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增材制造装置

2023-01-05 05:54:5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增材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增材制造装置。


背景技术:

2.连续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因其高比强度、良好的抗疲劳特性及耐化学腐蚀等特点,近年来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重要工业领域获得了批量应用并呈现出极快的增长趋势。随着复合材料的发展应用,复合材料的制造设备也随之成为科学研究、设备研发和产业化的热点。因此,设计一种可以利用碳纤维复合材料进行增材制造的设备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增材制造装置,该装置有利于实现连续碳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构件的增材制造。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增材制造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底座上设有基板,所述机架上设有原料存储架、箔式线圈、喂料单元、切料单元、远红外加热模块和压实滚轮,所述箔式线圈、喂料单元、切料单元、远红外加热模块和压实滚轮构成喷头总成,所述原料存储架存放有碳纤维增强树脂基丝束,所述碳纤维增强树脂基丝束从原料存储架引出后穿过箔式线圈,通过箔式线圈提供预紧力后进入喂料单元,通过喂料单元提供挤出力后送至切料单元,所述切料单元位于基板上侧,所述远红外加热模块设于切料单元旁侧,以对丝束加热融化树脂并使树脂基碳纤维平铺在基板上,所述压实滚轮设于切料单元旁侧并位于基板上侧,以压实基板上的树脂基碳纤维,进而层层堆叠碳纤维,并通过加热后的树脂连接每层碳纤维。
5.进一步地,用于增材制造的碳纤维增强树脂基丝束为经过预浸处理的长碳纤维丝束,由环氧树脂和碳纤维丝束复合而成。
6.进一步地,所述基板为可加热式基板,通过远红外加热模块和基板联合对丝束加热:
7.在基板上成型第一层碳纤维时,基板升温至第一温度,将平铺在基板上的第一层丝束熔融,而后基板降温至第二温度,使丝束固化粘结在基板上;
8.在成型第二层以上碳纤维时,远红外加热模块对丝束加热使树脂熔融,以逐层成型碳纤维并通过加热后的树脂连接每层碳纤维。
9.进一步地,所述机架由底座、竖向固定在底座上的六根竖直铝型材以及六根水平固定在竖直铝型材上的水平铝型材组成;其中,四根竖直铝型材竖设于底座的四个角落,两根竖直铝型材竖设于底座的左右两侧中部,五根水平铝型材固定在六根竖直铝型材上端,以固定机架,最后一根水平铝型材固定在左右两侧中部的两根竖直铝型材之间,以安装喷头总成。
10.进一步地,所述基板为可前后、左右运动的可移动式基板,所述喷头总成可上下运动。
11.进一步地,所述基板安装于左右滑动座上,所述左右滑动座通过控制左右移动的第一电机和第一丝杆驱动,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一丝杆安装于前后滑动座上,所述机架的底座上设有前后滑动导向的导轨,所述前后滑动座滑动安装于导轨上并通过控制前后移动的第二电机和第二丝杆驱动,进而实现基板前后、左右方向的水平运动;所述原料存储架上的碳纤维增强树脂基丝束通过喂料单元送至切料单元,通过基板的运动使丝束平铺在基板或下层丝束上,并通过压实滚轮压实,使丝束贴合基板或下层丝束;
12.所述喷头总成安装于上下运动座上,所述上下运动座通过控制上下移动的第三电机和第三丝杆驱动,以实现喷头总成的上下运动。
13.进一步地,所述箔式线圈设于原料存储架与喂料单元之间,通过气缸调整箔式线圈的位置,进而调控提供给丝束的预紧力,以保证增材制造过程预紧力一致。
14.进一步地,所述压实滚轮安装在滚轮气缸上,以通过滚轮气缸为压实滚轮提供正压力。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提供了一种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增材制造装置,该装置通过通过相互配合工作的多个单元,对预浸碳纤维增强树脂基丝束进行预紧、加热,从而实现在基板上平铺每层碳纤维强树脂预浸丝,层层堆叠实现三维连续碳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构件的制造。该装置自动化程度高,增材制造效果好,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装置实现原理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另一视角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01、角支架;102、原料存储架;103、竖直铝型材;104、喷头总成;105、第一丝杠;106、压实滚轮;107、底座;108、第二电机;109、第二丝杠;110、角支架;111、基板;112、滚轮气缸;113、第四电机;114、箔式线圈;115、第三电机;116、导轨;117、切料单元;118、远红外加热模块;119-喂料单元;120-水平铝型材;121-第一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21.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示例性的,旨在对本技术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技术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22.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23.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增材制造装置,包括机架,
所述机架的底座上设有基板111,所述机架上设有原料存储架102、箔式线圈114、喂料单元119、切料单元117、远红外加热模块118和压实滚轮106,所述箔式线圈114、喂料单元119、切料单元117、远红外加热模块118和压实滚轮106构成喷头总成104,所述原料存储架102存放有碳纤维增强树脂基丝束,所述碳纤维增强树脂基丝束从原料存储架102引出后穿过箔式线圈114,通过箔式线圈114提供预紧力后进入喂料单元,通过喂料单元119提供挤出力后送至切料单元117,所述切料单元117位于基板111上侧,所述远红外加热模块118设于切料单元117旁侧,以对丝束加热融化树脂并使软化后的树脂基碳纤维平铺在基板111上,所述压实滚轮106设于切料单元117旁侧并位于基板111上侧,以压实基板上的树脂基碳纤维,进而根据成型需要层层堆叠碳纤维,并通过加热后的树脂连接每层碳纤维,实现碳纤维增材制造。
24.在本实施例中,用于增材制造的碳纤维增强树脂基丝束为经过预浸处理的长碳纤维丝束,由环氧树脂和碳纤维丝束复合而成。
2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基板111为可加热式基板,通过远红外加热模块和基板联合对丝束加热。在本实施例中,可以按如下流程对丝束加热:
26.在基板上成型第一层碳纤维时,基板升温至第一温度(本实施例中为310℃),将平铺在基板上的第一层丝束熔融,而后基板降温至第二温度(本实施例中为50℃),使丝束固化粘结在基板上;
27.在成型第二层以上碳纤维时,远红外加热模块对丝束加热使树脂熔融,以逐层成型碳纤维并通过加热后的树脂连接每层碳纤维。
2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机架由底座107、竖向固定在底座107上的六根竖直铝型材103以及六根水平固定在竖直铝型材上的水平铝型材120组成。其中,四根竖直铝型材竖设于底座的四个角落,两根竖直铝型材竖设于底座的左右两侧中部,五根水平铝型材固定在六根竖直铝型材上端,以固定机架,最后一根水平铝型材固定在左右两侧中部的两根竖直铝型材之间,以安装喷头总成。
2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基板111为可前后、左右运动的可移动式基板,所述喷头总成104可上下运动。
3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基板111安装于左右滑动座上,所述左右滑动座通过控制左右移动的第一电机121和第一丝杆105驱动,所述第一电机121和第一丝杆105安装于前后滑动座上,所述机架的底座107上设有前后滑动导向的导轨116,所述前后滑动座滑动安装于导轨116上并通过控制前后移动的第二电机108和第二丝杆109驱动,进而实现基板前后、左右方向的水平运动;所述原料存储架上的碳纤维增强树脂基丝束通过喂料单元送至切料单元,通过基板的运动使丝束平铺在基板或下层丝束上,并通过压实滚轮压实,使丝束贴合基板或下层丝束。所述喷头总成安装于上下运动座上,所述上下运动座安装于上述最后一根水平铝型材上,并通过控制上下移动的第三电机115和第三丝杆驱动,以实现喷头总成的上下运动。
31.更佳地,喷头总成还可以安装于一个左右运动座上,再通过左右运动座安装于上下运动座上,并通过控制左右移动的第四电机113和第四丝杆驱动,以实现喷头总成的左右运动。
3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箔式线圈设于原料存储架与喂料单元之间,通过气缸调整箔
式线圈的位置,进而调控提供给丝束的预紧力,以保证增材制造过程预紧力一致。
3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压实滚轮106安装在滚轮气缸112上,以通过滚轮气缸为压实滚轮提供正压力。
34.使用时,原料存储架104上放置预浸碳纤维增材树脂基丝束,通过喂料单元119运送丝束,在喂料单元119前设置箔式线圈114调节预紧力,喂料单元119输送丝束至切料单元117处,使用远红外将丝束加热至熔融状态,再由基板的水平移动将丝束平铺基板。喷头总成安装在机架上,通过丝杠控制喷头上下移动,可以完成基板上的丝束一层平铺后再次平铺第二层的效果。层层堆叠的过程中喷头上设置有压实滚轮106可以将层层丝束压实在基板111上。基板111的水平移动依靠底座上控制前后的电机与丝杠控制其前后移动,通过导轨来固定在底座上,再通过设置在基板底下的控制左右移动的电机和丝杠来控制基板的左右移动。
35.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