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表壳注塑的自动拉出机构的制作方法

2023-02-01 21:13:4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水表表壳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表壳注塑的自动拉出机构。


背景技术:

2.参见图1所示为一种注塑成型的水表表壳,该表壳上具有表壳主体100,在该表壳主体100的内部具有供水流流过的腔体400,而表壳主体100上还设置有第一管段连接端200和第二管段连接端300,第一管段连接端200和第二管段连接端300的内部呈空心状,因此在水表表壳的注塑成型的过程中需要在于第一管段连接端200和第二管段连接端300内孔对应位置设置垫块,而在注塑成型之后需要将两个垫块从腔体400中取出,现有技术中在将垫块取出的时候需要通过手动取出,其工作效率低,而且取出不便无法实现自动化加工。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表壳注塑的自动拉出机构,其可以实现注塑成型过程中垫块的自动取出,便于实现自动化加工。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表壳注塑的自动拉出机构,包括:
5.安装底板,所述安装底板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具有直线段滑槽和延伸段滑槽,所述延伸段滑槽与所述直线段滑槽连通,且所述延伸段滑槽朝向外侧延伸;
6.拉动结构,所述拉动结构与所述滑槽活动连接以使得所述拉动结构能够沿所述直线段滑槽以及所述延伸段滑槽移动;
7.带动机构,与所述拉动结构连接,所述带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拉动结构移动。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拉动结构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滑槽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滑槽的延伸段滑槽和另一个滑槽的延伸段滑槽的延伸方向相反,其中一个拉动结构能够沿第一个滑槽移动,另一个拉动结构能够沿第二滑槽移动。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拉动结构包括长板、短板和滑动轴,所述短板的一端与所述长板的一端铰接,所述滑动轴安装在所述短板上,所述滑动轴滑动设置在所述滑槽中以使得所述滑动轴能够沿着所述滑槽移动。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第一个拉动结构和第二个拉动结构的长板上均开设有长槽,所述长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直线段滑槽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第一个拉动结构的长板位于第二个拉动结构的长板的上方,且开设在两个长板上的长槽至少有部分重叠,所述带动机构至少包括带动轴,所述带动轴穿设在两个长板上的长槽中。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其中一个长板上的长槽的长度大于另一个长板上的长槽的长度。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用于表壳注塑的自动拉出机构还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设置于所述安装底板的上表面,所述限位板的两侧表面分别设置有向下凹陷的第一容纳空间和第二容纳空间,两个所述拉动结构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和所述第二
容纳空间中,在所述限位板上与两个滑槽对应的设置有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和所述第二限位槽位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和所述第二容纳空间之间,且所述第一限位槽和所述第二限位槽均贯通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和第二容纳空间,两个所述滑动轴中的一个滑动轴穿过所述第一限位槽伸入至与所述第一限位槽对应的滑槽中,另一个滑动轴穿过所述第二限位槽伸入至与所述第二限位槽对应的滑槽中。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第一容纳空间的侧面设置有向外侧凹陷的第一定位开口,位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中的长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开口对应的凸起部,所述第二容纳空间的侧面设置有向外侧凹陷的第二定位开口,位于所述第二容纳空间中的长坂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定位开口对应的凸起部,所述第一定位开口和所述第二定位开口的凹陷方向相反。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两个长槽的后端均向外侧延伸,且两个所述长槽的后端的延伸方向相反。
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安装底板的下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直线段滑槽的延伸方向一致的滑动开口,所述滑动开口滑动设置有移动块,所述带动轴设置在所述移动块上。
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移动块的前端设置有取件治具。
17.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表壳注塑的自动拉出机构,其包括安装底板、拉动结构和带动机构,安装底板上设置有滑槽,滑槽具有直线段滑槽和延伸段滑槽,延伸段滑槽与直线段滑槽连通,且延伸段滑槽朝向外侧延伸,其在工作的时候,拉动结构与注塑成型过程中的垫块实现连接,带动机构带动拉动结构沿着设定的轨迹移动,具体而言,其首先沿着延伸段滑槽进行移动,之后沿着直线段滑槽进行移动,拉动结构从滑槽的底部开始移动的时候,其移动轨迹为先向水表表壳的中心位置移动,在移动到中心位置的时候可以处于水表表壳顶部开口的位置,然后向远离水表表壳的方向移动,将垫块从水表的顶部开口中拉出。
18.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19.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需要加工的水表表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一种用于表壳注塑的自动拉出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自动拉出机构与水表模具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22.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一种用于表壳注塑的自动拉出机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23.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两个拉动结构与安装底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24.图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限位板的正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7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限位板的反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8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一个拉动结构与第一垫块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27.图9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个拉动结构与第二垫块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28.图10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取件治具与第三垫块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使本发明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0.参见图1至图10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表壳注塑的自动拉出机构,包括:
31.安装底板20,安装底板20上设置有滑槽201,滑槽201具有直线段滑槽2011和延伸段滑槽2012,延伸段滑槽2012与直线段滑槽2011连通,且延伸段滑槽2012朝向外侧延伸;
32.拉动结构30,拉动结构30与滑槽201活动连接以使得拉动结构30能够沿直线段滑槽2011以及延伸段滑槽2012移动;
33.带动机构,与拉动结构30连接,带动机构用于驱动拉动结构30移动。
34.本实施例的自动拉出机构其在工作的时候,拉动结构30与注塑成型过程中的垫块实现连接,带动机构带动拉动结构30沿着设定的轨迹移动,具体而言,其首先沿着延伸段滑槽2012进行移动,之后沿着直线段滑槽2011进行移动,拉动结构30从滑槽201的底部开始移动的时候,其移动轨迹为先向水表表壳3的中心位置移动,在移动到中心位置的时候可以处于水表表壳3顶部开口的位置,然后向远离水表表壳3的方向移动,将垫块从水表的顶部开口中拉出。
35.在本实施例的进一步可实施方式,拉动结构30的数量为两个,滑槽201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滑槽201的延伸段滑槽2012和另一个滑槽201的延伸段滑槽2012的延伸方向相反,其中一个拉动结构30能够沿第一个滑槽201移动,另一个拉动结构30能够沿第二滑槽201移动。
36.本实施例中的拉动结构30的数量为两个,并且滑槽201的数量与拉动结构30对应,还有本实施例中的延伸段滑槽2012设置于直线段滑槽2011靠近注塑模具2的一端,本实施例中两个延伸段滑槽2012的延伸方向相反,其可以将与第一管段连接端200对应的第一垫块600以及与第二管段连接端300对应的第二垫块700从水表表壳3中拉出。
37.参见图3,本实施例中的两个拉动结构30伸出至水表表壳3的腔体400中,而水表表壳3位于注塑模具2之上。
38.在本实施例的进一步可实施方式,拉动结构30包括长板301、短板302和滑动轴305,短板302的一端与长板301的一端铰接,滑动轴305安装在短板302上,滑动轴305滑动设置在滑槽201中以使得滑动轴305能够沿着滑槽201移动。
39.本实施例中在工作的时候,由于长板301和短板302相互铰接,在长板301远离注塑模具2方向移动的时候,长板301拉动短板302活动使得滑动轴305从延伸段滑槽2012滑动至直线段滑槽2011,长板301和短板302之间的夹角增大,具体而言,短板302相对于长板301顺时针转动,长板301和短板302之间通过轴铰接。另外,本实施例中的滑动轴305的下端与垫块连接,具体而言,垫块上具有插孔,滑动轴305插入至垫块上的插孔中。
40.在本实施例的进一步可实施方式,第一个拉动结构30和第二个拉动结构30的长板301上均开设有长槽303,长槽303的延伸方向与直线段滑槽2011的延伸方向一致,第一个拉动结构30的长板301位于第二个拉动结构30的长板301的上方,且开设在两个长板301上的
长槽303至少有部分重叠,带动机构至少包括带动轴50,带动轴50穿设在两个长板301上的长槽303中。
41.本实施例中的长板301相互重叠,与两个长板301连接的两个短板302大致呈对称状态,其呈斜向朝外状态,其整体结构紧凑,便于整个结构的布局,另外,本实施例中的滑动轴305可以同时带动两个长板301移动。
42.在本实施例的进一步可实施方式,其中一个长板301上的长槽303的长度大于另一个长板301上的长槽303的长度。
43.本实施例中两个相互重叠的长板301,并且长槽303的长度不同其可以实现将第一垫块600和第二垫块700先后拉出,具体而言,两个长槽303靠近注塑模具2的一端对齐,两个长槽303远离注塑模具2的一端没有相互对齐,滑动轴305与两个长槽303靠近注塑模具2的一端接触,在滑动轴305朝远离注塑模具2的方向移动的时候,滑动轴305先与位于下方的长槽303的远端接触,因此其先带动下方的长板301移动,将第一垫块600和第二垫块700中的其一拉出,之后滑动轴305与位于上方的长槽303的远端接触,在滑动轴305进一步移动的过程中可以同时带动两个长板301一起移动,这就导致了两个垫块呈错位状态,其可以一先一后将两个垫块从水表表壳3的上端开口拉出,其可以有效防止两个垫块收到上端开口的限制而导致卡住,可以更加顺利将两个垫块拉出,并且其整体结构简单,设计巧妙,不仅工作稳定而且制造成本较低。
44.在本实施例的进一步可实施方式,用于表壳注塑的自动拉出机构还包括限位板10,限位板10设置于安装底板20的上表面,限位板10的两侧表面分别设置有向下凹陷的第一容纳空间103和第二容纳空间105,两个拉动结构30分别设置在第一容纳空间103和第二容纳空间105中,在限位板10上与两个滑槽201对应的设置有第一限位槽101和第二限位槽102,第一限位槽101和第二限位槽102位于第一容纳空间103和第二容纳空间105之间,且第一限位槽101和第二限位槽102均贯通第一容纳空间103和第二容纳空间105,两个滑动轴305中的一个滑动轴305穿过第一限位槽101伸入至与第一限位槽101对应的滑槽201中,另一个滑动轴305穿过第二限位槽102伸入至与第二限位槽102对应的滑槽201中。
45.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容纳空间103和第二容纳空间105分别用于容纳两个拉动结构30,其不仅可以使得整体布局更加合理而节省安装空间,另外,其也可以使得两个拉动结构30移动更加稳定,具体而言,两个长板301的侧面分别与第一容纳空间103和第二容纳空间105的内侧表面接触,其起到移动定位的作用,可以使得长板301沿着第一容纳空间103和第二容纳空间105的内侧表面移动。
46.在本实施例的进一步可实施方式,第一容纳空间103的侧面设置有向外侧凹陷的第一定位开口104,位于第一容纳空间103中的长板301上设置有与第一定位开口104对应的凸起部304,第二容纳空间105的侧面设置有向外侧凹陷的第二定位开口106,位于第二容纳空间105中的长坂301上设置有与第二定位开口106对应的凸起部304,第一定位开口104和第二定位开口106的凹陷方向相反。
47.在两个长板301不移动的状态下,两个凸起部304分别位于第一定位开口104和第二定位开口106中使得两个拉动结构30处于锁紧状态,其可以保证拉动结构30在不工作的时候保持稳定的状态,防止其在注塑成型的过程中移动而导致影响产品质量。
48.在本实施例的进一步可实施方式,两个长槽303的后端均向外侧延伸,且两个长槽
303的后端的延伸方向相反。
49.由于两个长槽303后端向外延伸,在滑动轴305移动至长槽303后端的时候可以沿着长槽303的尾端移动至长槽303的底部,由于长槽303的后端向外延伸,因此其可以使得凸起部304分别脱离第一定位开口104和第二定位开口106,其便于实现解锁过程,其可以便于实现将凸起部304脱离第一定位开口104和第二定位开口106。
50.在本实施例的进一步可实施方式,安装底板20的下表面设置有与直线段滑槽2011的延伸方向一致的滑动开口202,滑动开口202滑动设置有移动块40,带动轴50设置在移动块40上。
51.其通过移动块40沿滑动开口202活动而带动带动轴50进行移动。
52.另外,在水表底部的两侧具有向外的球面凹陷500,因此在与该球面凹陷500对应的位置对称设置两个第三垫块800,在注塑完成之后需要将第三垫块800从腔体400中取出。
53.在本实施例的进一步可实施方式,移动块40的前端设置有取件治具401,取件治具401用于与第三垫块800连接,其通过移动块40的移动来将第三垫块800取出腔体400。
54.另外,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的两个第三垫块800的内侧表面设置有t形滑槽8001,取件治具401为锥形结构,且取件治具401的两侧锥面上设置有与取件治具401对应的t形滑轨402,其在工作的时候取件治具401伸入至两个第三垫块800之间,t形滑轨402插入至t形滑槽8001中,由于其为锥形结构,因此在t形滑轨402插入至t形滑槽8001中的时候,两个第三垫块800沿两侧锥面相互靠近以使得两个第三垫块800脱离球面凹陷500,并且在t形滑轨402插入至t形滑槽8001之后,移动块40向后移动的过程中即可将第三垫块800带出腔体400。
55.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56.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57.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