因为操作不当,使保温填料与汽轮机的缸体表面不贴合,影响保温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上述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轮机的缸体保温机构,通过保温气套进气膨胀与汽轮机缸体表面紧密贴合,通过充气保温气套将汽轮机缸体表面与外界隔开,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且能自动充气和泄压,保证装置的稳定,使用方便简捷,提高工作效果。
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汽轮机的缸体保温机构,包括移动机构和保温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内部设置有保温机构;
8.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底座、外护套壳、驱动箱、电动机、皮带轮、传动皮带和转杆,所述底座上部活动连接有外护套壳,所述外护套壳外侧固定连接有驱动箱,所述驱动箱内部固定连接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前端安装有皮带轮,所述皮带轮外部套接有传动皮带,所述驱动箱底部活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外部固定连接有齿轮盘,所述底座内部设置有齿板槽;
9.所述保温机构包括隔热毡、保温气套、单向进气阀、进气管、气泵、气压传感器和气电磁阀,所述隔热毡内侧固定连接有保温气套,所述保温气套内部固定连通有单向进气阀,
所述单向进气阀内部固定连通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外侧一端固定连通有气泵,所述保温气套内部安装有气压传感器和气电磁阀,所述气电磁阀内部固定连通有排气管。
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电动机带动上部的皮带轮转动,上部的皮带轮通过传动皮带带动底部的皮带轮转动,底部的皮带轮带动转杆转动,通过转杆带动两端的齿轮盘转动,两个齿轮盘分别与两端齿板槽内部啮合,从而带动驱动箱移动,驱动箱带动外护套壳移动,外护套壳向内侧移动,两个外护套壳卡合在汽轮机缸体外部,使其内部的保温机构汽轮机缸体贴合,进行隔热保温,有利于汽轮机的运转,外护套壳向外侧移动,两个外护套壳分开,保温机构与汽轮机缸体分离,从而便于对汽轮机缸体的检修,本机构使保温机构便于安装和拆分,使用方便灵活;
11.通过外护套壳带动保温气套与汽轮机缸体表面靠近,通过气泵抽取保温气体,通过进气管输送至单向进气阀,单向进气阀打开,保温气体进入保温气套内部,保温气套进气膨胀与汽轮机缸体表面紧密贴合,通过充气保温气套将汽轮机缸体表面与外界隔开,通过保温气套内部的保温气体对汽轮机缸体表面具有良好保温作用,减少其热量散失,通过隔热毡将保温气套与外护套壳隔热,增强保温效果,有利于汽轮机的稳定工作,且节省能耗,通过气压传感器对保温气套内部压力监测,当压力达到设定值时,充气完毕,通过控制装置使气泵关闭,因为单向进气阀是只单向进气,保温气体不会排出,当汽轮机缸体使保温气套内部升温时,保温气套内部气压增大,此时气电磁阀打开,保温气体通过排气管排出,进入气体回收罐,便于循环使用,当温度降低,保温气套内部气压降低,气泵会在启动,对保温气套内部充气,使保温气套膨胀且与汽轮机缸体表面紧密贴合,保证装置的保温效果,本结构通过保温气套进气膨胀与汽轮机缸体表面紧密贴合,通过充气保温气套将汽轮机缸体表面与外界隔开,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且能自动充气和泄压,保证装置的稳定,使用方便简捷,提高工作效果。
12.优选的,所述排气管外侧一端固定连通有气体回收罐,所述气泵另一端固定连通有保温气体储罐。
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保温气体通过排气管排出,进入气体回收罐,便于循环使用,通过气泵抽取保温气体储罐内部的保温气体,通过进气管输送至单向进气阀,单向进气阀打开,保温气体进入保温气套内部。
14.优选的,所述外护套壳有两个,两个所述外护套壳对称分布在汽轮机缸体两侧。
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两个外护套壳卡合在汽轮机缸体外部,使其内部的保温机构汽轮机缸体贴合,进行隔热保温。
16.优选的,所述外护套壳下端滑动连接于底座内部,所述齿板槽有四条且对称分布在底座两侧。
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外护套壳下端滑动连接于底座内部,从而使外护套壳移动更平稳,齿板槽有四条且对称分布在底座两侧,底座同侧设置有两条齿板槽,通过两个齿轮盘分别与两端齿板槽内部啮合,从而带动驱动箱移动,驱动箱带动外护套壳移动。
18.优选的,所述转杆中部固定连接有皮带轮,所述转杆两端对称安装有齿轮盘。
1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电动机带动上部的皮带轮转动,上部的皮带轮通过传动皮带带动底部的皮带轮转动,底部的皮带轮带动转杆转动,通过转杆带动两端的齿轮盘转动。
20.优选的,所述驱动箱下端滑动连接于底座上表面,所述齿轮盘安装于驱动箱底部。
2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齿轮盘安装于驱动箱底部,便于两个齿轮盘分别与两端齿板槽内部啮合,从而带动驱动箱移动,驱动箱带动外护套壳移动。
22.优选的,所述进气管贯穿至外护套壳的外部,所述气泵设置于外护套壳的外侧。
2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进气管贯穿至外护套壳的外部,便于进气管和气泵连通,气泵设置于外护套壳的外侧,便于气泵的安装。
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25.第一、本实用新型通过外护套壳带动保温气套与汽轮机缸体表面靠近,通过气泵抽取保温气体,通过进气管输送至单向进气阀,单向进气阀打开,保温气体进入保温气套内部,保温气套进气膨胀与汽轮机缸体表面紧密贴合,通过充气保温气套将汽轮机缸体表面与外界隔开,通过保温气套内部的保温气体对汽轮机缸体表面具有良好保温作用,减少其热量散失,通过隔热毡将保温气套与外护套壳隔热,增强保温效果,有利于汽轮机的稳定工作,且节省能耗,通过气压传感器对保温气套内部压力监测,当压力达到设定值时,充气完毕,通过控制装置使气泵关闭,因为单向进气阀是只单向进气,保温气体不会排出,当汽轮机缸体使保温气套内部升温时,保温气套内部气压增大,此时气电磁阀打开,保温气体通过排气管排出,进入气体回收罐,便于循环使用,当温度降低,保温气套内部气压降低,气泵会在启动,对保温气套内部充气,使保温气套膨胀且与汽轮机缸体表面紧密贴合,保证装置的保温效果,本结构通过保温气套进气膨胀与汽轮机缸体表面紧密贴合,通过充气保温气套将汽轮机缸体表面与外界隔开,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且能自动充气和泄压,保证装置的稳定,使用方便简捷,提高工作效果。
26.第二、本实用新型通过电动机带动上部的皮带轮转动,上部的皮带轮通过传动皮带带动底部的皮带轮转动,底部的皮带轮带动转杆转动,通过转杆带动两端的齿轮盘转动,两个齿轮盘分别与两端齿板槽内部啮合,从而带动驱动箱移动,驱动箱带动外护套壳移动,外护套壳向内侧移动,两个外护套壳卡合在汽轮机缸体外部,使其内部的保温机构汽轮机缸体贴合,进行隔热保温,有利于汽轮机的运转,外护套壳向外侧移动,两个外护套壳分开,保温机构与汽轮机缸体分离,从而便于对汽轮机缸体的检修,本机构使保温机构便于安装和拆分,使用方便灵活。
附图说明
2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28.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面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2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温气套内部结构示意图;
3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31.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32.其中:101、底座;102、外护套壳;103、驱动箱;104、电动机;105、皮带轮;106、传动皮带;107、转杆;108、齿轮盘;109、齿板槽;201、隔热毡;202、保温气套;203、单向进气阀;204、进气管;205、气泵;206、气压传感器;207、气电磁阀;208、排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34.一种汽轮机的缸体保温机构,请参阅图1-5,包括移动机构和保温机构,移动机构内部设置有保温机构;
35.移动机构包括底座101、外护套壳102、驱动箱103、电动机104、皮带轮105、传动皮带106和转杆107,底座101上部活动连接有外护套壳102,外护套壳102外侧固定连接有驱动箱103,驱动箱103内部固定连接有电动机104,电动机104前端安装有皮带轮105,皮带轮105外部套接有传动皮带106,驱动箱103底部活动连接有转杆107,转杆107外部固定连接有齿轮盘108,底座101内部设置有齿板槽109;
36.保温机构包括隔热毡201、保温气套202、单向进气阀203、进气管204、气泵205、气压传感器206和气电磁阀207,隔热毡201内侧固定连接有保温气套202,保温气套202内部固定连通有单向进气阀203,单向进气阀203内部固定连通有进气管204,进气管204外侧一端固定连通有气泵205,保温气套202内部安装有气压传感器206和气电磁阀207,气电磁阀207内部固定连通有排气管208。
3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电动机104带动上部的皮带轮105转动,上部的皮带轮105通过传动皮带106带动底部的皮带轮105转动,底部的皮带轮105带动转杆107转动,通过转杆107带动两端的齿轮盘108转动,两个齿轮盘108分别与两端齿板槽109内部啮合,从而带动驱动箱103移动,驱动箱103带动外护套壳102移动,外护套壳102向内侧移动,两个外护套壳102卡合在汽轮机缸体外部,使其内部的保温机构汽轮机缸体贴合,进行隔热保温,有利于汽轮机的运转,外护套壳102向外侧移动,两个外护套壳102分开,保温机构与汽轮机缸体分离,从而便于对汽轮机缸体的检修,本机构使保温机构便于安装和拆分,使用方便灵活;
38.通过外护套壳102带动保温气套202与汽轮机缸体表面靠近,通过气泵205抽取保温气体,通过进气管204输送至单向进气阀203,单向进气阀203打开,保温气体进入保温气套202内部,保温气套202进气膨胀与汽轮机缸体表面紧密贴合,通过充气保温气套202将汽轮机缸体表面与外界隔开,通过保温气套202内部的保温气体对汽轮机缸体表面具有良好保温作用,减少其热量散失,通过隔热毡201将保温气套202与外护套壳102隔热,增强保温效果,有利于汽轮机的稳定工作,且节省能耗,通过气压传感器206对保温气套202内部压力监测,当压力达到设定值时,充气完毕,通过控制装置使气泵205关闭,因为单向进气阀203是只单向进气,保温气体不会排出,当汽轮机缸体使保温气套202内部升温时,保温气套202内部气压增大,此时气电磁阀207打开,保温气体通过排气管208排出,进入气体回收罐,便于循环使用,当温度降低,保温气套202内部气压降低,气泵205会在启动,对保温气套202内部充气,使保温气套202膨胀且与汽轮机缸体表面紧密贴合,保证装置的保温效果,本结构通过保温气套202进气膨胀与汽轮机缸体表面紧密贴合,通过充气保温气套202将汽轮机缸体表面与外界隔开,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且能自动充气和泄压,保证装置的稳定,使用方便简捷,提高工作效果。
39.具体的,排气管208外侧一端固定连通有气体回收罐,气泵205另一端固定连通有保温气体储罐。
4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保温气体通过排气管208排出,进入气体回收罐,便于循环使用,通过气泵205抽取保温气体储罐内部的保温气体,通过进气管204输送至单向进气阀
203,单向进气阀203打开,保温气体进入保温气套202内部。
41.具体的,外护套壳102有两个,两个外护套壳102对称分布在汽轮机缸体两侧。
4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两个外护套壳102卡合在汽轮机缸体外部,使其内部的保温机构汽轮机缸体贴合,进行隔热保温。
43.具体的,外护套壳102下端滑动连接于底座101内部,齿板槽109有四条且对称分布在底座101两侧。
4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外护套壳102下端滑动连接于底座101内部,从而使外护套壳102移动更平稳,齿板槽109有四条且对称分布在底座101两侧,底座101同侧设置有两条齿板槽109,通过两个齿轮盘108分别与两端齿板槽109内部啮合,从而带动驱动箱103移动,驱动箱103带动外护套壳102移动。
45.具体的,转杆107中部固定连接有皮带轮105,转杆107两端对称安装有齿轮盘108。
4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电动机104带动上部的皮带轮105转动,上部的皮带轮105通过传动皮带106带动底部的皮带轮105转动,底部的皮带轮105带动转杆107转动,通过转杆107带动两端的齿轮盘108转动。
47.具体的,驱动箱103下端滑动连接于底座101上表面,齿轮盘108安装于驱动箱103底部。
4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齿轮盘108安装于驱动箱103底部,便于两个齿轮盘108分别与两端齿板槽109内部啮合,从而带动驱动箱103移动,驱动箱103带动外护套壳102移动。
49.具体的,进气管204贯穿至外护套壳102的外部,气泵205设置于外护套壳102的外侧。
5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进气管204贯穿至外护套壳102的外部,便于进气管204和气泵205连通,气泵205设置于外护套壳102的外侧,便于气泵205的安装。
51.在使用时,通过电动机104带动上部的皮带轮105转动,上部的皮带轮105通过传动皮带106带动底部的皮带轮105转动,底部的皮带轮105带动转杆107转动,通过转杆107带动两端的齿轮盘108转动,两个齿轮盘108分别与两端齿板槽109内部啮合,从而带动驱动箱103移动,驱动箱103带动外护套壳102移动,外护套壳102向内侧移动,两个外护套壳102卡合在汽轮机缸体外部,使其内部的保温机构汽轮机缸体贴合,进行隔热保温,有利于汽轮机的运转,外护套壳102向外侧移动,两个外护套壳102分开,保温机构与汽轮机缸体分离,从而便于对汽轮机缸体的检修,本机构使保温机构便于安装和拆分,使用方便灵活;
52.通过外护套壳102带动保温气套202与汽轮机缸体表面靠近,通过气泵205抽取保温气体,通过进气管204输送至单向进气阀203,单向进气阀203打开,保温气体进入保温气套202内部,保温气套202进气膨胀与汽轮机缸体表面紧密贴合,通过充气保温气套202将汽轮机缸体表面与外界隔开,通过保温气套202内部的保温气体对汽轮机缸体表面具有良好保温作用,减少其热量散失,通过隔热毡201将保温气套202与外护套壳102隔热,增强保温效果,有利于汽轮机的稳定工作,且节省能耗,通过气压传感器206对保温气套202内部压力监测,当压力达到设定值时,充气完毕,通过控制装置使气泵205关闭,因为单向进气阀203是只单向进气,保温气体不会排出,当汽轮机缸体使保温气套202内部升温时,保温气套202内部气压增大,此时气电磁阀207打开,保温气体通过排气管208排出,进入气体回收罐,便于循环使用,当温度降低,保温气套202内部气压降低,气泵205会在启动,对保温气套202内
部充气,使保温气套202膨胀且与汽轮机缸体表面紧密贴合,保证装置的保温效果,本结构通过保温气套202进气膨胀与汽轮机缸体表面紧密贴合,通过充气保温气套202将汽轮机缸体表面与外界隔开,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且能自动充气和泄压,保证装置的稳定,使用方便简捷,提高工作效果。
53.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具体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