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厌氧环境压力平衡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3-02-06 14:02:3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压力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厌氧环境压力平衡装置。


背景技术:

2.厌氧反应的容器内投料、出料以及反应过程中均会导致容器内压力的变化,目前通常设置一个橡胶片类型的变形片,通过其形变来适应容器内压力的变化,此种结构对于人工干预的较小容器的反应来说足够使用,但是对于连续化生产中容器较大的反应容器来说,均是自动化投料与排料人工参与少,同时还需要反应容器反应过程中为封闭状态,同时在物料投加与出料过程中往往会在一段时间内会产生大量物料的投加与排放,就需要反应器内部在短时间排出或者吸入大量的气体,但是目前缺乏此类装置来满足反应器进行连续化生产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厌氧环境压力平衡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缺乏能够排出或吸入大量气体以及反应容器反应过程可以控制腔体内部压力的装置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5.本发明提供的厌氧环境压力平衡装置,包括内部填充液体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分为水平方向上且底部互相连通的第一腔体、第二腔体以及第三腔体,所述第一腔体上设置第一连通口,所述第二腔体上设置第二连通口,所述第三腔体上设置第三连通口与第四连通口,所述第三连通口与所述第四连通口上均设置单向阀,并连接所述单向阀的进气端。
6.优选地,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三腔体的两侧。
7.优选地,所述第一连通口和所述第二连通口其中一者与反应容器连通,另一者与外界气压区连通,所述第三连通口和所述第四连通口其中一者与所述反应容器连通,另一者与所述外界气压区连通。
8.优选地,所述第一腔体、所述第二腔体和所述第三腔体均为直筒型腔体,所述第一腔体的容积等于所述第二腔体的容积,所述第三腔体的容积占所述容纳腔总容积的百分之六十以上。
9.优选地,所述容纳腔内部设置两个分隔壁,两个所述分隔壁将所述容纳腔分隔成所述第一腔体、所述第二腔体和所述第三腔体,所述分隔壁的底部与所述容纳腔的底壁之间留有流通间隙。
10.优选地,所述液体的液面高度高于所述分隔壁的底部。
11.优选地,所述容纳腔的材质为透明材料,所述分隔壁上设置竖直的刻度。
12.优选地,所述第一连通口、所述第二连通口、所述第三连通口和所述第四连通口均设置在所述容纳腔的顶壁上。
13.优选地,所述容纳腔内设置紫外线消毒灯。
14.优选地,所述液体为水或者消毒液。
15.本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6.容纳腔分为三个腔体,在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上分别设置第一连通口和第二连通口,在第三腔体上设置第三连通口和第四连通口,在实际使用时,将各个连通口按实际要求连接到反应容器上,各腔体底部的连通以及连通口的设置可以使反应容器与外界在短时间内进行气体交换,同时还能保证反应容器内部反应过程中达到精准控压的效果。
17.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技术。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厌氧环境压力平衡装置正视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厌氧环境压力平衡装置目标容器正压结构示意图;
21.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厌氧环境压力平衡装置目标容器负压结构示意图;
22.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厌氧环境压力平衡装置设置紫外线消毒灯结构示意图;
23.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厌氧环境压力平衡装置侧视结构示意图。
24.图中1、第一腔体;2、第二腔体;3、第三腔体;4、第一连通口;5、第二连通口;6、第三连通口;7、第四连通口;8、单向阀;9、分隔壁;10、流通间隙;11、刻度;12、紫外线消毒灯。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26.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厌氧环境压力平衡装置,其主要结构为容纳腔,其腔体内填充液体,液体可以选用水或者消毒液等,容纳腔分为第一腔体1、第二腔体2以及第三腔体3,并且第一腔体1、第二腔体2以及第三腔体3在水平方向上分布,同时第一腔体1、第二腔体2以及第三腔体3的底部相互连通,能保证液体与气体的流通,而在第一腔体1上设置第一连通口4,第二腔体2上设置第二连通口5,第三腔体3上设置第三连通口6与第四连通口7,第三连通口6与第四连通口7上均设置单向阀8,并连接单向阀8的进气端,保证在第三腔体3内的气体可以单向的排出而保证气体不能从外部通过第三连通口6与第四连通口7进入到第三腔体3内。
27.上述的此种结构的厌氧环境压力平衡装置在实际的使用中,需要第一连通口4和第二连通口5其中一者与反应容器连通,另一者与外界气压区连通,第三连通口6和第四连通口7其中一者与反应容器连通,另一者与外界气压区连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可以
将第一连通口4和第三连通口6与外界气压区连接,外界气压区可以是大气环境也可以是与大气连通的过滤器等装置,过滤器等装置可以对进入到反应容器内的气体和从反应容器内排出的气体的过滤等;将第二连通口5和第四连通口7均连接在反应容器上。
28.本技术提供的厌氧环境压力平衡装置可以达到如图附图2所示的反应容器内正压的排气作用,同时还可以达到如附图3所示的反应容器内负压的回气作用,反应容器排气发生在反应容器内反应前的投料与反应过程中,在投料时会在段时间内向反应容器内投加大量的物料,此时反应容器内的气压会快速升高,此时气体会推动第二腔体2的液体下降,当液面降到第一腔体1和第三腔体3连通的位置时,气体会形成气泡进入到第三腔体3,进而从第三腔体3顶部第三连通口6排出,而在反应容器内反应过程中会不断地产生其他也会使反应容器内气压升高,同理气压升高会推动第二腔体2的液面下降。反之在反应容器排出物料时其反应容器内部会产生负压,此时受大气压强原因会产生如附图3所示的气体流向,气体会从第一连通口4进入,然后推动第一腔体1内液面下降,当第一腔体1内的液面降到与第三腔体3连通位置时,液面不再下降,此时气体会以气泡形式进入到第三腔体3内,进而从第四连通口7进入到反应容器内。
29.采用上述的厌氧环境压力平衡装置连接到厌氧反应容器上,可以实现反应容器与外界气压区之间的气体交换,同时还能满足反应时的精准控压作用,其控压原理是通过第二腔体2内常态下液位高低实现的,只有反应容器内部压力能完全推动第二腔体2液位下降到与第三腔体3连通处时才会形成排气,此时第二腔体2与第三腔体3液面之间的液位差即可推算出反应容器内的最大压力值,反之则可以通过控制在容纳腔内添加液体的多少来控制反应容器内的最大压力值。
30.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还将第一腔体1和第二腔体2设置在第三腔体3的两侧,如此设置可以最大程度上保证反应容器排气时绝大多数气体从第二腔体2经过第三腔体3排出,还可以保证反应容器在吸气时绝大多数气体从第一腔体1进入经过第三腔体3进入到反应容器内。
31.本技术中第一腔体1、第二腔体2和第三腔体3均为直筒型腔体,既将容纳腔设置成直筒状结构,可以是圆筒或者方筒等结构,而第一腔体1和第二腔体2可以为设置在容纳腔内的直筒结构,本技术中可以使第一腔体1的容积等于和第二腔体2的容积,而且使第三腔体3的容积占容纳腔总容积的百分之六十以上,第三腔体3占较大容积比例的方式,能够保证第一腔体1和第二腔体2液面降到最低之后,而容纳腔整体的液面不会过高,若第三腔体3占比较小,就需要容纳腔整体留有较大的上部空间来容纳第一腔体1或者第二腔体2排出的液体,此时若是还需要较深的液面来保证反应腔内的较高压力,就需要加强整体的容纳腔的高度,就导致厌氧环境压力平衡装置整体过高,从而占用较大空间。
32.本技术提供的厌氧环境压力平衡装置可以是在容纳腔内部设置两个分隔壁9,通过两个分隔壁9将容纳腔分隔成第一腔体1、第二腔体2和第三腔体3,分隔壁9的底部与容纳腔的底壁之间留有流通间隙10,流通间隙10可以保证液体和气体的流通,液体的液面高度高于分隔壁9的底部。
33.本技术第一连通口4、第二连通口5、第三连通口6和第四连通口7均设置在容纳腔的顶壁上,容纳腔的材质还可以选用透明材料以方便观察,如附图5所示,还可以在分隔壁9上还可以设置竖直的刻度11,以供液位差计算。
34.结合附图4,还可以在容纳腔内设置紫外线消毒灯12,紫外线消毒灯12用于对内部的液体与气体消毒,紫外线消毒灯12可以设置在第一腔体1、第二腔体2以及第三腔体3的各个内壁上,通过设置紫外线消毒灯12来保证对进入到反应容器内的气体的消毒,进而保障反应容器内的反应。
35.值得说明的是,本技术提供的厌氧环境压力平衡装置在不设置紫外线消毒灯12的情况下完全不需要外接能源使用,通用性强。
36.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