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承载装置的坐卧两用支架转换机构、座椅及承载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3-01-14 19:48:0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为提供一种承载装置的坐卧两用支架转换机构,尤指一种承载支架可转换为座椅模式和睡箱模式的坐卧两用支架转换机构、座椅及承载装置。


背景技术:

2.已知婴幼儿用的推车,主要有车架和设置在车架上的载具,大人可将婴幼儿放置于载具,即可推着车架而方便四处移动,所述载具可以是睡箱而让婴幼儿躺着,也可以是座椅而让婴幼儿坐着。
3.为使婴幼童在乘坐推车时能够更舒适,因此在许多推车上的座椅,都已经设计有将靠背完全放下,使婴幼童能够平躺在座椅上。然而现有让靠背平躺的结构,实现上较复杂,并且操作上也很不方便。除此之外,现有的座椅在将靠背放下的过程中,由于重心的改变,很容易使推车造成翻覆的意外,而危害到乘坐在内的婴幼儿的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上述已知技术,进而研发出一种承载装置的坐卧两用支架转换机构、座椅及承载装置,以期承载装置用以转换座椅模式和睡箱模式的转换机构,可达到结构简单且操作省力的功效。
5.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承载装置的坐卧两用支架转换机构,所述承载装置包括主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转换机构包括两个固定座、承载支架,以及转换组件,该转换组件包括锁定件和驱动杠杆,其中:
6.所述两个固定座,其分别固定于该主架体的两侧,至少一个该固定座具有座椅模式定位部和睡箱模式定位部,该座椅模式定位部和该睡箱模式定位部于所在的该固定座为相隔一角度。
7.所述承载支架,其两侧分别对应各该固定座而设旋转座,各该旋转座可转动地设于对应的各该固定座,该承载支架能够随该等旋转座转动而于座椅位置及睡箱位置间枢摆。
8.所述锁定件连接驱动杠杆,其设于至少一个该旋转座,其中,当该驱动杠杆受外力拉动时,驱动该锁定件向远离对应的所述固定座的方向位移,使该承载支架被解锁,而被允许在该座椅位置和该睡箱位置间枢摆;该锁定件在该外力消失后会被驱动向靠近对应的所述固定座的方向位移,而卡合至该座椅模式定位部和该睡箱模式定位部的其中一者,使得该承载支架被锁定。
9.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该锁定件包括作动部以及卡合部,该卡合部自该作动部的一端侧向伸设,该座椅模式定位部和该睡箱模式定位部分别为卡沟,该锁定件以该卡合部置入该座椅模式定位部和该睡箱模式定位部的其中一者而卡合锁定。
10.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该驱动杠杆具有相互远离的施力端和抗力端,且于该施力端和该抗力端之间具有轴接部,该轴接部轴接于所设的该旋转座,转换组件包括牵引件连接
该施力端,该抗力端可枢摆地连接该作动部,以该牵引件带动该驱动杠杆沿该轴接部的轴心摆动,且该抗力端牵动该作动部而带动该锁定件位移。
11.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转换组件包括复位件,该复位件沿着该锁定件位移的方向伸设而以一端靠抵于该作动部远离该卡合部的一端,且该复位件以另一端靠抵于该旋转座,该驱动杠杆驱动该锁定件位移至该承载支架被解锁时,以该作动部对该复位件施压而产生复位弹力,待该驱动杠杆的驱动停止时,该锁定件被该复位弹力复归至该承载支架被锁定。
12.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复位件为压缩弹簧,该作动部远离该卡合部的一端具有供该复位件套设的凸柱。
13.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该作动部具有杆部,该杆部与该卡合部为同侧伸设,该驱动杠杆在该抗力端具有驱动孔穿设该杆部而可枢摆地连接该作动部。
14.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该轴接部为轴孔,该驱动杠杆所设的该旋转座具有枢轴,该枢轴对应该轴接部而设,该驱动杠杆以该轴接部穿设该枢轴而轴接所设的该旋转座。
15.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该转换组件包括可被扳动的操作件设于该承载支架,该牵引件为拉索而于一端连接该施力端且另一端连接该操作件,以扳动该操作件而经该牵引件驱动该施力端,且经该抗力端连动该作动部而带动该锁定件位移。
16.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该操作件包括扳动部及两个滑块,该扳动部枢设在该承载支架,且该扳动部具有两个导轨部以相反方向倾斜;两个滑块设于该承载支架中,各该滑块具有导沟分别对接各该导引部,且各该滑块具有结合部连接该牵引件的一端,该两个滑块随该扳动部被扳动而受该两个导轨部的导引而相对靠近,以连动该牵引件而驱动该施力端。
17.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该锁定件进一步包括延伸部和阻挡部,该延伸部伸设于该卡合部远离该作动部的一端,且该延伸部和该作动部的伸设方向相反,该阻挡部形成在该延伸部远离该卡合部的一端而呈勾状;该旋转座的侧壁具有开孔,且该旋转座于该开孔中具有延伸自该侧壁的弹臂,该弹臂在其末端具有侧向凸出该侧壁呈的凸部;该锁定件与该座椅模式定位部和该睡箱模式定位部的其中一者卡合锁定时,该开孔与该延伸部的位置相互对准,且该凸部受按压而使该弹臂从该开孔中靠向该延伸部,并以该弹臂对该阻挡部形成阻挡,以限制该锁定件不脱离对该承载支架的锁定。
18.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各该固定座具有第一侧面,各该旋转座具有第二侧面,各该固定座和对应的旋转座枢设时,该第一侧面和该第二侧面相对,其中该第一侧面和该第二侧面的其中一者具有呈凸状的限位部,另一者则对应该限位部而具有呈凹状的槽部,该槽部呈弧形且具有预定弧长,该限位部于该槽部中以该预定弧长为可移动的行程,以所述行程限制各旋转座于所枢设的该固定座可转动的角度。
19.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该角度为30度至45度。
20.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该承载支架设顶篷架。
21.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该承载支架于两侧的旋转座在该座椅位置时接设附件。
22.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该附件为餐盘或扶手。
23.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座椅,包括承载支架、两个固定座以及转换组件,其中,至少一个该固定座具有座椅模式定位部和睡箱模式定位部,该座椅模式定位部和该睡箱模式定位部于所在的该固定座为相隔一角度;该承载支架两侧分别对应各该固定座而设旋转座,各该旋转座可转动地设于对应的各该固定座,该承载支架能够随该等旋转座转动
而于座椅位置及睡箱位置间枢摆;该转换组件包括锁定件连接驱动杠杆而设于至少一个该旋转座;其中,当该驱动杠杆受外力拉动时,驱动该锁定件向远离对应的所述固定座的方向位移,使该承载支架被解锁,而被允许在该座椅位置和该睡箱位置间枢摆;以及该锁定件在该外力消失后会被驱动而向靠近对应的所述固定座的方向位移,而卡合至该座椅模式定位部和该睡箱模式定位部的其中一者,使得该承载支架被锁定。
24.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安装有上述的座椅。
25.藉此,本发明所提供承载装置的坐卧两用支架转换机构、座椅及承载装置,通过锁定件与驱动杠杆连接的简单结构,进而使驱动杠杆驱动锁定件位移,即可完成承载支架于座椅模式和睡箱模式转换时的转换及锁定,以达到承载支架在座椅模式和睡箱模式的转换和锁定的结构简单,且操作省力的功效。
附图说明
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7.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所应用的承载装置于座椅模式的示意图。
28.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所应用的承载装置于睡箱模式的示意图。
29.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固定座和承载支架的旋转座组接的立体图。
30.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锁定件和驱动杠杆连接的立体图。
31.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操作件设于承载支架的立体图。
32.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操作件包含扳动部和滑块于承载支架中的组设示意图。
33.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旋转座于侧壁有开孔且具弹臂的立体图。
34.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锁定件锁定位置时有弹臂对阻挡部形成阻挡的剖视示意图。
35.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固定座有限位部于旋转座的槽部以限制旋转座的转动角度的示意图。
36.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锁定件于座椅模式时在锁定位置与座椅模式定位部卡合锁定的示意图。
37.图11是图10中的驱动杠杆被牵引件带动而驱动锁定件位移至解锁位置的示意图。
38.图12是图11中的旋转座从座椅位置转动至睡箱位置的示意图。以及
39.图13是图12中的锁定件被复位件复归至锁定位置而与睡箱模式定位部卡合锁定的示意图。
40.其中,附图标记:
41.100 支架转换机构
42.10 固定座
43.11 座椅模式定位部
44.12 睡箱模式定位部
45.13 第一侧面
46.14 限位部
47.20 承载支架
48.21 旋转座
49.211 枢轴
50.212 侧壁
51.213 开孔
52.214 弹臂
53.215 凸部
54.216 第二侧面
55.217 槽部
56.22 顶篷架
57.23 餐盘
58.30 转换组件
59.40 锁定件
60.41 作动部
61.411 凸柱
62.412 杆部
63.42 卡合部
64.43 延伸部
65.44 阻挡部
66.50 驱动杠杆
67.51 施力端
68.52 抗力端
69.521 驱动孔
70.53 轴接部
71.60 操作件
72.61 扳动部
73.611 导轨部
74.62 滑块
75.621 导沟
76.70 牵引件
77.80 复位件
78.200 主架体
79.201 手扶处
80.p1 座椅位置
81.p2 睡箱位置
82.p3 锁定位置
83.p4 解锁位置
84.a 侧壁面
具体实施方式
85.请参考图1至图13,本发明提供一种承载装置的坐卧两用支架转换机构100,所述承载装置于此是以一种婴幼儿推车为例,供承载婴幼儿而可推动行走,其包括主架体200,而所述支架转换机构100设于主架体200,支架转换机构100可以是一种座椅的型态,以安装在本实施例的承载装置的主架体200,藉以提供座椅模式(如图1所示)和睡箱模式(如图2所示)的转换,于座椅模式下可供婴幼儿在使用时以坐姿乘坐,另于睡箱模式下可供婴幼儿在使用时以卧姿躺平。
86.所述支架转换机构100,其包括两个固定座10、承载支架20,以及转换组件30,其中:
87.如图1、2所示,两个固定座10分别固定于主架体200的两侧,两个固定座10于本实施例中均具有座椅模式定位部11和睡箱模式定位部12,且座椅模式定位部11和睡箱模式定位部12于所在的固定座10为相隔一角度(如图3所示)。
88.如图1、2所示,承载支架20两侧分别对应各固定座10而设旋转座21,各旋转座21可转动地设于对应的各固定座10,承载支架20能够随旋转座21的转动而于座椅位置p1(如图1所示)及睡箱位置p2(如图2所示)间枢摆,所述承载支架20可设置椅套(图中未示),此椅套随承载支架20在座椅位置p1时可供婴幼儿以坐姿承座,且椅套随承载支架20在睡箱位置p2时可供婴幼儿以卧姿躺平。因此,当承载支架20枢摆至座椅位置p1而锁定时即为前述座椅模式;另当承载支架20枢摆至睡箱位置p2而锁定时即为前述睡箱模式。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承载支架20设顶篷架22,且承载支架20于两侧的旋转座21上可安装附件23,例如是餐盘或扶手,特别是承载支架20在座椅位置p1时。
89.所述转换组件30,其于本实施例分别在各旋转座21设锁定件40与驱动杠杆50连接(如图4所示)。当驱动杠杆50受外力拉动时,驱动杠杆50驱动锁定件40向远离对应的固定座10的方向位移,使承载支架20被解锁,承载支架20此时被允许在座椅位置p1和睡箱位置p2间枢摆;锁定件40在该外力消失后会被驱动向靠近对应的固定座10的方向位移,而卡合至座椅模式定位部11和睡箱模式定位部12的其中一者,使得承载支架20被锁定,此时承载支架20即无法于座椅位置p1和睡箱位置p2间枢摆。
90.具体地,如图9至图12所示,锁定件40能够通过驱动杠杆50的驱动而在锁定位置p3和解锁位置p4间直线位移,当承载支架20枢摆至座椅位置p1时,锁定件40能够对准座椅模式定位部11,由驱动杠杆50驱动锁定件40位移至锁定位置p3,以与座椅模式定位部11卡合锁定;或者,当承载支架20枢摆至睡箱位置p1时,锁定件40能够对准睡箱模式定位部12,由驱动杠杆50驱动锁定件40位移至锁定位置p3,以与睡箱模式定位部12卡合锁定。另当驱动杠杆50驱动锁定件40位移至解锁位置p4,锁定件40脱离与座椅模式定位部11和睡箱模式定位部12的其中一者的卡合,承载支架20即可于座椅位置p1和睡箱位置p2间自由枢摆。
91.于上述说明的实施例中,为两个固定座10均有座椅模式定位部11和睡箱模式定位部12,且各旋转座21均设有锁定件40与驱动杠杆50,使两个固定座10和对应的两个旋转座20间均可通过锁定件40对座椅模式定位部11和睡箱模式定位部12的其中一者卡合锁定,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例如仅固定座10有座椅模式定位部11和睡箱模式定位部12,且旋转座21对应所设的固定座10而设有锁定件40与驱动杠杆50,也可达到锁定件40对座椅模式定位部11和睡箱模式定位部12的其中一者卡合锁定的作用。
92.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固定座10为一体成型,而座椅模式定位部11和睡箱模式定位部12分别为所在的固定座10凹陷形成的卡沟。又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锁定件40包括作动部41以及卡合部42,卡合部42为自作动部41的一端侧向伸设,当锁定件40对准座椅模式定位部11且位移至锁定位置p3时,以卡合部42置入座椅模式定位部11而卡合锁定(如图10所示),此时承载支架20即被定位在座椅位置p1而为所述座椅模式;另当锁定件40对准睡箱模式定位部12且同样位移至锁定位置p3时,以卡合部42置入睡箱模式定位部12而卡合锁定(如图13所示),此时承载支架20即被定位在睡箱位置p2而为所述睡箱模式。
93.如图4所示,驱动杠杆50可见具有施力端51和抗力端52,此施力端51和抗力端52为相互远离,且于施力端51和抗力端52之间具有轴接部53轴接于所设的旋转座21。较佳地,本实施例的轴接部53为轴孔,驱动杠杆50所设的旋转座21具有枢轴211(如图10至图13所示),此枢轴211为对应轴接部53而设,驱动杠杆50以轴接部53穿设于枢轴211,使驱动杠杆50轴接于所设的旋转座21。
94.如图5、6所示,转换组件30包括可被扳动的操作件60以及牵引件70,操作件60设于承载支架20,且操作件60的位置于本实施例中约略位在主架体200的手扶处201,而牵引件70于本实施例中为拉索,牵引件70于一端连接施力端51且另一端连接操作件60,而抗力端52可枢摆地连接作动部41,通过扳动操作件60而经牵引件70驱动施力端51,以带动驱动杠杆50沿轴接部53的轴心摆动,且经抗力端52连动作动部41而带动锁定件40在锁定位置p3和解锁位置p4间位移。
95.如图6所示,操作件60于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扳动部61及两个滑块62,扳动部61枢设在承载支架20而可被扳动,且扳动部61具有两个导轨部611,此两个导轨部611为倾斜设置且方向相反,两个滑块62则设于承载支架20中且各具有导沟621分别对接各导引部611,且各滑块62具有结合部(图中未示)以连接所述牵引件70的一端。其中,当扳动部61被扳动时,两个滑块62受两个导轨部611的导引而相对靠近,且连动牵引件70而驱动其另一端所连接的施力端51。
96.如图4所示,转换组件30进一步包括复位件80,此复位件80为沿着锁定件40位移的方向而伸设,且复位件80以一端靠抵于作动部41远离卡合部42的一端,并以另一端靠抵于旋转座21的内侧壁(如图10至图13所示)。当驱动杠杆50驱动锁定件40位移至解锁位置p4时,以作动部41对复位件80施压而产生复位弹力,待驱动杠杆50停止驱动时,锁定件40可由所述复位弹力复归至锁定位置p3。
97.承上,复位件80为压缩弹簧,而作动部41在远离卡合部42的一端具有凸柱411,以此凸柱411供复位件80套设,使复位件80不易于所抵靠的作动部41上滑脱。此外,作动部41具有杆部412,杆部412与卡合部42为同侧伸设,驱动杠杆50在抗力端52具有驱动孔521,驱动杠杆50以此驱动孔521穿设杆部412而可枢摆地连接作动部41。
98.如图4所示,锁定件40进一步包括延伸部43和阻挡部44,延伸部43伸设于卡合部42远离作动部41的一端,且延伸部43和作动部41的伸设方向相反;阻挡部44形成在延伸部43远离卡合部42的一端而呈勾状。如图7所示,旋转座21的侧壁212具有开孔213,且旋转座21于开孔213中具有延伸自侧壁212的弹臂214,弹臂214在其末端具有凸部215,此凸部215相对侧壁212呈侧向凸出。锁定件40在锁定位置p3而与座椅模式定位部11和睡箱模式定位部12的其中一者卡合锁定时,开孔213与延伸部43的位置相互对准,且凸部215受按压而使弹
臂214从开孔213中靠向延伸部43,并以弹臂214对阻挡部44形成阻挡,以限制锁定件40不脱离锁定位置p3。例如,在座椅模式(如图1所示)下,可将汽车座椅(图中未示)固定于承载支架20上,所述汽车座椅对应于凸部215所在位置的侧壁面a对凸部215形成按压(如图8所示),此时弹臂214对阻挡部44形成阻挡,承载支架20即被锁定在座椅位置p2,此时当汽车座椅卡在承载支架20上后,可避免阻挡部44脱离锁定位置p3,如此汽车座椅卡上后就不可从座椅位置p1下调整至睡箱位置p2下,如此可避免所述汽车座椅因使用角度不正确而造成后翻,以确保所述汽车座椅使用上的安全性。即,只可以在座椅位置p1下才能卡合汽车座椅。
99.如图3所示,各固定座10具有第一侧面13,各旋转座21具有第二侧面216,各固定座10和对应的旋转座21枢设时,第一侧面13和第二侧面216相对。又如图3、9所示,各固定座10于第一侧面13具有两个呈凸状的限位部14,各旋转座21则于第二侧面216对应各限位部具有呈凹状的槽部217,此槽部217呈弧形且具有预定弧长,限位部14于对应的槽部217中以所述预定弧长为可移动的行程,且以所述行程限制各旋转座21于所枢设的固定座10可转动的角度,此角度范围于本实施例为30至45度,较佳是42.5度,但本发明不以此角度为限。
100.于实际操作时,如承载支架20已于主架体200上位在座椅位置p1而呈座椅模式(如图1所示),此时若要将承载支架20转换至睡箱位置p2,用户可对操作件60进行扳动,通过牵引件70连动驱动杠杆50而驱动锁定件40,而由锁定位置p3位移至解锁位置p4(如图10、11所示),使锁定件40脱离与座椅模式定位部11的卡合,即可将承载支架20枢摆至睡箱位置p2(如图12所示)而呈睡箱模式,此时再释放对操作件60的扳动,锁定件40即由复位件80的复位弹力而复归至锁定位置p3且与睡箱模式定位部12卡合锁定(如图13所示),承载支架20即被锁定在睡箱位置p2,并可通过凸部215受按压而使弹臂214靠向延伸部43以对阻挡部44形成阻挡(如图8所示),以限制锁定件40不脱离锁定位置p3。如承载支架20欲由睡箱模式再转换至座椅模式,与前述操作方式的差异,仅在于锁定件40脱离与座椅模式定位部11的卡合后,是将承载支架20由睡箱位置p2摆回座椅位置p1,其余操作方式相同,故不再重复赘述。
101.由上述的说明不难发现本发明的特点,在于:
102.1.本发明的承载装置的坐卧两用支架转换机构100,是由锁定件40与驱动杠杆50连接,通过驱动杠杆50以类似跷跷板的动作,可省力地驱动锁定件40在锁定位置p3和解锁位置p4间位移,藉此简单结构即可完成承载支架20于座椅模式和睡箱模式的转换及锁定,以达到结构简单,且操作省力的功效。
103.2.本发明的承载装置,当搭配汽车座椅卡合使用时,限制承载支架20仅在座椅位置p1时才能卡合汽车座椅,而在有汽车座椅卡合时能以弹臂214对阻挡部44形成阻挡,藉此限制锁定件40不脱离锁定位置p3,以避免所述汽车座椅因使用角度不正确而造成后翻,确保所述汽车座椅使用上的安全性。
104.3.本发明的承载装置的坐卧两用支架转换机构100,其转换组件30进一步设置操作件60于承载支架20,且通过牵引件70连接于驱动杠杆50,藉此可将操作件60设置在使用者便于操作之处(例如图1、2所示设在主架体200的手扶处201),而可在远程操作锁定件40位移,藉此达到远程操作的便利性。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