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基于社群智能配餐工作站及配餐控制方法与流程

2023-01-14 13:31:2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社群智能配餐工作站及控制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带有 中央控制模块和加热系统等的柜体,可以利用其进行现场的即时烹饪 或者定时的现场加热等。


背景技术:

2.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快餐食品的网络流通需求巨大,定外卖成了 绝大多数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尤其是一些都市白领,解决午餐的方式 就是定外卖,而现有的定外卖方式千篇一律,就是通过手机客户端 (app)选择店家及对应的食品,经店家制作完成形成成品后,再通 过物流送至客户手中,而这些食品都是预先在店里完全制作完成,再 送至客户手中直接食用,这种方式存在很多弊端,例如:众所周知, 制作好的食品,尤其是一些热的食物,装在餐盒里并在一定时间的运 输后会大大影响客户食用的口感;而且在北方的冬季,天气比较寒冷, 在运送的过程中,热的食物会变凉,保温也成了一个大问题;另外, 很多餐厅为了防止高峰期食品烹饪应接不暇,很多食品都是提前烹饪 熟,待到订餐高峰期再直接加热一下,然后包装运送,这种食品运送 至客户手中后不仅口感不佳,且如果提前的时间过早,也容易造成食 材的变质,影响客户的健康。
3.综上,人工配送的目的是为了完成个体订单(从站到人)的物品 发放。这种一对多的配送模式,无法避免配送变量大、配送时间长、 服务效率低、耗费成本高的工作现状。便当食品具有严格的流通温度 要求。人工保温配送在产品的配送服务距离、服务质量、服务成本, 服务安全等诸多方面存在较大的服务局限。人工配送的服务能力限定 了便当食品的流通方式。这也是中央厨房、食品基地产品不能直接、 可靠服务个体网购顾客的根本原因。


技术实现要素:

4.发明目的:
5.本发明是基于现有技术的改进,提供一种基于社群智能配餐工作 站及配餐控制方法,其目的是解决以往所存在的如下问题:
6.1、以往的制作成品再送到用户手中的外卖方式所存在的口感不 佳、无法保证进食时的温度以及容易变质的问题;
7.2、以往的配送方式服务效率低、耗费成本高的问题;
8.3、人工保温配送在产品的配送服务距离、服务质量、服务成本, 服务安全等诸多方面存在较大的服务局限的问题。
9.技术方案:
10.社群智能配餐工作站,主要包括模块热源和柜体,柜体设置一 个或多个配送付货仓位;模块热源对应一个或多个配送付货仓位设置。
11.还包括排气管道,排气管道与一个或多个设置模块热源的配送付 货仓位连通。
12.还包括制冷系统;制冷系统与一个或多个配送付货仓位连通。
13.还包括风门,风门与制冷系统连通;风门包括进风门和出风门; 进风门对应一个或多个配送付货仓位设置,出风门对应一个或多个配 送付货仓位设置。
14.配送付货仓位为多个时,柜体分为一层或多层,当柜体为一层时, 多个配送付货仓位横向布置;当柜体为多层时,多层之间自上而下分 布,每层内设置一个或多个配送付货仓位。
15.当柜体为一层,且该层内设置多个配送付货仓位时,左右相邻的 配送付货仓位之间通过隔板分隔,风门的设置方式为如下几种方式中 的一种:第一种方式:风门只有一组,进风门和出风门同时对应同一 个配送付货仓位;
16.第二种方式:风门只有一组,进风门对应其中一个配送付货仓位 设置,出风门对应其他配送付货仓位中的一个,在进风门通往出风门 的风路所需穿过的隔板留有供冷气流通的孔隙;
17.第三种方式:风门只有一组,其中进风门对应其中一端的配送付 货仓位设置;出风门对应另一端的配送付货仓位设置,相邻的配送付 货仓位之间的隔板留有供冷气流通的孔隙;
18.第四种方式:进风门对应全部配送付货仓位设置,出风门对应全 部配送付货仓位设置;
19.第五种方式:进风门对应一部分配送付货仓位设置,出风门对应 一部分配送付货仓位设置,在进风门通往出风门的风路所需穿过的隔 板留有供冷气流通的孔隙;
20.第六种方式:进风门对应一个或一部分配送付货仓位设置;出风 门对应全部配送付货仓位设置;在进风门通往出风门的风路所需穿过 的隔板上留有供冷气流通的孔隙;
21.第七种方式:进风门对应全部配送付货仓位设置;出风门对应一 个或一部分配送付货仓位设置,在进风门通往出风门的风路所需穿过 的隔板留有供冷气流通的孔隙;
22.第八种方式:进风门对应一个配送付货仓位设置;出风门对应一 部分配送付货仓位设置,在进风门通往出风门的风路所需穿过的隔板 留有供冷气流通的孔隙;
23.第九种方式:进风门对应一部分配送付货仓位设置;出风门对应 一个配送付货仓位设置,在进风门通往出风门的风路所需穿过的隔板 留有供冷气流通的孔隙;
24.当柜体为多层且每层设置一个配送付货仓位时,上下相邻的配送 付货仓位之间通过底板分隔,风门的设置方式为如下方式之一:
25.第一种方式:风门只有一组,进风门和出风门同时对应一个配送 付货仓位;
26.第二种方式:风门只有一组,进风门对应其中一个配送付货仓位 设置,出风门对应其他配送付货仓位中的一个,在进风门通往出风门 的风路所需穿过的底板留有供冷气流通的孔隙;
27.第三种方式:风门只有一组,其中进风门对应上端或下端的配送 付货仓位设置;出风门对应下端或上端的配送付货仓位设置,上下相 邻的两个配送付货仓位之间的底板留有供冷气流通的孔隙;
28.第四种方式:进风门对应全部配送付货仓位设置,出风门对应全 部配送付货仓位设置;
29.第五种方式:进风门对应一部分配送付货仓位设置,出风门对应 一部分配送付货仓位设置,在进风门通往出风门的风路所需穿过的底 板留有供冷气流通的孔隙;
30.第六种方式:进风门对应一个或一部分配送付货仓位设置;出风 门对应全部配送付货仓位设置;在进风门通往出风门的风路所需穿过 的底板留有供冷气流通的孔隙;
31.第七种方式:进风门对应全部配送付货仓位设置;出风门对应一 个或一部分配送付货仓位设置;在进风门通往出风门的风路所需穿过 的底板留有供冷气流通的孔隙;
32.第八种方式:进风门对应一个配送付货仓位设置;出风门对应一 部分配送付货仓位设置;在进风门通往出风门的风路所需穿过的底板 留有供冷气流通的孔隙;
33.第九种方式:出风门对应一个配送付货仓位设置;进风门对应一 部分配送付货仓位设置;在进风门通往出风门的风路所需穿过的底板 留有供冷气流通的孔隙;
34.当柜体分为多层且每层设置多个配送付货仓位时,
35.风门的设置方式为如下几种方式之一:
36.第一种方式:风门为一组,其中进风门和出风门对应同一个配送 付货仓位设置;
37.第二种方式:风门为一组,其中进风门对应其中一个配送付货仓 位设置,出风门对应其他的配送付货仓位中的一个设置;在进风门通 往出风门的风路所需穿过的底板或隔板留有供冷气流通的孔隙或者 在进风门通往出风门的风路所需穿过的底板和隔板留有供冷气流通 的孔隙;
38.第三种方式:风门设置以横向的层为单位,设置风门的层为横向 的一层或多层,设置风门的层中,每层设置一组风门,其中进风门对 应该层的其中一端的配送付货仓位设置;出风门对应另一端的配送付 货仓位设置,相邻的配送付货仓位的隔板上留有供冷气流通的孔隙;
39.第四种方式:设置风门以列为单位,设置风门的列为一列或多列, 设置风门的列中,每列设置一组风门,其中进风门对应上端或下端的 配送付货仓位设置;出风门对应下端或上端的配送付货仓位设置;上 下两个相邻的配送付货仓位之间的底板留有供冷气流通的孔隙;
40.第五种方式:进风门对应全部配送付货仓位设置,出风门对应全 部配送付货仓位设置;
41.第六种方式:进风门对应全部配送付货仓位设置,出风门对应一 个或一部分配送付货仓位设置;在进风门通往出风门的风路所需穿过 的底板、隔板或者底板及隔板设置供冷气流通的孔隙;
42.第七种方式:进风门对应一个或一部分配送付货仓位设置;出风 门对应全部配送付货仓位设置;在进风门通往出风门的风路所需穿过 的底板、隔板或者底板及隔板设置供冷气流通的孔隙;
43.第八种方式:进风门对应一部分配送付货仓位设置;出风门对应 一部分配送付货仓位设置;在进风门通往出风门的风路所需穿过的底 板、隔板或者底板及隔板可以设置供冷气流通的孔隙;
44.第九种方式:进风门对应一个配送付货仓位设置;出风门对应一 部分配送付货仓位设置;在进风门通往出风门的风路所需穿过的底板、 隔板或者底板及隔板设置供冷气流通的孔隙;
45.第十种方式:出风门对应一个配送付货仓位设置;进风门对应一 部分配送付货仓位设置;在进风门通往出风门的风路所需穿过的底板、 隔板或者底板及隔板设置供冷气流
通的孔隙;
46.当柜体分为多层且有的层设置一个配送付货仓位,而有的层设置 多个配送付货仓位时,其中一个或多个配送付货仓位设置进风门,其 中一个或多个配送付货仓位设置出风门在进风门通往出风门的风路 所需穿过的底板、隔板或者底板及隔板设置供冷气流通的孔隙。
47.当配送付货仓位为多个时,横向相邻的两个配送付货仓位之间通 过隔板分隔,隔板为永久固定方式或者灵活式,灵活式的隔板为如下 几种方式之一:
48.第一种形式:隔板能拆卸的插接在相邻的两个配送付货仓位之间, 相邻的两个配送付货仓位之间设置有供隔板插入的插槽,所述插槽设 置在底板上、顶板底部或者同时设置在底板和顶板底部;
49.第二种形式:隔板为能向上翻折或折叠的结构;
50.第三种形式:隔板为能向下翻折或折叠的结构;
51.第四种形式:隔板为能向背板方向翻折或折叠的结构。
52.第二种隔板的形式中,配送付货仓位的顶板或背板设置有当隔板 向上翻折或折叠后能够临时限制隔板向下翻转或折叠的构件;
53.第三种隔板的形式中,对应隔板直立起来的位置设置有当隔板立 起来时用于临时固定隔板使其保持该状态的构件。
54.第三种隔板的形式中,当隔板向下翻折至配送付货仓位的底部时, 隔板能够盖住该配送付货仓位的模块热源或者能够将模块热源裸露。
55.配送付货仓位的前端为电子推拉门,在配送付货仓位的前端设置 有门框,门框的上框、下框或者上下两框设置有滑槽或门框导轨,仓 门能沿着滑槽或门框导轨移动;
56.门框的上框、下框或者上下框设置有齿条或摩擦条,仓门上与齿 条或摩擦条对应的设置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设置有输出齿轮或输出 摩擦轮,输出齿轮或输出摩擦轮与齿条或摩擦条对应配合。
57.在门框的上框、下框或上下两框设置有导轨,仓门的上端、下端 或上下两端通过挂件导套与导轨连接,使得仓门及挂件导套能够相对 于导轨移动,齿条或摩擦条设置在导轨的侧方,电机连接电刷,电刷 与导轨接触连接,电刷能相对于导轨移动。
58.电刷设置在挂件导套上,电刷为一个或多个。
59.挂件导套上设置有供导轨穿过的通孔,一个或多个电刷伸入通孔 内与导轨接触,当电刷为多个时,多个电刷以导轨的轴心为轴均匀分 布。
60.齿条不脱离的设置在齿条滑槽内,齿条能相对于齿条滑槽移动。 在齿条的一侧或两侧设置有缓冲弹性件。缓冲弹性件为弹簧或者弹性 胶条。
61.排气管道通过自调节及自动吸合的接口与配送付货仓位连通。
62.所述自调节及自动吸合的接口为磁吸柔性接嘴;
63.所述磁吸柔性接嘴包括柔性波纹管和磁吸片,柔性波纹管与排气 管道连通,磁吸片位于柔性波纹管的前端。
64.柔性波纹管的前端设置有套沿,磁吸片位于该套沿内,磁吸片为 使用时能与置入配送付货仓位内的餐盒上的磁吸口吸合的结构;
65.磁吸片带有通孔,磁吸片与套沿的关系为如下形式之一:
66.第一种形式:磁吸片套在柔性波纹管上并位于套沿内;
67.第二种形式:磁吸片位于套沿内,磁吸片的通孔与柔性波纹管连 通。
68.磁吸柔性接嘴的设置方式为如下方式:
69.配送付货仓位的背板上设置有安装孔,柔性波纹管位于安装孔内, 柔性波纹管连通排气管道,柔性波纹管与安装孔侧壁之间留有供柔性 波纹管活动的间隙。
70.在柔性波纹管的后方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包括阀座和能开 启的阀片,阀座设置有阀孔,阀孔与柔性波纹管的尾端出口对应,阀 片位于该阀孔内,且阀片的直径大于柔性波纹管的尾端出口的直径, 阀片的一部分与阀座相连,使得排蒸汽时,阀片未与阀座连接的部分 能够被顶起进行实现排蒸汽。
71.所述安装孔与背板之间为能拆卸式的连接,在背板的后部设置有 安装外壳,安装外壳设置有卡肩,安装孔顶在卡肩处,安装孔与卡肩 之间设置密封圈。
72.阀座卡在安装孔的后部且阀座上的凸起立圈凸出于安装孔的后 端,凸起立圈为安装后顶住卡肩的结构;或者阀座夹持在安装孔与卡 肩之间;
73.背板上设置有用于配合安装孔安装的配合通孔;配合通孔留有豁 口,由豁口的一侧开始沿着配合通孔的边缘延伸形成弹性卡垫,安装 孔的外壁设置有固定销,固定销为使用时能够穿过豁口并能在旋转后 卡住卡垫的结构。安装孔的前端设置有方便控制安装孔旋转的结构。 安装外壳的后部管的底部内壁不高于凸起立圈的底部内壁。凸起立圈 的内壁为喇叭口形状。
74.所述的自调节及自动吸合的接口为磁吸柔性接嘴;所述磁吸柔 性接嘴包括带有通孔的磁吸口,磁吸口的通孔与排气管道连通,磁吸 口为使用时能与置入配送付货仓位内的餐盒上的与柔性波纹管连接 的磁吸片吸合的结构。
75.模块热源设置在配送付货仓位内的底板上,在模块热源的侧方设 置有滑槽。
76.在底板内设置有货位电机,货位电机的输出轴设置有传动轮,传 动轮伸入滑槽内。所述传动轮为齿轮或摩擦轮。
77.该工作站还包括餐盒,所述餐盒包括外套和内盒,内盒能设置在 外套内,外套的底部设置有开口,内盒的底部作为被加热区域从外套 底部的开口裸露。
78.所述内盒主要包括使用时内置食品的内盒体和使用时能够临时 封住内盒体顶部开口的且能撕掉的封膜,封膜上设置有排气孔。
79.外套主要包括外套盒体及使用时盖在外套盒体上的上盖;上盖内 设置有餐盒排气道,餐盒排气道的进口端设置有球形囊腔;弹性球形 囊腔的底部设置有使用时与封膜上的排气孔对应的囊腔排气口,餐盒 排气道还包括防止气体从囊腔排气口倒流的单向阀。
80.餐盒排气道的出口端连接磁吸柔性接嘴。
81.囊腔排气口处设置有防止气体从囊腔排气口倒流的单向阀,所述 单向阀为位于囊腔排气口处的摆动片,摆动片的一部分与囊腔排气口 的边缘连接。
82.上盖的底部设置有使用时能够压在封膜边缘的压环。
83.排气孔的周围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呼吸孔,呼吸孔为使用时能被弹 性球形囊腔的囊腔排气口周围的部分压住且能在需要呼吸时与弹性 球形囊腔分离的结构。
84.内盒体内设置有带孔的隔板,带孔的隔板将内盒体分隔成上腔体 和下腔体。内盒体为一体式铝箔盒体或者拼接式盒体;
85.所述的拼接式盒体包括内盒体壁和内盒体加热底,内盒体壁的底 部形成开口,内盒体加热底安装在开口处。
86.所述内盒体壁为非金属材质,内盒体加热底为铝箔或铝制复合体;
87.当内盒体加热底为铝箔底时,其与内盒体壁连接形式为如下两种 方式之一:
88.第一种形式:内盒体壁的底部开口四周设置有向底部下方延伸的 开口沿,开口沿的外侧周围设置有多个弹性卡,开口沿与弹性卡之间 形成容纳内盒体加热底外沿的间隙,压圈将内盒体加热底外沿压在该 间隙内且弹性卡将压圈卡紧;
89.第二种形式:内盒体壁的底部开口四周设置有向底部下方延伸的 开口沿,开口沿的外侧周围设置有多个热熔胶钉,内盒体加热底盖住 开口沿后,内盒体加热底的外沿由热熔胶钉压紧于内盒体壁的底部;
90.当内盒体加热底为铝制复合体时,其与内盒体壁连接形式如下: 所述铝制复合体分为三层,第一层为铝箔层、第二层为与内盒体壁的 材质相同的中间层,第三层为与第一层材质相同的铝箔层,中间层夹 在第一层和第三层之间;
91.所述的第一层的四周缩进于第二层形成将第二层裸露出来的连 接槽口,所述连接槽口与内盒体壁的底部开口四周连接,而此时第一 层完全将内盒体壁的底部开口盖住。
92.弹性卡的顶端设置有向开口沿方向突出的凸起,使得间隙形成开 口小且内部大的结构。凸起为弧形或者斜坡形。上盖上方设置有用于 容纳食物的食物容纳槽。外套的底部设置有滑轨。
93.外套的底部设置有齿条或摩擦条。
94.外套的底部设置有一段盒底滑槽,齿条或摩擦条的上端伸进该盒 底滑槽内,且齿条或摩擦条能沿着该盒底滑槽移动。
95.在盒底滑槽内设置有盒底缓冲件,盒底缓冲件设置在齿条或摩擦 条的一侧或两侧。
96.齿条或摩擦条的顶端设置有两排弹性齿片,弹性齿片分为齿身和 位于齿身顶部的齿顶,齿顶为由上至下逐渐向外倾斜的斜面,斜面的 最外端与齿身之间形成使用时用于卡住盒底滑槽上沿的卡底。
97.在对应配送付货仓位的背板上或者滑槽内设置有当外套触碰后 控制货位电机停转的行程开关。
98.所述滑轨为向下延伸、向斜下方延伸或向横向延伸的结构。
99.当滑轨为向下延伸和向斜下方延伸的结构时,所述滑轨的下部为 向外倾斜的结构,底板还设置有下压导向轮,下压导向轮位于或伸入 滑槽内;滑轨为向横向延伸的结构中,下压导向轮为使用时能够压住 该滑轨的结构;当滑轨为向下延伸和向斜下方延伸的结构时下压导向 轮为使用时能够压住该滑轨的下部的向外倾斜的部分的结构。
100.下压导向轮从滑槽的侧方伸入滑槽内,下压导向轮设置在竖向导 向柱上,且下压导向轮能够转动且能够沿着竖向导向柱上下移动;下 压导向轮的上方、下方或上下两方设置弹簧。
101.当滑轨为向横向延伸的结构和向斜下方延伸的结构时,滑轨的前 端设置有便于引导下压导向轮转动至滑轨上的斜坡面;
102.当滑轨为向斜下方延伸和向下延伸的结构且滑轨的下部设置有 外倾斜的结构
时,滑轨的外倾斜的结构前端设置有便于引导下压导向 轮转动至滑轨的外倾斜的结构上的前端斜面。模块热源为能与内盒体 底部自适应贴合的结构。模块热源的底部设置有调节弹簧。
103.调节弹簧为两根或两根以上。调节弹簧套在导向柱上,导向柱的 上端伸入模块热源底部,模块热源能沿着导向柱做相对于导向柱的移 动,调节弹簧的顶部与模块热源的底部顶触或连接。
104.模块热源的底部为模块球面结构,模块球面结构的下方为能与模 块球面结构接触配合的下球面,模块球面结构能与下球面滑动配合。
105.还包括球头螺杆,球头螺杆的上端球头与模块热源球铰接,球头 螺杆的下端伸入安装孔内,球头螺杆能相对于安装孔做摆动和上下移 动,安装孔内还设置有压簧或拉簧,压簧套在球头螺杆伸进安装孔内 的部分,压簧的上端与安装孔的顶部内壁顶触或连接,压簧的下端与 球头螺杆下部的螺母顶触或连接;拉簧设置在球头螺杆的底部,拉簧 的上端连接球头螺杆下部,拉簧的下端与安装孔的底部连接。
106.球头螺杆的上端球头穿过模块球面结构后与模块热源的加热面 板球铰接,模块球面结构上供上端球头穿过的位置留有避让孔,球头 螺杆与避让孔之间留有供球头螺杆摆动的间隙。
107.球头螺杆的上端球头与模块球面结构球铰接。
108.球头螺杆的上端球头与模块热源球铰接,球头螺杆的下端伸入安 装孔内,球头螺杆能相对于安装孔上下移动,安装孔内还设置有拉簧 或顶簧,拉簧套在球头螺杆伸进安装孔内的部分,拉簧的上端与安装 孔的顶部内壁顶触或连接,拉簧的下端与球头螺杆下部的螺母连接; 顶簧设置在球头螺杆的底部,顶簧的上端连接球头螺杆下部,顶簧的 下端与安装孔的底部连接。还包括蒸屉,蒸屉与内盒配合使用。
109.排气管道连接至蒸汽回收系统,蒸汽回收系统包括回收外壳、蒸 汽换热管和冷媒管;蒸汽换热管位于回收外壳内,蒸汽回收管的上部 与排气管道的上部连通,蒸汽换热管的下端为冷凝水出口;冷媒管伸 入回收外壳内,且冷媒管连接至制冷系统。蒸汽换热管的外壁设置有 翅片。蒸汽回收系统还包括循环水泵,循环水泵的进水管和出水管伸 入回收外壳内。
110.排气管道包括排气支管和排气立管;排气立管的底部设置有出口, 排气立管的底部设置有u形反水弯。
111.所述外套设置有承托内盒的承托架,承托架上留有供内盒穿过的 承托开口。
112.在配送付货仓位内设置有用于判断配送付货仓位内置入物品的 红外探测装置。风道内还设置有导风斜面,导风斜面对应进风门设置。
113.利用基于社群智能配餐工作站所实施的配餐控制方法,该方法的 步骤如下:
114.(1)、产品管理端根据食品需求数据生成食品配置单,并将该配 置单信息匹配至配置好的食品餐盒上;
115.(2)、餐盒置入匹配好的配送付货仓位内,由该配送付货仓位进 行现场操作。
116.云管中心接收用户通过客户端形成的食品需求信息后,匹配相应 的基于社群智能配餐工作站的配送付货仓位,并形成食品需求数据, 然后分发至产品管理端和物流管理端。
117.(2)步骤中,产品管理端根据食品配置单进行生食、半生食或 熟食的配置,同时将食品配置单信息输入至食品餐盒上的射频码上完 成餐盒配置。
118.(2)步骤中,置入社群智能配餐工作站上的相匹配的配送付货 仓位的方式为如下方式之一:方式一:物流人员将食品餐盒运送至社 群智能配餐工作站处,并输入食品配置单的单号或者通过扫描食品餐 盒上的射频码使得配送付货仓位的仓门打开,配送人员将餐盒置入配 送付货仓位内,仓门关闭;
119.方式二:物流人员将食品餐盒运送至社群智能配餐工作站处,并 输入食品配置单的单号或者通过扫描食品餐盒上的射频码使得对应 该餐盒的配送付货仓位的位置显示出来,然后配送人员通过显示的配 送付货仓位的位置,由配送人员手动开启相应的仓门,,配送人员将 餐盒置入配送付货仓位内,手动关闭仓门。
120.(1)步骤中所述的食品需求数据包括食品的具体明细、需要配 送的配送付货仓位所在位置、需要如何保存以及需要用餐的时间点或 时间段。
121.(2)步骤中的现场操作包括冷藏、冷冻、烹饪、定时在冷藏状 态下的现场烹饪或者定时在冷藏环境下的现场加热。
122.优点效果:
123.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社群智能配餐工作站及配餐控制方法,本申 请将加热模块与配送的柜体结合,使得配餐可以在用户端进行现场的 烹饪或加热,很好的解决了以往的制作成品再送到用户手中的外卖方 式所存在的口感不佳、无法保证进食时的温度以及容易变质的问题;
124.本技术可以将点餐高峰期同一社群智能配餐工作站内的食品进 行集中配送,而不用像以往一样一对一单独配送,很好的解决了以往 的配送方式服务效率低、耗费成本高的问题;本技术因为可以在用户 附近的相应的社群智能配餐工作站进行现场烹饪或加热,解决了人工 保温配送在产品的配送服务距离、服务质量、服务成本,服务安全等 诸多方面存在较大的服务局限的问题。
125.另外,本技术系统以app 多温态智能适配交付服务方式,链 接预包装生活配餐供应链,线上线下、产业联动,高效实现宽泛品类 预包装生活配餐食品,一站供给,智能流通。
126.本发明使用过程中,用户在客户端进行食品的选择,本技术可以 很好的实现现场的烹饪,可以很好的保证食材的新鲜程度和口感,同 时,可以避免以往的方式运送途中食物变凉的问题,很好的解决了以 往所存在的问题;
127.而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外卖也不仅仅局限于早、中、晚 三餐,冷鲜食品的外卖需求也与日俱增,例如,可以定一些速冻的水 饺、速冻的鱼虾、需要保鲜的水果生鲜等等,目前,将此类物品运送 至指定地点后,如果客户不能及时的领取,一般的做法都是在包装内 加冰袋,然后放在指定的地点,这种方式在短时间内还可以勉强维持 的冷鲜食品的新鲜程度,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夏天,这种方式 基本维持不了太长的冷藏时间,基本的结果都是,客户取到手时,很 多冷冻的食材都融化了,需要冷藏的食品也都变质了,客户体验很不 好,因此,这类冷鲜食品都需要客户及时领取,以最大可能的保证新 鲜程度。冷鲜食品,具有严格的流通温度要求;人工配送的服务能力 限定了便当食品、冷鲜食品的流通方式;对于冷鲜食材,本技术也可 以进一步的持续提供冷藏或冷冻的储藏环境。
128.而且,在目前的物流领域里有很多物品的存放也需要维持温度或 加热保存,但目
前的设备均无法实现对存放物品进行有效的冷藏、 保持温度或加热,只能通过保温材料对容器进行封闭来实现被动的保 温或冷藏,但是这种方式持续时间有限,不能长时间保持温度,更不 能对存放的需要加热的物品进行加热,本技术也解决了这个问题。
129.另外,冷鲜食品和快餐食品的网络流通有自己特定的产品质量要 求和消费特征要求。冷鲜食品要求-20~5度的冷态保鲜质量;快餐 食品要不低于65度的热态即食质量。为了规避此类产品网购的质量 风险,个体消费者的网购订单普遍呈现分散,小价值、小包装,高频 次订购特征;另外,在消费时段上,此类产品还存在饭口时段的集中 消费要求,也就是说,大家都在用餐时间点餐、送餐,相对过于集中, 也会影响客户的体验;而本技术因为可以现场烹饪或加热,使得点餐 者可以错开饭口时间段点餐,物流端也可以提前送餐,不用担心像以 往的制作成品再配送的方式中存在的食物变凉等问题。并且在同一时 间段,同一地点的社群智能配餐工作站内的食品可以进行集中配送, 实现一对多配送。
130.综上,本技术很好的解决了以往所存在的问题。
附图说明
131.图1为本技术的外部整体示意图;
132.图2-1为配送付货仓位的一种形式的正视剖视图;
133.图2-2为隔板的翻折形式示意图;
134.图2-3为隔板的折叠形式示意图;
135.图2-4为限制隔板向下翻折或折叠的一种形式结构示意图;
136.图2-5为使得隔板保持直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137.图2-6为使得隔板保持直立状态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138.图2-7为使得隔板保持直立状态的再一种结构示意图;
139.图2-8为隔板翻折的实现方式之一;
140.图2-9为隔板翻折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之一;
141.图3为配送付货仓位的俯视剖视图;
142.图4-1为配送付货仓位的侧视剖视图;
143.图4-2为柔性波纹管后方的单向阀的一种形式的排汽原理图;
144.图4-3为柔性波纹管后方的单向阀的一种形式的端面图;
145.图4-4a为图4-2的排汽原理的排汽路径示意图;
146.图4-4b为柔性波纹管与安装孔配合的一种形式剖视示意图;
147.图4-5为图4-4b的详细标注示意图;
148.图4-6为图4-4b的另一个角度的剖视示意图;
149.图4-7为图4-6的详细标注示意图;
150.图4-8为硅胶件的一种形式示意图;
151.图4-9为硅胶件的另一种形式示意图;
152.图4-10为硅胶件的再一种形式示意图;
153.图4-11为安装孔与背板之间为能拆卸式的连接的一种形式立体 图;
154.图4-12为卡垫的一种形式示意图;
155.图4-13为卡垫的另一种形式示意图;
156.图4-14为安装孔与背板之间为能拆卸式的连接的另一种形式立 体图;
157.图4-15为为安装孔与背板之间为能拆卸式的连接的再一种形式 立体图;
158.图4-16为显示插孔的一种形式的示意图;
159.图4-17为柱形工具的形式示意图;
160.图4-18为安装孔的局部剖视图;
161.图4-19为显示插孔的另一种形式的示意图;
162.图4-20为硅胶件一种安装形式的后视图;
163.图4-21为安装孔与背板之间为能拆卸式的连接的一种形式的后 方立体图;
164.图4-22为图4-21的核心位置放大图;
165.图5为仓门结构的侧视剖视图;
166.图6-1a为配送付货仓位与排气管路连接的一种形式放大剖视图;
167.图6-1b为本技术的柔性波纹管与排气管道连通的一种方式图;
168.图6-1c为本技术的柔性波纹管与排气管道连通的另一种方式图;
169.图6-2为餐盒设置柔性波纹管的形式示意图;
170.图7-1为底板的一种形式的正视剖视放大图,也即图2-1中h所 示的方框部位的放大图;
171.图7-2为底板的传动轮与外套底部的齿条或摩擦条配合的一种 形式示意图;
172.图7-3为底板的传动轮与外套底部的齿条或摩擦条配合的另一 种形式示意图;
173.图8为餐盒结构拆分示意图;
174.图9-1为内餐盒的结构示意图;
175.图9-2为内餐盒的结构示意图二;
176.图9-3为为内餐盒的结构示意图三;
177.图9-4为餐盒的整体侧视剖视图;
178.图9-5为餐盒的俯视剖视图(即图9-4的c-c剖视图);
179.图9-6为图9-4的左下部位即齿条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180.图9-7为外套底部的齿条或摩擦条与餐盒外套底部配合的一种 形式剖视图;
181.图9-8为外套底部的齿条的局部结构立体图;
182.图9-9为外套底部的齿条与外套底部的安装立体图;
183.图9-10为外套底部的齿条或摩擦条与餐盒外套底部配合的另一 种形式剖视图;
184.图10-1为餐盒在配送付货仓位内的就位示意图;
185.图10-2为承托架的俯视示意图;
186.图11为内盒的底部的一种形式的放大示意图;
187.图12为图11中所使用的内盒体加热底的放大示意图;
188.图13为内盒的底部的另一种形式的放大示意图;
189.图14为图13的分解示意图;
190.图15为图13的局部外部立体图;
191.图16为图13的局部放大图;
192.图17-1为内盒的底部的再一种形式的局部放大图;
193.图17-2为餐盒的剖视图立体图;
194.图17-3a为球形囊腔与封膜配合排汽状态图;
195.图17-3b为图17-3a的立体剖视图;
196.图17-4a为球形囊腔与封膜配合非排汽(或逆流封闭)状态图;
197.图17-4b为图17-4a的立体剖视图;
198.图17-4c为封膜上带有呼吸孔的结构示意图(初始状态或逆流状 态);
199.图17-4d为封膜上带有呼吸孔的结构示意图(排汽状态);
200.图17-4e为呼吸孔处于呼吸状态时的示意图(球形囊腔与呼吸孔 分离出一个间隙)
201.图17-5为球形囊腔的底部示意图;
202.图17-6为餐盒底部与模块热源的配合示意图;
203.图17-7a为下压导向轮与餐盒底部滑轨配合的一种形式示意图;
204.图17-7b为下压导向轮与餐盒底部滑轨配合的另一种形式立体 局部剖视图;
205.图17-7c为图17-7b的平面示意图;
206.图17-7d为图17-7c的圆圈位置的放大图;
207.图17-7e为底板的示意图;
208.图17-7f为图17-7e的圆圈位置放大图;
209.图17-7g为下压导向轮与餐盒底部滑轨的配合的另一种形式示 意图;
210.图17-8为餐盒底部滑轨和齿条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211.图17-9为模块热源与内盒体底部自适应贴合的结构的一种形式 示意图;
212.图17-10为餐盒的结构的立体拆分图;
213.图17-11为餐盒的结构的立体拆分图;
214.图17-12为蒸屉的一种形式安装示意图;
215.图17-13为蒸屉的另一种形式的安装示意图;
216.图17-14为图17-13的局部放大图;
217.图17-15为针对图17-13的另一种安装方式图;
218.图17-16为蒸屉的再一种形式的安装示意图;
219.图17-17为图17-16的局部放大图;
220.图17-18为蒸屉的再一种形式的安装示意图;
221.图17-19为图17-18的局部放大图;
222.图17-20为蒸屉的再一种形式的安装示意图;
223.图17-21为图17-20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24.图17-22为蒸屉的再一种形式的安装示意图;
225.图17-23为图17-22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26.图17-24为蒸屉的再一种形式的安装示意图;
227.图17-25为图17-24的局部放大图;
228.图18为图17-1的外部局部示意立体图;
229.图19为图17-1的安装形式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230.图20-1为仓门安装方式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231.图20-2为齿条滑槽的结构示意图;
232.图21-1为仓门安装方式的俯视剖视图;
233.图21-2为仓门的交错布置方式的俯视图;
234.图22为电刷的一种形式示意图;
235.图23为图22的侧视剖视图;
236.图24为仓门安装形式的剖视图;
237.图25-1为本技术的制冷系统的原理示意图;
238.图25-2为导风斜面的一种形式示意图;
239.图25-3为导风斜面的另一种形式示意图;
240.图25-4为制冷、蒸汽回收等的原理框图;
241.图26为图25-1的底部的俯视剖视图;
242.图27-1为磁吸柔性接嘴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243.图27-2为磁吸柔性接嘴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244.图27-3为显示滑槽内的行程开关的示意图;
245.图27-4为显示行程开关的示意图;
246.图28为本技术的操作流程框图;
247.图29为本技术的业务功能配置图;
248.图30-1为卡扣翻板的一种形式示意图;
249.图30-2为卡扣翻板的另一种形式示意图;
250.图30-3为卡扣翻板扣合状态的侧视图;
251.图30-4为卡扣翻板扣合状态的剖视图;
252.图30-5为卡扣翻板的再一种形式示意图;
253.图30-6为图30-5的卡扣翻板扣合状态的剖视图;
254.图31为蒸汽回收系统示意图;
255.图32为配送付货仓位与蒸汽回收系统连通的示意图;
256.图33为蒸汽回收系统的剖视图;
257.图34为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258.图35为底板的结构的另一个角度示意图
259.图36为模块热源的一种形式示意图;
260.图37-1为图36的模块热源的拆分立体图;
261.图37-2为模块热源的一种形式的剖视图;
262.图38-1为模块热源的一种形式中的加热面板及加热组件结构示 意图;
263.图38-2为模块热源的一种形式中的加热面板及加热组件结构另 一种形式示意图;
264.图38-3为模块热源的一种形式中的加热面板及加热组件结构一 种结合方式示意图;
265.图39为模块热源与内盒体底部自适应贴合的结构的另一种形式 局部剖视图;
266.图40为模块热源与内盒体底部自适应贴合的结构的另一种形式 局部拆分图;
267.图41为图39的形式的剖面图;
268.图42为图41中使用过程中发生偏移时的状态图;
269.图43为模块热源与内盒体底部自适应贴合的结构的再一种形式 示意图;
270.图44为图43中使用过程中发生偏移时的状态图;
271.图45为模块热源与内盒体底部自适应贴合的结构的再一种形式 示意图;
272.图46为模块热源与内盒体底部自适应贴合的结构的再一种形式 示意图;
273.图47为模块热源与内盒体底部自适应贴合的结构的再一种形式 示意图;
274.图48为图47中使用过程中发生偏移时的状态图;
275.图49为本技术中的货位电机或仓门上的电机的控制电路图;
276.图50为本技术模块热源控制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7.社群智能配餐工作站,主要包括模块热源3和柜体1,柜体1设 置一个或多个配送付货仓位2(两个或两个以上都算多个);模块热 源3对应一个或多个配送付货仓位2设置(就是可以只在其中一个配 送付货仓位2内设置加热模块,也可以在多个配送付货仓位2内设置 加热模块)。模块热源3,模块热源3可以采用现有加热技术,电加 热等,例如:其原理与电磁炉、电陶炉、加热丝加热等雷同;模块热 源3的数量可以与内盒体16-1的数量相适应,例如:内盒体16-1为 两个,那么如图3所示,模块热源3就是两个,且两个模块热源3之 间相互独立,当然模块热源3的数量也可以不与内盒体16-1的数量 相适应,例如:内盒体16-1为一个的时候也可以使用两个模块热源 3同时烹饪加热;而模块热源3也可以为一个,此情况下,如果是两 个内盒体16-1(此时如果两个内盒体16-1内需要烹饪的食物相同), 也可以同时在一个模块热源3上烹饪加热;
278.另外,如图34至图38所示为举例的加热模块的一种形式,该形 式中加热模块包括加热面板37及加热组件,加热面板37可以为铸铝 材质,即为压铸铝工艺制备;所述加热组件设置在加热面板37的背 面37b,所述加热组件构成为:加热电阻丝38a外包覆陶瓷38b,然 后一起设置在加热组件壳体38内,也就是说加热组件从内至外依次 是发热电阻丝、陶瓷和加热组件壳体38,加热组件壳体38优选为铸 铝壳,铸铝壳为压铸铝工艺制备;加热组件可以为“s”形铺设(如 图38-1)也可以为c形(如图38-2所示)或环形铺设等,当然也可 以是其他任何一种等同的、能起到加热目的铺设方式。加热组件壳体 38上留有将外部电路与电阻丝连接的安装定位座38-1。加热面板37 的正面37a涂覆陶瓷或特氟龙;加热组件壳体38与加热面板37可以 采用一体式压铸,当然也可以将加热组件用安装螺栓38-2和压片 38-3等安装在加热面板37的背面37b,具体的安装方式如图38-3所 示,将压片38-3压在加热组件壳体38上,然后用安装螺栓38-2将 压片38-3的两端与加热面板37固定;
279.加热面板37的背面37b还可以设置测温装置(测温传感器等, 直接采用现有标准元器件)38-4(用于监测加热面板37的温度),使 用时,两个安装定位座38-1与外部电路连接,同时,可以在与电阻 丝连接的外部电路上连接一个过温保护装置(直接采用现有标准元器 件);
280.另外,加热模块3还可以包括隔热安装盘39,加热面板37与隔 热安装盘39安装在一起,加热面板37与隔热安装盘39之间可以设 置隔热硅胶40,这里的安装方式可以采用如图34-37所示,隔热安 装盘39带有安装槽39-1,隔热硅胶40为隔热硅胶环,该隔热硅胶 环内壁设置有阶梯台40-1(如图37-1和图37-2所示),加热面板37 卡在该阶梯台40-1处(如图
37-2所示),该隔热硅胶环的底部设置 有底部阶梯台40-2(如图37-2所示),该隔热硅胶环通过该底部阶 梯台40-2卡在隔热安装盘39的安装槽39-1上沿,安装槽39-1的底 板上开有走线的开口39-2;此种情况中,一般为了安装牢固,可以 在加热面板37的背面37b设置带有内螺纹的螺栓安装孔38-5(不是 通孔,就是一个槽),该螺栓安装槽可以是直接开在加热面板37的背 面37b的内壁为圆柱形的内螺纹槽,也可以是安装在加热面板37的 背面37b的内壁为圆柱形的内螺纹安装管,然后固定时,紧固螺栓 39-3穿过安装槽39-1的底板并深入螺栓安装孔38-5内并与螺栓安 装孔38-5螺纹配合完成加热面板37、隔热安装盘39和隔热硅胶40 之间的相对固定。
281.进一步的还可以包括(带有单向阀的)排气管道4,排气管道4 与一个或多个设置模块热源3的配送付货仓位2连通(这里的意思是 说,在设置模块热源3的配送付货仓位2中,其中一个或多个配送付 货仓位2与排气管道4连通)。
282.进一步的还可以包括制冷系统(现有技术,同风冷冰箱制冷原理 雷同);制冷系统与一个或多个配送付货仓位(2)连通,制冷系统所 对应的配送付货仓位(2)可以设置有加热模块,也可以是没有加热 模块的。
283.排气管道4及制冷系统可以选择其一设置,也可以两者都设置;
284.针对制冷系统,还包括风门,风门5与制冷系统连通(就是说与 制冷系统连通的配送付货仓位2通过风门与制冷系统连通);风门5 包括进风门5-1和出风门5-2;进风门5-1(进风门5-1与进风道5-3a 连通,例如图25-1中右侧的箭头向上的管路就是进风道)对应一个 或多个配送付货仓位2设置,出风门5-2(出风门5-2与回风道5-3b 连通,例如图25-1中左侧的箭头向下的管路就是回风道)对应一个 或多个配送付货仓位2设置。风门处一般为电动风门,通过控制风门 的开闭以实现风路的开闭,这个风门与市面上风冷冰箱的电动风门雷 同,现有产品,直接采购。
285.如图25-1、图25-4及图26所示,制冷系统主要包括蒸发器5-6、 循环风机5-5、压缩机5-8和冷凝器5-9(如图25-1和图26所示, 蒸发器5-6、循环风机5-5、压缩机5-8和冷凝器5-9可以设置在整 个社群智能配餐工作站的底部),主要的连接方式为,压缩机5-8连 接冷凝器5-9,冷凝器5-9连接蒸发器5-6,蒸发器5-6连接压缩机 5-8,蒸发器5-6所在的位置与冷风循环路径连通(这个冷风循环路 径就是冷风经过进风道5-3a输送经过进风门进入配送付货仓位2, 再从配送付货仓位2的出风门出来,经过回风道5-3b继续经过蒸发 器后再循环的路径。如图25-1中的箭头所示的就是冷风循环的路径, 以及图25-4中上半部分所示),也可以理解为:蒸发器5-6置于一个 管路内,该管路的的一端管路(例如图25-1和图26中所示的右端) 作为出风口5-10,该出风口5-10连循环风机5-5,循环风机5-5再 与进风道5-3a连通(例如图25-1中右侧的箭头向上的管路就是进风 道),蒸发器5-6所在管路位置的另一端管路(例如图25-1和图26 中所示的左端)作为回风口5-11,该回风口与回风道5-3b连通(例 如图25-1中左侧的箭头向下的管路就是回风道);通过循环风机5-5 的作用使得冷风由进风道进入配送付货仓位2,再经过回风道回到蒸 发器冷却后继续循环,如图25-1中的整个箭头方向,就是风循环路 径,当然为了增强风循环效果,也可以在回风口5-11处也可以再连 一个循环风机。
286.循环风机5-5将风通过社群智能配餐工作站的进风道5-3a输送 至配送付货仓位2的进风门5-1,之后途径配送付货仓位2再经过出 风门5-2输送至蒸发器5-6的回风口5-11
经过蒸发器后再循环,图 25-1中的5-4为配送付货仓位2即仓单元的保温外壳,图26中的5-13 为排水口(外部环境的冷凝水排水口,设备外界空气环境蒸汽会有一 些在蒸发器周边冷凝,通过该排水口排出,防止设备缝隙积水),5-12 为社群智能配餐工作站的保温外壳;制冷系统同现有公知制冷系统原 理基本雷同。
287.所述社群智能配餐工作站,还包括中央控制模块,制冷系统中的 风门的开启,冷气的循环(循环风机的开启)也都是通过中央控制模 块控制。
288.配送付货仓位2为多个时,柜体1分为一层或多层,当柜体1为 一层时,多个配送付货仓位2横向布置(即如图1所示的由左至右的 方向);当柜体1为多层时,多层之间自上而下分布,每层内设置一 个或多个配送付货仓位2。
289.柜体的方式之一:
290.当柜体1为一层,且该层内设置多个配送付货仓位2时(该种情 况可以适用于纵向空间(就是上下方向)不是很充足但是横向空间还 算充足的地方或者是整体需求量不是特别大的地方,本方式可以进行 多个位置的多点布置),左右相邻的配送付货仓位2之间通过隔板分 隔,风门5的设置方式为如下几种方式中的一种:
291.第一种方式:风门只有一组(每组中的进风门5-1和出风门5-2 都可以是一个或多个),进风门5-1和出风门5-2同时对应同一个配 送付货仓位2;此种情况中,只能根据需要单独调整相应配送付货仓 位2内的冷风;
292.第二种方式:风门只有一组(每组中的进风门5-1和出风门5-2 都可以是一个或多个),进风门5-1对应其中一个配送付货仓位2设 置,出风门5-2对应其他配送付货仓位2中的一个,在进风门5-1通 往出风门5-2的风路所需穿过的隔板留有供冷气流通的孔隙(这个第 二种方式中,如果在第一个配送付货仓位2设置进风门5-1,而在第 二个配送付货仓位2设置出风门5-2,那么在第一个和第二个配送付 货仓位2之间的隔板设置供冷气流通的孔隙;而如果在第二个配送付 货仓位2设置进风门5-1,而在第五个配送付货仓位2设置出风门5-2, 那么在第二个和第三个配送付货仓位2之间的隔板、第三个和第四个 配送付货仓位2之间的隔板以及第四个和第五个配送付货仓位2之间 的隔板均设置供冷气流通的孔隙;其他情况以此类推);
293.第三种方式:风门只有一组,其中进风门5-1对应其中一端的配 送付货仓位2设置;出风门对应另一端的配送付货仓位2设置(例如: 横向共有五个配送付货仓位2,那么进风门5-1对应首端的第一个配 送付货仓位2设置,那么出风门则对应位于末端的第五个配送付货仓 位2),相邻的配送付货仓位2之间的隔板留有供冷气流通的孔隙; 此种情况,可以同时对所有的配送付货仓位2实现冷风调节;
294.第四种方式:进风门5-1对应全部配送付货仓位2设置,出风门 5-2对应全部配送付货仓位2设置(此时,相邻的配送付货仓位2之 间的隔板也可以留有供冷气流通的孔隙,当然也可以不留,因为此时 相当于每个配送付货仓位2都有进风门和出风门,根据需要选择即 可);此种情况,可以对多个配送付货仓位2实现冷风调节,我们以 相邻的配送付货仓位2之间的隔板没有孔隙的方式为例,可以单独调 节其中的一个配送付货仓位2的冷风,也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其中的两 个或三个配送付货仓位2的冷风。
295.第五种方式:进风门5-1对应一部分配送付货仓位2设置,出风 门5-2对应一部分配送付货仓位2设置;(此时,在进风门5-1通往 出风门5-2的风路所需穿过的隔板可以留有
式是针对位于左右端部的配送付货仓位2中的一处或多处,端部就是 如图2-1所示的左端或右端),也就是说进风门和出风门的位置可以 为如下的方式:
304.进风门和出风门可以同时设置在背板8上,或者同时设置在底板 7上,或者同时设置在侧板上(此种情况针对的是位于端部的配送付 货仓位(2)),或者同时设置在顶板上,或者同时设置在隔板上;
305.或者进风门和出风门的位置也可以为如下的方式:
306.进风门设置在背板上,出风门设置在除背板以外的其他位置,或 者进风门设置在底板上,出风门设置在除底板以外的其他位置,或者 进风门设置在顶板上,出风门设置在除顶板以外的其他位置,或者进 风门设置在侧板上(此种情况针对的是位于端部的配送付货仓位2), 出风门设置在除侧板以外的其他位置,或者进风门设置在隔板上,出 风门设置在隔板以外的其他位置;这种形式中进风门与出风门位置互 换也可,只要保证进风门是与进风道5-3a连通,而出风门是与回风 道5-3b连通即可。
307.上述需要说明的是,当柜体1为一层,且该层内只有一个配送付 货仓位2时,此时就相当于一个家庭自用的带有加热、制冷、排气功 能(可不选择带有制冷功能)的一个微型的配餐工作站了,其风门等 当然也只是设置一组即可;另外,一般情况,家庭使用的微型的配餐 工作站也可以为柜体1为一层且该层内只有2-3个配送付货仓位2的 形式,此时,可以满足三口或多口之家不同的口味需求。
308.上面所述的隔板留有供冷气流通的孔隙,可以是在隔板本身上设 置孔隙,也可以是隔板与配送付货仓位2背板之间的间隙,也可以是 隔板与配送付货仓位2顶板之间的间隙,也可以是隔板与配送付货仓 位2底板之间的间隙,也可以是隔板与仓门之间的间隙,任选其中的 一种或多种。
309.柜体实施方式之二:
310.柜体1为多层且每层设置一个配送付货仓位2时,此种情况就相 当于一个立式的单列的社群智能配餐工作站,其可以适用横向空间不 是很充足但纵向空间充足的地方,或者需求量不是很大的地方,也可 以采用本方式进行多个位置的多点布置,本方式可以与柜体实施方式 之一的方式一起配合进行适应性的多点布置;本方式中的风门5的设 置方式也为如下方式之一:
311.第一种方式:风门只有一组,进风门5-1和出风门5-2同时对应 一个配送付货仓位2;此种情况中,可以根据需要单独调整相应配送 付货仓位2内的冷风;
312.第二种方式:风门只有一组,进风门5-1对应其中一个配送付货 仓位2设置,出风门5-2对应其他配送付货仓位2中的一个,在进风 门5-1通往出风门5-2的风路所需穿过的底板留有供冷气流通的孔隙 (此种方式中:例如在第一个配送付货仓位2内设置进风门,然后可 以在第二个、第三个或第四个配送付货仓位2

等等设置出风门,或 者在第一个配送付货仓位2内设置进风门,在第三个、第五个或第六 个配送付货仓位2设置出风门;也就是说,此种情况,如果在上端第 一个配送付货仓位2设置进风门5-1,而在上端第二个配送付货仓位 2设置出风门5-2,那么在第一个和第二个配送付货仓位2之间的底 板留有供冷气流通的孔隙;而如果在第二个配送付货仓位2设置进风 门5-1,而在第五个配送付货仓位2设置出风门5-2,那么在第二个 和第三个配送付货仓位2之间的底板、第三个和第四个配送付货仓位 2之间的底板以及第四个和第五个配送付货仓位2之间的底板均留有 供冷气流
通的孔隙;其他情况以此类推);
313.第三种方式:风门只有一组,其中进风门5-1对应上端或下端的 配送付货仓位2设置;出风门对应下端或上端的配送付货仓位2设置 (进风门5-1和出风门各占一端,就是进风门和出风门一个对应上端 的配送付货仓位2,而另一个对应下端的配送付货仓位2,相互之间 的位置可根据需要选择),上下相邻的两个配送付货仓位2之间的底 板7留有供冷气流通的孔隙;此种情况,可以同时对多个配送付货仓 位2实现冷风调节。
314.第四种方式:进风门5-1对应全部配送付货仓位2设置,出风门 5-2对应全部配送付货仓位2设置(此种情况中,在进风门5-1通往 出风门5-2的风路所需穿过的底板可以留有供冷气流通的孔隙,当然 也可以不留);
315.第五种方式:进风门5-1对应一部分配送付货仓位2设置,出风 门5-2对应一部分配送付货仓位2设置(此种情况中:可以针对其中 的两个配送付货仓位2各设置一组风门(共两组风门),或可以针对 其中的三个配送付货仓位2各设置一组风门(共三组风门)等等,以 此类推,例如,进风门5-1对应第一至第三个配送付货仓位2设置, 出风门也对应第一至第三个配送付货仓位2设置,此时,底板可以留 有供冷气流通的孔隙,当然也可以不留;此种情况中:也可以是如下 的方式:进风门5-1对应第一至第三个配送付货仓位2设置,出风门 对应第二至第四个配送付货仓位2设置,此时,可以在第一配送付货 仓位2与第二配送付货仓位2之间的底板、第二配送付货仓位2与第 三配送付货仓位2之间的底板以及第三配送付货仓位2与第四配送付 货仓位2之间的底板留有供冷气流通的孔隙,当然还可以采用其他的 组合方式);
316.第六种方式:进风门5-1对应一个或一部分配送付货仓位2设置; 出风门对应全部配送付货仓位2设置;(在进风门5-1通往出风门5-2 的风路所需穿过的底板留有供冷气流通的孔隙);
317.第七种方式:进风门5-1对应全部配送付货仓位2设置;出风门 对应一个或一部分配送付货仓位2设置;(在进风门5-1通往出风门 5-2的风路所需穿过的底板留有供冷气流通的孔隙);
318.第八种方式:进风门5-1对应一个配送付货仓位2设置;出风门 对应一部分配送付货仓位2设置;(在进风门5-1通往出风门5-2的 风路所需穿过的底板留有供冷气流通的孔隙);
319.第九种方式:出风门对应一个配送付货仓位2设置;进风门对应 一部分配送付货仓位2设置;(在进风门5-1通往出风门5-2的风路 所需穿过的底板留有供冷气流通的孔隙);
320.上述情况中,进风门和出风门都不仅仅限于一个,也就是说进风 门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同理出风门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 个;
321.进风门可以设置在配送付货仓位2对应的背板8、底板7、顶板、 侧板中的一处或多处;出风门可以设置在配送付货仓位2对应的背板8、底板7、顶板、侧板中的一处或多处;
322.进风门和出风门的位置可以为如下的方式:
323.进风门和出风门可以同时设置在背板8上,或者同时设置在底板 7上,或者同时设置在侧板上,或者同时设置在顶板上;
324.或者进风门和出风门的位置也可以为如下的方式:
325.进风门设置在背板上,出风门设置在除背板以外的其他位置,或 者进风门设置在底板上,出风门设置在除底板以外的其他位置,或者 进风门设置在顶板上,出风门设置在除顶板以外的其他位置,或者进 风门设置在侧板上(此种情况针对的是位于端部的配送付货仓位2), 出风门设置在除侧板以外的其他位置;这种形式中进风门与出风门位 置互换也可互换,只要保证进风门是与进风道5-3a连通,而出风门 是与回风道5-3b连通即可。
326.上面所述的底板留有供冷气流通的孔隙,可以是在底板本身上设 置孔隙,也可以是底板与配送付货仓位(2)背板之间的间隙,也可 以是底板与仓门之间的间隙,也可以是底板与配送付货仓位(2)侧 板之间的间隙,任选其中的一种或多种。
327.柜体实施方式三:柜体1分为多层且每层设置多个配送付货仓位 2,风门5的设置方式为如下几种方式之一:
328.当柜体1分为多层且每层设置多个配送付货仓位2时,
329.风门5的设置方式为如下几种方式之一:
330.第一种方式:风门为一组,其中进风门5-1和出风门对应同一个 配送付货仓位2设置;
331.第二种方式:风门为一组,其中进风门5-1对应其中一个配送付 货仓位2设置,出风门对应其他的配送付货仓位2中的一个设置,在 进风门5-1通往出风门5-2的风路所需穿过的底板或隔板留有供冷气 流通的孔隙或者在进风门5-1通往出风门5-2的风路所需穿过的底板 和隔板留有供冷气流通的孔隙;这里所说的隔板留有供冷气流通的孔 隙,可以是在隔板本身上设置孔隙,也可以是隔板与配送付货仓位2 背板之间的间隙,也可以是隔板与配送付货仓位2顶板之间的间隙, 也可以是隔板与配送付货仓位2底板之间的间隙,也可以是隔板与仓 门之间的间隙,任选其中的一种或多种;这里所说的底板留有供冷气 流通的孔隙,可以是在底板本身上设置孔隙,也可以是底板与配送付 货仓位2背板之间的间隙,也可以是底板与仓门之间的间隙,也可以 是底板与配送付货仓位2侧板之间的间隙(此种情况如图1所示,是 针对左端、右端或左右两端的配送付货仓位2而言),任选其中的一 种或多种;
332.第三种方式:风门设置以横向的层为单位,设置风门的层为横向 的一层或多层,设置风门的层中,每层(横向多个配送付货仓位2) 设置一组风门(意思就是说,如图1所示,例如在横向的第一层、第 二层和第三层设置风门,那么第一层单独对应一组风门、第二层单独 对应一组风门、第三层也单独对应一组风门),其中进风门5-1对应 该层的其中一端的配送付货仓位2设置(例如左端);出风门对应另 一端的配送付货仓位2设置(例如右端)(也就是说,进风门5-1和 出风门5-2各占一端),相邻的配送付货仓位2的隔板上留有供冷气 流通的孔隙(这里所说的隔板留有供冷气流通的孔隙,可以是在隔板 本身上设置孔隙,也可以是隔板与配送付货仓位2背板之间的间隙, 也可以是隔板与配送付货仓位2顶板之间的间隙,也可以是隔板与配 送付货仓位2底板之间的间隙,也可以是隔板与仓门之间的间隙,任 选其中的一种或多种);
333.第四种方式:设置风门以列为单位,设置风门的列为一列或多列 (如图1所示的竖向为一列),设置风门的列中,每列设置一组风门, 其中进风门5-1对应上端或下端的配送付货仓位2设置;出风门对应 下端或上端的配送付货仓位2设置(进风门5-1和出风门各占一端); 上下两个相邻的配送付货仓位2之间的底板7留有供冷气流通的孔隙 (这里所说的
底板留有供冷气流通的孔隙,可以是在底板本身上设置 孔隙,也可以是底板与配送付货仓位2背板之间的间隙,也可以是底 板与配送付货仓位2仓门之间的间隙、或者底板与配送付货仓位2侧 板之间的间隙(这种情况是针对位于左端、右端或者左右两端的配送 付货仓位2而言的),任选其中的一种或多种);
334.第五种方式:进风门5-1对应全部配送付货仓位2设置,出风门 5-2对应全部配送付货仓位2设置;(此时,可以在底板、隔板或者 底板及隔板留有供冷气流通的孔隙,当然因为进风门5-1和出风门是 一个对一个的,也可以不设置孔隙;而如果需要设置孔隙时,意思是 说,如果进风门5-1通往出风门5-2的风路仅仅需要穿过底板,那么 就在底板上设置供冷气流通的孔隙;如果进风门5-1通往出风门5-2 的风路仅仅需要穿过隔板,那么就在隔板上设置供冷气流通的孔隙, 如果进风门5-1通往出风门5-2的风路既穿过底板又穿过隔板,那么 就在这些底板和隔板上都留有供冷气流通的孔隙;这里所说的隔板留 有供冷气流通的孔隙,可以是在隔板本身上设置孔隙,也可以是隔板 与配送付货仓位2背板之间的间隙,也可以是隔板与配送付货仓位2 顶板之间的间隙,也可以是隔板与配送付货仓位2底板之间的间隙, 也可以是隔板与仓门之间的间隙,任选其中的一种或多种;这里所说 的底板留有供冷气流通的孔隙,可以是在底板本身上设置孔隙,也可 以是底板与配送付货仓位2背板之间的间隙,也可以是底板与仓门之 间的间隙,也可以是底板与配送付货仓位2侧板之间的间隙(此种情 况是针对左端、右端或左右两端的配送付货仓位2而言)任选其中的 一种或多种);
335.第六种方式:进风门5-1对应全部配送付货仓位2设置,出风门 5-2对应一个或一部分配送付货仓位2设置;在进风门5-1通往出风 门5-2的风路所需穿过的底板、隔板或者底板及隔板可以设置供冷气 流通的孔隙;(这里的意思是说,如果进风门5-1通往出风门5-2的 风路仅仅穿过底板,那么就在底板上设置供冷气流通的孔隙;如果进 风门5-1通往出风门5-2的风路仅仅穿过隔板,那么就在隔板上设置 供冷气流通的孔隙,如果进风门5-1通往出风门5-2的风路既穿过底 板又穿过隔板,那么就在这些底板和隔板上都设置供冷气流通的孔 隙);
336.第七种方式:进风门5-1对应一个或一部分配送付货仓位2设置; 出风门对应全部配送付货仓位2设置;在进风门5-1通往出风门5-2 的风路所需穿过的底板、隔板或者底板及隔板可以设置供冷气流通的 孔隙(这里的意思是说,如果进风门5-1通往出风门5-2的风路仅仅 穿过底板,那么就在底板上设置供冷气流通的孔隙;如果进风门5-1 通往出风门5-2的风路仅仅穿过隔板,那么就在隔板上设置供冷气流 通的孔隙,如果进风门5-1通往出风门5-2的风路既穿过底板又穿过 隔板,那么就在这些底板和隔板上都设置供冷气流通的孔隙);
337.第八种方式:进风门5-1对应一部分配送付货仓位2设置;出风 门对应一部分配送付货仓位2设置;在进风门5-1通往出风门5-2的 风路所需穿过的底板、隔板或者底板及隔板可以设置供冷气流通的孔 隙(这里的意思是说,如果进风门5-1通往出风门5-2的风路仅仅穿 过底板,那么就在底板上设置供冷气流通的孔隙;如果进风门5-1通 往出风门5-2的风路仅仅穿过隔板,那么就在隔板上设置供冷气流通 的孔隙,如果进风门5-1通往出风门5-2的风路既穿过底板又穿过隔 板,那么就在这些底板和隔板上都设置供冷气流通的孔隙,而此种情 况中如果出风门与进风门对应的配送付货仓位2相同,那就相当于这 些配送
付货仓位2中每一个配送付货仓位2都同时对应一个进风门和 一个出风门,那么此时,风路可能就不需要穿过隔板、底板等,此时, 就不需要在隔板、底板等设置所述的孔隙,当然此种情况想要设置孔 隙也可以);
338.第九种方式:进风门5-1对应一个配送付货仓位2设置;出风门 对应一部分配送付货仓位2设置;在进风门5-1通往出风门5-2的风 路所需穿过的底板、隔板或者底板及隔板可以设置供冷气流通的孔隙(这里的意思是说,如果进风门5-1通往出风门5-2的风路仅仅穿过 底板,那么就在底板上设置供冷气流通的孔隙;如果进风门5-1通往 出风门5-2的风路仅仅穿过隔板,那么就在隔板上设置供冷气流通的 孔隙,如果进风门5-1通往出风门5-2的风路既穿过底板又穿过隔板, 那么就在这些底板和隔板上都设置供冷气流通的孔隙)
339.第十种方式:出风门对应一个配送付货仓位2设置;进风门对应 一部分配送付货仓位2设置;在进风门5-1通往出风门5-2的风路所 需穿过的底板、隔板或者底板及隔板可以设置供冷气流通的孔隙(这 里的意思是说,如果进风门5-1通往出风门5-2的风路仅仅穿过底板, 那么就在底板上设置供冷气流通的孔隙;如果进风门5-1通往出风门 5-2的风路仅仅穿过隔板,那么就在隔板上设置供冷气流通的孔隙, 如果进风门5-1通往出风门5-2的风路既穿过底板又穿过隔板,那么 就在这些底板和隔板上都设置供冷气流通的孔隙)
340.上述情况中,进风门和出风门都不仅仅限于一个,也就是说进风 门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同理出风门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 个;
341.进风门可以设置在配送付货仓位2对应的背板8、底板7、顶板、 隔板、侧板(设置在侧板这种形式是针对位于端部的配送付货仓位2) 中的一处或多处;出风门可以设置在配送付货仓位2对应的背板8、 底板7、顶板、隔板、侧板(设置在侧板这种形式是针对位于端部的 配送付货仓位2)中的一处或多处,(端部就是如图1所示的左端和 右端),也就是说进风门和出风门的位置可以为如下的方式:
342.进风门和出风门可以同时设置在背板8上,或者同时设置在底板 7上,或者同时设置在侧板上(此种情况针对的是位于端部的配送付 货仓位2),或者同时设置在顶板上,或者同时设置在隔板上;
343.或者进风门和出风门的位置也可以为如下的方式:
344.进风门设置在背板上,出风门设置在除背板以外的其他位置,或 者进风门设置在底板上,出风门设置在除底板以外的其他位置,或者 进风门设置在顶板上,出风门设置在除顶板以外的其他位置,或者进 风门设置在侧板上(此种情况针对的是位于端部的配送付货仓位2), 出风门设置在除侧板以外的其他位置,或者进风门设置在隔板上,出 风门设置在隔板以外的其他位置;这种形式中进风门与出风门位置互 换也可,只要保证进风门是与进风道5-3a连通,而出风门是与回风 道5-3b连通即可。
345.柜体实施方式四:
346.当柜体1分为多层且有的层设置一个配送付货仓位2,而有的层 设置多个配送付货仓位2时,其中一个或多个配送付货仓位2设置进 风门,其中一个或多个配送付货仓位2设置出风门,此种情况中,在 进风门5-1通往出风门5-2的风路所需穿过的底板、隔板或者底板及 隔板可以设置供冷气流通的孔隙(这里的意思是说,如果进风门5-1 通往出风门5-2的风路仅仅穿过底板,那么就在底板上设置供冷气流 通的孔隙;如果进风门5-1通往出风门5-2的风路仅仅穿过隔板,那 么就在隔板上设置供冷气流通的孔隙,如果进风门5-1通往
出风门 5-2的风路既穿过底板又穿过隔板,那么就在这些底板和隔板上都设 置供冷气流通的孔隙,而此种情况中如果出风门与进风门对应的配送 付货仓位2相同,那就相当于这些配送付货仓位2中每一个配送付货 仓位2都同时对应一个进风门和一个出风门,那么此时,风路可能就 不需要穿过隔板、底板等,此时,就不需要在隔板、底板等设置所述 的孔隙,当然此种情况想要设置孔隙也可以。
347.上述情况中,进风门和出风门都不仅仅限于一个,也就是说进风 门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同理出风门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 个;
348.进风门可以设置在配送付货仓位2对应的背板8、底板7、顶板、 隔板、侧板(设置在侧板这种形式是针对位于端部的配送付货仓位2) 中的一处或多处;出风门可以设置在配送付货仓位2对应的背板8、 底板7、顶板、隔板、侧板(设置在侧板这种形式是针对位于端部的 配送付货仓位2)中的一处或多处,(端部就是如图1所示的左端和 右端),也就是说进风门和出风门的位置可以为如下的方式:
349.进风门和出风门可以同时设置在背板8上,或者同时设置在底板 7上,或者同时设置在侧板上(此种情况针对的是位于端部的配送付 货仓位2),或者同时设置在顶板上(这里的顶板,当配送付货仓位2 只有一层时,就是如图2所示的配送付货仓位2的顶部的板,就是与 底板7相对的板,而当配送付货仓位2为上下多层时,上下两层之间 通过底板7分隔,此时,对于上部的配送付货仓位2来讲,底板7可 能就是底板,而对于下部的配送付货仓位2来讲,此时底板7可能也 是下层配送付货仓位2的顶板),或者同时设置在隔板上;
350.或者进风门和出风门的位置也可以为如下的方式:
351.进风门设置在背板上,出风门设置在除背板以外的其他位置,或 者进风门设置在底板上,出风门设置在除底板以外的其他位置,或者 进风门设置在顶板上,出风门设置在除顶板以外的其他位置,或者进 风门设置在侧板上(此种情况针对的是位于端部的配送付货仓位2), 出风门设置在除侧板以外的其他位置,或者进风门设置在隔板上,出 风门设置在隔板以外的其他位置;这种形式中进风门与出风门位置互 换也可,只要保证进风门是与进风道5-3a连通,而出风门是与回风 道5-3b连通即可。
352.另外,需要说的是上述所有的风门的设置方式并非穷举。
353.上述的左右相邻的两个配送付货仓位2之间的隔板6留有供冷气 流通的孔隙为以下几种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第一种方式:隔板6与 背板8之间的间隙a;第二种方式:隔板6与柜体1的仓门9之间的 间隙b;第三种方式:设置在隔板6上的孔洞;第四种方式:隔板6 与(配送付货仓位2)底板之间的间隙;第五种方式:隔板6与(配 送付货仓位2)顶板之间的间隙。
354.上述的上下相邻的两个配送付货仓位2之间的底板7留有供冷气 流通的孔隙为以下几种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第一种方式:底板7与 柜体1的背板8之间的间隙;第二种方式:底板7与柜体1的仓门9 (一般是对应下部的横梁9-1)之间的间隙;第三种孔隙方式:设置 在底板7上的孔洞;第四种方式:底板7与柜体1的侧板1-1之间的 间隙(这种情况一般是针对侧面端部的配送付货仓位2来讲)。
355.当配送付货仓位2为多个时,横向相邻的两个配送付货仓位2之 间通过隔板6分隔,隔板6为永久固定方式(就是直接固定在相邻的 两个配送付货仓位2之间)或者灵活固定式(就是可拆卸或者可翻转 或可折叠等等),灵活固定式的隔板6为如下几种方式之一:
吸柔性接嘴12实际就是排气口)。第四种隔板6的形式中,隔板6的 后端(就是靠近背板的一侧)与背板8连接的位置设置有能方便隔板 6向背板8方向翻折的翻折构件(例如:合页、铰链、转轴或者其他 能起到相似功能的构件,现有技术中能起到相同作用的就可以);或 者在隔板6的上端、下端或者上下两端设置有能方便隔板6向背板8 方向翻折的翻折构件,此时,以翻折构件为轴的形式为例,如果是隔 板6的上端设置翻折构件时,可以在顶板靠近后侧背板的位置设置轴 (轴的方向垂直于顶板),然后在隔板上端靠近后侧背板的位置设置 轴套或轴承,套在该轴上,实现隔板的转动;隔板6的下端设置翻折 构件时,可以在底板靠近后侧背板的位置设置轴(轴的方向垂直于底 板),然后在隔板下端靠近后侧背板的位置设置轴套或轴承,套在该 轴上,实现隔板的转动。
360.上述的第二种隔板6的形式中,配送付货仓位2的顶板或背板(一 般选择背板的上部,以靠近顶板的位置为宜)设置有当隔板向上翻折 或折叠后能够临时限制隔板6向下翻转或折叠的构件(也就是使得隔 板能够临时性的与顶板或背板固定);例如用于吸附隔板6的磁铁(此 时隔板6为铁制材质,磁铁可以设置在配送付货仓位2的顶板底部, 翻折之后隔板与磁铁吸附)或者用于挂住隔板6的挂钩6-2或者其他 公知的现有构件都可以,能够临时限制隔板6向下翻转的构件可以设 置在配送付货仓位2的顶板或者背板上;如图2-4所示,挂钩6-2通 过转轴6-3设置在配送付货仓位2的顶板,挂钩6-2能以该转轴6-3 为轴转动,当隔板向上翻折或折叠时,将挂钩6-2扳至如图2-4中虚 线所示的位置,当隔板向上翻折或折叠至如图所示的状态之后,将挂 钩6-2扳回并勾住隔板底部,如图2-4所示的实线状态,当然也可以 在转轴6-3上设置扭簧,当挂钩6-2扳至如图2-4中虚线所示的位置 时,扭簧上劲,之后松开挂钩6-2通过扭簧的作用自动使得挂钩6-2 勾住隔板底部,如图中实线所示的状态。
361.优选的,第二种隔板6的形式中,配送付货仓位2的下部(例如 可以是设置在底板上也可以是设置在背板的靠下的位置)还可以设置 有当隔板6向下翻折或展开至立起状态时用于临时限制固定隔板6使 其保持该状态的构件。例如:磁铁(此时,隔板6是铁的,此时磁铁 设置在底板上或背板上,隔板与磁铁接触吸附)或者用于挂住隔板6 的挂钩等,总之是能够临时限制隔板6使其保值直立状态的构件即可; 使隔板6保持该状态的构件设置在背板或底板上。
362.上述的第三种隔板6的形式中,对应隔板6直立起来的位置设置 有当隔板6立起来时用于临时固定隔板6使其保持该状态(就是直立 状态)的构件可以是设置在顶板上,也可以设置在背板靠上的位置, 一般以背板上接近顶板的位置为宜,例如可以设置一个磁铁6-1(此 时,隔板6是铁的,所述磁铁6-1设置在配送付货仓位2的顶板底部 或者背板上,隔板6立起来时上部与该磁铁接触吸附)或者设置一个 用于挂住隔板6的挂钩或挡住隔板的挡片或者其他公知的能够临时 限制隔板6倒下的构件;临时固定隔板6使其保持该状态的构件设置 在配送付货仓位2的顶板或者背板上;如图2-5所示,其他形式的一 种:挡片6-4通过转轴6-3设置在配送付货仓位2的顶板,转轴6-3 上设置有扭簧,当隔板6向上翻折时(如图2-5中隔板6是逆时针翻 转至直立),扳动挡片6-4至图中的虚线状态,此时扭簧上劲,当隔 板6至图中所示的直立位置时,此时,在隔板6的左侧的底部底板设 置一个限位块(这个就是左侧的一个凸起的小块或小柱就行,就能够 挡住隔板继续旋转),挡住隔板6使其不能够继续翻折,然后松开挡 片6-4,在扭簧的作用下,挡片6-4挡住隔板6,如图中实线所示的 状
那么仓门9的上端通过挂件导套9-4与导轨9-2连接,下端设置导轨, 那么仓门9的下端通过挂件导套9-4与导轨9-2连接,上下两端均设 置导轨,那么仓门9的上下两端均通过挂件导套9-4与导轨9-2连接), 齿条9-3或摩擦条设置在导轨9-2的侧方,电机11连接电刷11-1, 电刷11-1与导电的导轨9-2接触连接获得电能,电刷11-1能相对于 导轨9-2移动。
369.这里的意思就是如果上框设置导轨9-2,则仓门9的上端通过挂 件导套9-4与导轨9-2连接(此种情况可以在下框设置一个辅助导轨 或辅助滑槽,以进一步限制仓门移动方向,当然也可以在上框也设置 一个滑槽,导轨9-2位于该滑槽内),如果是下框设置导轨9-2则仓 门9的下端通过挂件导套9-4与导轨9-2连接(此种情况可以在上框 设置一个辅助导轨或辅助滑槽,以进一步限制仓门移动方向,当然也 可以在下框也设置一个滑槽,导轨9-2位于该滑槽内),如果是门框 的上下框设置有导轨9-2(此种情况可以在上框或下框或上下框设置 辅助滑槽,对应位置的导轨9-2位于该滑槽内),则仓门9的上下两 端均通过挂件导套9-4与导轨9-2连接;挂件导套9-4如图22所示 就是一个套,套在导轨9-2上,导轨9-2的侧面设置有齿条9-3或摩 擦条,电机11连接电刷11-1,电刷11-1与导电的导轨9-2接触连 接获得电能(导电的导轨9-2连接电源),电刷11-1能相对于导轨9-2移动,通过中央控制模块控制电机11的动作,电机11的输出轴 设置有输出齿轮11-2或输出摩擦轮,输出齿轮11-2(或输出摩擦轮) 与齿条9-3(或摩擦条)配合。电机11最好设置在仓门内,通过输 出齿轮11-2与齿条9-3啮合带动仓门沿导轨9-2移动或者通过输出 摩擦轮与摩擦条的摩擦配合带动仓门沿导轨9-2移动。
370.电刷11-1设置在挂件导套9-4上,可以设置在挂件导套9-4外 也可以设置在挂件导套9-4内,如图22和23所示就是设置在导套内 情况,电刷11-1为一个或多个。
371.挂件导套9-4上设置有供导轨9-2穿过的通孔9-2-1,一个或多 个电刷11-1设置在通孔9-2-1内与导轨9-2接触,当电刷11-1为多 个时,多个电刷11-1以导轨9-2的轴心为轴均匀分布(如图23所示, 相邻的两个电刷11-1之间夹角相同)。门框9-1的上框、下框或上下 框可以设置橡胶碰撞点9-1-1,橡胶碰撞点9-1-1也可以位于每个仓 门的所有挂件导套9-4的两端(所有挂件导套9-4的两端就是如果挂 件导套9-4有多个,那么橡胶碰撞点9-1-1就位于最左侧的挂件导套 9-4的左端和最右侧的挂件导套9-4的右端),主要是对仓门移动至 极限时进行一个缓冲,防止硬性碰撞,上框、下框或上下框还可以设 置有行程开关9-1-2,其作用是当仓门完全打开和完全关闭时,控制 仓门的动作,使电机11停止移动,进而使得仓门移动停止)。
372.齿条9-3不脱离的设置在齿条滑槽9-3-2内(不脱离的意思就是, 齿条滑槽9-3-2如图20-2所示,为燕尾槽,或者叫梯形槽,就是如 图所示的,由槽底部向槽口位置逐渐缩小的形式,齿条9-3的背面设 置有能与燕尾槽配合使用的梯形凸块9-3-1,安装时从齿条滑槽 9-3-2侧面将齿条9-3背面的梯形凸块9-3-1置入齿条滑槽9-3-2; 当然,不仅仅限于燕尾槽,能起到类似作用的槽的形式都可以,只要 保证齿条9-3不会从前端槽口脱离齿条滑槽9-3-2的形式都可。齿条 滑槽9-3-2设置在相应的门框上,就是说如果需要在上框设置齿条, 则在上框相应的位置设置齿条滑槽9-3-2,下框同理;而如果齿条9-3 替换成了摩擦条,则摩擦条可以直接固定或也可以像齿条9-3那样与 齿条滑槽9-3-2配合),齿条9-3能相对于齿条滑槽9-3-2移动(能 移动一个小的距离即可,不是过大的移动,主要是通过移动实现输出 齿轮11-2与齿条9-3啮合的一瞬间的缓冲作用)。
373.在齿条9-3的一侧或两侧(如图20-1中的左侧、右侧或左右两 侧)设置有缓冲弹性件9-5(如果是摩擦条的形式,则既可以选择设 置缓冲弹性件9-5,也可以选择不设置缓冲弹性件9-5)。
374.缓冲弹性件9-5,这里一般有如下几种形式(以齿条为例进行说 明):
375.形式一:缓冲弹性件9-5能随着齿条9-3一起移动,此种情况中 缓冲弹性件9-5的背部设置有能伸入齿条滑槽9-3-2内并与之配合的 弹性件背部凸块9-5-1,当然,也可以将缓冲弹性件9-5直接就设置 成图20-2中背部凸块9-5-1的形式,也就是说此时的缓冲弹性件就 是图中背部凸块9-5-1,没有前面的部分,直接将其设置在齿条滑槽 9-3-2内,然后其与齿条9-3背面的梯形凸块9-3-1接触或连接;
376.此形式中,缓冲弹性件9-5可以直接与齿条9-3连接在一起,也 可以是只有移动的时候才与齿条9-3接触,移动的时候才与齿条9-3 接触的形式中,例如,齿条9-3向前移动时,齿条9-3会推动缓冲弹 性件9-5一起移动一个小的距离,直到移动至极限,缓冲弹性件9-5 停止移动并通过自身的形变实现对齿条9-3的缓冲,齿条向后移动同 理;而在缓冲弹性件9-5直接与齿条9-3连接在一起的形式中,移动 至停止后,通过缓冲弹性件9-5的弹性形变对齿条9-3进行缓冲。
377.形式二:缓冲弹性件9-5固定,齿条9-3与缓冲弹性件9-5之间 留有移动的间隙,也就是说,此种情况中,齿条9-3移动一个小距离 后与缓冲弹性件9-5顶触,通过缓冲弹性件9-5实现缓冲;缓冲弹性 件9-5可以固定在齿条滑槽9-3-2内,也可以固定在齿条滑槽9-3-2 的侧端开口处,将侧端开口封堵;
378.形式三:缓冲弹性件9-5设置在齿条9-3的两侧,其中一侧的缓 冲弹性件9-5固定,另一侧的缓冲弹性件9-5能随着齿条(9-3)移 动,能随着齿条9-3移动的缓冲弹性件9-5可以是直接与齿条9-3连 接或者在齿条9-3移动时能顶触缓冲弹性件9-5一起移动;
379.形式四:缓冲弹性件9-5设置在齿条9-3的两侧,两侧的缓冲弹 性件9-5固定,两侧的缓冲弹性件9-5将齿条9-3夹持;也就是说此 种情况中,齿条9-3与缓冲弹性件9-5接触或连接,这样当输出齿轮 11-2与齿条9-3啮合的一瞬间,通过缓冲弹性件9-5的形变,实现 对齿条9-3移动的缓冲。
380.上述的齿条能移动的形式中,主要就是通过齿条对的小距离移动 防止齿轮11-2与齿条的卡死,而上述形式四中,则直接通过缓冲弹 性件9-5的形变防止齿轮11-2与齿条的卡死;如果使用齿轮啮合齿 条的结构,在操作时,如果齿条直接是固定死的,那么齿轮同齿条会 有可能卡死,而上述齿条能移动的形式以及形式四中的缓冲弹性件 9-5的作用都是解决这个问题,将齿轮推动齿条的力卸掉,进而使得 启动时齿轮和齿条不会卡死。
381.缓冲弹性件9-5为弹簧或者弹性胶条(或起到同等作用的结构, 如硅胶块等),当然也可以是其他任何一种可以实现目的结构,此处 并非穷举。
382.在前述的设置排气管道4的结构中,排气管道4通过自调节及自 动吸合的接口与配送付货仓位2连通。就是说,使用时,排气管道4 通过该自调节接口与位于该配送付货仓位2内的餐盒内部排气道临 时连通。
383.所述的自调节及自动吸合的接口为磁吸柔性接嘴12;
384.所述磁吸柔性接嘴12实施方式一:
385.包括柔性波纹管12-1(例如,可以是硅胶的)和磁吸片12-1-2, 柔性波纹管12-1与
排气管道4连通(排气管道直接排出或接至蒸汽 回收系统,此方式中,柔性波纹管12-1与排气管道4连通的方式可 以为如图6-1b所示,可以设置一个锥头管4-5,锥头管4-5的后端 与排气管道4连通,然后柔性波纹管12-1的后端套住锥头管4-5前 端的锥头部分,完成连接;或者如图6-1c所示,设置一个前端带有 法兰的管4-6,柔性波纹管12-1的后端设置一个一体式的法兰12-1-f, 法兰12-1-f材质可以与柔性波纹管12-1相同,然后利用两片法兰片4-6-1将法兰12-1-f夹持并利用螺栓固定,完成连接,带有法兰的 管4-6的后端与排气管道4连通,当然还可以采用其他任何一种可实 现的方式,这些方式属于固定式连接方式的一种),磁吸片12-1-2位 于柔性波纹管12-1的前端。
386.柔性波纹管12-1的前端设置有套沿12-1-1,磁吸片12-1-2位 于该套沿12-1-1内(如图6、27-1和27-2所示,套沿12-1-1可以 为全包围式或半包围式,全包围就是将磁吸片12-1-2整个外围都包 裹住,半包围就是如图6和27-1所示的形式,此时,可以在磁吸片 12-1-2的外围再套一个护套c1),磁吸片12-1-2为使用时能与置入 配送付货仓位2内的餐盒上的(带有通孔的)磁吸口12-2吸合的结 构,也就是说,实际使用中,在餐盒上设置一个能与磁吸柔性接嘴 12配合的磁吸口12-2(就是在餐盒排气道前端设置一个磁吸口12-2, 具体的设置方式可以采用任何一种现有的方式,例如也可以设置一个 套沿,将磁吸口12-2置于该套沿内,可以参见柔性波纹管12-1的前 端设置磁吸片12-1-2的形式,当然还可以采用其他任何一种现有的 设置方式,配置上即可),该磁吸口12-2对应餐盒上的排气道的排气 口,使用时通过磁吸片12-1-2与磁吸口12-2自动对正吸合实现排气 管道4与餐盒内排气通道的连通,磁吸片12-1-2为能与磁吸口12-2 吸合的结构指的就是:例如磁吸片为磁铁,磁吸口为铁环,或者磁吸 片为铁环、磁吸口为磁铁;或者磁吸片、磁吸口为相互磁极方向相反 的、能相互吸引的磁铁。使用时,因为波纹管是软性可以上下左右调 整的活动结构,所以可以根据针对被吸合的磁吸口自动调整位置,进 而实现吸合。
387.磁吸片12-1-2带有通孔12-1-2-1,磁吸片12-1-2与套沿12-1-1 的关系为如下形式之一:
388.第一种形式:磁吸片12-1-2套在柔性波纹管12-1上并位于套沿 12-1-1内(如图27-1,套沿是向外翻的);
389.第二种形式:磁吸片12-1-2位于套沿12-1-1内,磁吸片12-1-2 的通孔12-1-2-1与柔性波纹管12-1连通(如图27-2,套沿是向内 翻的)。
390.磁吸柔性接嘴12的设置方式还可以为如下方式:
391.配送付货仓位2的背板8上设置有安装孔,柔性波纹管12-1安装于 安装孔内,柔性波纹管12-1连通排气管道4,柔性波纹管12-1与安装 孔侧壁之间留有供柔性波纹管12-1活动的间隙c,在柔性波纹管12-1 的后端可以设置有单向阀,防止排出的蒸汽回流,这个单向阀可以直 接采用现有的构件,也可以采用后面所述的方式。而此处,安装孔35 与背板之间可以为固定式连接,也可以为可拆卸式的连接,可拆卸式 的连接如后面所述,而固定式连接,就是安装孔与背板固定,其安装 时,可以先将柔性波纹管12-1连通排气管道4(连通方法可以如前所 述,见图6-1b和图6-1c),然后在将安装孔套在柔性波纹管12-1外, 而安装孔可以直接通过法兰等的形式与背板固定,也可以在背板8前 面设置一个副板,然后安装孔与副板连接,再将安装孔套在柔性波纹 管12-1外,将副板与背板固定固定即可。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的任何 一种可实现的固定方式。
离,向外,就是以配合通孔8-1的中心为基准沿径向向外)另外,在 豁口8-1-1的另一侧可以设置一个限位柱8-1-3,防止转错方向;卡 垫8-1-2的尾部设置有限位结构;该限位结构可以是卡槽8-1-2-1、 可以是限位凸起8-1-2-2、也可以是卡槽8-1-2-1和限位凸起8-1-2-2 同时设置,当卡槽8-1-2-1和限位凸起8-1-2-2同时设置时,卡槽 8-1-2-1和限位凸起8-1-2-2可以不相连(不相连的意思就是前后分 开一个距离)的分先后设置,这样起到一个双重防止过度旋转的作用, 例如:限位凸起8-1-2-2设置在卡槽8-1-2-1后,那么如果固定销 35-1旋转过度越过了卡槽8-1-2-1,那么也会卡在后面的凸起 8-1-2-2处;卡槽8-1-2-1和限位凸起8-1-2-2也可以是相连的分先 后设置,这里说的相连指的是,例如图4-15中,卡槽8-1-2-1在前, 限位凸起8-1-2-2在后时,卡槽8-1-2-1的后侧面即是限位凸起 8-1-2-2的前侧面,两面重合为面de。所述限位结构的作用是一方面 限制固定销35-1过度旋转,也就是说固定销35-1旋转至该限位结构 的位置停止旋转,另一方面,卡槽8-1-2-1可以卡住固定销35-1, 有限位止转的作用。
397.卡垫8-1-2的厚度方向ss是由前向后延伸的,即如图4-15所示 的箭头的方向,也是配合通孔8-1的轴向;这里所说的前就是配送付 货仓位2所在的一侧,卡垫8-1-2的宽度方向的延伸是沿配合通孔 8-1径向方向向外延伸。
398.安装孔35的外壁设置有固定销35-1,固定销35-1为使用时能 够穿过豁口8-1-1并能在旋转后卡住卡垫8-1-2的结构。一般卡在卡 槽8-1-2-1处为宜。
399.另外,进一步的,作为一个拓展方案,安装孔35的前端还可以 设置有方便控制安装孔35旋转的结构。(所述方便控制安装孔35旋 转的结构可以是如图4-15至图4-18所示的两个对称的插孔35-2, 当然安装孔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调整,例如两个以上等,一般安装两 个即可满足正常使用,一个也可以,只是一个的时候操作稍费力,但 不影响实现;该插孔35-2的底部是封闭的,如图4-18所示,然后使 用时,先将安装孔35的整体穿过配合通孔8-1,然后利用两个柱形 工具38(如图4-17)插入插孔35-2,并顶住安装孔35使得固定销 35-1穿过豁口8-1-1并顶压插孔35-2,使得固定销35-1位于卡垫 8-1-2的后部(就是如图4-8至图4-10以及图4-12所示的左侧), 然后通过旋转使得固定销35-1卡入卡槽8-1-2-1内,此时,凸起立 圈4-1-2-1顶住环形卡肩36-1,过盈配合,或者安装孔35的后端和 环形卡肩36-1将阀座夹在中间(或者夹持一个其他的密封圈都可以), 完成安装孔的安装,此时,凸起立圈4-1-2-1顶紧卡肩36-1,完成 封闭,密封圈40也卡紧在安装孔35与配合通孔8-1之间;另外,如 果是为了方便操作,如图4-17所示,也可以将两根柱形工具38通过 一根横向手柄39连接。另外,方便控制安装孔35旋转的结构也可以 是条形槽35-2a,如图4-19,类似于自攻钉帽上的一字形槽,然后通 过与该条形槽35-2a适应的插片38a,插入该条形槽,并顶住安装孔 35使得固定销35-1穿过豁口8-1-1并通过旋转使得固定销35-1卡 入卡槽8-1-2-1内,完成安装孔的安装;另外,如果是为了方便操作, 如图4-19所示,也可以将两根插片38a通过一根横向手柄39a连接。
400.另外,在安装孔35的前部侧壁与配合通孔8-1之间可以设置密 封圈40(密封圈可以设置在固定销35-1的前方,如图4-18所示), 密封圈40可以预先套在安装孔35的前部侧壁,也可以如图4-4以及 4-18所示的,在安装孔35的前部侧壁设置一个用于套住密封圈的凹 槽。
401.前面所述的背面是相对于正面而言,所谓正面,例如背板的正面 就是面对配送付
货仓位2的一面,也就是使用时面对餐盒的一面,而 另一面就是背面,其他构件同理。
402.如图4-4b至4-7所示,柔性波纹管12-1的一种安装方式(此处 并非穷举,仅仅是多种可以实现的方式之一):柔性波纹管12-1的后 端设置有向外翻(就是径向向外延伸)的安装法兰片12-1-3(也是 硅胶材质,与波纹管是一体的),安装孔35内设置有内夹片35-01(是 一个带有通孔的环形片,通孔与柔性波纹管12-1的尾端出口12-a-1 连通)和外夹片35-02(是一个带有通孔的环形片,通孔与柔性波纹 管12-1的尾端出口12-a-1连通),安装法兰片12-1-3被夹持在内夹 片35-01和外夹片35-02之间,另外,安装孔35的后部内壁设置有 安装槽35-5,安装槽35-5在外夹片35-2后部,紧靠外夹片35-2设 置,阀座4-1-2包括凸起立圈4-1-2-1和横向法兰圈4-1-2-2,凸起 立圈4-1-2-1、横向法兰圈4-1-2-2和阀片4-1-1均是弹性材质(例 如硅胶等,都是一体的),横向法兰圈4-1-2-2位于凸起立圈4-1-2-1 的外侧(或者说横向法兰圈4-1-2-2相对于凸起立圈4-1-2-1的外壁 来讲,向外延伸凸出,使得凸起立圈4-1-2-1的外壁与横向法兰圈 4-1-2-2的外壁之间形成阶梯状的凸起),使用时横向法兰圈4-1-2-2 安装在安装槽35-5内,使得阀座靠紧外夹片35-02;当然上述安装 方式仅仅是以举例的方式表述实现技术手段的一种方式,还可以采用 其他任何一种可实现的方式进行安装。
403.安装外壳36的后部管36-2(一般指卡肩36-1后面的部分,其 与排气管道4连通)的底部内壁36-2a不高于凸起立圈4-1-2-1的底 部内壁4-1-2-1a。防止存积冷凝水。
404.凸起立圈4-1-2-1的内壁为喇叭口形状。(即由前向后内径逐渐 扩大,这里指的由前向后,就是由阀片向后部管36-2方向,也就是 说前就是靠近配送付货仓位2的一侧,或者说是如图4-5所示的更靠 近背板8的一侧,这样一来就会使得凸起立圈4-1-2-1的底部内壁 4-1-2-1a形成一个斜坡结构,该斜坡由阀片方向开始向下倾斜延伸 至后部管36-2的底部内壁36-2a,防止存积冷凝水)
405.另外,上述的配合通孔8-1处的结构也可以采用如下的方式之一, 如下方式仅仅是列举可实现的方式,并非穷举,还可以采用其他任何 一种现有能想到的安装方式:
406.方式一(如图4-4b至图4-8以及图4-15、图4-16、以及图4-20 至图4-22所示):在背板8上开一圆孔abb,然后将预制好的硅胶件 ab置入该圆孔内,硅胶件ab设置一个变径的通孔,即前部的通孔的 内壁直径小于后部的通孔的内壁直径,使得硅胶件ab后部内壁外扩 形成一个阶梯肩ab-1,此时变径的通孔的前部通孔的内径是小于背 板8的圆孔abb的直径,变径的通孔的前部通孔(内径小的部分)为 所述的配合通孔8-1,变径的通孔的后部的通孔(内径大的部分)所 形成的空间为容纳固定销35-1转动的空间da,硅胶件ab的前端面 形成阶梯卡肩ab-1,该卡肩用于卡在所述背板的通孔abb处。
407.此时的变径的通孔的前部通孔相当于由胶圈围拢形成的,豁口设 置在该胶圈上,豁口一侧的胶圈上形成卡垫8-1-2(可以将豁口一侧 的胶圈直接作为卡垫8-1-2,也可以额外设置一个卡垫8-1-2)。豁口 的另一侧可以设置限位柱8-1-3。
408.安装时,通过螺栓daa由后向前依次穿过安装外壳36的安装法 兰36-3的安装通孔36-3-1以及硅胶件ab的边缘安装孔ab-a之后与 背板固定。
409.方式二(如图4-9所示):
410.在背板8上开一圆孔,直接作为配合通孔8-1,在配合通孔8-1 的内壁开有豁口8-1-1,然后将预制好的硅胶件ab对应该圆孔安装, 硅胶件ab设置一个变径的通孔,即前部的
自攻钉上的十字或一字凹槽,便于用十字螺丝刀或扁口螺丝刀操作, 例如,安装螺栓0b-3置入变径孔后,螺丝刀伸入大直径孔0b-1内, 螺丝刀刀头卡入螺帽0b-3-2的十字或一字凹槽内顶住安装螺栓0b-3, 防止安装螺栓0b-3转动,另一边就可以旋拧螺母0b-3-1;或者将大 直径孔0b-1设置成方形,而螺帽0b-3-2也设置成能刚好置入方形大 直径孔0b-1内的方形(安装螺栓0b-3仍为常规的圆柱形),此时, 旋拧螺母0b-3-1时,螺帽0b-3-2就会起到一个止转功能。当然,这 里的安装方式不局限于上述方式,还可以采用其他任何能实现的方式, 例如,粘接或者在卡垫8-1-2及限位柱8-1-3上设置一个类似于法兰 片的安装片,然后通过将该安装片用螺栓等固定在背板8上实现卡垫 8-1-2及限位柱8-1-3的安装,等等,此处不赘述。
420.所述安装孔(35)(一般为圆管形结构)。
421.如图4-1、图6等所示的为安装孔固定式安装方式,就是安装孔 直接与背板固定连接(不同于可拆卸式的),当然,还可以为其他的 现有的能实现的安装方式。
422.所述磁吸柔性接嘴12实施方式二:所述磁吸柔性接嘴12包括带 有通孔的磁吸口12-2,磁吸口12-2的通孔与排气管道4连通,磁吸 口12-2为使用时能与置入配送付货仓位2内的餐盒上的磁吸片 12-1-2吸合的结构。磁吸片12-1-2与柔性波纹管12-1连接,柔性 波纹管12-1与餐盒上的排气道的排气口连通,也就是说,在餐盒上 设置一个能与磁吸口12-2配合的磁吸片12-1-2,该磁吸片12-1-2 与柔性波纹管12-1连接且对应餐盒上的排气道的排气口,该磁吸片 12-1-2与柔性波纹管12-1连接的方式如前所述(即磁吸柔性接嘴12 实施方式一中的磁吸片12-1-2与柔性波纹管12-1连接的方式),柔 性波纹管12-1与餐盒排气口之间留有供柔性波纹管12-1活动的间隙, 使用时通过磁吸口12-2与磁吸片12-1-2自动对正吸合实现排气管道 4与餐盒内容排气通道的连通,磁吸片12-1-2为能与磁吸口12-2吸 合的结构指的就是:例如磁吸片为磁铁,磁吸口为铁环,或者磁吸片 为铁环、磁吸口为磁铁;或者磁吸片、磁吸口为相互磁极方向相反的 磁铁。
423.综上,磁吸柔性接嘴12的设置方式为如下方式:
424.一、磁吸柔性接嘴12为磁吸口12-2时,直接安装在配送付货仓 位2对应的排气口处,此处所说的排气口是指的配送付货仓位2与排 气管道4连通的接口;例如,排气口可以设置在背板8上;
425.二、所述的磁吸柔性接嘴12包括柔性波纹管12-1和磁吸片 12-1-2时,磁吸柔性接嘴12位于排气管道4的排气口,柔性波纹管 12-1的后端连通排气管道4,柔性波纹管12-1与排气口侧壁之间留 有柔性波纹管12-1活动的间隙c(如图6所示),与该磁吸片12-1-2 配套的磁吸口12-2设置在使用时能够置于该配送付货仓位2内的餐 盒上,就是说餐盒的排气道的出口处设置磁吸口12-2,如图17-2所 示,通过磁吸片12-1-2与磁吸口12-2的磁力吸附实现餐盒排气道 17与排气管道4的连通。
426.综上,前述的磁吸口12-2与磁吸片12-1-2配合的方式如下:将 餐盒置入相应的位置时,磁吸口12-2与磁吸片12-1-2逐渐贴近,当 处于可吸合的范围时,如果磁吸口12-2与背板上的安装孔35略有偏 差,则柔性波纹管摆动主动寻找磁吸口12-2所在的位置,直至磁吸 口12-2与磁吸片12-1-2吸合,完成排气管路的连接
427.模块热源3设置在配送付货仓位2内的底板7上,在模块热源3 的侧方的底板上设置有滑槽7-1;进一步的,可以在底板7内设置有 货位电机14(选择性的,就是也可以不设
置),货位电机14的输出 轴设置有传动轮14-1,传动轮14-1伸入滑槽7-1内,传动轮14-1 可以是一部分伸入滑槽内,也可以是全部都位于滑槽内;传动轮可以 是从滑槽7-1的侧方伸入滑槽内(此时的传动轮14-1的轴向与底板 7垂直),传动轮14-1的一部分(这部分的大小可以根据需要调整) 从滑槽7-1的侧壁伸入滑槽7-1内,传动轮14-1为使用时与置于该 配送付货仓位2内的餐盒的底部的传动条配合进而驱动餐盒移动(进 入配送付货仓位2或退出配送付货仓位2的动作)的结构。货位电机 14通过中央控制模块控制。
428.所述传动轮14-1为(能与餐盒底部的齿条啮合的)齿轮或(与 餐盒底部的摩擦条配合的)摩擦轮(就是在轮的外围设置有磨砂颗粒 或者胶粒或者其他能增加摩擦的材质或结构,或者直接购买成品的摩 擦轮)。
429.进一步的,该工作站还包括餐盒,所述餐盒包括外套15和内盒 16,内盒16能设置在外套15内,外套15的底部设置有开口,内盒 16的底部作为被加热区域d从外套15底部的开口裸露。
430.所述内盒16主要包括使用时内置食品的内盒体16-1和使用时能 够临时封住内盒体16-1顶部开口的且能撕掉的封膜16-3(例如,可 以采用铝箔封膜,压边封装),封膜16-3上设置有排气孔.
431.外套15主要包括外套盒体15-1及使用时盖在外套盒体15-1上 的上盖15-2;上盖15-2内设置有餐盒排气道17,餐盒排气道17的 进口端设置有球形囊腔17-1,弹性球形囊腔17-1的底部设置有使用 时与封膜16-3上的排气孔16-3-1对应的囊腔排气口17-2,餐盒排 气道17还包括防止气体从囊腔排气口倒流的单向阀(可以采用现有 单向阀,或者采用后面描述的单向阀方式。
432.这个弹性球形囊腔17-1使用时,压住封膜16-3使得囊腔排气口 对应封膜16-3上的排气孔,同时,球形囊腔17-1的其他部分压紧排 气孔周围,进而实现排气只会通过排气孔、弹性球形囊腔17-1进而 进入餐盒排气道17,防止漏气,这里再说明一下,使用时,其实只 需要弹性球形囊腔17-1与封膜16-3接触即可,上盖15-2的其他部 位无需与封膜16-3接触,而在设置压环15-2-5的形式中,其使用时, 是压在内盒体上沿的边缘的,而如果封膜延伸至内盒体上沿的边缘, 那么压环15-2-5就是压住封膜边缘,其主要是起到定位的作用,但 即便是这样,封膜边缘一般也是不直接受热的;另外可以在上盖15-2 内设置一个空腔,餐盒排气道17可以设置在该空腔内,然后弹性球 形囊腔17-1向下伸出该空腔)。
433.此时,餐盒排气道17的其他部分以及上盖15-2的绝大部分一般 都不需要与封膜接触,这里之所以说绝大部分,是因为如图1和图5 所示,这种方式中设置压环15-2-5,
434.餐盒排气道17的出口端可以连接磁吸柔性接嘴12;这里如果背 板8上是与柔性波纹管12-1连接的磁吸片12-1-2,那么此处餐盒排 气道17的出口端连接的就是一个磁吸口12-2(这个磁吸口12-2可 以固定;如图17-10所示),使用时,餐盒上的磁吸口12-2与磁吸片 12-1-2自动对接吸合(通过柔性波纹管12-1的上下左右以及前后的 动作实现自动对接),完成餐盒排气道17与排气道4的连通;
435.而如果背板8上是一个固定的磁吸口12-2,那么此处餐盒排气 道17的出口端连接的就是一个与柔性波纹管12-1连接的磁吸片 12-1-2,如图6-2所示,此时如果餐盒排气道17外设置一个外壳17-17 (这个就是前述的上盖15-2内设置的空腔的外壳),那么磁吸片 12-1-2与外壳17-17之间也留有供柔性波纹管12-1活动的间隙c, 使用时,餐盒上的磁吸片
12-1-2与背板8上的磁吸口12-2自动对接 吸合(通过柔性波纹管12-1的上下左右以及前后的动作实现自动对 接),完成餐盒排气道17与排气道4的连通;
436.而如果背板8上是与柔性波纹管12-1连接的磁吸片12-1-2,那 么此处餐盒排气道17的出口端连接的也可以是与柔性波纹管12-1连 接的磁吸片12-1-2,如图6-2所示,此时如果餐盒排气道17外设置 一个外壳17-17,那么磁吸片12-1-2与外壳17-17之间也留有供柔 性波纹管12-1活动的间隙c,使用时,餐盒上的磁吸片12-1-2与背 板8上的磁吸片12-1-2自动对接吸合(通过两个柔性波纹管12-1的 上下左右以及前后的动作实现自动对接),完成餐盒排气道17与排气 道4的连通;
437.囊腔排气口处设置有防止气体从囊腔排气口倒流的单向阀,所述 单向阀为位于囊腔排气口处的摆动片17-3,摆动片17-3的一部分与 囊腔排气口的边缘连接(图17-5中的db就是连接的部分);这个摆 动片17-3使用时盖住封膜16-3的排气孔处16-3-1,其直径大于排 气孔,当排气时,被由下方内盒排出的气体顶开,如图17-3a箭头所 示就是排气方向;而当有外部气体逆向流动时,摆动片17-3被逆向 气体从上方顶住并盖住排气孔处16-3-1,如图17-4的箭头方向所示, 完成防止逆流的作用)。
438.上盖15-2的底部设置有使用时能够压在封膜16-3边缘的压环 15-2-5(上盖15-2与外套盒体15-1之间使用时是通过临时卡扣进行 临时连接的,该临时卡扣与现有餐盒中的卡扣雷同,属于现有技术, 例如,如图30-1至图30-4所示的,卡扣包括卡扣翻板15-2-6和卡 槽15-1-6(卡槽开口向下),卡扣翻板15-2-6内侧设置有使用时能 够卡住卡槽的卡钩15-2-6-1,卡扣翻板15-2-6的上端与上盖15-2 连接,卡槽15-1-6与外套盒体15-1侧壁连接,且卡扣翻板15-2-6 能够上下翻转,如图30-3所示,图中一共有两个弧形箭头,其中左 侧的箭头为卡扣翻板15-2-6向上翻转的方向,右侧的箭头为卡扣翻 板15-2-6向下翻转的方向,通过上翻卡扣翻板15-2-6使得卡钩 15-2-6-1与卡槽15-1-6分离,实现临时卡扣的打开,通过下翻卡扣 翻板15-2-6使得卡钩15-2-6-1与卡槽15-1-6扣紧,这个属于现有 技术,直接拿来使用即可,当然还可以采用其他任何一种现有的餐盒 卡扣的形式,例如图30-5和图30-6的形式,该形式中卡扣包括卡扣 翻板15-2-6和卡舌15-1-7,卡扣翻板15-2-6上设置有使用时能够 卡在卡舌处的卡孔15-2-6-2,卡扣翻板15-2-6的上端与上盖15-2 连接,卡舌与外套盒体15-1侧壁连接,且卡扣翻板15-2-6能够上下 翻转,如图30-6所示,图中一共有两个弧形箭头,其中左侧的箭头 为卡扣翻板15-2-6向上翻转的方向,右侧的箭头为卡扣翻板15-2-6 向下翻转的方向,通过上翻卡扣翻板15-2-6使得卡扣翻板15-2-6与 卡舌15-1-7分离,实现临时卡扣的打开,通过下翻卡扣翻板15-2-6 使得卡孔15-2-6-2卡在卡舌15-1-7处完成卡扣翻板15-2-6的扣紧。
439.上述图30-1中卡槽15-1-6为环绕外套盒体15-1侧壁的设置形 式,就是卡槽15-1-6沿着外套盒体15-1侧壁设置一周,而图30-2 中,卡槽15-1-6不围绕外套盒体15-1侧壁设置,卡槽15-1-6仅在 与卡扣翻板15-2-6对应的位置设置,这个也属于现有技术,此处不 赘述。
440.另外,排气孔16-3-1的周围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呼吸孔16-3-2 (如图17-4c至图17-4e所示),呼吸孔16-3-2为使用时能被弹性球 形囊腔17-1的囊腔排气口17-2周围的部分压住且能在需要呼吸时 (所谓呼吸时就是当内盒体有被吸瘪的趋势时)与弹性球形囊腔17-1 分离的结构(这里的意思就是说,在正常排气时,如图17-4d所示, 因为封膜16-3被向
上顶,球形囊腔17-1的囊腔排气口17-2周围的 部分压住呼吸孔16-3-2,当内盒体16-1有被吸瘪的趋势时,封膜16-3 被向下吸,使得弹性球形囊腔17-1与呼吸孔16-3-2分离,以平衡气 压,防止内盒体被吸瘪,见图17-4e,而在此过程中,弹性球形囊腔 17-1的囊腔排气口17-2周围的部分是始终压住排气孔16-3-1周围, 如果是带有摆动片17-3的形式,摆动片17-3也是始终盖住排气孔 16-3-1的,也就是说弹性球形囊腔17-1具有自适应的封堵效果)。
441.另外,内盒体16-1内还可以设置有带孔的隔板16-1-1,带孔的 隔板16-1-1将内盒体16-1分隔成上腔体aa和下腔体bb。
442.内盒体16-1为一体式铝箔盒体或者拼接式盒体;
443.所述的拼接式盒体包括内盒体壁16-1-2和内盒体加热底16-1-3, 内盒体壁16-1-2的底部形成开口16-1-2-5,内盒体加热底16-1-3 安装在开口处。
444.可以选择的方式之一,所述内盒体壁16-1-2可以选择为非金属 材质,内盒体加热底16-1-3可以为铝箔或铝制复合体;
445.当内盒体加热底16-1-3为铝箔底时,其与内盒体壁16-1-2连接 形式为如下两种方式之一:
446.第一种形式:(如图13—16所示)内盒体壁16-1-2的底部开口 四周设置有向底部下方延伸的开口沿16-1-2-1,开口沿16-1-2-1的 外侧周围设置有多个弹性卡21,开口沿16-1-2-1与弹性卡21之间 形成容纳内盒体加热底16-1-3外沿的间隙dd,压圈22将内盒体加 热底16-1-3外沿压在该间隙内且弹性卡21将压圈22卡紧(使用时, 盒体加热底16-1-3外沿置入间隙dd内,盒体加热底16-1-3外沿可 以是像图14那样向外翻的结构,然后将压圈置入间隙dd压住盒体加 热底16-1-3外沿,压入时,因为弹性卡21是弹性件,所以在初始压 入压圈时,会被顶开,而在压圈压入间隙dd后,弹性卡21重新复位 并将压圈卡住);
447.另外,弹性卡21的顶端可以设置向开口沿16-1-2-1方向突出的 凸起ee,使得间隙dd形成开口小且内部大的结构。再进一步,凸起 ee可以为弧形或者斜坡形(所谓的斜坡形就是如图16所示,在凸起 ee的底部形成一个斜坡ff,方便压圈压入)。
448.第二种形式:内盒体壁16-1-2的底部开口四周设置有向底部下 方延伸的开口沿16-1-2-1,开口沿16-1-2-1的外侧周围设置有多个 热熔胶钉23,内盒体加热底16-1-3盖住开口沿6-1-2-1后,内盒体 加热底16-1-3的外沿hh由热熔胶钉23压紧于内盒体壁16-1-2的底 部;进一步的,热熔胶钉23沿着内盒体加热底16-1-3的外沿hh设 置多个,后一个热熔胶钉23压住前一个热熔胶钉(如图18、19所示, 具体的操作方法就是,用热熔的方式将胶钉压扁,然后一个压着一个 沿着外沿hh叠压)。
449.(如图11、12所示)当内盒体加热底16-1-3为铝制复合体时, 其与内盒体壁16-1-2连接形式如下:所述铝制复合体分为三层,第 一层为铝箔层16-1-3-1、第二层为与内盒体壁16-1-2的材质相同的 中间层16-1-3-2,第三层为与第一层材质相同的铝箔层16-1-3-3, 中间层16-1-3-2夹在第一层和第三层之间;
450.所述的第一层16-1-3-1的四周缩进于第二层形成将第二层裸露 出来的连接槽口cc,所述连接槽口cc与内盒体壁16-1-2的底部开 口16-1-2-2四周连接(可以是粘接,也可以是热熔连接,因为是相 同材质,连接方式好处理,采用现有连接方式即可),而此时第一层 16-1-3-1完全将内盒体壁16-1-2的底部开口16-1-2-2盖住。
451.另外,所述上盖15-2上方设置有用于容纳食物的食物容纳槽 15-2-1。食物容纳槽15-2-1为如下几种方式之一:第一种:食物容 纳槽15-2-1直接设置在上盖15-2的上方并与上盖15-2设置成一体 式的结构,然后食物容纳槽15-2-1的上端为开口,包装时,可以在 开口封膜,食用时,将封膜撕掉,或者在开口设置可开启的上盖,食 用时,打开上盖即可;第二种:食物容纳槽15-2-1使用时设置在上 盖15-2的上方,就是说食物容纳槽15-2-1与上盖15-2是分体的、 可拆卸的,也就是食物容纳槽15-2-1使用时放在上盖15-2上方,并 通过现有公知的任意一种卡扣的方式与上盖15-2临时连接,然后使 用时可以直接将食物容纳槽15-2-1与上盖15-2一起取下,此时,食 物容纳槽15-2-1的上端为开口,包装时可以在开口封膜,食用时, 将封膜撕掉,或者在开口设置可开启的上盖,食用时,打开上盖即可; 另外,此种方式中,在使用时也可以打开食物容纳槽15-2-1与上盖 15-2之间的卡扣,将食物容纳槽15-2-1分离,此种情况中,在包装 时,可以将食物容纳槽15-2-1的开口朝上,包装时可以在开口封膜, 食用时,将封膜撕掉,或者在开口设置可开启的上盖,食用时,打开 上盖即可;当然,也可以在包装时,将食物容纳槽15-2-1的开口朝 下,如图8、17-2所示,此时在包装时可以在食物容纳槽15-2-1的 开口封膜,然后倒扣在上盖上即可,然后食用时,直接取下食物容纳 槽15-2-1并翻转过来,然后撕掉封膜即可,或者包装时,食物容纳 槽15-2-1的开口不封膜,直接将上盖15-2盖在食物容纳槽15-2-1 的开口,此时的上盖15-2充当了食物容纳槽15-2-1的开口的盖或者 封膜的作用,然后将食物容纳槽15-2-1与上盖15-2通过临时连接的 卡扣连接,之后一起倒置过来盖在外套盒体15-1上完成包装,需要 食用时,一起拿下食物容纳槽15-2-1与上盖15-2,然后翻过来,使 得食物容纳槽15-2-1开口向上,然后打开卡扣,取下上盖15-2即可。
452.进一步的,外套15的底部可以设置有(使用时能伸进滑槽7-1 内且能沿着滑槽7-1移动的)滑轨15-1-5。
453.另外,外套15的底部也已设置有齿条15-1-1或摩擦条(当传动 轮14-1为齿轮时,外套15的底部设置有能与该齿轮啮合的齿条 15-1-1,齿条15-1-1能在传动轮14-1的啮合下带动餐盒移动;当传 动轮14-1为摩擦轮时,外套15的底部设置有摩擦条,使用时摩擦轮 与摩擦条接触,通过摩擦力驱动整个餐盒移动);也就是说,外套15 的底部可以只设置滑轨,也可以只设置齿条15-1-1或摩擦条,还可 以既设置滑轨又设置齿条15-1-1或摩擦条(此种形式中齿条15-1-1 或摩擦条一般设置在滑轨的前方);
454.当设置有齿条15-1-1或摩擦条时,如图9-6所示,外套15的底 部设置有一段盒底滑槽15-1-2,齿条15-1-1或摩擦条的上端伸进该 盒底滑槽15-1-2内,且齿条15-1-1或摩擦条能沿着该盒底滑槽 15-1-2移动(移动的方向就是沿着齿条15-1-1或摩擦条的长度方向 移动,就是图9-6的左右方向),齿条15-1-1或摩擦条使用时是伸入 底板滑槽7-1内的。
455.此处的齿条15-1-1或摩擦条与盒底滑槽15-1-2的结合方式可以 是可拆卸式的,具体的方式如下:
456.齿条15-1-1或摩擦条的顶端设置有两排(如图9-7中所示的左 右两排,每排设置一个或多个弹性齿片)弹性齿片,弹性齿片分为齿 身15-1-a和位于齿身15-1-a顶部的齿顶15-1-b,齿顶15-1-b为由 上至下逐渐向外倾斜的斜面,斜面的最外端与齿身15-1-a之间形成 使用时用于卡住盒底滑槽15-1-2上沿的卡底xd。
457.(就是如图9-7所示的,由上至下向外倾斜,就是左侧的斜面是 由上至下向左逐渐
倾斜,右侧的则是由上至下向右逐渐倾斜)。安装 时,如图9-9所示,将弹性齿片对准盒底滑槽15-1-2并插入,齿顶 的斜面在盒底滑槽15-1-2的压迫下被逐渐的向内挤压,使得弹性齿 片逐渐的变形,并伸入盒底滑槽15-1-2内,直至齿顶斜面穿过盒底 滑槽15-1-2后弹性齿片复位,使得齿顶15-1-b斜面的底部的卡底 xd卡住盒底滑槽15-1-2的上沿,如图9-7所示,此时,弹性齿片 15-1-a能在盒底滑槽15-1-2内移动,且由于齿顶15-1-b斜面的底 部卡底xd卡住盒底滑槽15-1-2的上沿,弹性齿片不会脱落;而需要 取下齿条15-1-1或摩擦条时,在盒底滑槽15-1-2的上方,用手或工 具夹住两排弹性齿片齿顶15-1-b,使得卡底xd离开盒底滑槽15-1-2, 然后推出齿条15-1-1或摩擦条即可。
458.进一步的,可以在盒底滑槽15-1-2内设置有盒底缓冲件15-1-3 (例如缓冲胶条或弹簧等),
459.盒底缓冲件15-1-3设置在齿条15-1-1或摩擦条的一侧或两侧, 设置盒底缓冲件15-1-3的形式一般由如下形式之一(以齿条为例说 明):
460.形式一:盒底缓冲件15-1-3能随着齿条15-1-1一起移动,此形 式中,盒底缓冲件15-1-3可以直接与齿条15-1-1连接在一起,也可 以是只有移动的时候才与齿条15-1-1接触,移动的时候才与齿条 15-1-1接触的形式中,例如,齿条15-1-1向前移动时,齿条15-1-1 会推动盒底缓冲件15-1-3一起移动一个小的距离,直到移动至极限, 盒底缓冲件15-1-3停止移动并通过自身的形变实现对齿条15-1-1的 缓冲,齿条向后移动同理;
461.形式二:盒底缓冲件15-1-3固定,齿条15-1-1与盒底缓冲件 15-1-3之间留有移动的间隙,也就是说,此种情况中,齿条15-1-1 移动一个小距离后与盒底缓冲件15-1-3顶触,通过盒底缓冲件 15-1-3实现缓冲;盒底缓冲件15-1-3可以固定在盒底滑槽15-1-2 内;
462.形式三:盒底缓冲件15-1-3设置在齿条15-1-1的两侧,其中一 侧的盒底缓冲件15-1-3固定,另一侧的盒底缓冲件15-1-3能随着齿 条15-1-1移动,能随着齿条15-1-1移动的盒底缓冲件15-1-3直接 与齿条15-1-1连接或者在齿条15-1-1移动时能顶触盒底缓冲件 15-1-3一起移动;
463.形式四:盒底缓冲件15-1-3设置在齿条15-1-1的两侧,两侧的 盒底缓冲件15-1-3固定,两侧的盒底缓冲件15-1-3将齿条15-1-1 夹持;也就是说此种情况中,齿条15-1-1与盒底缓冲件15-1-3顶触 或连接,这样当传动轮14-1与齿条15-1-1啮合的一瞬间,通过盒底 缓冲件15-1-3的形变,实现对齿条15-1-1的缓冲。
464.齿条15-1-1或摩擦条移动时,齿条15-1-1或摩擦条能与盒底缓 冲件15-1-3(这个盒底缓冲件15-1-3可以选择设置,也可以不设置) 接触。上述的盒底滑槽15-1-2就是一小段,使得齿条15-1-1或摩擦 条能够相对移动一小段即可(不会让齿条15-1-1或摩擦条一直移动 或移动太大的距离),当齿条15-1-1或摩擦条被啮合或摩擦力推动的 时候,如图9-6所示,齿条15-1-1或摩擦条就会向左移动一小段, 直至其顶住盒底缓冲件15-1-3后移动被缓冲阻止,如果不设置盒底 缓冲件15-1-3的话,则齿条15-1-1或摩擦条就会被盒底滑槽15-1-2 的端部阻止,此时,齿条15-1-1或摩擦条就开始(直接或顶住盒底 缓冲件15-1-3)带动餐盒移动;盒底滑槽15-1-2的作用主要就是防 传动轮14-1与齿条15-1-1的卡死,因为仓门不是很大,这种情况, 以齿轮齿条为例,如果使用齿轮啮合齿条移动的结构,在操作时,启 动时,齿轮会有一个瞬间相对比较强的推动齿条的力,如果齿条直接 是固定死的,那么齿轮同齿条会卡死,而盒底滑槽15-1-2的作用就 是解决这个问题,将齿轮推动齿条的
齿条15-1-1为横向的,或l形的,如果是l形的,则横向的部分的 齿与传动轮14-1啮合;如图7-3所示,传动轮14-1的轴向与底板平 行,此时的传动轮14-1可以采用锥齿轮(也可以叫伞齿轮),此时的 齿条15-1-1为斜向的或者底部带有斜面的形式,如果是斜向的齿条 15-1-1则直接与传动轮14-1啮合,如果是底部带有斜面的齿条 15-1-1形式,则该齿条底部的斜面的部分的齿与传动轮14-1啮合; 当然还可以采用其他任何一种能实现该功能的形式。
475.另外,优选的,在外套15的底部设置有滑轨15-1-5的形式中, 所述滑轨15-1-5为向下延伸、向斜下方延伸或向横向延伸的结构。 当滑轨(15-1-5)为向下延伸和向斜下方延伸的结构时,所述滑轨 15-1-5的下部可以为向外倾斜的结构(如图17-6和17-7所示,图 17-7中的15-b就是该倾斜的结构),底板7还设置有下压导向轮03, 下压导向轮03位于或伸入滑槽7-1内(就是说下压导向轮03可以整 体都置于滑槽7-1内或者一部分伸入滑槽7-1内,部分伸入的形式参 见图17-7所示,当然该图中所示的仅仅是一种形式,还可以有其他 的形式),滑轨(15-1-5)为向横向延伸的结构中,下压导向轮(03) 为使用时能够压住该滑轨(15-1-5)的结构;当滑轨(15-1-5)为向 下延伸和向斜下方延伸的结构时下压导向轮(03)为使用时能够压住 该滑轨的下部的向外倾斜的部分的结构。
476.如图17-7a至图17-7f所示,是下压导向轮03从滑槽7-1的侧 方伸入滑槽7-1内,下压导向轮03设置在竖向导向柱05上,且下压 导向轮03能够(以竖向导向柱05为轴)转动且能够沿着竖向导向柱 05(轴向)上下移动;下压导向轮03的上方、下方或上下两方设置 弹簧(这里的意思就是说可以在下压导向轮03的上方设置弹簧,当 下压导向轮03的上方设置弹簧时,该弹簧为下压弹簧04,当下压导 向轮03的下方设置弹簧时,该弹簧为下拉弹簧,而在上下同时设置 弹簧的时候,上方就是下压弹簧,下方就是下拉弹簧;当餐盒的滑轨 15-1-5伸入滑槽7-1内时,下压导向轮03与滑轨15-1-5的下部向 外倾斜的部分15-b接触,此时,下压导向轮03转动完成导向,而此 时在向外倾斜的部分15-b会对下压导向轮(03)有一个向上顶的力, 那么下压弹簧就有一个被压缩的趋势,通过下压弹簧04向下顶的力, 对滑轨15-1-5向外倾斜的部分15-b保持一个下压的力,以使得内盒 底部与加热模块结合的更加紧密;而如果是下拉弹簧在使用时,就会 有一个被拉伸的趋势,此时,下拉弹簧就会有一个下拉下压导向轮 03的力,在下拉弹簧的向下作用下,可以使得下压导向轮03始终保 持一个下压滑轨15-1-5向外倾斜的部分15-b的下压力,使得餐盒整 体与加热模块的结合紧密程度。
477.下压导向轮03可以直接套在竖向导向柱05上,下压导向轮03上方设置 弹簧04,下压弹簧04的上端与底板7空腔kq的上顶板kq-1连接或顶触 或者下压弹簧04的上端与竖向导向柱05的上部连接或顶触(与竖向导 向柱05的上部顶触的形式中,在竖向导向柱05的上部设置一个法兰盘 或者一个横向的柱或者类似的结构,然后下压弹簧04的上端与该法兰 盘或横向的柱顶触),下压弹簧04的下端顶触下压导向轮03,此时, 用于下压导向轮03伸进滑槽7-1的孔kk的底部比滑槽7-1的底部高出 一段g,如图17-7a所示,或者可以在下压导向轮03下方的竖向导向柱 05上设置一个防止下压导向轮03落至底部的下压导向轮限位结构,无 餐盒时,下压导向轮03受下压弹簧04的作用贴合于孔kk的底部或者贴 合于下压导向轮限位结构;再或者如图44所示,空腔kq的底面kq-2 与孔kk的底部持平,无餐盒时,下压导向轮03受下压弹簧04的作用贴 合于空腔kq的底面kq-2,此种情况中也可以在下压导向轮03上方设置 一个圆片,下压导向轮03与圆片之间能发生相对转动,然后下压弹簧 04的
下端顶触或连接该圆片。
478.另外,下压导向轮03可以通过导向套设置在竖向导向柱05上, 导向套可以是一个能相对于竖向导向柱05上下移动的套管,然后下 压导向轮03套在该套管上,套管的上下两端设置有防止下压导向轮 03与套管脱落的堵头(可以是与套管外壁垂直的横向柱,也可以是 类似于法兰盘的结构),此时,下压导向轮03能以该套管为轴转动; 也可以在下压导向轮03与套管之间设置轴承;另外,下压导向轮03 也可以通过轴承直接设置在竖向导向柱05上,而此时的轴承是可以 相对于竖向导向柱05做上下移动的,此时的轴承就直接相当于导向 套;下压导向轮03能跟随导向套或轴承沿着竖向导向柱05上下移动 且下压导向轮03能以竖向导向柱05为轴转动,下压导向轮03的上 方、下方或上下两方设置弹簧,这里的意思就是说可以在下压导向轮03的上方设置弹簧,当下压导向轮03的上方设置弹簧时,该弹簧为 下压弹簧04,下压弹簧04的上端与下压导向柱连接或顶触(与竖向 导向柱05的上部顶触的形式中,在竖向导向柱05的上部设置一个法 兰盘或者一个横向的柱或者类似的结构,然后下压弹簧04的上端与 该法兰盘或横向的柱顶触),或下压弹簧04的上端与底板7空腔的上 顶板kq-1连接或顶触,即如图17-7所示,此时,用于安装下压导向 柱的位置为中空结构的空腔kq,下压导向柱的上端与空腔kq的上顶 板连接,下端与空腔kq的下底板连接,下压弹簧04的下端连接或顶 触导向套(下压弹簧04的下端顶触导向套的形式中,用于下压导向 轮03伸进滑槽7-1的孔kk的底部比滑槽7-1的底部高出一段g,如 图17-7所示或者可以在下压导向轮03下方的竖向导向柱05上设置 一个防止下压导向轮03落至底部的限位结构,防止下压导向轮03落 至底部而失效);
479.而在另一种情况中,当下压导向轮03的下方设置弹簧时,该弹 簧为下拉弹簧,该下拉弹簧的下端与下压导向柱或底板7空腔的底板 固定,上端连接导向套;而在上下同时设置弹簧的时候,上方就是下 压弹簧,下方就是下拉弹簧;
480.下压导向轮03的作用就是,当餐盒的滑轨15-1-5伸入滑槽7-1 内时,下压导向轮03与滑轨15-1-5的下部向外倾斜的部分15-b接 触,下压导向轮03转动完成导向,而此时下压弹簧04或下拉弹簧的 向下作用,可以保证餐盒整体与加热模块的结合紧密程度)。即餐盒 入位时,下压导向轮03抬起离开原始位置底面kq-2,下压弹簧04 压缩通过下压导向轮03对滑轨15-1-5斜面施加压力,此压力竖直方 向分力帮助餐盒与加热模块热源3贴合,水平方向分力起到餐盒导向 作用。图17-7d中slw为施力位。
481.如图17-7g为下压导向轮03的再一种形式,该形式中下压导向 轮03的轴向是与底板平行的(前面所述的形式中下压导向轮03的轴 向是与底板垂直的,如图17-7a等所示),滑槽的上端设置有一个横 板7-1-1,竖向导向柱05的上端与横板7-1-1连接,下压导向轮03 与导向架03-1连接,导向架03-1的上端套在竖向导向柱05上且能 沿着竖向导向柱05做上下移动,下压弹簧04套在竖向导向柱05上, 且下压弹簧04的上端与横板7-1-1连接,下压弹簧04的下端与导向 架03-1连接,如图所示,下压导向轮03压住滑轨15-1-5(如果滑 轨15-1-5是横向的,则直接压住滑轨15-1-5,如果滑轨是斜向的, 则也直接压住该斜向的滑轨,如果滑轨15-1-5是如图17-7g所示的 下部带有向外倾斜的部分15-b的形式,则下压导向轮03压住该向外 倾斜的部分15-b)
482.该形式仅仅是很多可实现的形式中的一种,其他与此类似的形式 也都可以。
483.另外,当滑轨15-1-5为向横向延伸的结构和向斜下方延伸的结 构时,滑轨的前端
设置有便于引导下压导向轮03转动至滑轨15-1-5 上的斜坡面;当滑轨15-1-5为向斜下方延伸和向下延伸的结构且滑 轨15-1-5的下部设置有外倾斜的结构15-b时,滑轨15-1-5(也可 以叫餐盒导向支脚)的外倾斜的结构15-b前端设置有便于引导下压 导向轮03转动至外倾斜的结构15-b上的前端斜面ob(就是在滑轨 15-1-5的外倾斜的结构15-b前端设置一个斜面,以使得下压导向轮 03可以通过该斜面顺利滚动至外倾斜的结构15-b上完成对外倾斜的 结构15-b的下压。
484.进一步的,针对模块热源3,模块热源3为能与餐盒的内盒体底 部被加热区域自适应贴合的结构。
485.自适应贴合的结构之一(弹簧支脚结构):
486.模块热源3的底部设置有调节弹簧01(调节弹簧01的作用就是 自动调节,当内盒16的底部倾斜时,能够保证内盒16的底部与模块 热源3尽量完全贴合。
487.进一步的,调节弹簧01(优选)为两根或两根以上。
488.调节弹簧01(优选)为四根,四根调节弹簧01均匀的分布在模 块热源3的底部(所谓均匀,就是四根调节弹簧01类似于桌子的四 腿,对模块热源3支撑,例如:如果模块热源3是方形的,则四根调 节弹簧01可以分布于模块热源3的四角或者接近四个角的位置;如 果模块热源3是圆形的,则如果四根调节弹簧01与模块热源3接触 的点与模块热源(3)的中心连线,那么相邻的连线之间的夹角相等, 且最好是各个连线的长度也相等,当然,不均匀分布也可以,不影响 调节功能的实现即可;另外,调节弹簧01与也可以为六根、八根等 等,根据需要选择即可。
489.进一步的,调节弹簧01套在导向柱02上,导向柱02的上端伸 入模块热源3底部,模块热源3能沿着导向柱做相对于导向柱02移 动,调节弹簧01的顶部与模块热源3的底部顶触或连接(如图17-9 所示,在底板7上安装模块热源3的位置为一个底板安装槽7-2,调 节弹簧01和导向柱02位于该安装槽7-2内,模块热源3的底部设置 有容纳槽3-1,导向柱02的顶端伸入容纳槽3-1内,导向柱02的底 部与安装槽7-2的底部连接;调节弹簧01的顶端顶触或连接模块热 源(3)的底部,调节弹簧01的底端连接或顶触安装槽7-2的底部, 这样一来,例如,以图40为例,当内盒体16-1的底部出现倾斜时, 模块热源3也会随着内盒体16-1的底部适应性调整,以便更好的适 应倾斜的内盒体16-1的底部)。而结合图37-1和37-2的形式中,隔 热安装盘39的底部设置容纳槽3-1,并且导向柱02的顶端伸入容纳 槽3-1内,调节弹簧01的顶端顶触或连接隔热安装盘39的底部,调 节弹簧01的底端连接或顶触安装槽7-2的底部,或者导向柱02的底 部与安装定位座42连接,然后安装定位座42的底部与安装槽7-2的 底部连接,或者其他的能实现的方式均可。
490.自适应贴合的结构之二(球面配合结构):
491.如图47和图48所示,模块热源3的底部为模块球面结构3a, 模块球面结构3a的下方为能与模块球面结构3a接触配合的下球面 3b(模块球面结构3a和下球面3b均为部分球面且两者球面相等或者 称之为相适应),模块球面结构3a能与下球面3b滑动配合(安装定 位后,模块球面结构3a与下球面3b两个自由度接触配合,模块热源 即可跟随模块球面结构3a与下球面3b的配合滑动调节,如图48所 示,当内盒体底部轻微的倾斜时,模块热源3进入调整摆动状态,此 时模块热源3形成摆动角度差jdc)。
492.自适应贴合的结构之三(球铰接的球面配合结构):
493.模块热源3的底部为模块球面结构3a,模块球面结构3a的下方 为能与模块球面结构3a接触配合的下球面3b(模块球面结构3a和 下球面3b均为部分球面且两者球面相等或者称之为相适应),模块球 面结构3a能与下球面3b滑动配合,安装定位后,模块球面结构3a 与下球面3b两个自由度接触配合,模块热源即可跟随模块球面结构 3a与下球面3b的配合滑动调节;
494.还包括球头螺杆50,球头螺杆50的上端球头50-1与模块热源3 球铰接(或者叫形成关节轴承结构),球头螺杆50的下端伸入安装孔 52内,球头螺杆50能相对于安装孔52做摆动和上下移动(就是球 头螺杆50能上下移动,上端球头50-1又能前后左右的摇摆,也就是 说安装孔52的上端开口与球头螺杆50之间要留足够摆动的间隙), 安装孔52内还设置有压簧51或拉簧,如果是压簧的形式,则压簧 51套在球头螺杆50伸进安装孔52内的部分,压簧51的上端与安装 孔52的顶部内壁顶触或连接,压簧51的下端与球头螺杆50下部的 螺母50-2顶触或连接(如图42和图44所示,遇到内盒体底部倾斜 时,模块热源3进入调整摆动状态,此时模块热源3形成摆动角度差 jdc,此时,球头螺杆50倾斜,压簧51被压缩,取走餐盒后,通过压 簧51的复位将模块热源3复位);如果是拉簧的形式,则拉簧设置在 球头螺杆50的底部,拉簧的上端连接球头螺杆50下部的螺母50-2, 拉簧的下端与安装孔52的底部连接。(遇到内盒体底部倾斜时,模块 热源3进入调整摆动状态,此时模块热源3形成摆动角度差jdc,此 时,球头螺杆50倾斜,拉簧被拉伸,取走餐盒后,通过拉簧的复位 将模块热源3复位)
495.在这个方式中,球头螺杆50的上端球头50-1与模块热源3球铰 接还可以分为如下形式:
496.形式一:如图39-42所示,球头螺杆50的上端球头50-1穿过模 块球面结构3a后与模块热源3的加热面板37球铰接,模块球面结构 3a上供上端球头50-1穿过的位置留有避让孔39-a,球头螺杆50与 避让孔39-a之间留有供球头螺杆50摆动的间隙。(如图39-42所示, 此时的,加热模块可以包括加热面板37及加热组件以及隔热安装盘 39等,加热面板37与隔热安装盘39安装在一起,加热面板37与隔 热安装盘39之间可以设置隔热硅胶40,此时的,隔热安装盘39的 底板为模块球面结构3a,然后球头螺杆50穿过模块球面结构3a的 避让孔39-a后与加热面板37球铰接);如图42所示,遇到内盒体底 部倾斜时,模块热源3进入调整摆动状态,此时模块热源3形成摆动 角度差jdc,此时,球头螺杆50倾斜,压簧51被压缩(如果是上述 的拉簧,则拉簧被拉伸),取走餐盒后,通过压簧51(或拉簧)的复 位将模块热源3复位。
497.形式二:
498.球头螺杆50的上端球头50-1与模块球面结构3a球铰接(如图 43和图44所示,此时的,加热模块可以包括加热面板37及加热组 件以及隔热安装盘39等,加热面板37与隔热安装盘39安装在一起, 加热面板37与隔热安装盘39之间可以设置隔热硅胶40,此时的, 隔热安装盘39的底板为模块球面结构3a,然后球头螺杆50与模块 球面结构3a球铰接,如图44所示,遇到内盒体底部倾斜时,模块热 源3进入调整摆动状态,此时模块热源3形成摆动角度差jdc,此时, 球头螺杆50倾斜,拉簧被拉伸(如果是压簧51则压簧被压缩),取 走餐盒后,通过拉簧的复位将模块热源3复位)
499.自适应贴合的结构之四(球铰接结构):
500.如图45和46所示,球头螺杆50的上端球头50-1与模块热源3 球铰接(或者叫形成关节轴承结构),球头螺杆50的下端伸入安装孔 52内,球头螺杆50能相对于安装孔52上下移动,安装孔52内还设 置有拉簧51或顶簧,如果是拉簧51的形式,则拉簧51套在球头螺 杆50伸进安装孔52内的部分,拉簧51的上端与安装孔52的顶部内 壁顶触或连接,拉簧51的下端与球头螺杆50下部的螺母50-2连接 (如图45、46所示,遇到内盒体底部倾斜时,模块热源3靠上端球 头50-1适应性摆动调整,此时,球头螺杆50被向下压,拉簧51被 拉伸,通过拉簧51的作用以及上端球头50-1,使得模块热源3与内 盒体底部贴合);如果是顶簧的形式,则顶簧设置在球头螺杆50的底 部,顶簧的上端连接球头螺杆50下部的螺母50-2,顶簧的下端与安 装孔52的底部连接。(遇到内盒体底部倾斜时,模块热源3靠上端球 头50-1进行适应性摆动调整,此时,球头螺杆50被向下压,顶簧被 压缩,通过顶簧的作用以及上端球头50-1,使得模块热源3与内盒 体底部贴合)
501.这个方式中,球头螺杆50的上端球头50-1与模块热源3球铰接 也可以有很多形式,例如:
502.形式一:如图45所示,此时的,加热模块可以包括加热面板37 及加热组件以及隔热安装盘39等,加热面板37与隔热安装盘39安 装在一起,加热面板37与隔热安装盘39之间可以设置隔热硅胶40, 然后球头螺杆50穿过隔热安装盘39底板的避让孔39-a后与加热面 板37球铰接。
503.形式二:再例如:如图46所示,加热模块可以包括加热面板37 及加热组件以及隔热安装盘39等,加热面板37与隔热安装盘39安 装在一起,加热面板37与隔热安装盘39之间可以设置隔热硅胶40, 然后球头螺杆50直接与隔热安装盘39底板球铰接。
504.或者还可以采用其他的任何可以实现的形式。
505.另外,进一步针对餐盒,还可以包括蒸屉,蒸屉与内盒16配合 使用。
506.蒸屉(一般是由侧壁和底形成的盘状或碗状结构)与内盒16配 合使用的方式如下:
507.蒸屉与内盒16配合的第一种形式:如图17-10所示,在蒸屉16-21、 16-23(16-21和16-23分别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蒸屉)顶部设置有向 外翻的开口沿16-21-a,蒸屉的开口沿(上表面)不超过内盒体16-1 的开口沿16-1-5的上表面,如图17-12所示,可以在内盒体16-1内 部(可以是上方的位置)设置一个阶梯沿16-a,蒸屉开口沿16-21-a 搭在阶梯沿16-a上,然后将封膜16-3盖住内盒体16-1的开口,封 膜16-3的四边被压在内盒体16-1的开口沿16-1-5,这样就将内盒 体16-1的开口封住(封膜上带有排气孔),同时也将蒸屉封在内盒体 16-1内,此种形式中,蒸屉上设置透气孔,该透气孔的形式为如下 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
508.第一种透气孔的形式:可以直接在蒸屉的底部设置一个或多个通 孔,以方便透气;第二种透气孔的形式:如图17-10和图17-12所示, 在蒸屉16-21、16-23的端部侧壁形成凹口001,凹口001可以利于 通气,也可以方便取出蒸屉,此时的蒸屉上表面与封膜16-3之间留 有间隙;第三种透气孔的形式:蒸屉侧壁设置有通孔以方便透气。
509.上述蒸屉可以为如图17-10所示的形式,即该图中置入内盒体内 的是小蒸屉16-23,该蒸屉可以置入一个或并列置入多个,该图中位 于内盒体外的为整体的大蒸屉16-21,该蒸屉一般仅放一个即可;而 图17-12是以大蒸屉为例的。
510.蒸屉与内盒16配合的第二种形式:在蒸屉顶部设置有向外翻的 开口沿16-21-a,
该开口沿16-21-a搭在内盒体16-1的开口沿16-1-5 上,如图17-13、17-14所示,然后在蒸屉开口沿16-21-a与内盒体 16-1的开口沿16-1-5之间可以设置一个密封圈00b,在蒸屉的开口 做封膜16-3,然后使用时盒盖的压环15-2-5压住蒸屉开口沿16-21-a 对应的位置;此种形式中,蒸屉上设置透气孔,该透气孔的形式为如 下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
511.第一种透气孔的形式:可以直接在蒸屉的底部设置一个或多个通 孔,以方便透气;第二种透气孔的形式:蒸屉侧壁设置有通孔以方便 透气。
512.蒸屉与内盒16配合的第三种形式:在蒸屉顶部设置有向外翻的 开口沿16-21-a,该开口沿16-21-a搭在内盒体16-1的开口沿16-1-5 上,如图17-15所示,蒸屉开口沿16-21-a较内盒体16-1的开口沿 16-1-5窄(所谓的窄就是如图17-15所示的蒸屉开口沿16-21-a的 左右方向的距离短,这样从图17-15中可以看出,蒸屉开口沿16-21-a 相较于开口沿16-1-5要缩进去一圈),这样当蒸屉开口沿16-21-a搭 在内盒体16-1的开口沿16-1-5上的时候,内盒体16-1的开口沿 16-1-5还会有一圈裸露,然后将封膜16-3的边缘与内盒体16-1的 开口沿16-1-5裸露的部位封接(就是封闭连接),然后盒盖的压环 15-2-5压住蒸屉开口沿16-21-a对应的位置或者压环15-2-5压住与 内盒体16-1的开口沿16-1-5裸露的部位对应的位置(图17-15就是 压在了与内盒体16-1的开口沿16-1-5裸露的部位对应的位置);此 种形式中,蒸屉上设置透气孔,该透气孔的形式为如下方式中的一种 或多种:
513.第一种透气孔的形式:可以直接在蒸屉的底部设置一个或多个通 孔,以方便透气;第二种透气孔的形式:在蒸屉16-21、16-23的端 部侧壁形成凹口001,凹口001可以利于通气,也可以方便取出蒸屉, 此时的蒸屉上表面与封膜16-3之间留有间隙;第三种透气孔的形式: 蒸屉侧壁设置有通孔以方便透气。
514.上述蒸屉可以为如图17-10所示的形式,即该图中置入内盒体内 的是小蒸屉16-23,该蒸屉可以置入一个或并列置入多个,该图中位 于内盒体外的为整体的大蒸屉16-21,该整体一般近放一个即可;而 图17-12是以大蒸屉为例的。
515.蒸屉与内盒16配合的第四种形式:如图17-16至图17-25所示, 在蒸屉16-21(以大蒸屉16-21为例,以为该形式针对大蒸屉16-21 比较适合)顶部设置有向外翻或向内翻的开口沿16-21-a,使用时封 膜16-3连接开口沿16-21-a,盒盖的压环15-2-5压住蒸屉开口沿 16-21-a对应的位置,然后蒸屉16-21的底部或者侧壁卡在内盒体 16-1的开口沿16-1-5处,如图17-16至图17-19所示,为蒸屉侧壁 卡在内盒体16-1的开口沿16-1-5处的一种形式,该形式中,在蒸屉 侧壁设置成一个阶梯台16-21-b,然后该阶梯台16-21-b卡在内盒体 16-1的开口沿16-1-5处,此时在该阶梯台16-21-b与内盒体16-1 的开口沿16-1-5之间可以设置密封圈00b,这种形式中,蒸屉16-21 的底部是有一部分伸入内盒体16-1内的,此时,蒸屉上设置透气孔, 该透气孔的形式为如下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
516.第一种透气孔的形式:可以直接在蒸屉的底部设置一个或多个通 孔,以方便透气;第二种透气孔的形式:蒸屉侧壁设置有通孔以方便 透气(这种透气孔形式中,阶梯台16-21-b下方的蒸屉侧壁尽量不紧 贴内盒体16-1的内壁,如图17-18和图17-19等)。
517.如图17-20至图17-23所示,为蒸屉侧壁卡在内盒体16-1的开 口沿16-1-5处的另一种形式,该种形式中在蒸屉侧壁设置卡环 16-21-c,该卡环卡在内盒体16-1的开口沿16-1-5处,此时在该卡 环16-21-c与内盒体16-1的开口沿16-1-5之间可以设置密封圈00b, 这种形式中,蒸屉16-21的底部是有一部分伸入内盒体16-1内的, 此时,蒸屉上设置透气孔,
该透气孔的形式为如下方式中的一种或多 种:
518.第一种透气孔的形式:可以直接在蒸屉的底部设置一个或多个通 孔,以方便透气;第二种透气孔的形式:蒸屉侧壁设置有通孔以方便 透气(这种透气孔形式中,阶梯台16-21-b下方的蒸屉侧壁尽量不紧 贴内盒体16-1的内壁,如图17-20和图17-21等)。
519.如图17-24至图17-25所示,为蒸屉底部卡在内盒体16-1的开 口沿16-1-5处的形式,该种形式中蒸屉底部四周压在内盒体16-1的 开口沿16-1-5处,在蒸屉底部与内盒体16-1的开口沿16-1-5之间 可以设置密封圈00b,此时,在蒸屉的底部设置透气孔。
520.如图31-33所示,排气管道4连接至蒸汽回收系统,蒸汽回收系 统包括回收外壳25(回收外壳25内存换热液,例如:水)、蒸汽换 热管26和冷媒管27;蒸汽换热管26位于回收外壳25内,蒸汽回收 管26的上部与排气管道4的上部连通,蒸汽换热管26的下端为冷凝 水出口(冷凝水出口通过管路26-2接至尾水收集箱30,图31中的 标号31为换热液排空管,其通过阀门与回收外壳25内连通);冷媒 管27伸入回收外壳25内,且冷媒管27(内置冷媒)连接至制冷系 统(如图25-4中所示的,冷凝柱就是冷媒管27)。
521.进一步的蒸汽换热管26的外壁设置有翅片26-1(类似于暖气片 上的翅片,使得换热更充分)。
522.进一步的,蒸汽回收系统还包括循环水泵,循环水泵的进水管28 和出水管29伸入回收外壳25内(一般情况,进水管28伸入回收外壳25 的下部,进水管28一般位于回收外壳25的上部,也就是说进水管28 底部的进水口比出水管29底部的出水口位置低,类似于鱼缸的循环水 泵,其作用是作为扰流水管,防止温度过低,发生冷冻现象,一般可 以设置两个循环水泵,通过两个水泵作用,产生下位水与上位水循环 流动效果)。图31中的标号4-2为排气支管4-2,其与配送付货仓位2 连通;标号33-1为冷媒管27的冷媒接入口,标号33-2为冷媒管27的冷 媒接出口,冷媒接入口和冷媒接出口接至制冷系统。
523.另外,如图32所示,排气管道4包括排气支管4-2和排气立管4-3; 排气立管4-3(为一立管)的底部设置有出口(即蒸汽冷凝水溢流口 4-a),排气立管4-3的底部设置有u形反水弯4-b。(类似于坐便的反水 弯,就是说排气管道4的底部也有一个排蒸汽冷凝水的口,而蒸汽冷 凝水通过u形反水弯4-b并经过蒸汽冷凝水溢流口4-a排出,反水弯的 作用就是隔离蒸汽;蒸汽冷凝水溢流口,可以将在排气立管4-3未进 入冷凝器中提前液化的蒸汽排出至尾水收集箱30;一般情况下,如图 32所示,图中箭头所示为蒸汽整体走向,蒸汽从配送付货仓位2排出, 进入排气支管4-2(蒸汽从配送付货仓位2进入排气支管4-2这段管路 上一般设置一个斜坡,如果有冷凝水,方便有冷凝水的排出),并进 入排气立管4-3(整个排气支管4-2连接排气立管4-3时,最好也有个 坡度,这个坡度,一般是由远离排气立管4-3的一端逐渐向下倾斜最 后连接至排气立管4-3,也就是说排气支管4-2与排气立管4-3连接的 一端低于排气支管4-2远离排气立管4-3的一端),进入排气立管4-3 之后蒸汽主要向上走,一部分冷凝的蒸汽从排气立管4-3的底部经过u 形反水弯4-b排出,向上走的蒸汽由顶部进入蒸汽换热管26内,此时, 因为蒸汽换热管26位于回收外壳25内且回收外壳25内置入有换热液, 例如:水,然后加上冷媒管27的作用,为换热液降温,使得进入蒸汽 换热管26内的蒸汽被冷凝成水,并从底部的管路26-2排至尾水收集箱 30,完成蒸汽回收)
524.进一步的,针对餐盒,所述外套15设置有承托内盒16的承托架 15-5(承托架15-5可以直接与外套15固接,也可以是是分体的,使 用时扣在外套15的上端或卡在外套15的内
部,卡在外套15的内部 的形式中,承托架15-3的位置一般可以低于内盒16的上沿,),承托 架15-5上留有供内盒16穿过的承托开口15-5-1;如图8、9-1和10-2 所示,使用时,内盒(16)置入承托开口15-5-1内且内盒16的上端 的向外翻的开口沿16-1-5搭接在承托开口15-5-1的开口四周完成对 内盒16的承托;或者内盒16做成由上至下逐渐缩小的结构,然后内 盒(16)的侧壁直接卡住承托开口15-5-1,就是说在逐渐放入内盒 16的过程中,内盒16就会逐渐的被该承托开口卡住。
525.进一步的,针对配送付货仓位2,在配送付货仓位2内设置有用 于判断配送付货仓位2内是否置入物品的红外探测装置(红外探测装 置属于现有技术,直接买来应用即可)。
526.风道5-3内还设置有导风斜面5-7,导风斜面5-7对应进风门5-1 设置。(如图25-1、图25-2所示,该导风斜面(5-7)为由下至上逐 渐向进风门倾斜的斜面或如图25-3所示的内凹的弧形面,其主要是 导流的作用)
527.下面对上述的社群智能配餐工作站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528.使用时,通过中央控制模块控制相应的配送付货仓位2的仓门9 内的电机11动作,使得输出齿轮11-2或输出摩擦轮转动,进而使得 输出齿轮11-2与齿条9-3啮合或者使得输出摩擦轮与摩擦条摩擦配 合,进而使得相应的仓门打开,然后将餐盒置入配送付货仓位2内, 使得餐盒底部的齿条15-1-1(或摩擦条)和滑轨15-1-5置入滑槽7-1 内,逐渐向配送付货仓位2内送入,至齿条15-1-1与货位电机14的 传动轮14-1啮合或者餐盒底部的摩擦条与货位电机14的摩擦轮摩擦 动作,通过货位电机14的转动将餐盒自动带入配送付货仓位2内(餐 盒底部的被加热区域d与模块热源3接触),使得磁吸片12-1-2与餐 盒上的磁吸口12-2(这里是以在餐盒排气道上设置磁吸口12-2为例) 吸合,进而使得餐盒排气道17与排气管道4完成连通,然后控制仓 门9内的电机11反转,使得仓门关闭,而如果是需要对该配送付货 仓位2内的食物进行冷藏,则启动制冷系统,使得冷风从该配送付货 仓位2内的进风门进入,并对餐盒进行冷藏,然后冷风从出风门返回, 直至冷藏结束,使用者取出餐盒;如果是需要对餐盒内食品进行现场 烹饪,例如如果是米饭,则事先在包装时,将生米和适量的水置于内 盒16的内盒体16-1内;如果是红烧肉炖豆角则事先将生的食材或者 半成品食材及调料以及适量的水等置于内盒体16-1内;如果是蒸包 子,则向内盒体16-1内的下腔体bb倒入适量的水,然后置入带孔的 带孔的隔板16-1-1,然后将包好的生包子或冷冻的生包子置于内盒 体16-1内的带孔的隔板16-1-1上;一般餐盒的内盒体16-1可以为 两个,一个装主食一个装菜,例如一个装生米(准备做成米饭),另 一个装红烧肉炖豆角的食材(准备做成红烧肉炖豆角),上述准备完 毕后,用封膜16-3封住内盒体16-1的开口,之后将整个内盒16置 于外套盒体15-1内,然后盖上上盖15-2(还可以在食物容纳槽15-2-1 内置入配菜后与上盖15-2卡扣在一起,具体形式如前所述,此处不 赘述),使得弹性球形囊腔17-1压住封膜16-3,使得弹性球形囊腔 17-1的底部的囊腔排气口17-2与封膜16-3上的排气孔16-3-1对应; 现场烹饪时,控制模块热源3对内盒体底部被加热区域d进行加热; 如果是炎热的夏季,在没有到预先设定的烹饪时间时可以开启冷风, 使得餐盒处于冷藏的状态,以保证食材新鲜,如果天气不是很炎热, 或者距离设定的烹饪时间不是很长,也可以不开冷风,根据需要选择 即可,如果是开冷风的情况,则到达预先设定的烹饪时间时,可以关 闭冷风,或者也可以在冷风开启的状态进行烹饪,根据预先设定的时 间,通过中央控制模块控制模块热源3对内盒16内的食物进行现场 烹饪(烹饪的原理可参见电饭煲、电磁炉等的原理),内
盒体16-1内 的食材烹饪所产生的蒸汽通过封膜16-3上设置有排气孔排出。
529.下面对本发明的整体控制方法进行说明:
530.(1)、产品管理端根据食品需求数据生成食品配置单,并将该配 置单信息匹配至配置好的食品餐盒上;
531.在该步骤中,云管中心接收用户通过(手机或电脑等可实现的电 子产品)客户端形成的食品需求信息后,匹配相应的基于社群智能配 餐工作站的配送付货仓位2,并形成食品需求数据,然后分发至产品 管理端和物流管理端。
532.(2)、餐盒置入匹配好的配送付货仓位2内,由该配送付货仓位 (2)进行现场操作。该步骤中,产品管理端根据食品配置单进行生 食、半生食或熟食的配置,同时将食品配置单信息输入至食品餐盒上 的射频码上完成餐盒配置。
533.进一步的,上述(2)步骤中,产品管理端(食品配送中心)根 据食品需求数据生成食品配置单,产品管理端根据食品配置单进行生 食、半生食或熟食的配置,同时将食品配置单信息输入至食品餐盒上 的射频码上完成餐盒配置;这里说的生食、半生食就是前面所述的生 米、红烧肉干豆角食材等;之后将该配置单信息结合至配置好的食品 餐盒上。进一步的,在餐盒上贴上带有订单号的食品订单贴。
534.进一步的,上述的(2)步骤之后,物流管理端将餐盒置入社群 智能配餐工作站上的相匹配的配送付货仓位2。
535.上述(2)步骤的进行现场操作;包括冷藏、冷冻、烹饪、定时 在冷藏状态下的现场烹饪或者定时在冷藏环境下的现场加热等。
536.定时在冷藏环境下的现场烹饪或者定时在冷藏环境下的现场加 热是指在配送付货仓位2内通过风门5通入冷气(以保证不需要加热 或者烹饪时,食品在冷藏环境下保存,以保证质量),当开始烹饪食 品的时间到,则通过中央控制模块控制配送付货仓位2底部的模块热 源3对餐盒(内盒16)的底部进行加热,在加热的过程中始终保持 通入冷气,并通过中央控制模块调整通入冷气的量来维持配送付货仓 位2内的温度(配送付货仓位2内设置温度传感器)。
537.食品就位以后可以向客户端发送就位信息,如果是需要定时烹饪 的食物,还同时发送食品烹饪完成时间,而在食品烹饪完成之后也可 以发送烹饪完成的信息,这个信息可以由云管中心负责发送,也就是 说,对应的配送付货仓位2将就位或者烹饪完成的信息反馈给云管中 心,再由云管中心发送至客户端,也可以由社群智能配餐工作站的中 央控制模块直接发送。
538.上述的将餐盒置入社群智能配餐工作站上的相匹配的配送付货 仓位2的方式为如下方式之一:方式一:物流人员将食品餐盒运送至 社群智能配餐工作站处,并输入食品配置单的单号或者通过扫描食品 餐盒上的射频码使得配送付货仓位2的仓门自动打开,配送人员将餐 盒置入配送付货仓位2内,仓门关闭;
539.方式二:物流人员将食品餐盒运送至社群智能配餐工作站处,并 输入食品配置单的单号或者通过扫描食品餐盒上的射频码使得对应 该餐盒的配送付货仓位2的位置显示出来(例如,可以显示号码,也 可以通过位置指示的方式显示,位置显示就是将整个配送付货仓位2 的分布通过图像的形式显示出来,然后标示对应的位置),然后配送 人员通过显示的配送付货仓位2的位置,由配送人员手动开启相应的 仓门,配送人员将餐盒置入配送
付货仓位(2)内,手动关闭仓门。
540.上述的生食配置主要为如下几种方式之一:
541.第一种方式:主食配置和菜品的配置,主食配置包括面食配置和 生米配置,所述面食配置为在内盒体16-1置入隔板16-1-1并在隔板16-1-1下添水,将制作的生的面食置于内盒体16-1内的隔板16-1-1 上,并在内盒体16-1上端开口处设置封膜16-3(主要是现场蒸熟, 例如蒸包子、蒸饺子、蒸馒头等);
542.所述的生米配置为直接将生米置入内盒体16-1内并添上能够将 米煮熟的量的水(可以在内盒体16-1内壁设置相应的刻度),之后在 内盒体16-1上端开口处设置封膜16-3;
543.所述菜品的配置为将生菜或半生菜置入内盒体16-1内并添上能 够将生菜炖熟的水量以及调料等,之后在内盒体16-1上端开口处设 置封膜16-3。
544.第二种方式:纯生食,不需要烹饪熟的食物(例如需要拿回家自 己烹饪的冻肉、冻虾等),直接将纯生食置入餐盒内。
545.上述(1)步骤中所述的食品需求数据包括食品的具体明细(品 种、类型、例如:什么主食,什么菜等等)、需要配送的配送付货仓 位2所在位置、需要如何保存(冷冻、冷藏或保温等)以及需要用餐 的时间点或时间段。
546.上述(1)步骤中用户利用客户终端(可以是手机、电脑等现有 的终端)形成食品需求信息,(选择所需要的食品、需要配送的地址 和需要用餐的时间点或时间段等,一般都是用餐的时间段,预留出中 间配送的误差时间,用户也可以选择自己设定开始烹饪的时间,例如 餐盒就位后,将就位信息发送至用户端,用户再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 开始烹饪的时间),同现有点餐形式类似,但是最重要的区别是,现 有的点餐模式是制作成品再直接配送,制作的过程是直接全程在产品 管理端完成,并没有现场操作的环节,所以其不包括用餐时间,而本 申请包含用餐时间,因为本技术是可以对生食或半成品,进行现场烹 饪的,确认后将该数据上传至云管中心,云管中心匹配相应的配送付 货仓位2后形成食品需求数据,将该数据传输至产品管理端(食品配 送中心端)、物流管理端。
547.上述(2)步骤中,配送人员将餐盒置入该配送付货仓位2内, 如果是需要定时烹饪的食品,需要使得餐盒的排气口与排气管道4连 通;之后关门,后续通过中央控制模块根据该餐盒对应的食品需求数 据对餐盒进行相应的操作(冷藏、烹饪或者定时的冷藏状态下的烹饪)。
548.下面结合实例来进一步描述本发明:
549.实施例1:
550.柜体1设置一个(或两个、三个)配送付货仓位2,此种情况适 用于家庭使用,在本方式中,可以不设置制冷系统;用户通过手机客 户端进行点餐并标明用餐地址,云管中心会自动匹配该用户家中的配 送付货仓位2,物流管理端的配送人员将餐送至后,用户自己扫码, 使得仓门打开,将餐盒置入配送付货仓位2内后仓门关闭,此时,配 送付货仓位2可以根据预先设定的时间对餐盒进行加热,或者餐盒就 位后,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具体的烹饪时间;
551.当然此种方式中,也可以预先将食品烹饪的数据置入该社群智能 配餐工作站内,然后可以定期进行上网更新,此种情况就可以进行断 网操作,其操作方式类似于家用的微波炉,餐盒置入后,手动开启烹 饪模式,烹饪结束以后可以通过报警装置提示烹饪完毕,然
后转入保 温状态。
552.实施例2:
553.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有如下几种具体的实施方式:
554.实施方式(1):
555.本实施方式一般适用于开放式社区、封闭式管理的住宅小区、写 字间大堂以及中大型厂区等等,其形式如图1所示,柜体1设置多个 配送付货仓位2,以横向的行为单位,每一行设置一组风门,本方式 工作过程如下:方式1:
556.用户在客户端点餐,选好之后,数据会上传至云管中心,云管中 心会根据用户所在位置匹配相应的配送付货仓位2,例如该用户用餐 地址在a写字楼,那么云管中心就会就近为其匹配配送付货仓位2, 配送付货仓位2匹配后,云管中心会连同用户食品需求信息一起形成 食品需求数据并分发至产品管理端和物流管理端;
557.产品管理端生成食品配置单,并根据该信息制作食品,例如:该 客户点的是米饭 茄子炖肉,如图9所示,该餐盒的内盒16为两个, 在其中一个内盒16内加入生米和足以将生米煮熟的水,此时,米就 会被隔板16-1-1承托,防止糊底(当然此时也可以不加隔板16-1-1), 然后将封膜16-3封住内盒的上口;然后在另一个内盒16内置入配置 好的生茄子、生肉、调料以及足以将茄子和肉炖熟的水,此时,同理 生茄子和生肉等也被承托在隔板16-1-1上,防止糊底(当然此时也 可以不加隔板16-1-1),之后将封膜16-3封住内盒的上口,然后将 两个内盒同时置于外套盒体15-1内,然后可以在食物容纳槽15-2-1 内放置一些配菜,例如,咸菜、拌菜、凉菜等等,然后用保鲜膜将食 物容纳槽15-2-1封住,并如图8和10-1那样倒盖在上盖15-2上, 之后将上盖15-2盖在内盒16上,使得弹性球形囊腔17-1使用时, 压住封膜16-3使得囊腔排气口对应封膜16-3上的排气孔,同时,球 形囊腔17-1的其他部分压紧排气孔周围(包括呼吸孔),完成食品的 配置,同时,将配置单信息输入至餐盒的射频码上,物流人员将餐盒 送至指定的社群智能配餐工作站处,物流人员通过扫描餐盒上的射频 码或者输入订单单号(可以在餐盒上粘贴订单),使得预先配置好的 配送付货仓位2自动仓门打开(中央控制模块控制输出齿轮11-2转 动,使得输出齿轮11-2啮合齿条9-3,并带动仓门打开),或者显示 配送付货仓位2的位置,手动打开仓门,将整个餐盒置入配送付货仓 位2内,此时,中央控制器控制传动轮14-1转动(在控制自动仓门 打开那一刻,传动轮14-1即开始转动,或者如果是手动打开仓门的 形式则扫描餐盒上的射频码或者输入订单单号之后传动轮14-1即开 始转动,),将餐盒慢慢推入配送付货仓位2内,使得齿条15-1-1(此 处是以齿条为例)以及滑轨15-1-5在滑槽7-1内移动,当齿条15-1-1 与传动轮14-1接触,传动轮14-1啮合着餐盒的底部的齿条15-1-1 使得餐盒自动移动进配送付货仓位2内,直到移动至如图10-1所示 的位置,(滑轨15-1-5)触碰行程开关19,使得货位电机14停转, 餐盒就位,此时,磁吸片12-1-2与(餐盒上的)磁吸口12-2吸合, 使得排气管道4与餐盒排气道17连通,(此时红外探测装置,探测置 入物品),通过中央控制模块控制输出齿轮11-2反转,使得输出齿轮11-2啮合齿条9-3,并带动仓门关闭,如果客户需要在上午十一点开 始烹饪,而在十点半,该餐盒即就位,在十点半至十一点之间的这段 时间,配送付货仓位2内由风门5通入冷气,保持冷藏的温度,使得 食材保持新鲜,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显得尤为重要,而配送付货仓位 2内的温度可以通过温度传感器等实现温控,这样,在上午十一点之 前,整个餐盒都是在配送付货仓位的冷藏环境进行保存,当上午11:00 时间到,则社群智能配餐工作站
的中央控制模块控制相对应的配送付 货仓位内的模块热源3开始对餐盒烹饪(烹饪所需时长、温度等根据 预先设定的程序执行,该程序数据可预先在社群智能配餐工作站内设 定,也可预先存储在云管中心,并由云管中心控制社群智能配餐工作 站直接执行即可。模块热源3也可以设置一个用于过温保护的装置, 防止模块热源3温度过高),模块热源3也可以采用现有的电加热热 源,通电即可,不赘述,烹饪过程中,蒸汽通过封膜16-3上的排气 孔排出,通过排气管道4排出并利用蒸汽回收系统回收(蒸汽回收的 过程如图31至图33所示,就是蒸汽从餐盒出来,经过排气支管4-2 及排气立管4-3后,进入至蒸汽换热管26内进行换热后变成冷凝水, 并经过下端的冷凝水出口排至尾水收集箱30);
558.整个烹饪过程都可以在冷藏的环境下进行,一来不会影响上盖 15-2内的配菜,二来不会影响社群智能配餐工作站内其他的订单食 品;烹饪结束后,中央控制模块可以向用户的客户端发送烹饪完成的 信息(也可以由云管中心发送),也可以由客户按照预先接收的预估 的完成时间直接去领取;另外,客户也可以预先只设定用餐时间,然 后云管中心根据食物的类别自动预先设定烹饪时间,以确保客户在预 先设定的时间可以直接取出烹饪好的食物,例如:客户点的是米饭和 茄子炖肉,烹饪米饭需要十分钟,烹饪茄子炖肉需要二十分钟(这个 时间都是系统预先设根据食材定好的),则社群智能配餐工作站会在 餐盒就位后、客户用餐前二十五分钟(一般需要预留些时间,提前设 定好,本例子中以提前五分钟为例)开始烹饪茄子炖肉,用餐前十五 分钟开始烹饪米饭,待均烹饪完成后,进入5分钟保温状态(可以通 过模块热源的调温实现)。
559.另外,如果由于中间物流环节的偏差导致餐盒就位延迟,使得预 先要求的烹饪时间无法开始烹饪,或者使得预先设定的完成时间无法 完成时,云管中心将餐盒就位信息发送至用户端后,用户可以重新调 整开始烹饪的时间或者想要的完成时间(这个完成时间,一般云管中 心可以给出一个以即时烹饪为基准的最快的完成时间做参考,用户可 以选择在该时间完成,也可以选择延后)。
560.用于用餐时,扫码或者输入单号,控制仓门打开,同时使得货位 电机反转,使得餐盒退出配送付货仓位2,取出餐盒之后,红外探测 装置,探测物品被取出,通过中央控制模块,控制仓门关闭。用户食 用时,取出内盒体16-1并撕掉封膜16-3即可。
561.实施方式(2):
562.如果需要冷冻食品(可以在整个社群智能配餐工作站中将其中的 一层或两层设置成只供储存冷冻食品的形式),则用户在客户端点单, 选好之后,数据会上传至云管中心,云管中心匹配相应的配送付货仓 位2,然后形成食品需求数据,将该数据分发至产品管理端和物流管 理端,产品管理端生成食品配置单,并根据该信息制作食品(或者将 实现冷冻的食品直接包装,例如冻虾、冻肉等),该冷冻食品包装之 后,则由物流直接运送至指定的配送付货仓位后由中央控制模块控制 对相应的配送付货仓位通过进风门吹进冷气,实现冷冻(这里需要说 明的是,一般情况在多层且多个配送付货仓位2的社群智能配餐工作 站有时可以设置例如最上面的一排仓位是冷冻的、第二排仓位是冷鲜 食品的,其他是需要加热或保温的仓位,或者以列区分也可以,或者 以单独的某个或某几个配送付货仓位2进行区分也可);这样一来客 户可以随时去领取,而不用害怕融化或者变质。
563.实施方式(3):
564.如果需要冷藏的食品,则用户在客户端点单,选好之后,数据会 上传至云管中心,
云管中心匹配相应的配送付货仓位2,然后形成食 品需求数据,将该数据分发至产品管理端和物流管理端,产品管理端 生成食品配置单,并根据该信息制作食品(例如:如果是鲜鱼,则在 产品管理端取活鱼并将鲜鱼进行处理完毕,形成鲜鱼肉;如果是鲜鸡, 则也可以在产品管理端取活鸡并进行处理完毕,形成鲜鸡肉;上述的 处理如果是鱼则是常规的刮鳞片,去内脏等处理,鸡就是褪毛,去内 脏等常规操作),该生鲜食品包装之后,则由物流直接运送至指定的 配送付货仓位后由中央控制模块控制对相应的配送付货仓位通过进 风门吹进冷气,实现冷藏(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一般情况在多层且多 个配送付货仓位2的社群智能配餐工作站有时可以设置例如最上面 的一排仓位是冷冻的、第二排仓位是冷鲜食品的,其他是需要加热或 保温的仓位,或者以列区分也可以,或者以单独的某个或某几个配送 付货仓位2进行区分也可);这样一来客户可以随时去领取,而不用 害怕融化或者变质,且取回家直接自己烹饪即可,可以很好的保持食 材的新鲜程度。
565.另外,上述的实施方式(2)和实施方式(3)中,如果订单产品 较大,可以选择相邻的两个配送付货仓位2,然后将相邻的两个配送 付货仓位2之间的隔板向上、向下或向背板翻折或折叠,以形成更大 的空间,然后置入订单产品即可。
566.本技术是一种具有智能保鲜存储和组合烹饪加工功能的社群智 能配餐柜,本技术可联动实现丰富品类中餐预制食品(中餐预制食品: 具有严格交付温度和即食质量要求的标准化净菜生鲜食品和预制配 餐食品),智能保鲜存储、智能烹饪加工、智能展示推广、智能售卖 交付等功能。
567.配送付货仓位2是交付柜的模块工作单元,也是交付柜业务的执 行核心,它可以具有冷冻冷藏、智能保鲜存储;组合加热、自动烹饪 排气的功能;另外,还可以透明展示、自动展示推广;还具有组合订 单、自动投递交付、集成服务等功能;
568.另外,餐盒包装也是本交付柜系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餐盒包 装分成两大部分,一是直接用于承载、烹饪食品的食品内包装(内盒 体);比如铝箔餐盒塑封包装和pp塑料冷热配餐包装等;
569.二是用于组合装载食品内包装和辅助完成食品烹饪排气功能的pp塑料外包装(外套);本系列餐盒包装集炊具、餐具、周转包装于 一身。
570.另外,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 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 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 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 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571.综上,本技术通过智能采集、集合密集客群零散订单;中央厨房、 生鲜加工企业,标准化预包装订单生产;集中配送,由交付终端完成 订单多温态智能保鲜存储、多工艺智能烹饪加工、多业务组合智能适 配交付等一系列技术服务措施,打破工业化短保预包装食品网络流通 瓶颈、提升工业化短保预包装(短保质期预包装食品)食品网购交付 质量、提高工业化短保预包装食品网络流通效率、降低工业化短保预 包装食品网络流通成本、保证工业化短保预包装食品网络流通安全。
572.而在消费安全上,消费者要求产品流通过程封闭安全,流通过程 知情透明;在消费成本上,消费者要求降低小价值订单的产品供应成 本和配送成本等。面对大量的个体网购订单,传统的食品配送方式, 在产品的配送范围,配送质量,配送的成本,配送的及时性、
安全性、 便捷性等诸多方面,已不能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尤其是食品配送 技术的落后,已严重制约了冷鲜食品和快餐食品的网络流通。宽范围、 高质量、高效率、短流程、低成本的实现食品网购订单的线下配送, 是行业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技术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些问题。
573.本技术可以很好的实现冷藏、冷冻、烹饪、定时在冷藏状态下的 现场烹饪或者定时在冷藏环境下的现场加热等操作,很好的实现社群 智能配餐,很好的解决了以往所存在的问题。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