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高拉力氟橡胶气囊表带的制造工艺及油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3-02-01 22:04:2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氟橡胶表带制造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拉力氟橡胶气囊表带的制造工艺及油压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智能手表越来越受到市场的欢迎,也被赋予越来越多的功能,主要功能之一是随时了解自身的各项指标。其中,为了随时监测个人的血压,通过开发一种带气囊的手表表带代替传统的血压测量器环带,手表可以将信号转换并显示以反映自身的状况。因此,这种手表带需要集合普通的表带与血压测量器的特点,从而衍化出一种新型气囊高拉力氟橡胶手表带的制造工艺。现有的高拉力氟橡胶手表带在制作过呈中,为了提高氟橡胶手表带的拉力,主要通过夹心结构使氟橡胶与薄膜/织布相结合,从而在材料组合上面实现对氟橡胶表带物理性能的改进。
3.但是在该种氟橡胶表带生产的过程中,当使用液压装置将氟橡胶与薄膜/织布热压合在一起后,由于下模具的温度较高,因此在表带压合完毕后,需要等到下模具冷却后工人才能够将加工好的表带从模具内取出,从而降低了表带的生产效率。
4.因此,发明一种高拉力氟橡胶气囊表带的制造工艺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拉力氟橡胶气囊表带的制造工艺及油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拉力氟橡胶气囊表带的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7.s1:将薄膜/织布夹在两个氟橡胶表带胚之间并放入油压装置中的指定位置;
8.s2:调整薄膜/织布和两个氟橡胶表带胚,使三者的孔位结构能够完全对应;
9.s3:启动油压装置对薄膜/织布和两个氟橡胶表带胚进行热压合;
10.s4:压合完毕后,待成品的氟橡胶表带冷却后将其从油压装置中取出,并进行后续的一系列可靠性测试。
11.一种油压装置,应用于如上所述的高拉力氟橡胶气囊表带的制造工艺,所述油压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平行的两个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设有上模具,所述上模具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u形板,所述u形板底部与底座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上模具的底部设有下模具,所述下模具的前后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条,第一限位条对应的所述固定板上水平开设有第一限位槽,且第一限位条滑动安装在第一限位槽中,所述下模具的底部设用于对下模具加热的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的前后侧均设有用来提升加热组件的抬升组件。
12.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加热板,所述加热板的底部与底座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伸缩杆,所述下模具的底部开设有与加热板相配的加热凹槽。
13.进一步的,所述抬升组件包括两个直杆,两个所述直杆均位于加热板的底部,且两个直杆均与底座侧面平行,直杆两端对应的两个所述固定板上沿前后方向均贯穿开设有弧形的限位孔,且直杆的两端贯穿插接在对应的限位孔中,所述直杆的两端均垂直转动连接有撬杆,所述撬杆沿前后方向转动贯穿插接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与对应的固定板垂直固定连接,所述撬杆远离直杆的一端铰接有滑块,且位于加热板前侧的两个滑块的顶部以及位于加热板后侧的两个滑块顶部均设有压板,所述压板的底部沿其两侧方向贯穿开设有滑槽,且位于同侧的两个滑块滑动安装在其顶部所述压板的滑槽中,所述压板顶部靠近两侧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两个限位杆上滑动套接有同一个顶板,两个所述顶板分别与上模具的前后侧固定连接,所述顶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压块。
14.进一步的,所述加热板的一侧设有保温罩,所述保温罩位于加热板的上方,且保温罩靠近加热板的一侧为开口设计,所述保温罩的前后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条,第一限位条对应的所述固定板上水平开设有第二限位槽,且第二限位条滑动安装在第二限位槽中,所述保温罩的顶部平行于底座前侧的方向设有两个推杆,两个所述推杆上滑动套接有同一个第一挡条,且第一挡条与保温罩顶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推杆的自由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连板,所述连板远离推杆的一侧设有第二挡条,所述第二挡条与保温罩顶部固定连接。
15.进一步的,所述下模具的顶部开设有多个模具槽,所述模具槽的底部槽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定位针,且多个定位针位于同一直线上。
16.进一步的,所述上模具的底部与模具槽对应的位置设有与模具槽形状相匹配的模具块,且模具块的底部开设有多个与定位针相匹配的定位孔。
17.进一步的,所述上模具的前后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滑动贯穿插接有定位杆,且定位杆的底部与对应的固定板顶部固定连接。
18.进一步的,所述直杆与加热板相对的位置转动套接有隔热套,所述直杆沿竖直方向的最大位移距离等于加热板顶部到加热凹槽顶部槽壁的距离,且该距离还等于压块底部到压板顶部的距离。
19.进一步的,所述加热板顶部与模具槽相对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加热凸起,所述加热凸起的形状与模具槽相同,所述下模具底部与加热凸起相对的位置均开设有与加热凸起相匹配的插槽,且插槽位于模具槽的外围。
20.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21.1、当热压合完成后,随着上模具与下模具的分离,加热板在重力的作用下压动直杆向下偏转,而随着直杆的向下运动,加热板能够从下模具的加热凹槽内移出,从而使得加热板不再对下模具进行加热,此外,随着加热板与下模具分离,下模具整体厚度变薄,且加热凹槽能够增加下模具的底部散热面积,进而提高了下模具的整体降温速度,提高了氟橡胶表带的生产效率;
22.2、当表带热压合完毕后,随着下模具逐渐向远离上模具的方向运动,连板能够通过第一挡条拉动保温罩逐渐向加热板的顶部运动,当保温罩完全将加热板的顶部覆盖后,加热板能够被保温罩保温,从而避免加热板上的热量过度流失,进而当进行下次热压合时,加热板能够快速的对下模具进行加热操作,提高氟橡胶表带的生产效率;
23.3、本发明通过通过在模具槽内设置有定位针,从而便于在将薄膜/织布和两个氟
橡胶表带胚放置到模具槽的过程中,薄膜/织布和两个氟橡胶表带胚能够保持位置的固定,避免在压合过程中,三者因位置偏差而压合不紧密,提高了氟橡胶表带的压合质量;
24.4、本发明通过设有加热凸起,当上模具与下模具压合在一起后,加热凸起能够插入到上模具底部的插槽中,从而提高模具槽侧面槽壁的温度,从而便于对放置在模具槽内的两个氟橡胶表带胚的边缘进行更好的加热,从而配合模具对薄膜/织布以及两个氟橡胶表带胚的挤压,实现三者更好的连接,提高氟橡胶表带的成品质量。
25.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和附图中所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7.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本发明的立体剖视图;
29.图3是本发明中加热组件、抬升组件和上模具的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30.图4是本发明中加热组件、抬升组件和上模具的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
31.图5是本发明中保温罩和下模具的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32.图6是本发明中保温罩和下模具的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
33.图7是本发明中底座、固定板和部分抬升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4.图中:1、底座;2、固定板;3、上模具;4、液压杆;5、u形板;6、下模具;7、第一限位条;8、加热组件;81、加热板;82、伸缩杆;9、抬升组件;91、直杆;92、限位孔;93、撬杆;94、固定轴;95、滑块;96、压板;97、限位杆;98、顶板;99、压块;10、保温罩;11、第二限位条;12、推杆;13、第一挡条;14、连板;15、第二挡条;16、定位针;17、定位杆;18、隔热套;19、加热凸起;20、模具块。
具体实施方式
35.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6.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拉力氟橡胶气囊表带的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37.s1:将薄膜/织布夹在两个氟橡胶表带胚之间并放入油压装置中的指定位置;
38.s2:调整薄膜/织布和两个氟橡胶表带胚,使三者的孔位结构能够完全对应;
39.s3:启动油压装置对薄膜/织布和两个氟橡胶表带胚进行热压合;
40.s4:压合完毕后,待成品的氟橡胶表带冷却后将其从油压装置中取出,并进行后续的一系列可靠性测试。
41.如图1-图7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油压装置,用于实现上述的高拉力氟橡胶气囊表带的制造工艺,所述油压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部平行于底座1前侧方向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2,两个所述固定板2之间设有上模具3,所述上模具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液压杆4,所述液压杆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u形板5,所述u形板5底部与底座1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上模具3的底部设有下模具6,所述下模具6的前后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条7,第一限位条7对应的所述固定板2上水平开设有第一限位槽,且第一限位条7滑动安装在第一限位槽中,所述下模具6的底部设用于对下模具6加热的加热组件8,所述加热组件8包括加热板81,所述加热板81的底部与底座1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伸缩杆82,所述下模具6的底部开设有与加热板81相配的加热凹槽,所述加热组件8的前后侧均设有用来提升加热组件8的抬升组件9,所述下模具6的顶部开设有多个模具槽,所述模具槽的底部槽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定位针16,且多个定位针16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上模具3的底部与模具槽对应的位置设有与模具槽形状相匹配的模具块20,且模具块20的底部开设有多个与定位针16相匹配的定位孔,所述上模具3的前后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滑动贯穿插接有定位杆17,且定位杆17的底部与对应的固定板2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加热板81顶部与模具槽相对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加热凸起19,所述加热凸起19的形状与模具槽相同,所述下模具6底部与加热凸起19相对的位置均开设有与加热凸起19相匹配的插槽,且插槽位于模具槽的外围;
42.在对薄膜/织布和两个氟橡胶表带胚进行压合前,先将下模具6从上模具3的底部拉出,从而便于向下模具6的指定位置放置薄膜/织布和两个氟橡胶表带胚,在放置时,先将一个氟橡胶表带胚放置到下模具6的模具槽内,并使该氟橡胶表带胚上预留的孔位对应的套接到模具槽内的定位针16上,接着再将薄膜/织布以及另一个氟橡胶表带胚按照上述操作依次放入到模具槽内,当放置完毕后,推动下模具6沿着第一限位槽回到上模具3的底部,接着启动液压杆4,使上模具3逐渐向下运动,在此过程中,加热板81在抬升组件9的作用下逐渐插入下模具6底部的加热凹槽内,而伸缩杆82则逐渐伸长,当加热板81完全插入到加热凹槽内部后,加热板81能够对下模具6进行加热,与此同时,上模具3和下模具6也压合在一起,此时上模具3底部的模具块20能够配合模具槽对薄膜/织布和两个氟橡胶表带胚进行压合;
43.当压合完毕后,随着上模具3恢复原位,加热板81逐渐与下模具6分离,此时由于加热板81不再对下模具6进行加热,从而提高了下模具6的降温速度,进而便于提高氟橡胶表带的加工效率;
44.此外,通过在模具槽内设置有定位针16,从而便于在将薄膜/织布和两个氟橡胶表带胚放置到模具槽的过程中,薄膜/织布和两个氟橡胶表带胚能够保持位置的固定,避免在压合过程中,三者因位置偏差而压合不紧密,提高了压合质量;
45.通过设有加热凸起19,当上模具3与下模具6压合在一起后,加热凸起19能够插入到上模具3底部的插槽中,从而提高模具槽侧面槽壁的温度,从而便于对放置在模具槽内的两个氟橡胶表带胚的边缘进行更好的加热,从而配合模具对薄膜/织布以及两个氟橡胶表带胚的挤压,实现三者更好的连接,提高氟橡胶表带的成品质量。
46.如图1-图4所示,所述抬升组件9包括两个直杆91,两个所述直杆91均位于加热板81的底部,且两个直杆91均与底座1侧面平行,直杆91两端对应的两个所述固定板2上沿前
后方向均贯穿开设有弧形的限位孔92,且直杆91的两端贯穿插接在对应的限位孔92中,所述直杆91的两端均垂直转动连接有撬杆93,所述撬杆93沿前后方向转动贯穿插接有固定轴94,所述固定轴94与对应的固定板2垂直固定连接,所述撬杆93远离直杆91的一端铰接有滑块95,且位于加热板81前侧的两个滑块95的顶部以及位于加热板81后侧的两个滑块95顶部均设有压板96,所述压板96的底部沿其两侧方向贯穿开设有滑槽,且位于同侧的两个滑块95滑动安装在其顶部所述压板96的滑槽中,所述压板96顶部靠近两侧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97,两个限位杆97上滑动套接有同一个顶板98,两个所述顶板98分别与上模具3的前后侧固定连接,所述顶板9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压块99,所述直杆91与加热板81相对的位置转动套接有隔热套18,所述直杆91沿竖直方向的最大位移距离等于加热板81顶部到加热凹槽顶部槽壁的距离,且该距离还等于压块99底部到压板96顶部的距离;
47.当薄膜/织布和两个氟橡胶表带胚被放入到模具槽内后,随着上模具3的向下运动,当压块99与压板96接触时,压板96能够压动撬杆93,从而使其靠近直杆91的一端能够以固定轴94为圆心向上偏转,而随着撬杆93的向上偏转,两个滑块95能够沿着滑槽向相对的方向运动,而两个直杆91能够在撬杆93的带动下同时向上顶动加热板81,从而使加热板81能够插入下模具6的加热凹槽内,进而便于加热板81对下模具6进行加热;
48.当热压合完成后,随着上模具3与下模具6的分离,加热板81在重力的作用下压动直杆91向下偏转,而随着直杆91的向下运动,加热板81能够从下模具6的加热凹槽内移出,从而使得加热板81不再对下模具6进行加热,此外,随着加热板81与下模具6分离,下模具6整体厚度变薄,且加热凹槽能够增加下模具6的底部散热面积,进而提高了下模具6的整体降温速度,提高了氟橡胶表带的生产效率。
49.如图1-图6所示,所述加热板81的一侧设有保温罩10,所述保温罩10位于加热板81的上方,且保温罩10靠近加热板81的一侧为开口设计,所述保温罩10的前后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条11,第一限位条7对应的所述固定板2上水平开设有第二限位槽,且第二限位条11滑动安装在第二限位槽中,所述保温罩10的顶部平行于底座1前侧的方向设有两个推杆12,两个所述推杆12上滑动套接有同一个第一挡条13,且第一挡条13与保温罩10顶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推杆12的自由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连板14,所述连板14远离推杆12的一侧设有第二挡条15,所述第二挡条15与保温罩10顶部固定连接;
50.在下模具6沿着第一限位槽运动的过程中,当下模具6向上模具3方向运动时,推杆12通过连板14推动第二挡条15,从而使得保温罩10能够逐渐从加热板81的顶部移开,当下模具6移动到上模具3的正底部后,保温罩10完全从加热板81的顶部移开,此时,加热板81能够随着上模具3的向下运动与下模具6连接在一起,从而为下模具6进行加热操作;
51.当表带热压合完毕后,随着下模具6逐渐向远离上模具3的方向运动,连板14在推杆12的拉动下逐渐向第一挡条13靠近,随着下模具6的继续运动,当连板14与第一挡条13接触时,连板14能够通过第一挡条13拉动保温罩10逐渐向加热板81的顶部运动,当保温罩10完全将加热板81的顶部覆盖后,下模具6停止运动,此时加热板81能够被保温罩10保温,从而避免加热板81上的热量过度流失,进而当进行下次热压合时,加热板81能够快速的对下模具6进行加热操作,提高氟橡胶表带的生产效率。
52.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
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