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应用于模块化建筑单元间的连接装置

2023-02-06 20:26:3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模块化建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模块化建筑单元间的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2.近年来,社会上不断推进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加快建造方式转变,不断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模块化建筑是近些年来兴起的一种多学科融合的新型建筑形式,是一种新型的高度装配式建筑,通过在工厂中生产预制建筑模块单元,再将预制模块单元运送至现场拼接成为建筑整体。模块化连接节点是实现建筑模块化与此类结构可靠服役的关键。
3.现有的连接技术中,模块间连接形式一般采用螺栓连接或焊接连接,这些连接方式都存在施工时间长、施工空间要求大等缺点,施工空间的缺乏,将加大现场施工的难度,并且对于在恶劣环境下服役的模块化建筑,现场施工条件差,对于传统的连接方式,长时间的施工周期无法保证高质量的完成模块化建筑结构的现场拼接。因此,提出一种适用于模块化建筑的快速连接,不需要额外施工空间的新型模块化建筑连接装置,是解决模块化建筑单元间连接问题的关键。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模块化建筑单元间的连接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模块化单元在进行连接时施工时间长且施工所需空间大的问题。
5.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6.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模块化建筑单元间的连接装置,包括:
7.自咬合连接件,所述自咬合连接件上设有卡口;
8.通过所述自咬合连接件连接的第一柱体及第二柱体,所述自咬合连接件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柱体一端,所述第一柱体一端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有限位杆,所述第一柱体通过所述容纳腔套设在所述自咬合连接件上,且所述限位杆通过所述卡口与所述自咬合连接件卡接。
9.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所述自咬合连接件包括咬合组件,所述咬合组件包括咬合件、固定件及固定轴,所述固定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柱体靠近所述第一柱体的一端,所述咬合件及所述固定件上分别设有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所述固定轴贯穿所述第一通孔且设置在所述第二通孔内,所述卡口设置在所述咬合件上,所述咬合件可绕所述固定轴向外张开或合拢,所述卡口与所述咬合件同步张开或合拢,所述咬合件张开时的开口朝向所述第一柱体。
10.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所述咬合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限位块及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及所述第二限位块上分别设有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限位块及所述
第二限位块分别通过一个所述固定轴与所述固定件连接,所述第一限位块与所述第二限位块相对的两侧上分别设有第一卡齿及第二卡齿,所述第一卡齿与所述第二卡齿相对设置且组成所述卡口。
11.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所述固定件包括第一夹块、第二夹块、第一复位弹性件及第二复位弹性件;所述第一限位块及所述第二限位块均设置在所述第一夹块与所述第二夹块之间,所述第一夹块与所述第二夹块上分别设有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限位块及所述第二限位块分别通过一个所述固定轴与所述第一夹块及所述第二夹块连接;所述第一夹块与所述第二夹块上还分别设有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的开口均朝向所述第一柱体,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均与所述卡口连通,所述第一复位弹性件一端与所述第一限位块背离所述第一卡齿的一侧抵接,所述第一复位弹性件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夹块及所述第二夹块抵接,所述第一复位弹性件一端对所述第一限位块施加一定的弹力,所述第二复位弹性件一端与所述第二限位块背离所述第二卡齿的一侧抵接,所述第二复位弹性件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夹块及所述第二夹块抵接,所述第二复位弹性件一端对所述第二限位块施加一定的弹力,所述第一限位块及所述第二限位块可分别克服所述第一复位弹性件的弹力及所述第二复位弹性件的弹力并绕所述固定轴张开。
12.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限位块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滑杆及第二滑杆,所述第二限位块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第三滑杆及第四滑杆,所述第一夹块靠近所述第二夹块的一侧设有第一滑槽及第二滑槽,所述第二夹块靠近所述第一夹块的一侧设有第三滑槽及第四滑槽,所述第一滑杆及所述第二滑杆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槽及所述第三滑槽内,所述第三滑杆及所述第四滑杆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滑槽及所述第四滑槽内,所述第一限位块或所述第二限位块均可在所述第一夹块及所述第二夹块上滑动。
13.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限位块与所述第二限位块相互背离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卡槽及第二卡槽,沿所述咬合件张开方向,所述第一夹块相对两侧上分别设有第三卡槽及第四卡槽,所述第二夹块相对两侧上分别设有第五卡槽及第六卡槽,其中,所述第三卡槽与所述第四卡槽内分别设有第一固定杆及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五卡槽及第六卡槽内分别设有第三固定杆及第四固定杆;
14.所述第一复位弹性件包括第一扭簧、第二扭簧及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扭簧一端及所述第二扭簧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杆两端相连,所述第一扭簧另一端及所述第二扭簧另一端分别设有第一扭杆及第二扭杆,所述第一扭簧及第二扭簧分别套设在所述第一固定杆及第三固定杆上,所述第一连接杆设置在所述第一卡槽内,所述第一扭杆及第二扭杆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三卡槽内及第五卡槽内;
15.所述第二复位弹性件包括第三扭簧、第四扭簧及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三扭簧一端及所述第四扭簧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连接杆两端相连,所述第三扭簧另一端及所述第四扭簧另一端分别设有第三扭杆及第四扭杆,所述第三扭簧及第四扭簧分别套设在所述第二固定杆及第四固定杆上,所述第二连接杆设置在所述第二卡槽内,所述第三扭杆及第四扭杆分别设置在所述第四卡槽内及第六卡槽内。
16.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沿所述第一柱体长度方向,所述容纳腔内设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杆两端分别与所述限位柱及所述容纳腔内侧壁连接。
17.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所述自咬合连接件还包括至少两个挡板组件,各个
所述挡板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柱体靠近所述第一柱体的一端,各个所述挡板组件相邻的两侧之间分别设有一个所述咬合组件,所述自咬合连接件通过多个所述挡板组件及多个所述咬合组件的组合围成柱状,沿所述自咬合连接件中轴线方向,所述自咬合连接件上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柱设置在所述限位孔内并与所述限位孔抵接。
18.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所述挡板组件包括顶盖板、内侧板及外侧板;所述内侧板及所述外侧板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柱体上,所述顶盖板设置在所述内侧板及所述外侧板远离所述第二柱体一端,所述内侧板与所述外侧板之间留有空隙,所述内侧板与所述限位柱抵接,所述外侧板一侧边及所述内侧板一侧边均与所述固定件一侧连接,当所述咬合件向外张开时,所述咬合件靠近所述第一柱体的一端伸入所述空隙内。
19.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所述自咬合连接件还包括底板,所述挡板组件及所述咬合组件均设置在所述底板一侧,所述底板另一侧设置在所述第二柱体靠近所述第一柱体的一端上。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2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模块化建筑单元间的连接装置,包括:
22.自咬合连接件,所述自咬合连接件上设有卡口;通过所述自咬合连接件连接的第一柱体及第二柱体,所述自咬合连接件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柱体一端,所述第一柱体一端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有限位杆,所述第一柱体通过所述容纳腔套设在所述自咬合连接件上,且所述限位杆通过所述卡口与所述自咬合连接件卡接。本发明通过将自咬合连接件一端固定设置在第二柱体上,自咬合连接件的另一端则通过卡口与限位杆的组合与第一柱体卡接固定,从而实现通过自咬合连接件将第一柱体与第二柱体连接,并且第一柱体套设在自咬合连接件上,因此第一柱体与第二柱体在连接时无需占用较大施工空间,只需将第一柱体一端对准第二柱体一端移动即可完成拼接,施工便捷且耗时短。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应用于模块化建筑单元间的连接装置的爆炸图;
24.图2为本发明中自咬合连接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本发明中咬合组件的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本发明中咬合组件的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5为本发明中咬合组件的爆炸图;
28.图6为本发明中第一限位块的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29.图7为本发明中第一限位块的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
30.图8为本发明中第二限位块的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31.图9为本发明中第二限位块的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
32.图10为本发明中第一夹块的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33.图11为本发明中第一夹块的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
34.图12为本发明中第二夹块的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35.图13为本发明中第二夹块的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
36.图14为本发明中第一柱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7.图15为本发明中第一柱体与限位杆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38.图16为本发明中挡板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9.图17为本发明提供的自咬合连接件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40.图中:1、自咬合连接件;101、限位孔;2、第一柱体;201、容纳腔;202、限位杆;203、限位柱;204、插孔;3、第二柱体;4、咬合组件;5、咬合件;501、第一通孔;502、卡口;5021、第一卡齿;5022、第二卡齿;503、第一限位块;5031、第一滑杆;5032、第二滑杆;5033、第一卡槽;504、第二限位块;5041、第三滑杆;5042、第四滑杆;5043、第二卡槽;6、固定件;601、第二通孔;602、第一夹块;6021、第一滑槽;6022、第二滑槽;6023、第三卡槽;6024、第四卡槽;6025、第一固定杆;6026、第二固定杆;6027、第一凹槽;603、第二夹块;6031、第三滑槽;6032、第四滑槽;6033、第五卡槽;6034、第六卡槽;6035、第三固定杆;6036、第四固定杆;6037、第二凹槽;604、第一复位弹性件;6041、第一扭簧;6042、第二扭簧;6043、第一连接杆;6044、第一扭杆;6045、第二扭杆;605、第二复位弹性件;6051、第三扭簧;6052、第四扭簧;6053、第二连接杆;6054、第三扭杆;6055、第四扭杆;7、固定轴;8、挡板组件;801、顶盖板;802、内侧板;803、外侧板;804、空隙;9、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41.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42.实施例一:
43.请参阅图1-图16。其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模块化建筑单元间的连接装置,包括:自咬合连接件1,所述自咬合连接件1上设有卡口502;通过所述自咬合连接件1连接的第一柱体2及第二柱体3,所述自咬合连接件1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柱体3一端,所述第一柱体2一端设有容纳腔201,所述容纳腔201内设有限位杆202,所述第一柱体2通过所述容纳腔201套设在所述自咬合连接件1上,且所述限位杆202通过所述卡口502与所述自咬合连接件1卡接。
44.如图1-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应用于模块化建筑单元间的连接装置包括第一柱体2、第二柱体3及自咬合连接件1;其中,所述自咬合连接件1底端设置在所述第二柱体3顶端,所述自咬合连接件1顶端设有卡口502,所述第一柱体2底端设有容纳腔201,所述容纳腔201内设有限位杆202,所述第一柱体2通过所述容纳腔201套设在所述自咬合连接件1上,所述限位杆202与所述卡口502卡接,且第一柱体2底端与第二柱体3顶端抵接,因此所述第一柱体2与所述自咬合连接件1卡接,即此时第一柱体2与第二柱体3通过自咬合连接件1相对固定。同时,所述第一柱体2与所述第二柱体3相互背离的一端均设有开口(未图示),可以通过开口向所述第一柱体2及第二柱体3内注入混凝土或砂浆等材料,增加连接节点处强度。本发明通过将自咬合连接件1一端固定设置在第二柱体3上,自咬合连接件1的另一端则通过卡口502与限位杆202的组合与第一柱体2卡接固定,从而实现通过自咬合连接件1将第一柱体2与第二柱体3连接,并且第一柱体2套设在自咬合连接件1上,因此第一柱体2与第二柱体3在连接时无需占用较大施工空间,只需将第一柱体2一端对准第二柱体3一端移动即可完成拼接,施工便捷且耗时短。
45.如图2-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自咬合连接件1包括咬合组件4,所述咬合组
件4包括咬合件5、固定件6及固定轴7,所述固定件6设置在所述第二柱体3靠近所述第一柱体2的一端,所述咬合件5及所述固定件6上分别设有第一通孔501及第二通孔601,所述固定轴7贯穿所述第一通孔501且设置在所述第二通孔601内,所述卡口502设置在所述咬合件5上,所述咬合件5可绕所述固定轴7向外张开或合拢,所述卡口502与所述咬合件5同步张开或合拢,所述咬合件5张开时的开口朝向所述第一柱体2。具体地,所述咬合件5底端与所述固定件6通过固定轴7连接,当所述第一柱体2设有所述限位杆202的一端压向所述自咬合连接件1时,所述限位杆202首先与所述咬合件5顶端抵接,然后所述咬合件5顶端在限位杆202的压力作用下张开,此时所述咬合件5底端绕所述固定轴7转动,当所述限位杆202移动至所述卡口502内时,所述咬合件5合拢,此时所述咬合件5与所述限位杆202咬合,第一柱体2套设在所述自咬合连接件1上且与自咬合连接件1抵接,此时第一柱体2与第二柱体3相互之间既无法水平移动也无法竖向移动。
46.如图6-图9所示,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咬合件5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限位块503及第二限位块504,所述第一限位块503及所述第二限位块504上分别设有所述第一通孔501,所述第一限位块503及所述第二限位块504分别通过一个所述固定轴7与所述固定件6连接,所述第一限位块503与所述第二限位块504相对的两侧上分别设有第一卡齿5021及第二卡齿5022,所述第一卡齿5021与所述第二卡齿5022相对设置且组成所述卡口502。具体地,所述第一限位块503与所述第二限位块504结构及大小一致,所述第一限位块503上的第一卡齿5021与所述第二限位块504上的第二卡齿5022相对设置,两个卡齿共同组成卡口502;所述第一限位块503底部及第二限位块504底部均开设有一个第一通孔501,各个所述第一通孔501内分别设有一个固定轴7,且各个固定轴7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固定件6上,所述第一限位块503与所述第二限位块504之间还留有一定间隙,且第一限位块503顶端面及第二限位块504顶端面均为圆弧面,所述限位杆202底部也为圆弧面,当所述限位杆202朝向咬合件5下压时,第一限位块503顶端的圆弧面及第二限位块504顶端的圆弧面共同引导所述限位杆202下降且进入卡口502内,所述第一卡齿5021的底面及第二卡齿5022底面均为圆弧面,当限位杆202落入卡口502内时,限位杆202两侧分别与第一卡齿5021及第二卡齿5022抵接;同时,此处各个圆弧面均可以用斜面替换,只需保持限位杆202底面、第一限位块503顶端面、第二限位块504顶端面、第一卡齿5021底面及第二卡齿5022底面同时为圆弧面或斜面即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齿5021及第二卡齿5022均可设有多个,多个第一卡齿5021沿第一限位块503长度方向布置,多个第二卡齿5022沿第二限位块504长度方向布置,多个所述第一卡齿5021与多个第二卡齿5022组成多个卡口502,每个卡口502均由相对的第一卡齿5021及第二卡齿5022构成,所述限位杆202也可以根据卡口502数量进行数量上的调整,通过多个限位杆202与多个卡口502的咬合可以加强第一柱体2与第二柱体3之间的结构稳定性。
47.如图10-图13所示,作为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件6包括第一夹块602、第二夹块603、第一复位弹性件604及第二复位弹性件605;所述第一限位块503及所述第二限位块504均设置在所述第一夹块602与所述第二夹块603之间,所述第一夹块602与所述第二夹块603上分别设有两个所述第二通孔601,所述第一限位块503及所述第二限位块504分别通过一个所述固定轴7与所述第一夹块602及所述第二夹块603连接,所述第一夹块602与所述第二夹块603上还分别设有第一凹槽6027及第二凹槽6037,所述第一凹槽6027与所述第二凹
槽6037及所述卡口502连通,所述第一凹槽6027与所述第二凹槽6037均为u形槽,且所述第一凹槽6027及第二凹槽6037的开口朝向所述第一柱体2,当所述第一柱体2与所述自咬合连接件1咬合时,所述限位杆202落入所述第一凹槽6027及第二凹槽6037内,所述限位杆202与所述卡口502卡接且所述限位杆202底部与所述第一凹槽6027底部及第二凹槽6037底部抵接;所述第一复位弹性件604一端与所述第一限位块503背离所述第一卡齿5021的一侧抵接,所述第一复位弹性件604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夹块602及所述第二夹块603抵接,所述第一复位弹性件604一端对所述第一限位块503施加一定的弹力,所述第二复位弹性件605一端与所述第二限位块504背离所述第二卡齿5022的一侧抵接,所述第二复位弹性件605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夹块602及所述第二夹块603抵接,所述第二复位弹性件605一端对所述所述第二限位块504施加一定的弹力,所述第一限位块503及所述第二限位块504可分别克服所述第一复位弹性件604的弹力及所述第二复位弹性件605的弹力并绕所述固定轴7张开。具体地,所述第一限位块503及第二限位块504顶端的水平高度低于第一夹块602及第二夹块603顶端的水平高度,所述第一限位块503及第二限位块504底端的水平高度高于第一夹块602及第二夹块603底端的水平高度,因此第一限位块503及第二限位块504在夹块上张开时,底部及顶部不会受到阻碍。
4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块503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滑杆5031及第二滑杆5032,所述第二限位块504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第三滑杆5041及第四滑杆5042,所述第一夹块602靠近所述第二夹块603的一侧设有第一滑槽6021及第二滑槽6022,所述第二夹块603靠近所述第一夹块602的一侧设有第三滑槽6031及第四滑槽6032,所述第一滑杆5031及所述第二滑杆5032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槽6021及所述第三滑槽6031内,所述第三滑杆5041及所述第四滑杆5042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滑槽6022及所述第四滑槽6032内,所述第一限位块503或所述第二限位块504均可在所述第一夹块602及所述第二夹块603上滑动。具体地,各个滑槽的深度及宽度均保持一致,各个滑杆的长度及宽度均保持一致,且滑杆的长度与滑槽的深度一致,滑杆的宽度与滑槽的宽度一致,或滑杆的长度略小于滑槽的深度,滑槽的路径方向与滑杆的运动轨迹相适配,当所述第一限位块503与第二限位块504张开或合拢时,所述第一滑杆5031及第二滑杆5032分别在第一滑槽6021及第三滑槽6031内滑动,所述第三滑杆5041及第四滑杆5042分别在第二滑槽6022及第四滑槽6032内滑动。各个滑槽与滑杆的配合可以使咬合件5在张开或合拢时更具灵活性;同时,在限位杆202下移过程中,第一限位块503及第二限位块504的张开与合拢因各个滑杆和各个滑槽的配合可按确定的路径移动,不会产生偏差,影响两侧第一限位块503及第二限位块504与限位杆202的咬合;第一限位块503及第二限位块504与限位杆202完成咬合后,当第一柱体1与第二柱体2有分离趋势时,限位杆202对第一限位块503及第二限位块504施加拉力,在一定情况下,第一限位块503及第二限位块504可通过各个滑杆将力传递至各个滑槽进而传递至第一夹块602和第二夹块603,使咬合组件4可共同受力,增强连接件的整体性。当第一限位块503及第二限位块504位于初始位置时,所述第一限位块503与第二限位块504均保持竖直状态,由于第一限位块503及第二限位块504分别受到第一复位弹性件604及第二复位弹性件605施加的弹力,此时各个滑槽内远离开口的一端分别与滑杆的一端抵接,使得第一限位块503及第二限位块504分别保持竖直状态。
49.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限位块503与所述第二限位块504相互背离的两侧分
别设有第一卡槽5033及第二卡槽5043,所述第一卡槽5033及第二卡槽5043均为横向布置的直线型卡槽,沿所述咬合件5张开方向,所述第一夹块602相对两侧上分别设有第三卡槽6023及第四卡槽6024,所述第二夹块603相对两侧上分别设有第五卡槽6033及第六卡槽6034,所述第三卡槽6023、第四卡槽6024、第五卡槽6033及第六卡槽6034均为不规则形状卡槽,这四个卡槽的形状根据第一复位弹性件604及第二复位弹性件605的结构来限定,其中,所述第三卡槽6023与所述第四卡槽6024内分别设有第一固定杆6025及第二固定杆6026,所述第五卡槽6033及第六卡槽6034内分别设有第三固定杆6035及第四固定杆6036;
50.所述第一复位弹性件604包括第一扭簧6041、第二扭簧6042及第一连接杆6043,所述第一扭簧6041一端及所述第二扭簧6042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杆6043两端相连,所述第一扭簧6041另一端及所述第二扭簧6042另一端分别设有第一扭杆6044及第二扭杆6045,所述第一扭簧6041及第二扭簧6042分别套设在所述第一固定杆6025及第三固定杆6035上,所述第一连接杆6043设置在所述第一卡槽5033内,所述第一扭杆6044及第二扭杆6045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三卡槽6023内及第五卡槽6033内;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杆6043对所述第一限位块503施加一定的弹力,所述第一扭杆6044及第二扭杆6045分别对第一夹块602及第二夹块603施加了弹力,此处第一夹块602及第二夹块603受到的弹力很小,当外力迫使第一限位块503向外转动时,需要克服第一连接杆6043的弹力,当外力撤销时,第一限位块503在第一连接杆6043施加的弹力作用下恢复到初始位置。
51.所述第二复位弹性件605包括第三扭簧6051、第四扭簧6052及第二连接杆6053,所述第三扭簧6051一端及所述第四扭簧6052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连接杆6053两端相连,所述第三扭簧6051另一端及所述第四扭簧6052另一端分别设有第三扭杆6054及第四扭杆6055,所述第三扭簧6051及第四扭簧6052分别套设在所述第二固定杆6026及第四固定杆6036上,所述第二连接杆6053设置在所述第二卡槽5043内,所述第三扭杆6054及第四扭杆6055分别设置在所述第四卡槽6024内及第六卡槽6034内。其中,所述第二连接杆6053对所述第二限位块504施加一定的弹力,所述第三扭杆6054及第四扭杆6055分别对第一夹块602及第二夹块603施加了弹力,当外力迫使第二限位块504向外转动时,需要克服第二连接杆6053的弹力,当外力撤销时,第二限位块504在第二连接杆6053施加的弹力作用下恢复到初始位置;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卡槽5033及第二卡槽5043的宽度略大于所述第一连接杆6043及第二连接杆6053的直径,例如,所述第一连接杆6043跟随所述第一限位块503向外张开时,所述第一扭簧6041及第二扭簧6042处的线圈将会伸展开一小段,因此所述第一连接杆6043将会在所述第一卡槽5033内向上稍微移动,因此所述第一卡槽5033及第二卡槽5043需要预留一段空间,且所述第一卡槽5033及第二卡槽5043的宽度也决定了所述第一复位弹性件604及第二复位弹性件605张合程度,合理调整所述第一卡槽5033及第二卡槽5043的宽度可以防止所述第一限位块503及第二限位块504过大张开。
52.同时,各个夹块中各个卡槽的深度大于各个限位块上卡槽的深度,保证复位弹性件对各个限位块有较大的压力作用,这样在咬合完成后,复位弹性件通过连接杆可继续对各个限位块施加压力,在受力过程中各个限位块处于竖直状态不会张开,始终保持咬合状态。
53.如图14-图15所示,作为更进一步的方案,沿所述第一柱体2长度方向,所述容纳腔201内设有限位柱203,所述限位柱203可以是与所述第一柱体2焊接在一起,所述限位杆202
两端分别与所述限位柱203及所述容纳腔201内侧壁连接。具体地,所述限位柱203上设有插孔204,所述限位杆202一端贯穿所述插孔204设置在限位柱203内,限位杆202另一端与容纳腔201内侧壁固定连接,例如焊接。
5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自咬合连接件1还包括至少两个挡板组件8,各个所述挡板组件8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柱体3靠近所述第一柱体2的一端,各个所述挡板组件8相邻的两侧之间分别设有一个所述咬合组件4,所述自咬合连接件1通过多个所述挡板组件8及多个所述咬合组件4的组合围成柱状,沿所述自咬合连接件1中轴线方向,所述自咬合连接件1上设有限位孔101,所述限位柱203设置在所述限位孔101内并与所述限位孔101抵接。具体地,所述挡板组件8及所述咬合组件4分别设有四个,各个咬合组件4分别设置在两个相邻的挡板组件8之间,四个所述挡板组件8与四个咬合组件4组成圆柱体,所述第一柱体2套设在所述自咬合连接件1上时,所述容纳腔201的侧壁与各个挡板组件8抵接,且所述限位柱203设置在限位孔101内,限位柱203的侧壁与限位孔101侧壁抵接。当所述限位柱203设置在限位孔101内后,第一柱体2通过限位柱203与限位孔101的配合无法在自咬合连接件1上水平移动,进一步加强第一柱体2与第二柱体3之间结构稳定性。
55.如图16所示,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挡板组件8包括顶盖板801、内侧板802及外侧板803;所述内侧板802及所述外侧板803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柱体3上,所述顶盖板801设置在所述内侧板802及所述外侧板803远离所述第二柱体3一端,所述内侧板802与所述外侧板803之间留有空隙804,所述内侧板802与所述限位柱203抵接,所述外侧板803一侧边及所述内侧板802一侧边均与所述固定件6一侧连接,当所述咬合件5向外张开时,所述咬合件5靠近所述第一柱体2的一端伸入所述空隙804内。其中,所述顶盖板801两侧边成圆弧形,所述内侧板802及外侧板803为圆弧面;需要说明的是,当所述限位柱203为方形时,所述内侧板802及外侧板803为平整面。
56.作为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自咬合连接件1还包括底板9,所述挡板组件8及所述咬合组件4均设置在所述底板9一侧,所述底板9另一侧设置在所述第二柱体3靠近所述第一柱体2的一端上。具体地,所述连接板成圆形面板,所述连接板底面焊接在所述第二柱体3顶端端面上,当所述第一柱体2套设在所述自咬合连接件1上且与所述自咬合连接件1咬合固定连接时,所述第一柱体2底端与所述连接板顶面抵接。
57.实施例二:
58.本发明中的所述自咬合连接件1的结构还包括如图17所示的第二种结构,当使用如图17所示的自咬合连接件1时,本发明中的第二柱体3结构需和第一柱体2结构一致,两个结构相同的第一柱体2及第二柱体3设有容纳腔201的一端分别向自咬合连接件1两端下压且套设在自咬合连接件1的上端及下端上,自咬合连接件1的上端及下端分别与第一柱体2及第二柱体3完成咬合,从而实现两个模块柱的固定连接。
59.综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模块化建筑单元间的连接装置,包括:
60.自咬合连接件1,所述自咬合连接件1上设有卡口502;通过所述自咬合连接件1连接的第一柱体2及第二柱体3,所述自咬合连接件1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柱体3一端,所述第一柱体2一端设有容纳腔201,所述容纳腔201内设有限位杆202,所述第一柱体2通过所述容纳腔201套设在所述自咬合连接件1上,且所述限位杆202通过所述卡口502与所述自咬合连接件1卡接。本发明通过将自咬合连接件1一端固定设置在第二柱体3上,自咬合连接件1的
另一端则通过卡口502与限位杆202的组合与第一柱体2卡接固定,从而实现通过自咬合连接件1将第一柱体2与第二柱体3连接,并且第一柱体2套设在自咬合连接件1上,因此第一柱体2与第二柱体3在连接时无需占用过大空间,只需将第一柱体2一端对准第二柱体3一端移动即可完成拼接,施工便捷且耗时短。
61.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62.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63.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64.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65.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66.当然,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描述较为细致,但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的限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方式,基于本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任何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所附权利要求书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