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绕线机张力控制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2023-02-04 13:06:1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绕线机张力控制装置及方法,包括放线架(1),所述放线架(1)上设置有用于绕线的放线筒(11),所述放线筒(11)上开设有供线体穿设的放线孔(12),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线架(1)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支架(13),所述固定支架(13)上设置有放线机构(14),所述放线机构(14)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对线体进行张紧的张紧装置(15),所述张紧装置(15)包括张紧板(151)、张紧转轮(152)、收线轮(153)、张紧连杆(154)及收束结构(2),所述张紧板(151)设置于放线机构(14)一侧,所述张紧转轮(152)设置于张紧板(151)上,所述张紧连杆(154)设置于张紧转轮(152)的侧壁上,所述收线轮(153)设置于张紧连杆(154)远离张紧轮的一端,所述收束结构(2)设置于张紧板(151)一侧,用于对张紧连杆(154)进行收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绕线机张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束结构(2)包括收束杆(21)及张紧弹簧(22),所述收束杆(21)设置于张紧转轮(152)的侧壁上,所述张紧连杆(154)靠近预设的绕线机设置,所述收束杆(21)设置于张紧连杆(154)远离预设的绕线机的一侧,所述收束杆(21)及张紧连杆(154)呈夹角设置,所述张紧弹簧(22)一端与收束杆(21)远离张紧转轮(152)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固定支架(13)连接,所述张紧弹簧(22)处于拉伸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绕线机张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转轮(152)包括第一组装轮(231)及第二组装轮(232),所述第一组装轮(231)与第二组装轮(232)同轴心设置,所述张紧连杆(154)设置于第一组装轮(231)的侧壁上,所述收束杆(21)设置于第二组装轮(232)的侧壁上,所述第一组装轮(231)的侧壁上环状均匀开设有若干第一组装孔(241),所述第二组装轮(232)的侧壁上环状均有开设有若干第二组装孔(242),所述第一组装孔(241)及第二组装孔(242)内共同插设有组装杆(2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绕线机张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束结构(2)包括固定连杆(3)、张紧接杆(31)及限位弹簧(32),所述固定连杆(3)竖直设置,所述固定连杆(3)与所述张紧转轮(152)转动连接,所述固定连杆(3)远离张紧转轮(152)的一端与固定支架(13)连接,所述张紧接杆(31)设置于张紧转轮(152)的侧壁上,所述限位弹簧(32)一端与固定连杆(3)的侧壁连接,另一端与张紧接杆(31)连接,所述限位弹簧(32)处于拉伸状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绕线机张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连杆(3)的侧壁上开设有调节孔(33),所述调节孔(33)为螺纹孔,所述调节孔(33)内螺纹插设有调节块(34),所述调节块(34)靠近限位弹簧(32)的一端设置有调节套环(35),所述限位弹簧(32)靠近调节块(34)的一端设置有调节挂钩(36),所述调节套环(35)插设于调节挂钩(36)内。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绕线机张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弹簧(32)远离调节挂钩(36)的一端设置有更换块(41),所述张紧结构的侧壁上开设有更换孔(4),所述更换孔(4)为螺纹孔,所述更换块(41)螺纹插设于更换孔(4)内。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绕线机张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束结构(2)包括竖直杆(5)、导向杆(51)、第一收束折杆(521)、第二收束折杆(522)及复位弹簧(53),所述竖直杆(5)竖直设置,所述竖直杆(5)一端与张紧转轮(152)转动连接,所述导向杆(51)设置于张紧转轮(152)的内侧壁上,所述第一收束折杆(521)一端与导向杆(51)铰接,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定位盘(541),所述第二收束杆(21)一端与竖直杆(5)铰接,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定位盘(542),所述第一定位盘(541)的轴心处开设有第一定位孔(551),所述第二定位盘
(542)的轴心处开设有第二定位孔(552),所述第一定位孔(551)及第二定位孔(552)内共同插设有定位杆(55),所述定位杆(55)上设置有用于对定位杆(55)进行限位的定位结构,所述复位弹簧(53)一端与第一收束折杆(521)的侧壁连接,另一端与竖直杆(5)位于第二收束折杆(522)上方的侧壁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绕线机张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束杆(21)靠近导向杆(51)的一端设置有收束块(6),所述第一收束杆(21)与收束块(6)铰接,所述导向杆(51)的侧壁上开设有导向槽(61),所述收束块(6)插设于导向槽(61)内,所述收束块(6)与导向槽(61)滑动连接,所述收束块(6)上设置有用于对收束块(6)进行固定的稳定结构(62)。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绕线机张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结构(62)包括稳定杆(63)、稳定块及稳定螺母(65),所述收束块(6)的侧壁上开贯穿设有第一衔接孔(631),所述导向杆(51)的侧壁上贯穿开设有若干第二衔接孔(632),所述稳定杆(63)适配插设于第一衔接孔(631)及第二衔接孔(632)内,所述稳定块设置于稳定杆(63)一端,所述稳定块所述导向杆(51)的侧壁贴合设置,所述稳定螺母(65)螺纹连接于所述稳定杆(63)远离稳定块的一端,所述稳定螺母(65)与所述导向杆(51)的侧壁贴合设置。10.一种绕线机张力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权利要求1-9的任一权利要求中,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进行预绕线并检测成品质量;基于成品质量调整收束结构(2);收束结构(2)调整后,再次进行预绕线,并比较成品质量与预设标准条件;若是成品质量满足预设标准质量,则继续绕线,若不满足,则继续对收束结构(2)进行调整。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绕线机张力控制装置及方法,涉及绕线机技术领域。其包括放线架,所述放线架上设置有用于绕线的放线筒,所述放线筒上开设有供线体穿设的放线孔,所述放线架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上设置有放线机构,所述放线机构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对线体进行张紧的张紧装置,所述张紧装置包括张紧板、张紧转轮、收线轮、张紧连杆及收束结构,所述张紧板设置于放线机构一侧,所述张紧转轮设置于张紧板上,所述张紧连杆设置于张紧转轮的侧壁上,所述收线轮设置于张紧连杆远离张紧轮的一端,所述收束结构设置于张紧板一侧,用于对张紧连杆进行收束。本申请具有降低送线时线体产生松弛的可能性,提升绕线机的成品质量的效果。果。果。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青 杜宗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双航机电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02
技术公布日:2023/2/3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