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沟渠护坡面混凝土裂缝填补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3-01-05 09:46:3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修复的领域,具体讲是一种沟渠护坡面混凝土裂缝填补装置。


背景技术:

2.沟渠护坡面是一种避免水土流失的防护设施,现有的护坡面一般是采用铺设混凝土来进行防护,但是混凝土护坡面在长时间使用后,容易产生裂缝,这些裂缝需要通过填补装置进行填补。
3.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2021746000.3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凝土裂缝填补装置,包括框架,在所述框架内穿设有注浆软管用于向下注浆,在所述框架内设置有多个用于弯曲调节所述注浆软管的调节板,所述调节板中部开设有多个用于放置注浆软管的软管放置槽,在所述调节板中部开设有与各所述软管放置槽连通的平移槽,所述平移槽的宽度与所述注浆软管的外径匹配。本实用新型的混凝土裂缝填补装置,方便对注浆软管按照裂缝弯折形态进行调整,适应性强。
4.以上对比文件具有以下问题:
5.(1)首先,上述设备需要通过人工的方式对注浆软管进行折弯调整,这种方式不仅降低了用户的工作效率,而且折弯的范围有限,这降低了设备的实用性。
6.(2)其次,上述设备在填补完成后,需要用户手动对修补的平面进行刮平,这降低了用户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沟渠护坡面混凝土裂缝填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8.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沟渠护坡面混凝土裂缝填补装置,包括框体、移动机构和注浆软管,所述移动机构设置于框体的内部,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横向移动组件和纵向移动组件,所述横向移动组件和纵向移动组件呈九十度交错设置于框体的内部,所述横向移动组件包括螺杆,所述螺杆平行且对称设置于框体的内表面,两个所述螺杆相邻的一端贯穿框体的内壁并固定连接链轮,两个所述链轮通过链条相互传动连接,其中一个所述链轮固定连接电机的输出轴,所述电机通过l型支撑座固定连接框体外壁,且所述螺杆的外表面分别螺纹连接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相对的一侧外壁上端固定连接连杆,所述连杆滑动连接移动座,所述移动座的一侧顶面边缘处穿插连接注浆软管,所述横向移动组件和纵向移动组件设置一致。
9.进一步的,所述螺杆的两端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框体内壁。
10.进一步的,所述移动座底面设有摄像头。
11.进一步的,所述移动座远离摄像头的底面四周边缘处固定连接环形刮板。
12.进一步的,所述框体的底面设有阻滑垫。
13.进一步的,所述摄像头和电机电性连接控制器。
14.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沟渠护坡面混凝土裂缝填补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改进及优点:
15.其一:本实用新型通过横向移动组件、纵向移动组件和控制器,可以使移动座沿着裂缝进行移动填补,这不仅提高了用户的工作效率,同时还增加调节的范围,这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
16.其二:本实用新型通过环形刮板,可以在移动座活动的过程中对混凝土进行刮平,这方便了用户的使用,提高了用户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解释: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底面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框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图3的a区域放大示意图。
22.附图标记说明:1、框体;2、移动机构;21、横向移动组件;211、螺杆;212、链轮;213、链条;214、电机;215、l型支撑座;216、活动块;217、连杆;22、纵向移动组件;23、移动座;3、注浆软管;4、摄像头;5、环形刮板;6、阻滑垫;7、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附图1至图4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沟渠护坡面混凝土裂缝填补装置,如图1-图4所示,包括框体1、移动机构2和注浆软管3,所述移动机构2设置于框体1的内部,所述移动机构2包括横向移动组件21和纵向移动组件22,所述横向移动组件21和纵向移动组件22呈九十度交错设置于框体1的内部,所述横向移动组件21包括螺杆211,所述螺杆211平行且对称设置于框体1的内表面,两个所述螺杆211相邻的一端贯穿框体1的内壁并固定连接链轮212,两个所述链轮212通过链条213相互传动连接,其中一个所述链轮212固定连接电机214的输出轴,所述电机214通过l型支撑座215固定连接框体1外壁,且所述螺杆211的外表面分别螺纹连接活动块216,所述活动块216相对的一侧外壁上端固定连接连杆217,所述连杆217滑动连接移动座23,所述移动座23的一侧顶面边缘处穿插连接注浆软管3,所述横向移动组件21和纵向移动组件22设置一致。
25.所述螺杆211的两端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框体1内壁,通过轴承可以使螺杆211在框体1内部进行旋转的作用。
26.所述移动座23底面设有摄像头4,通过摄像头4可以起到使用户了解混凝土填补情况的作用。
27.所述移动座23远离摄像头4的底面四周边缘处固定连接环形刮板5,通过环形刮板
5可以在移动座23活动的过程中对混凝土进行刮平,这方便了用户的使用。
28.所述框体1的底面设有阻滑垫6,通过阻滑垫6可以起到增加框体1和沟渠护坡面摩擦力的作用,这降低了框体1发生滑移的可能性,提高了设备的稳定性。
29.所述摄像头4和电机214电性连接控制器7(所述控制器7可以使用madgechar的zs-kzq-01或者也可以使用其他具有相同功能的控制器),通过控制器7可以起到方便用户控制设备进行填补的作用。
30.工作原理:首先,用户可以框体1放置在坡面裂缝上,然后用户可以通过控制器7遥控移动机构2,控制器7可以控制横向移动组件21和纵向移动组件22的电机214,电机214会通过链轮212和链条213带动螺杆211进行旋转,螺杆211会带动活动块216进行平移,活动块216会通过连杆217带动移动座23移动至裂缝的正上方,在移动完成后,用户可以通过注浆软管3将混凝土灌入裂缝内部,在灌入的过程中,用户可以通过摄像头4对填补情况进行了解,当填满后,用户可以通过控制器7带动移动座23沿着裂缝进行移动填补并且在移动过程中,环形刮板5会将裂缝表面的混凝土刮平。
31.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他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沟渠护坡面混凝土裂缝填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体(1)、移动机构(2)和注浆软管(3),所述移动机构(2)设置于框体(1)的内部,所述移动机构(2)包括横向移动组件(21)和纵向移动组件(22),所述横向移动组件(21)和纵向移动组件(22)呈九十度交错设置于框体(1)的内部,所述横向移动组件(21)包括螺杆(211),所述螺杆(211)平行且对称设置于框体(1)的内表面,两个所述螺杆(211)相邻的一端贯穿框体(1)的内壁并固定连接链轮(212),两个所述链轮(212)通过链条(213)相互传动连接,其中一个所述链轮(212)固定连接电机(214)的输出轴,所述电机(214)通过l型支撑座(215)固定连接框体(1)外壁,且所述螺杆(211)的外表面分别螺纹连接活动块(216),所述活动块(216)相对的一侧外壁上端固定连接连杆(217),所述连杆(217)滑动连接移动座(23),所述移动座(23)的一侧顶面边缘处穿插连接注浆软管(3),所述横向移动组件(21)和纵向移动组件(22)设置一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沟渠护坡面混凝土裂缝填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211)的两端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框体(1)内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沟渠护坡面混凝土裂缝填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座(23)底面设有摄像头(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沟渠护坡面混凝土裂缝填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座(23)远离摄像头(4)的底面四周边缘处固定连接环形刮板(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沟渠护坡面混凝土裂缝填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1)的底面设有阻滑垫(6)。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沟渠护坡面混凝土裂缝填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4)和电机(214)电性连接控制器(7)。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沟渠护坡面混凝土裂缝填补装置,属于混凝土修复的技术领域,包括框体、移动机构和注浆软管,移动机构设置于框体的内部,移动机构包括横向移动组件和纵向移动组件,横向移动组件和纵向移动组件呈九十度交错设置于框体内部,横向移动组件包括螺杆,螺杆对称设置于框体的内部,两个螺杆的一端贯穿框体内壁并连接链轮,两个链轮通过链条相互连接,其中一个链轮连接电机的输出轴,电机通过L型支撑座连接框体外壁,螺杆的外表面连接活动块,活动块通过连杆连接移动座,移动座的顶面连接注浆软管,横向移动组件和纵向移动组件设置一致,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不仅可以使设备进行移动填补,同时还可以对混凝土进行自动刮平。刮平。刮平。


技术研发人员:谢荣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新亮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09
技术公布日:2023/1/3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