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加热组件及加热组件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2023-02-01 23:37:3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电加热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加热组件及加热组件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2.加热组件一般具有加热元件、接头、电极、壳体等结构,有一种加热元件是管状结构,因此对管状结构的电极固定一般是将扁平的电极片完成圆弧形后,套在管状接头外周,然后通过螺丝或螺母将电极位置对准,再将螺丝或螺母与壳体的固定孔对准固定,由于这种组装会需要电极套在每个管状结构并固定好后再和壳体装配,工序复杂,目前使用机器人装配难度较高,因此导致加热组件装配一般采用手工线组装。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热组件及加热组件的制造方法,这种加热组件及制造方法便于自动化装配。
4.一种加热组件,包括外壳、电极、加热元件,所述加热元件与所述电极电连接,所述电极包括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极片,在所述加热组件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一电极片与所述第二电极片相对设置,所述加热元件的至少部分限位于所述第一电极片、第二电极片之间,且所述第一电极片的至少部分与所述加热元件的一部分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极片的至少部分与所述加热元件的另有部分电连接,所述加热组件具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固定所述第一电极片和所述第二电极片,所述外壳具有第一工装孔,所述第一工装孔在所述加热组件的高度方向与所述固定件位置相对应。
5.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加热组件具有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极片,所述加热元件的至少部分限位于所述第一电极片、第二电极片之间,加热元件和第一电极片、第二电极片的配合简单,同时由于所述外壳具有第一工装孔,且第一工装孔在所述加热组件的高度方向与所述固定件位置相对应,如此,方便固定件对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极片的固定,装配简单,便于自动化装配。
6.一种加热组件的制造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7.将第一电极片支撑于外壳;
8.将加热元件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片;
9.将第二电极片放置于所述加热元件;
10.将第一支撑件从所述外壳的第一工装孔伸入,提供第一电极片下方的支撑,固定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极片,使加热元件限位于所述第一电极片和所述第二电极片之间,在所述加热组件高度方向,所述第一电极片容置所述加热元件的部分与所述外壳之间具有一定距离。
11.上述技术方案将加热元件、第二电极片通过简单的叠放,同时将第一支撑件从所述外壳的第一工装孔伸入,提供第一电极片下方的支撑,固定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极片,如此方便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极片的固定,使加热元件限位于所述第一电极片和所述第二电
极片之间,该制造方法步骤简单,便于自动化装配。
附图说明
12.图1为应用本发明加热组件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应用本发明加热组件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爆炸图。
14.图3为加热组件装配接头结构、加热元件等而未装配第二壳体时的结构示意图。
15.图4为图1所示结构在设置电极片处的剖视图。
16.图5为图1所示结构中电极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17.附图中的标记为:1、第一壳体,2、电极支撑件,3、加热元件,4、第一电极片,5、第二电极片,6、第二壳体,7、弹簧,8、密封圈,9、接头结构,10、电极片螺钉,11、下接头螺钉,12、上接头螺钉,13、铆钉,14、环壁部,15、弧形部,16、接合部,17、定位壁,18、固定孔,19、支脚,20、加强筋,21、突出部,23、第一工装孔,24、固定部,25、第一弧形部,26、第二弧形部,27、第一接合部,28、第二接合部,29、第二工装孔,30、连通部,31、定位槽,32、定位销,33、散热槽。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发明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19.图1-图5示意出一种加热组件,包括外壳、电极、中空的加热元件3,所述加热元件3与电极电连接,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6和电极支撑件2,所述加热元件3的至少部分悬置于所述第二壳体6与所述第一壳体1之间,电极的至少部分悬置于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6之间,沿着所述加热组件的宽度方向,电极支撑件2位于加热元件3的侧部,且所述电极支撑件2与所述加热元件3之间具有一定距离,所述电极具有固定部24,所述固定部24支撑于所述电极支撑件2。
20.如此,一方面,加热元件3和电极支撑件2之间具有一定距离,使得加热元件3不会直接接触电极支撑件2,不至于对电极支撑件2产生接触带来的热影响;另一方面,加热元件3的至少部分悬置于所述第二壳体6与所述第一壳体1之间,电极的至少部分悬置于所述第一壳体1与所述第二壳体6之间,加热元件3产生的热量会散发至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6之间的空间,也降低了加热元件3高热对电极支撑件2带来的热影响。
21.本文中,“电极支撑件2位于加热元件3的侧部”包括当加热元件3为一个时,电极支撑件2在加热组件的宽度方向位于加热元件3的两侧部;当加热元件3为两个以上时,加热元件3的侧部包括其中一个加热元件3的侧部,也包括在所有加热元件3的侧部。
22.本文中,“固定部24支撑于电极支撑件2”包括固定部24和电极支撑件2通过另外的固定件固定,也包括固定部24直接支撑限位或固定于电极支撑件2。
23.本文中,电极支撑件2和第一壳体1可以是一体结构,也可以是分体结构,例如第一壳体1是金属,电极支撑件2可以是塑料件,电极支撑件2和第一壳体1之间可以通过紧配合如过盈配合、卡扣配合等方式固定;又如电极支撑件2可以和第一壳体1都是塑料材料,通过一体注塑形成。
24.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极包括第一电极片4、第二电极片5,第一电极片4和加热元件3
电连接,第二电极片5和加热元件3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极片4、第二电极片5与所述加热元件3限位设置,所述第一电极片4与所述第二壳体6、第一壳体1之间具有一定距离,所述第二电极片5与所述第二壳体6、第一壳体1之间具有一定距离。通过第一电极片4、第二电极片5的设置,方便加热元件3和电极的组装固定,也方便第一电极片4、第二电极片5的加工。
25.上述结构中的加热元件3可以采用圆管状的加热管,电极设有与所述加热元件3一一对应并与所述加热元件3表面接触的弧形部15,所述电极位于相邻弧形部15之间的部分为接合部16。接合部16可以为平面状结构,在图1所述的实施例中,电极按位置分为靠上的第二电极片5和靠下的第一电极片4,在这种情况下,接合部16包括第一接合部27和第二接合部28。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电极还可以为一个,第一电极片4和第二电极片5可以通过一个电极折弯形成,电极可以具有圆弧形结构用于和加热元件3限位或固定。
26.应当明白,加热元件3的数量不受限。在图1所示实施方式中,加热元件3不少于两个,所述第一电极片4具有不少于两个第一弧形部25,所述第一弧形部25与所述加热元件3的一部分接触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极片5具有不少于两个第二弧形部26,所述第二弧形部26与所述加热元件3的另有部分接触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极片4具有第一接合部27,所述第一接合部27位于相邻所述第一弧形部25之间,所述第二电极片5具有第二接合部28,所述第二接合部28位于相邻所述第二弧形部26之间;所述固定部24位于所述第一电极片4和/或第二电极片5的宽度方向两侧或者所述固定部24位于所述第一接合部27和/或第二接合部28。第一接合部27与第二接合部28可通过螺钉或铆钉13固定。本实施方式中,加热元件3不少于两个,第一接合部27和第二接合部28例如通过螺钉或铆钉13固定,方便电极和加热元件3的接触电连接,且固定部24设置在第一电极片4和/第二电极片5的宽度方向的两侧或者接合部16,通过电极片螺钉10固定,使得电极和电极支撑架的固定简单、有利。
27.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加热组件中的加热元件3还可以设置为一个。当加热元件3只有一个时,所述第一电极片4具有第一弧形部25,所述第一弧形部25与所述加热元件3的一部分接触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极片5具有第二弧形部26,所述第二弧形部26与所述加热元件3的另有部分接触电连接;以所述加热元件3长度方向为加热组件的长度方向,所述电极支撑件2位于所述加热组件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加热元件3为1个时,固定部24设置于电极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并和电极支撑件2固定,如此,安装结构简单。
28.上述两种情况下,在加热组件的宽度方向,电极支撑件2和加热元件3距离3mm,避免加热元件3产生的热量辐射到电极支撑件2。加热元件3到第二壳体6和第一壳体1之间的距离也不小于3mm,这样能减少壳体受到热量辐射而升温的速度。
29.所述第一壳体1具有第一工装孔23,所述第一工装孔23在所述加热组件的高度方向与第一接合部27、第二接合部28位置相对应。如此,当第一电极片4和第二电极片5需要固定时,例如压铆,压铆机可穿过第一工装孔23对第一电极片4和第二电极片5进行压铆固定。
30.当加热元件3、电极在组装时,通过将支撑工装从第一工装孔23内伸入来支撑加热元件3,如此可用于将第一电极片4、第二电极片5和加热元件3例如通过铆钉13或螺钉固定。
31.所述固定部24位于电极片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固定部24可以在第一电极片4,也可以在第二电极片5。
32.所述加热组件具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固定所述第一电极片4和所述第二电极片5,固定件可以为螺钉或铆钉13等。所述第一接合部27与所述第二接合部28通过铆钉13固
定,所述固定部24与所述电极支撑件2通过螺钉固定或通过铆钉13固定。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在左右两端通过螺钉固定在电极支撑件2,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左右两端也可以直接铆接或螺钉固定,然后第一电极或第二电极再和电极支撑件2固定。
33.第一壳体1还设有第二工装孔29,第二工装孔29在加热组件的高度方向与加热元件3位置相对应。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加热元件的两端侧都设置有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极片,加热元件的两端侧都对应设置有第一工装孔,第二工装孔29位于两排第一工装孔23之间,第二工装孔为多个且数量和加热元件对应,第二工装孔沿第一壳体1的宽度方向排列,本实施例中第二工装孔29还可以为两排,每个加热元件3对应两个第二工装孔29。第二工装孔29的作用是在装配时让支撑加热元件3的支撑工装从对应第二工装孔29伸入,承托在对应加热元件3的底部进行支撑。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工装孔29也可以是一个大孔,和两个以上加热元件相对应,第二工装孔29可以沿宽度方向延伸遍及全部加热元件。第二工装孔29可以为一个大孔,也可以为两个以上小孔,数量可以和加热元件3的数量一致,两个以上小孔可以和加热元件3相对应。
34.电极支撑件2具有与电极相接触的定位壁17,并且在该定位壁17设置有一固定孔18,并通过螺钉将电极固定于电极支撑件2的定位壁17。电极支撑件2还具有两个伸长的支脚19,所述支脚19与所述定位壁17形成用于安装所述电极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可以在装配时限定电极的位置,提高组装效率。
35.各支脚19朝向电极的侧部与所述定位壁17之间还设置有加强筋20,该加强筋20能进一步限定电极的位置。电极与加热元件3两端的电极部对应设有前后两组,相应的所述第一壳体1在长度方向的两端对应所述电极的位置设有两组成对的电极支撑件2。
36.该结构中,电极支撑件2和壳体之间可以有多种连接方式。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电极支撑件2背向所述定位壁17一侧具有突出部21,所述第一壳体1具有和所述突出部21对应的安装孔,所述突出部21位于所述安装孔且所述突出部21与所述安装孔对应的壁部之间紧配合。这种连接方式下,所述第二壳体6、第一壳体1为金属,所述电极支撑件2为塑料,所述电极支撑件2与所述第二壳体6固定或限位或与所述第一壳体1固定或限位。
37.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电极支撑件2与所述第一壳体1一体注塑形成,所述电极支撑件2在所述加热组件的高度方向凸出,且凸出方向朝向所述加热元件3。这种连接方式下,所述第二壳体6、第一壳体1和所述电极支撑件2均为塑料,所述电极支撑件2与所述第二壳体6和所述第一壳体1之间没有额外连接结构,均通过一体注塑的方式形成一个整体结构。
38.上述方案中,由于接合部16通过铆钉13铆接固定,连接方式简单并便于自动化装配。第二壳体6和第一壳体1均可以采用钣金结构,所述第一工装孔23为贯通的圆形槽或方形槽,自动化铆接装置的下侧工装能够穿过这些第一工装孔23在进行铆接工艺时对下侧的接合部16提供支撑与定位。
39.所述第二壳体6和所述第一壳体1都可以设置有一个或两个以上具有散热功能的散热槽33。加热元件3加热时散发的热量会释放到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6之间的空间,通过散热槽33,可进一步降低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6内的温度。
40.加热元件3可以是各种形式的电阻加热元件,例如加热元件3具有管基体、设置在管基体表面的电热膜以及电极部(例如银电极),电极部和电热膜电连接,铜质的电极在加
热元件3的电极部区域内,并在装配后与银电极紧密接触。
41.所述加热组件包括接头结构9,所述加热元件3包括加热主体部和两末端部,在所述加热组件的长度方向,所述接头结构位于所述加热元件3的两末端部;所述两末端部限位于所述接头结构9,所述加热主体部悬置于所述第一壳体1和所述第二壳体6之间。加热元件3内部装有弹簧7,从而在液体流过加热管时增加扰流。在加热元件3两端套装接头结构9以及密封圈8,让液体流入加热元件3,密封圈8用于实现加热元件3和接头结构9之间的密封。
42.所述接头结构9为塑料材料,接头结构9设有与加热元件3端部相适配的连接孔,各加热元件3的两端分别与接头结构9连接。接头结构9通过下接头螺钉11连接第一壳体1并通过上接头螺钉12连接第二壳体6。接头结构9通过一体注塑成型,一体成型的接头结构9可以保证各加热管在外壳内部位置固定,且相对于外壳表面的高度一致。
43.接头结构9具有环壁部14和连通部30,环壁部14和连通部30一体注塑形成,环壁部14具有凹槽,环壁部14用于和加热元件3的末端部配合,加热元件3的末端部限位于凹槽。
44.左右两侧的接头结构9预留有便于工装定位的定位槽31,方便自动化组装接头与加热元件3。
45.接头结构9具有定位销32,第二壳体6对应位置设置有相应的孔,通过定位销32实现第二壳体6与接头的定位,方便第二壳体6的安装,同时也在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6的固定后,进一步定位接头结构。接头结构9还可以通过螺钉(下接头螺钉11和上接头螺钉12)和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6固定。
46.连通部30设有使加热元件3连通的连通腔,例如图2所示,左边接头结构9有两个连通腔,会有两个拔模孔,该拔模孔通过塑料堵头超声波焊接,实现水路的封闭;右边接头具有出水或进水端,ntc传感器安装于拔模孔内,不仅能检测进出水温度,而且具有堵头功能,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47.上述的安装结构中,第二壳体6、第一壳体1以及两侧的电极支撑件2均与所述加热元件3之间具有一定距离,从而让加热元件3产生的热量不易辐射到电极支撑件2、第二壳体6和第一壳体1,降低电极支撑件2与加热元件3接触容易受高温影响产生糊味的情况。
48.电极支撑件2可以为多个,在加热组件的长度方向,电极支撑件2邻近加热元件3两末端设置,在加热组件的宽度方向,电极支撑件2可以分设在加热元件3的两侧,如此,在图1所示的图上,电极支撑件2可以为4个,各电极支撑件2单独设置。如此,分立的电极支撑件2也可以节省材料,降低生产成本。通过第一工装孔23让工装穿过第一壳体1对第一接合部27、第二接合部28支撑,方便工装对第一接合部27、第二接合部28的固定、连接,使得加热元件3的固定,加热元件3和电极的接触可以在加热元件3的悬置情况下操作。
49.上述加热组件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0.将第一电极片支撑于外壳;
51.将加热元件3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片4;
52.将第二电极片5放置于所述加热元件3;
53.将第一支撑件从所述外壳的第一工装孔23伸入,提供第一电极片4下方的支撑,固定第一电极片4和第二电极片5,使加热元件3限位于所述第一电极片4和所述第二电极片5之间,在所述加热组件高度方向,所述第一电极片4容置所述加热元件3的部分与所述外壳之间具有一定距离。第一支撑件可以是铆接装置的一部分结构,也可以是用于提供支撑的
工装,例如其他能上下移动的升降支撑件。例如,第一支撑件从第一工装孔伸入是为了对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极片进行压铆时,给第一电极片下方一个支撑,能够实现第一电极片、第二电极片在支撑于外壳后的压铆等固定。
54.其中,固定第一电极片4和第二电极片5的步骤包括:
55.将第二支撑件从所述外壳的第二工装孔29伸入,提供加热元件3的定位,在所述加热组件高度方向,所述加热元件3与所述外壳之间具有一定距离。第二支撑件可以是提供定位的工装,例如可上下移动的升降支撑件。
56.将所述第一电极片4、第二电极片5的两端与所述电极支撑件2螺钉固定;
57.或者将所述第一电极片4和所述第二电极片5两端固定后,再将所述第一电极片4或第二电极片5中的一个与所述电极支撑件2螺钉固定。
58.在固定第一电极片4和第二电极片5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59.将接头结构9从所述加热元件3的两端套接所述加热元件3;在加热组件高度方向对接头结构9和所述外壳固定。
60.在套接接头结构9时,先在加热元件3两端套接密封圈8,该套接密封圈的步骤在第一电极片4和第二电极片5固定之前或者之后都可以。
61.其中,将第一电极片4支撑于外壳的步骤包括:
62.外壳包括第一壳体1和电极支撑件2,装配电极支撑件2和第一壳体1;将电极支撑件2沿加热组件的高度方向插入所述第一壳体的安装孔,并将电极支撑件2与第一壳体配合固定;
63.将第一电极片4支撑于电极支撑件2,使得第一电极片4与所述第一壳体1在所述加热组件高度方向具有一定距离。
[0064]“将加热元件3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片4”包括以下步骤:
[0065]
所述第一电极片4具有第一弧形部25和第一接合部27,所述第一接合部27位于相邻所述第一弧形部25之间,将两个以上加热元件3放置于第一电极片4的第一弧形部25,使得加热元件3的底部限位于所述第一弧形部25;
[0066]“将第二电极片5放置于所述加热元件3”包括以下步骤:
[0067]
所述第二电极片5具有第二弧形部26和第二接合部28,所述第二接合部28位于相邻所述第二弧形部26之间,将所述第二电极片5的第二弧形部26套在各个所述加热元件3的上方,并使所述第二接合部28和所述第一接合部27相对;
[0068]“固定第一电极片4和第二电极片5”包括将所述第一接合部27和第二接合部28通过铆钉13固定。
[0069]
上述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可以是用于提供支撑的工装;或者能够提供支撑的装置或设备的一部分。本制造方法对第一电极片、第二电极片的固定可在铆接工装台自动化操作,同时零部件的装配采用上下叠放,左右插接等简单的方向操作,方便各个工序的机械手动作设置,有利于加热组件的自动化装配,降低人力成本。
[0070]
更为具体的,以圆形的加热管作为加热元件3为例进行详细说明,基于上述的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的制造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0071]
一、定位装夹电极支撑件2和第一壳体1。
[0072]
在自动装配设备的装配平台设有能定位所述第一壳体1的定位结构,第一壳体1基
于所述定位结构定位后例如通过装夹工装固定,如果第一壳体1与电极支撑件2是一体成型则完成装夹即可,如果电极支撑件2是需要另外安装的,则既可以预先组装,也可以在装配平台装夹第一壳体1后,再基于定位结构确定电极支撑件2的压装位置,通过压合突出部21与第一壳体1的安装孔,使得突出部21和第一壳体1之间形成过盈配合以完成两对电极支撑件2的安装。
[0073]
二、将第一电极片4放置于电极支撑件2。
[0074]
放置第一电极片4,将第一电极片4沿宽度方向的左右两端在加强筋20的限位引导下准确落在定位壁17,并让所述第一电极片4两端用于安装螺钉的通孔与所述定位壁17的固定孔18对应。之后可以暂时压住所述第一电极片4两端,避免其在之后的装配过程中发生位移导致误差。
[0075]
三、将加热管对应放到第一电极片4的弧形部15。
[0076]
在本实施例中加热管的数量例示为四个,相应各个第一电极片4的弧形部15也为四个,所述加热管在装配前或装配过程中或在装配后在两端套装接头结构9以及密封圈8。加热管基于伸入第二工装孔29的工装的定位,使得加热管放置于各个弧形部15,使得加热管的电极部与第一电极片4接触设置。加热管放下时可能存在少量位移误差,可以对放下的加热管进行再定位。
[0077]
四、在所述加热元件3上方安装第二电极片5。
[0078]
将第二电极片5放置于加热元件3上方,将第二电极片5的弧形部和加热元件3对应,且第一电极片4的第一接合部27和第二电极片5的第二接合部28位置对应。将第二电极片5的沿宽度方向的两端也通过加强筋20和安装槽的限位引导准确落在所述第一电极片4的端部。
[0079]
五、安装螺钉将第一电极片4和第二电极片5的两端固定到电极支撑件2。
[0080]
通过螺丝刀安装电极片螺钉10,电极片螺钉10穿过第二电极片5、第一电极片4的通孔,并将第一电极片4、第二电极片5固定于电极支撑件2。第一电极片4、第二电极片5沿宽度方向的两端均被固定于电极支撑件2,如此第一电极片4和第二电极片5可以箍住加热管。
[0081]
六、打铆钉13将第一接合部27和第二接合部28压合固定。
[0082]
由于第一壳体1底部具有第一工装孔23,自动化铆接装置的工装能够穿过这些第一工装孔23为铆钉13铆接工艺提供支撑与定位功能。装配时,自动化铆接装置中设有下模的工装托在第一电极片4对应的第一接合部27下方,第二电极片5的第二接合部28上方为铆接用的冲头和铆钉13输送装置。这样在定位了加热管和上下两侧的电极片后,通过自动化铆接装置能同时完成多个接合部的铆接过程。
[0083]
七、放下第二壳体6并将接头结构9与上下两个壳体连接固定。
[0084]
将第二壳体6放置于第一壳体1,由于接头结构9具有与第二壳体6的定位孔对应的定位销32,通过孔销定位保证第二壳体6的接头连接孔与接头结构9顶面的螺钉孔对应,接着用螺丝刀安装上接头螺钉12,就能将第二壳体6固定在接头结构9上,同时通过螺丝刀安装下接头螺钉11,就能将接头结构9与所述第一壳体1固定。
[0085]
制造方法还可能涉及弹簧7、密封圈8和接头结构9的安装步骤,具体如下。
[0086]
(1)在所述加热管中装入弹簧7。
[0087]
对于一些加热组件,为了在液体流过加热管时增加绕流,还需要在加热管中装入
弹簧7,这种情况下,在接头结构9或密封圈8套上加热管端部之前还需要添加向加热管中装入弹簧7的步骤。
[0088]
(2)在加热管的两端安装密封圈8。
[0089]
由于水路密封要求,加热管的两端还安装有密封圈8。密封圈8可以在装配前就对加热管端部进行安装,也可以在步骤三对加热管定位后到步骤七之间的任意步骤前进行,该步骤中在所述加热管两端套上密封圈8。
[0090]
(3)在所述加热管两端套上接头结构9。
[0091]
该步骤可以在装配前执行,如在加热管安装前,且已安装密封圈8的情况下,对加热管安装接头结构9后在步骤三中将安装有接头结构9的加热管装到第一电极片4。本步骤也可以在装配过程中进行,此时应在放置加热管之后,步骤四至七中的任一步骤之前进行。
[0092]
在装配过程中,本步骤具体为:从两端同时将对应位置的接头结构9套接在各个加热管端部,完成套接后基于定位过的加热管,接头结构9应当符合接头结构9底部的螺钉孔与第一壳体1的接头连接孔对应的位置要求。
[0093]
本技术采用对第一接合部27、第二接合部28直接压合的制造方法,可适用于电极、加热元件3的自动化装配。本制造方法对第二电极片5、加热管、第一电极片4固定,电极片与电极支撑件2之间的固定连接,再利用第一壳体1的第一工装孔23实现对悬置的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的铆接压合固定,既适应于加热管悬在第一壳体1上的结构,又在装配过程中保持加热管和电极片定位准确可靠的装配要求,避免由于缺乏支撑定位导致电极片或加热管因装配动作位置偏离的问题。
[0094]
应当注意,上述各步骤的先后顺序仅为本实施例的示例性说明,对于不存在明确先后关系的步骤无需按上述步骤顺序固定完成,可以以其他顺序分步骤完成或同步完成。
[0095]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发明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