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马铃薯覆土种植机的制作方法

2023-01-05 03:52:4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机械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马铃薯覆土种植机。


背景技术:

2.马铃薯覆土种植机是一种农用机械,其在农用机械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马铃薯覆土种植机包括机架、开沟机构、覆土机构和种植装置,开沟机构安装在机架底端右部,覆土机构安装在机架底端左部,种植装置安装在机架的顶端;现有的马铃薯覆土种植机使用时,首先种植机的开动,开沟机构将土壤进行开沟,使土壤翻起蓬松,然后种植装置将马铃薯种下,然后覆土机构将土回填;现有的马铃薯覆土种植机使用中发现,在种植过程中,经开沟、撒种、覆土之后还需要再单独对马铃薯进行施肥和浇水,增加人力投入,影响种植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减少人工投入,增加种植的效率的马铃薯覆土种植机。
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马铃薯覆土种植机,包括机架、开沟机构、覆土机构和种植装置,开沟机构安装在机架底端右部,覆土机构安装在机架底端左部,种植装置安装在机架的顶端;还包括肥料箱、水箱和洒水机构,肥料箱安装在机架的顶端,肥料箱的顶端设置有上料口,肥料箱的底端设置有下料口,水箱的底端与机架的顶端连接,水箱的顶端设置有注水口,洒水机构的输入端与水箱连接,洒水机构的输出端穿过机架的顶端;通过肥料箱和水箱,在播种之后,对种子和周围蓬松土壤进行洒水,然后施肥,使播种、洒水、施肥同步进行,减少人工投入,增加了种植的效率。
5.优选的,种植装置包括种子箱、箱口和下料管,种子箱安装机架的顶端,种子箱的顶端设置有箱口,种子箱的底端设置有下料管;种子箱下方设置为漏斗状,便于下料,以免有死角造成堆积,提高种植效果,避免造成浪费。
6.优选的,还包括驱动电机、减速机、旋转轴和两个挡料装置,驱动电机和减速机均安装在机架的顶端,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减速机的输入端连接,减速机的输出端与旋转轴的一端连接,旋转轴的输出端均与挡料装置连接,两个挡料装置的输入端分别与肥料箱和种子箱的下料口连接,挡料装置的输出端与下料管的输入端连接;启动驱动电机,经减速机带动旋转轴转动,旋转轴带动挡料装置对种子和肥料进行挡料,使其间隔下料,种子箱下料的同时,肥料箱对上一个下料的种子处进行施肥,提高施肥的准确性,避免肥料的浪费,调高经济效益。
7.优选的,洒水机构包括水泵、下水管、多个输水管、布水管和多个喷头,水泵安装在机架的顶端,水泵通过抽水管与水箱连接,水泵的输出端与下水管的输入端连接,下水管上设置有阀门,下水管的输出端穿过机架的顶端与多个输水管的输入端连接,多个输水管的输出端均与布水管连接,布水管上均匀安装有多个喷头;启动水泵,水依次经过抽水管、下
水管、输水管和布水管,通过喷头均匀喷洒出来,对下料的种子和周围蓬松的土壤进行洒水,给予种子充足的水分,增大洒水面积,提高便利性。
8.优选的,开沟机构包括开沟犁和第一电动伸缩杆,开沟犁的顶端与第一电动伸缩杆的底端连接,第一电动伸缩杆的顶端与机架的右部顶端连接;覆土机构包括覆土板和第二电动伸缩杆,覆土板的顶端与第二电动伸缩杆的底端连接,第二电动伸缩杆的顶端与机架的左部底端连接;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杆能够依据使用者的使用需求进行不同深度的翻土,第二电动伸缩杆使覆土板能够根据马铃薯的大小进行调节,保证种植的马铃薯完全被土覆盖住,使用方便快捷,节省生产种植时间,减少人工,节省种植成本。
9.优选的,还包括多组支撑杆和多组行走轮,多组支撑杆的顶端均与机架的底端连接,多组支撑杆的底端均转动安装有行走轮,行走轮为橡胶材质;支撑杆和行走轮起到支撑和行走的效果,能减少翻土时对设备的掩盖,避免对整体设备工作时造成影响,橡胶材质的行走轮,减少地面不平的振动,使运行更加平稳。
10.优选的,挡料装置包括挡料箱和多个挡料板,挡料箱为半圆形,挡料箱的顶端设置有落料口,挡料箱的底端设置有排料口,挡料箱的底端与机架的顶端连接,挡料箱的排料口与下料管的输出端连通,多个挡料板均匀安装在旋转轴的外侧壁上,挡料板的一端与挡料箱的内侧壁接触;通过旋转轴带动挡料箱进行旋转,使其间隔下料,结构简单,可同时施肥与下料,提高便利性。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肥料箱和水箱,在播种之后,对种子和周围蓬松土壤进行洒水,然后施肥,使播种、洒水、施肥同步进行,减少人工投入,增加了种植的效率。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14.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5.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挡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6.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a部的结构示意图;
17.附图中标记:1、机架;2、开沟机构;3、覆土机构;4、肥料箱;5、上料口;6、水箱;7、注水口;8、种子箱;9、箱口;10、下料管;11、驱动电机;12、减速机;13、旋转轴;14、挡料装置;15、水泵;16、下水管;17、输水管;18、布水管;19、喷头;20、支撑杆;21、行走轮;201、开沟犁;202、第一电动伸缩杆;301、覆土板;302、第二电动伸缩杆;1401、挡料箱;1402、挡料板。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19.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马铃薯覆土种植机,包括机架1、开沟机构2、覆土机构3和种植装置,开沟机构2安装在机架1底端右部,覆土机构3安装在机架1底端左部,种植装置安装在机架1的顶端;还包括肥料箱4、水箱6和洒水机构,肥料箱4安装在机架1的顶端,肥料箱4的
顶端设置有上料口5,肥料箱4的底端设置有下料口,水箱6的底端与机架1的顶端连接,水箱6的顶端设置有注水口7,洒水机构的输入端与水箱6连接,洒水机构的输出端穿过机架1的顶端;种植装置包括种子箱8、箱口9和下料管10,种子箱8安装机架1的顶端,种子箱8的顶端设置有箱口9,种子箱8的底端设置有下料管10;还包括驱动电机11、减速机12、旋转轴13和两个挡料装置14,驱动电机11和减速机12均安装在机架1的顶端,驱动电机11的输出端与减速机12的输入端连接,减速机12的输出端与旋转轴13的一端连接,旋转轴13的输出端均与挡料装置14连接,两个挡料装置14的输入端分别与肥料箱4和种子箱8的下料口连接,挡料装置14的输出端与下料管10的输入端连接;洒水机构包括水泵15、下水管16、多个输水管17、布水管18和多个喷头19,水泵15安装在机架1的顶端,水泵15通过抽水管与水箱6连接,水泵15的输出端与下水管16的输入端连接,下水管16上设置有阀门,下水管16的输出端穿过机架1的顶端与多个输水管17的输入端连接,多个输水管17的输出端均与布水管18连接,布水管18上均匀安装有多个喷头19;开沟机构2包括开沟犁201和第一电动伸缩杆202,开沟犁201的顶端与第一电动伸缩杆202的底端连接,第一电动伸缩杆202的顶端与机架1的右部顶端连接;覆土机构3包括覆土板301和第二电动伸缩杆302,覆土板301的顶端与第二电动伸缩杆302的底端连接,第二电动伸缩杆302的顶端与机架1的左部底端连接;还包括多组支撑杆20和多组行走轮21,多组支撑杆20的顶端均与机架1的底端连接,多组支撑杆20的底端均转动安装有行走轮21,行走轮21为橡胶材质;挡料装置14包括挡料箱1401和多个挡料板1402,挡料箱1401为半圆形,挡料箱1401的顶端设置有落料口,挡料箱1401的底端设置有排料口,挡料箱1401的底端与机架1的顶端连接,挡料箱1401的排料口与下料管10的输出端连通,多个挡料板1402均匀安装在旋转轴13的外侧壁上,挡料板1402的一端与挡料箱1401的内侧壁接触。
20.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马铃薯覆土种植机,其在工作时,种植时,分别通过上料口5和箱口9向肥料箱4和种子箱8内装入肥料和马铃薯种子,通过注水口7向水箱6内注入水,随着种植机的开动,开沟机构2对土壤进行开沟,使土壤翻起蓬松,启动驱动电机11,通过减速机12驱动旋转轴13进行旋转,带动挡料板1402进行旋转,使种子箱8和肥料箱4均间隔下料,种子箱8下料的同时,肥料箱4对上一个下料的种子处进行施肥,同时打开水泵15,水箱6中的水依次经过抽水管、下水管16、输水管17和布水管18,通过喷头19均匀喷洒出来,对下料的种子和周围蓬松的土壤进行洒水,给予种子充足的水分,之后覆土机构3将土回填即可。
2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马铃薯覆土种植机,其安装方式、连接方式或设置方式均为常见机械方式,只要能够达成其有益效果的均可进行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马铃薯覆土种植机的驱动电机11和水泵15为市面上采购,本行业内技术人员只需按照其附带的使用说明书进行安装和操作即可,而无需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付出创造性劳动。
22.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3.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
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