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多模块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存储介质与流程

2023-02-06 12:58:4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多模块空调系统控制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模块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2.现有的多模块空调系统的多个模块相互并联安装,以多台热泵机组模块化并联安装的空调系统为例,在不同负荷下需要输出的能力差别巨大,合理的控制方法对系统能效有决定性影响。
3.常见的模块化热泵机组多以空气作为冷热源,因此翅片换热器的进风温度(即室外环境温度)对于机组能效有决定性作用,制热时提高蒸发温度,或制冷时降低冷凝温度,可以降低压缩比,节省能耗。
4.现有常见的控制方法是通过检测实际出水温度与目标出水温度之间的差值或室内机启动数量占比,来控制热泵机组模块化运行的模块数量及压缩机频率;通过外风机档位,来控制单台机组模块的蒸发温度或冷凝温度。
5.现有技术均没有将翅片换热器的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纳入到模块化运行控制策略中。当机组模块数量较多时,易产生局部冷岛、热岛效应,使安装位置位于中心的机组的进风温度更恶劣;或受安装条件影响,靠墙、背风、背光等因素使得不同机组的进风温度存在差异。以上情况可能会造成系统中不同模块之间运行效率差距明显,无法实现系统的最优能效。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多模块空调系统的控制策略未考虑翅片换热器的进风温度所导致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多模块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存储介质。
7.本发明提出的多模块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空调系统运行过程中的频率调节步骤,所述频率调节步骤包括:
8.步骤1,根据空调系统的当前输出能力与用户需求能力的匹配度,得到对应的频率调节指令;
9.步骤2,根据空调系统的当前工况、频率调节指令以及已开机的各模块的室外环境温度,控制对应的模块进行相应的频率调节或开停机。
10.进一步,所述步骤2中,当空调系统的当前工况为制热工况时,若所述频率调节指令为单模块升频指令,控制室外环境温度最高且未达到最高运行频率的模块进行升频;和/或,若所述频率调节指令为多模块升频指令,控制未达到最高运行频率且室外环境温度最低以外的所有已开机模块进行升频。
11.进一步,若所述频率调节指令为单模块升频指令或多模块升频指令,且所有已开机的模块均为最高运行频率,控制所有停机模块中室外环境温度最高的停机模块开机。
12.进一步,所述步骤2中,当空调系统的当前工况为制冷工况时,若所述频率调节指
令为单模块升频指令,控制室外环境温度最低且未达到最高运行频率的模块进行升频;和/或,若所述频率调节指令为多模块升频指令,控制未达到最高运行频率且室外环境温度最高以外的所有已开机模块进行升频。
13.进一步,若所述频率调节指令为单模块升频指令或多模块升频指令,且所有已开机的模块均为最高运行频率,控制所有停机模块中室外环境温度最低的停机模块开机。
14.进一步,所述步骤2中,当空调系统的当前工况为制热工况时,若所述频率调节指令为单模块降频指令,控制室外环境温度最低且未达到最低运行频率的模块进行降频;和/或,若所述频率调节指令为多模块降频指令,控制未达到最低运行频率且除室外环境温度最高以外的所有已开机模块进行降频。
15.进一步,若所述频率调节指令为单模块降频指令或多模块降频指令,且所有已开机的模块均为最低运行频率,控制所有开机模块中室外环境温度最低的模块停机,或者在仅有一台模块开机时,将该模块停机。
16.进一步,所述步骤2中,当空调系统的当前工况为制冷工况时,若所述频率调节指令为单模块降频指令,控制室外环境温度最高且未达到最低运行频率的模块进行降频;和/或,若所述频率调节指令为多模块降频指令,控制未达到最低运行频率且除室外环境温度最低以外的所有已开机模块进行降频。
17.进一步,若所述频率调节指令为单模块降频指令或多模块降频指令,且所有已开机的模块均为最低运行频率,控制所有开机模块中室外环境温度最高的模块停机,或者在仅有一台模块开机时,将该模块停机。
18.进一步,所述步骤2中,当空调系统的当前工况为制热工况或制冷工况,频率调节指令为单模块升频指令或多模块升频指令时,若所有模块均为最高运行频率,维持当前状态。
19.进一步,所述步骤2中,当空调系统的当前工况为制热工况或制冷工况,频率调节指令为维持当前频率指令时,若所有已开机模块的室外环境温度的最高值与最低值的差值绝对值小于预设值,则所有已开机模块的频率保持不变;
20.否则,当空调系统的当前工况为制热工况时,控制室外环境温度最低且未达到最低运行频率的模块降频,同时控制室外环境温度最高且未达到最高运行频率的模块升频;和/或,当空调系统的当前工况为制冷工况时,控制室外环境温度最高且未达到最低运行频率的模块降频,同时控制室外环境温度最低且未达到最高运行频率的模块升频。
21.进一步,所述空调系统采用为水冷机组。
22.进一步,所述步骤1中,当所述空调系统的实际出水温度与目标出水温度的偏差大于等于预设最大值,且实际出水温度的变化速率小于等于预设最小值时,所述频率调节指令为多模块升频指令,否则为单模块升频指令;和/或,当所述空调系统的实际出水温度与目标出水温度的偏差小于预设最小值,且实际出水温度的变化速率大于等于预设最大值时,所述频率调节指令为多模块降频指令,否则为单模块降频指令。
23.进一步,还包括空调系统的开机步骤,所述开机步骤包括:
24.检测实际出水温度;
25.若实际出水温度与目标出水温度之间的差值小于预设差值时,只启动水泵,压缩机风机不启动;否则,计算需求负荷,根据需求负荷与单个模块的最小输出能力的关系,选
择对应数量的模块开机。
26.进一步,当空调系统的当前工况为制冷工况时,所述实际出水温度与目标出水温度之间的差值为实际出水温度减去目标出水温度;和/或,当空调系统的当前工况为制热工况时,所述实际出水温度与目标出水温度之间的差值为目标出水温度减去实际出水温度。
27.进一步,当空调系统的当前工况为制冷工况时,采用以下公式计算制冷工况的需求负荷,制冷q

=[(实际室外环境温度-额定室外环境温度)*冷凝温度系数 (额定出水温度-实际出水温度)*蒸发温度系数]*(实际内机开机数量/总内机数量/内机超配比)*总外机额定能力q

;和/或,当空调系统的当前工况为制热工况时,采用以下公式计算制热工况的需求负荷,制热q

=[(额定环境温度-实际环境温度)*蒸发温度系数 (实际水温-额定水温)*冷凝温度系数]*(实际内机开机数量/总内机数量/内机超配比)*总外机额定能力q


[0028]
进一步,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开机模块的数量,开机模块的数量n=q

/q

*总外机模块数量n/(单个模块最小输出能力比α*a),a大于1。
[0029]
进一步,当开机模块的数量为多个时,若空调系统的当前工况为制冷工况,按照室外环境温度从低到高的顺序依次控制各模块开机;和/或,当空调系统的当前工况为制热工况,按照室外环境温度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控制各模块开机。
[0030]
进一步,还包括空调系统的化霜步骤,所述化霜步骤包括:
[0031]
判断已开机的各模块是否满足化霜条件;
[0032]
若多个模块都满足化霜条件,计算各模块的室外环境温度与低压温度的差值;
[0033]
根据已开机的模块的数量与预设数量的关系,按照室外环境温度与低压温度的差值由大到小的顺序选择至少一个模块进入化霜运行。
[0034]
进一步,当已开机的模块的数量小于预设数量,则控制室外环境温度与低压温度的差值最大的一个模块进入化霜运行;和/或,当已开机的模块的数量大于等于预设数量,则按照室外环境温度与低压温度的差值由大到小的顺序选择n*1/a个模块进入化霜运行,所述n为开机的模块的数量,a为预设数量。
[0035]
进一步,所述预设数量为大于(1 q
结霜
/q
化霜
)的最小整数,所述q
结霜
为空调系统满足化霜条件时的制热能力,所述q
化霜
为空调系统化霜时的制冷能力。
[0036]
本发明提出的多模块空调系统,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多模块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对多模块空调系统进行控制。
[0037]
本发明提出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运行时执行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多模块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0038]
本发明将翅片换热器的进风温度(室外环境温度)、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纳入到模块化运行控制策略中,提升整个系统的制冷、制热节能性和制热化霜时的稳定性。本发明的控制方法不需要增加元器件,利用现有元器件,在不增加设备成本的前提下提升了整个系统的制冷、制热节能性和制热化霜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39]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其中:
[0040]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系统原理图。
[0041]
图2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热泵机组原理图。
[0042]
图3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频率调节流程图。
[0043]
图4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开机流程图。
[0044]
图5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化霜流程图。
[0045]
附图标记说明:
[0046]
1、热泵机组模块;11、压缩机;12、四通阀;13、翅片换热器;14、电子膨胀阀;15、水侧换热器;16、气液分离器;17、高压传感器;18、低压传感器;19、进风感温包;2、分水器;3、集水器;4、末端;5、总进水感温包;51、进水感温包;6、总出水感温包;61、出水感温包;62、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47]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48]
由此,本说明书中所指出的一个特征将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其中一个特征,而不是暗示本发明的每个实施方式必须具有所说明的特征。此外,应当注意的是本说明书描述了许多特征。尽管某些特征可以组合在一起以示出可能的系统设计,但是这些特征也可用于其他的未明确说明的组合。由此,除非另有说明,所说明的组合并非旨在限制。
[0049]
本发明涉及多模块空调系统,尤其涉及水冷机组,但是本发明的部分技术方案并不限于水冷机组。
[0050]
图1示出了多模块空调系统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多模块空调系统具体为多模块的变频风冷热泵空调系统。多个热泵机组模块1通过分水器2和集水器3并联,分水器2和集水器3之间串联着末端4,在分水器2的出水口附近设有总出水感温包6(总出水温度传感器),用来检测空调系统的实际出水温度(简称实际出水温度)。在集水器3的进水口附近设有总进水感温包5(总进水温度传感器),用来检测实际进水温度。
[0051]
图2示出了单个热泵机组模块1的结构示意图。冷媒从压缩机11的排气口排出以后,通过四通阀12到达翅片换热器13,再经过电子膨胀阀14以后到达水侧换热器15,再经过四通阀12以及气液分离器16以后,回到压缩机11的吸气口。水侧换热器15分别与集水器3、分水器2连接,水侧换热器15与分水器2之间还设有水泵62,水侧换热器15的出水口附近设有出水感温包61,用来检测单个模块的实际出水温度。水侧换热器15的进水口附件设有进水感温包51,用来检测单个模块的实际进水温度。气液分离器16的进口端设有低压传感器18,压缩机11的排气口附近设有高压传感器17,翅片换热器附近还设有进风感温包19,检测翅片换热器的进风温度(室外环境温度)。
[0052]
本发明的多模块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开机、频率调节以及化霜。
[0053]
如图3所示,下面介绍本发明的空调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频率调节步骤,频率调节步骤可以主要概括为以下两大步骤。
[0054]
步骤1,根据空调系统的当前输出能力与用户需求能力的匹配度,得到对应的频率调节指令;
[0055]
步骤2,根据空调系统的当前工况、频率调节指令以及已开机的各模块的室外环境温度,控制对应的模块进行相应的频率调节或开停机。
[0056]
本发明将翅片换热器的进风温度(室外环境温度)纳入到模块化运行控制策略中,来提高整个空调系统的能效。
[0057]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的频率调节指令包括单模块升频指令、多模块升频指令、单模块降频指令、多模块降频指令、维持频率指令当中的至少一种。
[0058]
下面基于这四种指令,对步骤2的各种情况进行说明。
[0059]
当空调系统的当前工况为制热工况时,若频率调节指令为单模块升频指令,控制室外环境温度最高且未达到最高运行频率的模块进行升频。和/或,当空调系统的当前工况为制热工况时,若频率调节指令为多模块升频指令,控制未达到最高运行频率且室外环境温度最低以外的所有已开机模块进行升频。
[0060]
在制热工况时,不管频率调节指令是单模块升频指令还是多模块升频指令,如果所有已开机的模块均为最高运行频率,则控制所有停机模块中室外环境温度最高的停机模块开机。
[0061]
当空调系统的当前工况为制冷工况时,若频率调节指令为单模块升频指令,控制室外环境温度最低且未达到最高运行频率的模块进行升频;和/或,当空调系统的当前工况为制冷工况时,若频率调节指令为多模块升频指令,控制未达到最高运行频率且室外环境温度最高以外的所有已开机模块进行升频。
[0062]
在制冷工况时,不管频率调节指令是单模块升频指令还是多模块升频指令,如果所有已开机的模块均为最高运行频率,控制所有停机模块中室外环境温度最低的停机模块开机。
[0063]
当空调系统的当前工况为制热工况时,若频率调节指令为单模块降频指令,控制室外环境温度最低且未达到最低运行频率的模块进行降频;和/或,当空调系统的当前工况为制热工况时,若频率调节指令为多模块降频指令,控制未达到最低运行频率且除室外环境温度最高以外的所有已开机模块进行降频。
[0064]
在制热工况时,不管频率调节指令为单模块降频指令还是多模块降频指令,如果所有已开机的模块均为最低运行频率,控制所有开机模块中室外环境温度最低的模块停机,或者在仅有一台模块开机时,将该模块停机。
[0065]
当空调系统的当前工况为制冷工况时,若频率调节指令为单模块降频指令,控制室外环境温度最高且未达到最低运行频率的模块进行降频;和/或,当空调系统的当前工况为制冷工况时,若频率调节指令为多模块降频指令,控制未达到最低运行频率且除室外环境温度最低以外的所有已开机模块进行降频。
[0066]
在制冷工况时,不管频率调节指令为单模块降频指令还是多模块降频指令,如果所有已开机的模块均为最低运行频率,控制所有开机模块中室外环境温度最高的模块停机,或者在仅有一台模块开机时,将该模块停机。
[0067]
当空调系统的当前工况为制热工况或制冷工况,频率调节指令为单模块升频指令或多模块升频指令时,若所有模块均为最高运行频率,则维持当前状态。
[0068]
当空调系统的当前工况为制热工况或制冷工况,频率调节指令为维持当前频率指令时,若所有已开机模块的室外环境温度的最高值与最低值的差值绝对值小于预设值,则
所有已开机模块的频率保持不变;否则,当空调系统的当前工况为制热工况时,控制室外环境温度最低且未达到最低运行频率的模块降频,同时控制室外环境温度最高且未达到最高运行频率的模块升频;和/或,当空调系统的当前工况为制冷工况时,控制室外环境温度最高且未达到最低运行频率的模块降频,同时控制室外环境温度最低且未达到最高运行频率的模块升频。
[0069]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的空调系统采用水冷机组。
[0070]
当空调系统为水冷机组时,在上述步骤1中,当空调系统的实际出水温度(即总出水感温包所检测的温度)与目标出水温度的偏差大于等于预设最大值,且实际出水温度的变化速率小于等于预设最小值时,则频率调节指令为多模块升频指令,否则为单模块升频指令;和/或,当空调系统的实际出水温度与目标出水温度的偏差小于预设最小值,且实际出水温度的变化速率大于等于预设最大值时,则频率调节指令为多模块降频指令,否则为单模块降频指令。
[0071]
下面介绍空调系统的开机步骤。
[0072]
如图4所示,开机步骤需要先检测实际出水温度,若实际出水温度与目标出水温度之间的差值δt小于预设差值δt
set
时,只启动水泵,压缩机风机不启动,待机t秒后可以再次进行实际出水温度的检测;否则,计算需求负荷,根据需求负荷与单个模块的最小输出能力的关系,选择对应数量的模块开机。
[0073]
上述实际出水温度与目标出水温度之间的差值基于不同工况计算方式也不同。
[0074]
当空调系统的当前工况为制冷工况时,实际出水温度与目标出水温度之间的差值为实际出水温度减去目标出水温度,制冷δt=实际出水温度-目标出水温度;和/或,当空调系统的当前工况为制热工况时,实际出水温度与目标出水温度之间的差值为目标出水温度减去实际出水温度,制热δt=目标出水温度-实际出水温度。
[0075]
上述需求负荷由当前工况和性能测试额定工况偏差,以及内机开机数量决定。
[0076]
当空调系统的当前工况为制冷工况时,采用以下公式计算制冷工况的需求负荷,制冷q

=[(实际室外环境温度-额定室外环境温度)*冷凝温度系数 (额定出水温度-实际出水温度)*蒸发温度系数]*(实际内机开机数量/总内机数量/内机超配比)*总外机额定能力q

;和/或,当空调系统的当前工况为制热工况时,采用以下公式计算制热工况的需求负荷,制热q

=[(额定环境温度-实际环境温度)*蒸发温度系数 (实际水温-额定水温)*冷凝温度系数]*(实际内机开机数量/总内机数量/内机超配比)*总外机额定能力q


[0077]
这两个公式中冷凝温度指的是翅片换热器的冷媒温度,蒸发温度指的是水侧换热器的温度。公式中除了实际室外环境温度、实际出水温度、实际内机开机数量,其他的参数均是根据机组不同而事先已知的系数。
[0078]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开机模块的数量,开机模块的数量n=q

/q

*总外机模块数量n/(单个模块最小输出能力比α*a),a大于1。
[0079]
开机模块数量与需求负荷和单个模块(单台机组)最小输出能力比α有关,原则为尽量多的开启模块,充分利用换热器的面积,使每个模块的能效最优,考虑避免负荷波动造成频繁启动,以α*1.2来计算开机数量,即a可以取1.2,a的具体取值可以根据需要来灵活调整。
[0080]
如果开机模块的数量n计算出来的结果要大于总外机模块数量n,则开机模块数量
等于n。
[0081]
当开机模块的数量为多个时,若空调系统的当前工况为制冷工况,按照室外环境温度从低到高的顺序依次控制各模块开机;和/或,当空调系统的当前工况为制热工况,按照室外环境温度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控制各模块开机。
[0082]
开机数量的计算原则为尽可能多的启动模块并留有一定余量减少频繁启停调节。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相同负荷输出下,启动的模块越多,利用的换热面积越大,能效越高。
[0083]
在所有需要开机的模块开机以后,这些模块结束初始化进入稳定阶段,就可以执行上述频率调节步骤。
[0084]
当空调系统采用水冷机组时,上述频率调节步骤通过实际出水温度与目标出水温度的偏差δt,以及实际出水温度的变化速率a来判定当前机组输出能力与用户需求能力的匹配度,能力输出与用户需求能力匹配时维持频率(对应维持频率指令),能力输出小于用户需求能力时升高频率(对应单模块升频指令或多模块升频指令),能力输出大于用户需求能力时降低频率(对应单模块降频指令或多模块降频指令)。每间隔t时间检测实际出水温度并计算得出变化速率a。
[0085]
制冷时,a=(实际出水温度
t-实际出水温度
t-1
)/t;
[0086]
制热时,a=(实际出水温度
t-1-实际出水温度
t
)/t,实际出水温度
t
指的是t时刻的实际出水温度,实际出水温度
t-1
指的是t-1时刻的实际出水温度。
[0087]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根据下表来具体确定具体是升高频率还是降低频率。
[0088][0089]
表1机组输出能力与用户需求能力的匹配度对应的频率变化关系表
[0090]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本发明的频率调节步骤可以概括为如下。
[0091]
当负荷检测满足维持当前频率,则保持当前状态,间隔对应时间后再重新进入负荷检测。
[0092]
当负荷检测满足升高频率条件,则按如下方式调节:
[0093]
(1)制热时进风温度最高(室外环境温度最高)的非最高频运行的模块升频;制冷时进风温度最低(室外环境温度最低)的非最高频运行的模块升频。
[0094]
(2)如果已启动模块全部达到最高频率,则制热时进风温度最高的停机模块开机;制冷时进风温度最低的停机模块开机。
[0095]
(3)如果全部模块均已启动,并达到最高频率,则维持当前状态。
[0096]
(4)如果满足δt≥z且a≤-y的升频条件,则制热时除进风温度最低的全部非最高频运行模块升频;制冷时除进风温度最高的全部非最高频运行的模块升频。
[0097]
当负荷检测满足降低频率条件,则按如下方式调节:
[0098]
(1)制热时进风温度最低的非最低频运行的模块降频;制冷时进风温度最高的非最低频运行模块降频。
[0099]
(2)如果已启动模块全部达到最低频率,则制热时进风温度最低的开机模块停机;制冷时进风温度最高的开机模块停机。
[0100]
(3)如果仅有一台模块开机并达到最低频率,则该模块停机。
[0101]
(4)如果满足δt<-z且a≥y的降频条件,则制热时除进风温度最高的全部非最低频运行的模块降频;制冷时除进风温度最低的全部非最低频运行的模块降频。
[0102]
当负荷检测满足维持频率条件,则按如下方式调节:
[0103]
(1)正在运行的所有模块的进风温度最低值与最高值相差<1℃,维持不变,否则按下面的(2)(3)调节;
[0104]
(2)制热时进风温度最低的非最低频运行的模块降频,同时进风温度最高的非最高频运行的模块升频;
[0105]
(3)制冷时进风温度最高的非最低频运行的模块降频,同时进风温度最低的非最高频运行的模块升频。
[0106]
下面介绍本发明的化霜步骤。
[0107]
如图5所示,化霜步骤先判断已开机的各模块是否满足化霜条件;
[0108]
若多个模块都满足化霜条件,则计算各模块的室外环境温度与低压温度的差值;
[0109]
根据已开机的模块的数量与预设数量的关系,按照室外环境温度与低压温度的差值由大到小的顺序选择至少一个模块进入化霜运行。
[0110]
在具体实施例中,当已开机的模块的数量小于预设数量,则控制室外环境温度与低压温度的差值最大的一个模块进入化霜运行;和/或,当已开机的模块的数量大于等于预设数量,则按照室外环境温度与低压温度的差值由大到小的顺序选择n*1/a个模块进入化霜运行,n为开机的模块的数量,a为预设数量。
[0111]
当机组为热泵机组时,热泵机组一般通过翅片换热器的蒸发温度与进风温度(室外环境温度)的差值δt来判定是否满足化霜条件。当δt大于当前进风温度对应的预设值x后,则认为翅片换热器结霜较多需要化霜运行,此时四通阀换向,翅片换热器作为冷凝器进入化霜运行。
[0112]
对已开启的机组(模块)判定是否满足化霜条件,实际产品中蒸发温度一般使用低压传感器检测的低压温度(低压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或翅片换热器冷媒进液管温度来作为蒸发温度,以图2的原理图为例δt=t
进风-t
低压
,t
进风
为室外环境温度(即翅片换热器的进风温度),t
低压
为低压传感器所检测的温度,当δt>x时,对应模块满足化霜条件。
[0113]
对已满足化霜条件的机组(模块)按δt进行排序,并根据已开机数量n和预设数量a的关系,确定同时化霜运行的模块数量,保证化霜时整个系统输出为正能力。
[0114]
n<a是只允许1个模块进入化霜;
[0115]
n≥a时,允许n*1/a个模块进入化霜运行。
[0116]
其中,预设数量a为大于(1 q
结霜
/q
化霜
)的最小整数,q
结霜
为空调系统满足化霜条件时的制热能力,所述q
化霜
为系统系统化霜时的制冷能力。
[0117]
本发明还保护多模块空调系统,该多模块空调系统包括控制器,该控制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多模块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对多模块空调系统进行控制。
[0118]
本发明还保护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运行时执行上述技术方案的多模块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0119]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