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过氧化氢脱碳改造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3-02-07 22:13:2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脱碳改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过氧化氢脱碳改造装置。


背景技术:

2.双氧水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由于具有几乎无污染的特性,被称为“最清洁”的化工产品,广泛应用于化工、纺织、食品、制药及环境保护等行业,近年来,高品质的双氧水需求越来越多,使其质量控制显得尤为重要。双氧水的生产过程中使用大量的有机物质,因此总碳含量是双氧水产品是否合格的一个重要指标。
3.虽然现有采用在成品大罐内用空气吹除方法可以降低双氧水中总碳,但还不能达到下游己内酰胺、电子级双氧水等产品对总碳在200mg/l要求,并且成品大罐吹出的气体有机物含量较高,污染环境,因此,提出一种过氧化氢脱碳改造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过氧化氢脱碳改造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过氧化氢脱碳改造装置,包括:
8.塔体筒身,所述塔体筒身左侧设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底部固定连接有空压机主体,所述塔体筒身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一筛板,所述塔体筒身内腔固定连接有第二筛板,所述塔体筒身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三筛板,所述塔体筒身内壁固定安装有第四筛板,所述塔体筒身内腔固定连接有喷淋装置,所述喷淋装置位于第四筛板上方,所述塔体筒身顶部设有引气管。
9.优选的,所述塔体筒身内壁固定连接有阻隔板,所述阻隔板底部开设有圆孔,所述阻隔板底部开设的圆孔内壁固定连接有气体上升管,所述阻隔板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阻隔板顶部开设的凹槽内壁固定连接有引水管,所述引水管底部穿过第一筛板向下延伸。
10.优选的,所述塔体筒身底部设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储存罐,所述引水管底端活动插接在出水管内,所述喷淋装置右侧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右端固定连接有水箱。
11.优选的,所述塔体筒身顶部固定安装有抽气扇,所述抽气扇位于引气管的管口处。
12.优选的,所述塔体筒身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滑垫。
1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过氧化氢脱碳改造装置,其具备的有益效果如下:
14.1、该过氧化氢脱碳改造装置,通过设置进气管、第一筛板、第二筛板、第三筛板、第四筛板和喷淋装置的位置关系,使得双氧水空压机出口部分气体从塔底部进入通过四层筛
板,与塔顶来的双氧水逆流接触,脱去双氧水中有机物碳,再进入氧化塔底部,既降低双氧水中总碳含量、减少环境污染,又增加市场占有率,能耗低,便于降低成本。
15.2、该过氧化氢脱碳改造装置,通过设置塔体筒身内壁固定连接有阻隔板,便于存放双氧水,有利于提高双氧水与气体接触时间,有利于提高脱碳效率,阻隔板底部开设有圆孔,阻隔板底部开设的圆孔内壁固定连接有气体上升管,便于气体向上方流动,与双氧水接触,阻隔板顶部开设有凹槽,阻隔板顶部开设的凹槽内壁固定连接有引水管,引水管底部穿过第一筛板向下延伸,便于引导双氧水向塔体筒身底部流动,通过设置塔体筒身顶部固定安装有抽气扇,抽气扇位于引气管的管口处,便于引导气体通过引气管进入氧化塔内,提高气体流动效率。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塔体筒身顶部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塔体筒身;101、支撑架;102、第一筛板;103、第二筛板;104、第三筛板;105、第四筛板;106、阻隔板;107、喷淋装置;108、气体上升管;109、引水管;2、空压机主体;201、进气管;202、水箱;203、进水管;204、抽气扇;205、引气管;206、出水管;207、储存罐。
具体实施方式
1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一种过氧化氢脱碳改造装置,如图1-2所示,包括:
20.根据附图1所示,塔体筒身1,塔体筒身1左侧设有进气管201,进气管201底部固定连接有空压机主体2,便于将气体传入塔体筒身1内进行改造,塔体筒身1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一筛板102,塔体筒身1内腔固定连接有第二筛板103,塔体筒身1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三筛板104,塔体筒身1内壁固定安装有第四筛板105,有利于提高脱碳效率,塔体筒身1内腔固定连接有喷淋装置107,喷淋装置107位于第四筛板105上方,喷淋装置107内喷洒双氧水,使得气体与双氧水逆流接触,脱去双氧水中有机物碳,塔体筒身1顶部设有引气管205,便于引导气体流入氧化塔内,通过筛板对其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气体能够与喷淋装置107喷射出的双氧水进行反应,使得脱去双氧水中的有机物碳,减少环境的污染。
21.根据附图1所示,塔体筒身1内壁固定连接有阻隔板106,便于存放双氧水,有利于提高双氧水与气体接触时间,有利于提高脱碳效率,阻隔板106底部开设有圆孔,阻隔板106底部开设的圆孔内壁固定连接有气体上升管108,便于气体向上方流动,与双氧水接触,阻隔板106顶部开设有凹槽,阻隔板106顶部开设的凹槽内壁固定连接有引水管109,引水管109底部穿过第一筛板102向下延伸,便于引导双氧水向塔体筒身1底部流动。
22.根据附图1所示,塔体筒身1底部设有出水管206,出水管206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储存罐207,引水管109底端活动插接在出水管206内,便于对双氧水进行引流、存放,喷淋装置107右侧设有进水管203,进水管203右端固定连接有水箱202,便于提供双氧水以进行脱碳反应。
23.根据附图2所示,塔体筒身1顶部固定安装有抽气扇204,抽气扇204位于引气管205的管口处,便于引导气体通过引气管205进入氧化塔内,提高气体流动效率。
24.根据附图1所示,塔体筒身1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101,便于对塔体筒身1起到支
撑作用,支撑架101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滑垫,增加支撑架101与地面的摩擦力,有利于使塔体筒身1更加稳固。
25.工作原理:为了便于降低双氧水中碳的含量,避免环境受到污染,使用者可以通过进气管201将双氧水空压机出口部分气体引入塔体筒身1内,气体通过四层筛板向塔体筒身1顶部移动,通过气体上升管108将气体引至阻隔板106上方,便于与双氧水接触,通过喷淋装置107对双氧水进行喷洒,喷洒着的双氧水与气体接触,产生反应,脱去双氧水中的有机碳,下落后的双氧水受阻隔板106隔断,位于筛板上方,通过存至一定高度,双氧水通过引水管109向下流动,通过出水管206流入储存罐207内,上方气体受抽气扇204影响通过引气管205向氧气塔内流动,便于对双氧水进行脱碳处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6.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过氧化氢脱碳改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塔体筒身(1),所述塔体筒身(1)左侧设有进气管(201),所述进气管(201)底部固定连接有空压机主体(2),所述塔体筒身(1)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一筛板(102),所述塔体筒身(1)内腔固定连接有第二筛板(103),所述塔体筒身(1)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三筛板(104),所述塔体筒身(1)内壁固定安装有第四筛板(105),所述塔体筒身(1)内腔固定连接有喷淋装置(107),所述喷淋装置(107)位于第四筛板(105)上方,所述塔体筒身(1)顶部设有引气管(20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过氧化氢脱碳改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筒身(1)内壁固定连接有阻隔板(106),所述阻隔板(106)底部开设有圆孔,所述阻隔板(106)底部开设的圆孔内壁固定连接有气体上升管(108),所述阻隔板(106)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阻隔板(106)顶部开设的凹槽内壁固定连接有引水管(109),所述引水管(109)底部穿过第一筛板(102)向下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过氧化氢脱碳改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筒身(1)底部设有出水管(206),所述出水管(206)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储存罐(207),所述引水管(109)底端活动插接在出水管(206)内,所述喷淋装置(107)右侧设有进水管(203),所述进水管(203)右端固定连接有水箱(20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过氧化氢脱碳改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筒身(1)顶部固定安装有抽气扇(204),所述抽气扇(204)位于引气管(205)的管口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过氧化氢脱碳改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筒身(1)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101),所述支撑架(101)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滑垫。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过氧化氢脱碳改造装置,涉及脱碳改造领域。该过氧化氢脱碳改造装置,塔体筒身,塔体筒身左侧设有进气管,进气管底部固定连接有空压机主体,塔体筒身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一筛板,塔体筒身内腔固定连接有第二筛板。该过氧化氢脱碳改造装置,通过设置进气管、第一筛板、第二筛板、第三筛板、第四筛板和喷淋装置的位置关系,使得双氧水空压机出口部分气体从塔底部进入通过四层筛板,与塔顶来的双氧水逆流接触,脱去双氧水中有机物碳,再进入氧化塔底部,既降低双氧水中总碳含量、减少环境污染,又增加市场占有率,能耗低,便于降低成本。成本。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徐根松 笪贤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华尔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28
技术公布日:2023/2/6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