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具有互动功能的智慧显示屏幕

2023-02-08 05:07:3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屏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互动功能的智慧显示屏幕。


背景技术:

2.显示屏幕能够将数据转化为图像,方便人们进行观看,在一些特殊场景比如教学、推广和演示等,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通常需要加强与观看者之间的互动性,让观看者参与进来从而提高教学、演示和推广等效果。
3.现有的智能显示屏幕在进行演示互动时,通常需要互动者手拿或者将显示屏幕固定在一处进行互动演示,在互动时需要互动人员进行手持会在调节自身姿势和位置对显示屏幕进行操作,但是由于互动人员的身体素质不同,高矮胖瘦都有,会使得在进行互动时,身体调节不便,容易紧张从而影响互动效果的问题。
4.针对上述问题,现在研发了一种在进行互动演示时,能够对显示屏幕进行多级调节,从而提高互动使用者的舒适度的具有互动功能的智慧显示屏幕。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由于互动人员的身体素质不同,高矮胖瘦都有,会使得在进行互动时,身体调节不便,容易紧张从而影响互动效果的缺点,提供一种在进行互动演示时,能够对显示屏幕进行多级调节,从而提高互动使用者的舒适度的具有互动功能的智慧显示屏幕。
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施方案为:一种具有互动功能的智慧显示屏幕,包括有防护框、连杆、触屏显示器和防坠机构,防护框上部前侧转动式连接有左右对称的连杆,防护框下部前侧也转动式连接有左右对称的连杆,连杆前侧之间转动式连接有触屏显示器,防护框上设有防坠机构。
7.更为优选的是,还包括有把手,触屏显示器前侧连接左右对称的把手。
8.更为优选的是,防坠机构包括有,转动底座、翻转套筒、伸缩杆、限位板和托板,防护框上下两侧均转动式连接有左右对称的转动底座,转动底座上均转动式连接有翻转套筒,翻转套筒上均滑动式连接有伸缩杆,上部的伸缩杆上均连接有限位板,下部的伸缩杆上均连接有托板。
9.更为优选的是,防坠机构还包括有弹簧,限位板与翻转套筒之间连接有弹簧,托板与翻转套筒之间也连接有弹簧。
10.更为优选的是,还包括有卡位机构,卡位机构包括有固定架、限位压杆、扭簧、楔形块和拉杆,防护框左右两侧均连接有固定架,固定架上均转动式连接有限位压杆,限位压杆与固定架之间均连接上下对称的扭簧,防护框左右两侧均滑动式连接有楔形块,楔形块底部之间连接有拉杆。
11.更为优选的是,翻转套筒和转动底座之间设有阻尼材料。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通过把手推拉触屏显示器,使得在进行
互动时,能够给对触屏显示器于四周空间位置进行调节,之后在通过限位板和托板对触屏显示器进行限位托举,使得触屏显示器在进行调节时更为稳固,从而达到了对触屏显示器进行调节,使得在进行互动演示时,提高互动使用者的舒适度,进而提高互动的效果。
13.2、本实用新型通过拉杆推拉楔形块,使得限位压杆受到楔形块的挤压逐渐在固定架上进转动,对触屏显示器进行锁止限位和释放,从而达到了对触屏显示器进行限位,防止意外移动造成不便的效果。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坠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防坠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卡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9.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1:防护框,2:连杆,3:触屏显示器,4:把手,5:防坠机构,51:转动底座,52:翻转套筒,53:伸缩杆,54:限位板,55:托板,56:弹簧,6:卡位机构,61:固定架,62:限位压杆,63:扭簧,64:楔形块,65:拉杆。
具体实施方式
20.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1.一种具有互动功能的智慧显示屏幕,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有防护框1、连杆2、触屏显示器3和防坠机构5,防护框1上部前侧转动式连接有左右对称的连杆2,防护框1下部前侧也转动式连接有左右对称的连杆2,连杆2前侧之间转动式连接有触屏显示器3,触屏显示器3通过连杆2能够进行伸缩运动,当触屏显示器3需要放入防护框1内时,推动触屏显示器3使得连杆2进行折叠,连杆2折叠之后触屏显示器3会逐渐的向防护框1内靠近,直到彻底与防护框1内部贴合完成放置工作,防护框1上设有用于辅助支撑显示屏3的防坠机构5。
22.如图1和图2所示,还包括有把手4,触屏显示器3前侧连接左右对称的把手4,能够便于人们推拉触屏显示器3。
23.如图1、图3和图4所示,防坠机构5包括有,转动底座51、翻转套筒52、伸缩杆53、限位板54和托板55,防护框1上下两侧均转动式连接有左右对称的转动底座51,转动底座51上均转动式连接有翻转套筒52,翻转套筒52和转动底座51之间设有阻尼材料,能够增加翻转套筒52和转动底座51之间的摩擦力,从而方便人们调节翻转套筒52,翻转套筒52上均滑动式连接有伸缩杆53,上部的伸缩杆53上均连接有限位板54,限位板54与触屏显示器3上部卡接,下部的伸缩杆53上均连接有托板55,托板55与触屏显示器3下部卡接,转动转动底座51带动翻转套筒52进行移动,翻转套筒52移动使得伸缩杆53跟随一同移动,伸缩杆53移动时会带动限位板54和托板55进行移动,对显示屏3进行支撑和限位,同时翻转套筒52能够在转动底座51上进行上下翻转,从而进一步方便人们调节防坠机构5。
24.如图3和图4所示,防坠机构5还包括有弹簧56,限位板54与翻转套筒52之间连接有弹簧56,托板55与翻转套筒52之间也连接有弹簧56,弹簧56在图上位拉伸状态,弹簧56能够
通过托板55和限位使得伸缩杆53自动进行复位,方便人们对伸缩杆53进行收缩。
25.显示屏幕能够将数据转化为图像,方便人们进行观看,在一些特殊场景比如教学、推广和演示等,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通常需要加强与观看者之间的互动性,让观看者参与进来从而提高教学推广等效果,因此可以选择本装置,首先通过防护框1将触屏显示器3安装在演示区域墙面,触屏显示器3初始时是在防护框1内,当在使用触屏显示器3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把手4拉动触屏显示器3,使得触屏显示器3向前进行移动进行空间位置调节,使得用户或者互动人员能够将触屏显示器3调节到合适位置,使得在进行互动时,使用和观看起来更为舒适,不需要使用触屏显示器3时,通过把手4推动触屏显示器3使得连杆2进行折叠,逐渐使得触屏显示器3靠近防护框1内进行复位,为了防止连杆2在长时间使用出现松动的情况,可以在触屏显示器3调节完成之后,拉动上部的伸缩杆53带动限位板54进行移动,限位板54在进行移动时,会拉伸弹簧56,使得弹簧56发生形变,之后通过将限位板54与触屏显示器3上部进行卡接,使得限位板54对触屏显示器3上部进行提拉限位,防止触屏显示器3意外向下坠落,之后在拉动下部的翻转套筒52内的伸缩杆53,使得下部的伸缩杆53带动托板55与触屏显示器3下部进行卡接支撑,从而使得触屏显示器3在调节完成之后更为稳固,当需要将触屏显示器3收回时,先翻转下部的翻转套筒52,使得托板55与触屏显示器3脱离,之后松开托板55弹簧56复原使得下部的伸缩杆53自动进行复位,之后通过转动下部的转动底座51使得翻转套筒52带动伸缩杆53和托板55进行旋转,使得两侧的托板55相互对齐与防护框1下部呈同一水平线进行放置,之后通过把手4推动触屏显示器3使得连杆2折叠,使得触屏显示器3逐渐靠近防护框1复位,之后限位板54会在弹簧56复原的作用下带动伸缩杆53进行收缩复位,之后转动上部的转动底座51,使得限位板54相互对齐与防护框1上部呈水平对齐进行放置,完成对触屏显示器3的支撑与收放工作,综上所述,通过把手4推拉触屏显示器3,使得在进行互动时,能够给对触屏显示器3于四周空间位置进行调节,之后在通过限位板54和托板55对触屏显示器3进行限位托举,使得触屏显示器3在进行调节时更为稳固,从而达到了对触屏显示器3进行调节,使得在进行互动演示时,提高互动使用者的舒适度,进而提高互动的效果。
26.如图1和图5所示,还包括有卡位机构6,卡位机构6包括有固定架61、限位压杆62、扭簧63、楔形块64和拉杆65,防护框1左右两侧均连接有固定架61,固定架61上均转动式连接有限位压杆62,限位压杆62与固定架61之间均连接上下对称的扭簧63,防护框1左右两侧均滑动式连接有楔形块64,楔形块64底部之间连接有拉杆65,拉动拉杆65使得楔形块64向下移动挤压限位压杆62,使得限位压杆62在固定架61上转动,从而使得扭簧63发生形变,之后限位压杆62不在对显示屏3限位,使得显示屏3能够正常进行伸展互动。
27.放了防止触屏显示器3在放置时被孩童牵拉或者意外伸展造成不便,在进行放置时拉动拉杆65,使得楔形块64逐渐向下挤压限位压杆62,限位压杆62受到挤压在固定架61上进行转动打开,在限位压杆62转动时会挤压扭簧63,使得扭簧63受力发生形变,之后将触屏显示器3推入防护框1内,放置完成之后向上推动拉杆65,拉杆65带动楔形块64逐渐向上移动复位,使得扭簧63复原带动限位压杆62逐渐进行转动复位,对防护框1内的触屏显示器3进行限位锁止,使得触屏显示器3被限制在防护框1内,需要使用触屏显示器3时重复上述初始操作即可,综上所述,通过拉杆65推拉楔形块64,使得限位压杆62受到楔形块64的挤压逐渐在固定架61上进转动,对触屏显示器3进行锁止限位和释放,从而达到了对触屏显示器
3进行限位,防止意外移动造成不便的效果。
28.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