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钢梁的制作方法

2022-12-21 09:39:0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钢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梁。


背景技术:

2.钢梁,是一种在建筑工程领域里常用的支撑类结构,其目的是为了给楼层的支撑面提供支撑,确保搭建工作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在钢梁的实际使用中,由于常规类型的钢梁其自身结构较为简单,在对于两组钢梁的间距校准过程往往需要通过衡量仪器进行复杂的校准流程,并且调节较为不便,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钢梁。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梁,包括调节机构和钢梁本体,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中心架,所述中心架的内侧转动连接有一号双向螺杆,所述中心架的两侧均装有一号限位杆,所述一号限位杆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端内侧转动连接有二号双向螺杆,所述支撑架的顶端两侧均装有二号限位杆,所述二号限位杆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夹具,所述钢梁本体包括一号钢梁、二号钢梁,所述一号双向螺杆与二号双向螺杆的两端均装有转动柄。
5.为了实现支撑架的位置调节功能,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有,所述支撑架的侧表面贯穿开设有螺纹孔,所述一号双向螺杆与螺纹孔的内壁相啮合。
6.为了实现夹具的位置调节功能,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有,所述夹具的侧表面贯穿开设有螺孔,所述二号双向螺杆与螺孔的内壁相啮合。
7.为了确保夹具夹持工作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有,所述一号钢梁与二号钢梁的形状均为h型,所述夹具的形状为凸字形,所述夹具插设在一号钢梁、二号钢梁的内侧,所述夹具与一号钢梁、二号钢梁相贴合。
8.为了确保钢梁本体结构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有,所述一号钢梁、二号钢梁的前端四角位置均贯穿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侧装有加强筋。
9.为了实现一号钢梁与二号钢梁之间的位置校准功能,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有,所述一号钢梁的一端装有固定件,二号钢梁的一端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件插设在固定槽的内侧,所述一号钢梁与二号钢梁相贴合。
10.为了实现防滑槽的防滑功能,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有,所述固定件的下表面与固定槽的内侧下表面均开设有防滑槽,所述防滑槽之间相啮合。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2.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了中心架、一号双向螺杆、一号限位杆、支撑架、二号双向螺杆、二号限位杆、夹具,能够通过支撑架、二号双向螺杆、二号限位杆、夹具,实现对于钢梁本体的夹持固定功能,给调节工作提供前置条件,通过中心架、一号双向螺杆、一号限位杆的配合,实现对于支撑架的间距调节功能,该种方式在调节的过程中能够提供一定的支撑
面,调节方便并且不会出现钢梁本体角偏移的情况,精准度高。
13.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了一号钢梁、二号钢梁、加强筋、固定件、固定槽,能够通过一号钢梁、二号钢梁、加强筋的结构组合,确保钢梁本体结构的稳定性,通过固定件、固定槽的配合,实现一号钢梁与二号钢梁的位置校准功能,通过该种结构能够在焊接工作前提供支撑面,给后续的焊接提供方便。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钢梁的整体部件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钢梁的仰视角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钢梁的钢梁本体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钢梁的钢梁本体爆炸示意图。
18.图例说明:
19.1、中心架;2、一号双向螺杆;3、一号限位杆;4、支撑架;5、二号双向螺杆;6、二号限位杆;7、夹具;8、一号钢梁;9、二号钢梁;10、加强筋;11、固定件;12、固定槽。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1.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2.实施例一
23.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钢梁,包括调节机构和钢梁本体,调节机构包括中心架1,通过将中心架1与安装面固定的方式,能够在固定面上获取支撑,中心架1的内侧转动连接有一号双向螺杆2,中心架1的两侧均装有一号限位杆3,一号限位杆3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支撑架4,支撑架4的侧表面贯穿开设有螺纹孔,一号双向螺杆2与螺纹孔的内壁相啮合,通过螺纹孔使得一号双向螺杆2的旋转能够对支撑架4进行驱动,配合限位杆能够对支撑架4的移动轨迹进行限定,进而通过转动双向螺杆的方式,实现支撑架4的间距调节功能,支撑架4的顶端内侧转动连接有二号双向螺杆5,支撑架4的顶端两侧均装有二号限位杆6,二号限位杆6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夹具7,夹具7的侧表面贯穿开设有螺孔,二号双向螺杆5与螺孔的内壁相啮合,通过螺孔使得二号双向螺杆5的旋转能够对夹具7进行驱动,通过转动二号双向螺杆5的方式能够带动两组夹具7沿二号限位杆6进行移动,以此对夹具7的间距进行调节,钢梁本体包括一号钢梁8、二号钢梁9,一号钢梁8与二号钢梁9的形状均为h型,夹具7的形状为凸字形,夹具7插设在一号钢梁8、二号钢梁9的内侧,夹具7与一号钢梁8、二号钢梁9相贴合,该种设计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夹具7对于一号钢梁8以及二号钢梁9夹持工作的稳定性,并通过h型的结构设计,提供更多的支撑面,以此确保一号钢梁8与二号钢梁9自身结构的稳定性,一号双向螺杆2与二号双向螺杆5的两端均装有转动柄,通过转动柄能够给一号双向螺杆2与二号双向螺杆5的旋转提供结构支持。
24.实施例二
25.请参阅图3-4,一号钢梁8、二号钢梁9的前端四角位置均贯穿开设有通孔,通孔的内侧装有加强筋10,通过加强筋10能够对一号双向螺杆2与二号双向螺杆5的结构进行加固,进一步提升稳定性以及支撑性能,一号钢梁8的一端装有固定件11,二号钢梁9的一端开设有固定槽12,固定件11插设在固定槽12的内侧,一号钢梁8与二号钢梁9相贴合,将固定件11插入固定槽12内侧,推动一号钢梁8直至一号钢梁8抵住二号钢梁9,即可实现一号钢梁8与二号钢梁9的位置校准功能,固定件11的下表面与固定槽12的内侧下表面均开设有防滑槽,防滑槽之间相啮合,通过防滑槽能够避免固定件11滑落的情况发生,并通过固定件11在固定槽12上获取支撑面,给后续的焊接工作提供便捷。
26.工作原理:在进行焊接的过程中,首先将固定件11插入固定槽12内侧,推动一号钢梁8直至一号钢梁8抵住二号钢梁9,实现一号钢梁8与二号钢梁9的位置校准功能,通过防滑槽能够避免固定件11滑落的情况发生,并通过固定件11在固定槽12上获取支撑面,给后续的焊接工作提供便捷,焊接完成后,将钢梁本体放置在夹具7之间,通过转动二号双向螺杆5的方式能够带动两组夹具7沿二号限位杆6进行移动,以此对夹具7的间距进行调节,以此夹住钢梁本体,最后进而通过转动双向螺杆的方式,实现支撑架4的间距调节功能,该种方式在调节的过程中能够提供一定的支撑面,调节方便并且不会出现钢梁本体角偏移的情况,精准度高。
27.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其他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他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