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高性能混凝土配比的设计方法与流程

2023-02-04 17:41:2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高性能混凝土配比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混凝土配制强度的确定;步骤2,混凝土水灰比的确定;步骤3,混凝土用水量的确定;步骤4,混凝土水泥用量的确定;步骤5,混凝土掺合料用量的确定;步骤6,混凝土外加剂用量的确定;步骤7,混凝土砂率的确定;步骤8,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配、调整与确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性能混凝土配比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具体内容如下,混凝土配置的强度按照下式计算得出,f=k 1.645σ其中,f为混凝土配制强度,单位mpa,σ为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单位mpa, k为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单位mpa。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性能混凝土配比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具体内容如下,混凝土的强度与水泥强度成正比,与水灰比成反比。那么,则有:f=a
×
e/w/c式中f为混凝土配制强度,单位mpa;e为水泥28d抗压强度实测值,单位mpa;a为经验系数,取值为04~0.45;w/c为水灰比;那么水灰比w/c=a
×
c/f。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性能混凝土配比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具体内容如下,混凝土用水量是指混凝土的和易性良好,坍落度和扩展度能够达到标准时的单方用水量,能够影响混凝土用水量的因素包括以下几点:1、混凝土中整个颗粒的级配情况,若颗粒级配好,则孔隙少,游离水少,使得混凝土用水量低;反之,则用水量高;2、混凝土中吸水性材料的含量情况,若吸水性材料的含量低,则混凝土用水量低;反之,则用水量高;3、混凝土中表面活性剂的含量情况,若混凝土中表面活性剂的含量高,则混凝土用水量低;反之,则用水量高。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性能混凝土配比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的具体内容如下,水灰比已知,用水量已知,则水泥用量可以用如下公式得出;m=o/w/c其中,m为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单位kg;o为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单位kg;w/c 为水灰比。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性能混凝土配比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包括
如下内容,混凝土的掺合料用量应按下列公式计算:h=o
×
b
×
c式中h为每立方米混凝土掺合料的用量,单位kg;o为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单位kg ;b为混凝土掺合料的取代率,取值范围:10%~50%;c为混凝土掺合料的取代系数,取值范围:0.8~2.0。取代后的混凝土水泥用量l应为:l=o
×
(1-b)。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性能混凝土配比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的具体内容如下,选取的外加剂的减水率不低于20%,凝结时间为12-14小时,外加剂用量y的算法如下,y=(l h)
×
d其中d为外加剂掺量,单位为%,l为混凝土水泥用量,h为每立方米混凝土掺合料的用量。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高性能混凝土配比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的具体内容如下,混凝土砂率按照如下情况选取:差0.01水胶比,砂率差0.5%;差0.1砂细度模数,砂率差1%;砂含泥量或石粉含量为4%时,含泥量或石粉含量每提高或降低1%,则砂率降低或提高1%;粗骨料粒径为5mm~31.5mm时,粗骨料粒径越大,砂率越小;反之,则越大;粗骨料粒径为5mm~19.0mm时,砂率提高5%;粗骨料粒径为5mm~9.5mm时,砂率提高10%;混凝土坍落度180mm时,坍落度越大,砂率则越大;反之,则越小;坍落度每增大或减小20mm~30mm,砂率则提高或降低1%。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高性能混凝土配比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8的具体内容如下,按计算的配合比进行试拌,以检查拌合物的性能;当试拌得出的拌合物坍落度不能满足要求,或和易性不好时,应在保证水灰比不变的条件下相应调整用水量、外加剂掺量或砂率,直到符合要求为止;然后提出混凝土强度试验用的基准配合比;掺合料的掺量应根据混凝土的和易性、凝结时间,以及强度进行调整与确定;可将基准配合比的水灰比分别增加和减少0.05,其中高强混凝土为0.02,再设计两个对比配合比,然后进行试配、调整并校正。将3个配合比分别制作成试件,标准养护到28d时试压;最后,选取最合理、最经济的配合比作为确定的设计配合比。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混凝土制备领域内的一种高性能混凝土配比的设计方法,步骤1,混凝土配制强度的确定;步骤2,混凝土水灰比的确定;步骤3,混凝土用水量的确定;步骤4,混凝土水泥用量的确定;步骤5,混凝土掺合料用量的确定;步骤6,混凝土外加剂用量的确定;步骤7,混凝土砂率的确定;步骤8,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配、调整与确定;通过对混凝土每一个成分的用量精确计算,从而一步一步的将所需要的符合要求的混凝土的配比设计出来,从而快速的进行试配和调整,并最终在较短的周期内将其配比确定并投入使用,改良配制方法,能够快速的将所需要求的混凝土配比设计出来,省时省力,节约成本。节约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晏翔 杨龙 徐建 王明霞 华玲 晏春杏 任瑞国 赵惟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扬州通惠系统集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31
技术公布日:2023/2/3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