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用于动力总成的悬置装置、汽车和安装动力总成的方法与流程

2023-02-06 19:31:5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汽车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传统的燃油汽车的用于动力总成的悬置装置、汽车和安装动力总成的方法。


背景技术:

2.传统的燃油动力总成和车身拼装的定位策略是后支架带一个凸起或者凹进的特征,动力总成单独留有精度较高的安装面或者在动力总成的前部增加一个安装特征支架,发动机悬置和变速箱悬置没有设计单独的装配特征,一般通过尺寸校核确认当前的安装策略可行。不过这种安装策略会因为提供精度较高的安装面或者增加用于安装的支架而增加额外的成本。
3.由此,需要设置一种用于动力总成的悬置装置、汽车和安装动力总成的方法以使得动力总成的安装操作更加经济。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的部分或者全部,本发明提出了用于动力总成的悬置装置、汽车和安装动力总成的方法。该用于动力总成的悬置装置应用在安装动力总成过程中,通过第一连接支架与第一悬置连接,且第二连接支架与第二悬置连接,可以将动力总成设置到车体上。在这过程中,通过定位组件控制动力总成在前后方向的位置。由此,该悬置装置可以避免动力总成上留有精度较高的安装面,或者增加一个安装特征支架,降低生产制造成本,简化安装操作,同时使得用于承载的第一悬置和第二悬置在前后方向上不易受到额外的预载,整体提升整车的nvh性能。
5.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动力总成的悬置装置,包括:
6.设置在动力总成的右侧的第一连接支架,
7.设置在动力总成的左侧的第二连接支架,
8.设置在车体的右侧的第一悬置,所述第一悬置用于与所述第一连接支架连接,
9.设置在车体的左侧的第二悬置,所述第二悬置用于与所述第二连接支架连接,
10.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用于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支架与所述第一悬置之间和用于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支架与所述第二悬置之间以定位动力总成与车体前后方向的位置。
1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组件包括限位槽和与所述限位槽匹配式配合的限位块。
1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支架构造为发动机支架并设置在所述动力总成的右侧面上,在所述发动机支架的顶面上设置有所述限位槽,
13.所述第一悬置具有第一悬置主体和延伸出第一悬置主体的第一支臂,在所述第一支臂的底面上突出式设置有所述限位块用于与所述发动机支架上的所述限位槽在前后方向卡接。
1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槽和所述限位块的截面构造为梯形。
1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动机支架的两端段相对于中间段向上延伸而形成翼状的第一固定部,所述发动机支架的中间段水平延伸以形成第一搭接部,其中,所述限位槽凹式构造在所述第一搭接部上,
16.所述第一支臂的自由端形成有用于搭接到所述第一搭接部上的第一搭接配合部,其中,所述限位块突出式设置在第一搭接配合部上,并且第一搭接配合部构造为梯形结构。
1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支架构造为变速箱支架并设置在所述动力总成的左顶面上,所述变速箱支架构造为板状并悬臂式搭接到所述动力总成上,所述限位槽设置在所述变速箱支架的顶面上,
18.所述第二悬置具有第二悬置主体和延伸出第二悬置主体的第二支臂,在所述第二支臂的底面上突出式设置有所述限位块用于与所述变速箱支架上的所述限位槽在前后方向卡接。
1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变速箱支架的两端段形成用于与动力总成连接的第二固定部,所述变速箱支架的中间段水平延伸以形成第二搭接部,其中,所述限位槽凹式构造在所述第二搭接部上,
20.所述第二支臂的自由端形成有用于抵接到所述第二搭接部上的第二搭接配合部,其中,所述限位块突出式设置在第二搭接配合部上,并且第二搭接配合部构造为梯形结构。
21.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
22.动力总成,
23.车体,
24.所述动力总成通过上述的用于动力总成的悬置装置连接到车体上。
25.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动力总成的后端设置有用于连接后拉杆悬置的后支架,在所述动力总成的下端面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并在所述后支架上设置有第三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孔和所述第三定位孔呈三角状布设。
26.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安装上述的汽车的动力总成的方法,包括:
27.步骤一,将所述第一支架固定到动力总成的右侧,将所述第二连接支架固定到动力总成的左侧,同时,将第一悬置固定到车体的右梁上,将第二悬置固定到车体的左梁上,
28.步骤二,将动力总成放置到抬升工作台上,其中所述抬升工作台采用一粗两精的三点定位方式定位动力总成,
29.步骤三,通过抬升工作台提升动力总成,在上升过程中,所述定位组件进行运作以定位动力总成与车体在前后方向的位置,
30.步骤四,带动力总成提升到位后,将所述第一连接支架与所述第一悬置连接,将所述第二连接支架与所述第二悬置连接,以将所述动力总成设置到所述车体上。
3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该用于动力总成的悬置装置应用在安装动力总成过程中,通过第一连接支架与第一悬置连接,且第二连接支架与第二悬置连接,可以将动力总成设置到车体上。在这过程中,通过定位组件控制动力总成在前后方向的位置。由此,该悬置装置可以避免动力总成上留有精度较高的安装面,或者增加一个安装特征支架,降低生产制造成本,简化安装操作,同时使得用于承载的第一悬置和第二悬置在前后方向上不易受到额外的预载,整体提升整车的nvh性能。
附图说明
32.下面将结合附图来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地描述,在图中:
33.图1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动力总成的悬置装置;
34.图2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动力总成的悬置装置的第一连接支架;
35.图3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动力总成的悬置装置的第二连接支架;
36.图4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动力总成的悬置装置的第一悬置;
37.图5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动力总成的悬置装置的第二悬置;
38.图6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动力总成的悬置装置的后支架;
39.图7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动力总成安装的抬升工作台。
40.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具体实施方式
41.为了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所有实施例的穷举。并且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互相结合。
42.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用于动力总成的悬置装置。如图1所示,用于动力总成的悬置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支架1、第二连接支架2、第一悬置3、第二悬置4和定位组件。其中,第一连接支架1设置在动力总成5的右侧。第二连接支架2设置在动力总成5的左侧。第一悬置3设置在车体(图中未示出)的右侧。并且,第一悬置3用于与第一连接支架1连接。第二悬置4设置在车体的左侧,用于与第二连接支架2连接。定位组件用于设置在第一连接支架1与第一悬置3之间。并且,在第二连接支架2与第二悬置4之间也设置有定位组件。该定位组件用于在安装过程中,定位动力总成5与车体前后方向的位置。
43.由此,在安装动力总成5将其设置到车体的过程中,通过第一连接支架1与第一悬置3连接,且第二连接支架2与第二悬置4连接,可以将动力总成设置到车体上。在这过程中,通过定位组件可以控制动力总成5在前后方向的位置。由此,该悬置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可以避免动力总成留有精度较高的安装面,或者增加一个安装特征支架,降低生产制造成本,简化安装操作。同时,该悬置装置使得用于承载的第一悬置3和第二悬置4在前后方向上不易受到额外的预载,整体提升整车的nvh性能。
44.在一个施力实施例中,定位组件包括限位槽61和与限位槽61匹配式配合的限位块62。优选地,该限位槽61和限位块62的截面构造为梯形。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限位槽61和限位块62并不限于上述的结构形式,还可以构造为其它结构形式,例如,方形、球形,椭圆形。一组限位槽61和限位块62的组合可以与其它组限位槽61和限位块62的组合相同,也可以不同。
45.根据本技术,第一连接支架1构造为发动机支架。安装后,第一连接支架1设置在动力总成5的右侧面上。如图2所示,发动机支架的两端段相对于中间段向上延伸而形成翼状的第一固定部11。在将第一连接支架1贴合到动力总成5的右侧面上后,通过连接螺栓将第
一固定部11固定到动力总成5上,实现了第一连接支架1固定到动力总成5上。发动机支架的中间段水平延伸以形成第一搭接部12。另外,在第一搭接部12处设置有凹槽,用于形成限位槽61。同时,如图3所示,第一悬置3具有第一悬置主体31和延伸出第一悬置主体31的第一支臂32。第一悬置主体31用于固定到车体上。第一支臂32的自由端形成第一搭接配合部33。另外,在第一搭接配合部33上突出式形成限位块62。在安装过程中,随着第一连接支架1与第一悬置3的互相靠近,限位块62匹配式延伸到相应的限位槽61内,之后第一搭接部12与第一搭接配合部33平面接触式搭接。此时,可以利用螺栓将第一搭接部12与第一搭接配合部33连接,用于实现第一连接支架1与第一悬置3的固定。第一搭接配合部33为大体的梯形板结构,用于方便连接和布设。本技术的第一连接支架1大体呈“v”型结构,在安装前便于进行粗定位,并在安装过中,有助于判断限位块62和限位槽61的相对位置,便利安装。同时,上升结构的第一连接支架1承载力好,可以保证动力总成5稳定安全的安装到车体上。第一悬置3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发动机悬置,用于实现第一支臂32可以相对于第一悬置主体31减振式连接。
46.上述给出了限位槽61安装在第一连接支架1上实施例。可以理解的,还可以在第一连接支架1上设置限位块62,而在第一悬置3上设置限位槽61。
47.根据本技术,第二连接支架2构造为变速箱支架。第二连接支架2设置在动力总成5的左顶面上。如图4所示,变速箱支架大体构造为板状,两端段形成用于与动力总成5连接的第二固定部21。例如,通过螺栓将第二固定部21连接到动力总成5上,实现了第二连接支架2与动力总成5的固定。另外,变速箱支架的中间段水平延伸以形成第二搭接部22。该第二搭接部22悬臂式延伸出动力总成5。在第二搭接部22上设置凹槽,用于形成限位槽61。同时,如图5所示,第二悬置4具有第二悬置主体41和延伸出第二悬置主体41的第二支臂42。第二支臂42的自由端形成有用于抵接到第二搭接部22上的第二搭接配合部43。在第二搭接配合部43上突出式设置有限位块62。在安装过程中,随着第二连接支架2与第二悬置4的互相靠近,限位块62匹配式延伸到相应的限位槽61内,之后第二搭接部22与第二搭接配合部43平面接触式搭接。此时,可以利用螺栓将第二搭接部22与第二搭接配合部43连接,用于实现第二连接支架2与第二悬置4的固定。当然,限位槽61与限位块62在第二连接支架2与第二悬置4上的安装可以互换。第二搭接配合部43为大体的梯形结构,用于优化结构,方便连接。第二悬置4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变速箱悬置,用于实现第二支臂42可以相对于第二悬置主体41减振式连接。
48.本技术,还涉及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动力总成5、上述的悬置装置和车体。动力总成5通过上述的置装置连接到车体上。另外,如图1和6所示,在动力总成5的后端设置有后支架8,用于连接后拉杆悬置7。后支架8通过螺栓设置到动力总成5上。该后支架8为板状。在动力总成5的下端面上设置有竖向延伸的第一定位孔(图中未示出)、第二定位孔(图中未示出),并在后支架8上设置有第三定位孔81。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和第三定位81孔呈三角状布设。
49.下面根据图1到7详细描述动力总成的安装方法。
50.首先,一方面,将后支架8利用螺栓连接到动力总成5上。将第一支架1通过螺栓固定到动力总成5的右侧。将第二连接支架2利用螺栓固定到动力总成5的左侧。另一方面,将第一悬置3通过螺栓固定到车体的右纵梁上。将第二悬置4通过螺栓固定到车体的左纵梁
上。
51.然后,将动力总成5放置到如图7所示的抬升工作台9上。具体地,在抬升工作平台9上设置有三个定位销91,92,93。其中,定位销93为圆柱状,用于形成粗定位。而定位销91,92大体为方形柱状,以形成精定位。从而,抬升工作台9采用一粗两精的三点定位方式定位动力总成5,完成初级定位。
52.之后,促动抬升工作台9上升,以提升动力总成5。在上升过程中,定位组件进行运作,以定位动力总成5与车体在前后方向的位置,形成二级定位系统。具体地,第一连接支架1上的限位槽61与第一悬置3的限位块62凹凸配合,而第二连接支架2上的限位槽61与第二悬置4的限位块62凹凸配合,以进行前后方形定位。
53.最后,动力总成5提升到位后,利用螺栓将第一连接支架1与第一悬置3连接,利用螺栓将第二连接支架2与第二悬置4连接,以将动力总成5设置到车体上。
54.可见,动力总成5通过凹凸匹配的限位槽与限位块辅助定位完成安装,提升了装配效率,同时使得第一悬置3和第二悬置4在前后方向不易受到额外预载,确保整个悬置有更好的隔振性能,进而提升整车的nvh性能。
55.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因此,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或修改,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作出的变更和/或修改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