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电动舷外机倒挡锁紧结构及电动舷外机的制作方法

2022-12-31 17:20:1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动力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舷外机倒挡锁紧结构及电动舷外机。


背景技术:

2.电动舷外机一般包括可相对转动的机体和托架,托架用于与船体固定,机体的上部设有电动机和控制手柄的控制总成,电动机通过驱动轴驱动水下动力输出机构。
3.电动舷外机在安装使用时,为防止电动舷外机意外从船只上坠落时落入水中,通常使用螺栓,将电动舷外机的夹紧托架固定到艉板上。但是在倒挡倒船时,因为螺旋桨反转时由于反推力会使夹紧托架翘起,进而引发电动舷外机水下组件翘起及翻船等安全事故。因此,十分有必要提供一种可防止电动舷外机在倒挡运行时夹紧托架因螺旋桨反推力而翘起的电动舷外机倒挡锁紧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舷外机倒挡锁紧结构及电动舷外机,在倒挡运行时通过锁紧架与角度限位杆抵接实现锁紧,防止倒挡时因螺旋桨反转产生反推力使得夹紧托翘起。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6.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舷外机倒挡锁紧结构,所述的电动舷外机包括一个旋转支架和一对活动连接于所述旋转支架两侧的夹紧托架,两所述夹紧托架的下端连接有螺管;所述的倒挡锁紧结构包括:
7.起翘限位手柄,其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螺管上;
8.第一复位偏压件,其套设于所述螺管上,且其对所述起翘限位手柄施加复位的偏压力;
9.拉杆支架,其可转动地设于所述旋转支架上,且其的转动轴线与所述螺管的轴线平行;
10.第一拉杆,其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起翘限位手柄和所述拉杆支架;
11.锁紧架,其通过第二轴可转动地设于所述旋转支架上,且所述第二轴的轴线平行于所述拉杆支架的转动轴线;
12.第二拉杆,其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拉杆支架和所述锁紧架;
13.角度限位杆,其连接在两所述夹紧托架远离所述螺管的一端之间,所述角度限位杆与所述锁紧架相抵实现锁紧,且所述锁紧架远离所述角度限位杆实现解锁;
14.第二复位偏压件,其套设在所述第二轴上,且对所述锁紧架施加复位锁紧的偏压力。
15.优选地,所述拉杆支架通过第一轴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旋转支架内且在所述角度限位杆与所述锁紧架解锁时自锁。
16.优选地,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均为销轴。
17.优选地,所述锁紧架呈u型,包括:
18.横向部,其上设有供所述第二拉杆连接的第一连接部;
19.两相对设于所述横向部两端的竖向部,任一竖向部具有供所述第二轴转动连接的连接部及远离所述连接部一端的抵接部,任一抵接部适于在锁紧时依靠所述第二复位偏压件的偏压力而抵接在所述角度限位杆上。
20.优选地,任一所述竖向部的连接部与抵接部之间的部分朝向所述横向部方向凹陷以形成供所述角度限位杆抵接并勾挂的凹腔;和/或
21.所述横向部上开设有供所述第二复位偏压件抵接的卡口。
22.优选地,所述第二轴上还设有限制所述第二复位偏压件沿所述第二轴的轴向位移的限位件。
23.优选地,所述第一复位偏压件为第一扭簧,所述第一扭簧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抵接在所述起翘限位手柄上;和/或
24.所述第二复位偏压件为第二扭簧,所述第二扭簧的一端抵接在所述旋转支架上、另一端抵接在所述锁紧架上。
25.优选地,所述第一拉杆和/或所述第二拉杆的两端均分别设有挂钩部,所述起翘限位手柄、拉杆支架和锁紧架上对应设有相匹配的钩孔。
26.优选地,所述螺管上还套设有限位衬套。
27.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舷外机,包括上述任一项的pcb板冷却结构。
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29.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动舷外机倒挡锁紧结构,在倒挡运行时,通过锁紧架与角度限位杆相抵实现旋转支架与夹紧托架的锁固,解决了倒挡时螺旋桨反转产生反推力使得夹紧托翘起的问题。避免了电动舷外机水下组件翘起及翻船等安全事故,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30.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3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动舷外机包括倒挡锁紧结构、旋转支架和夹紧托架且锁紧架与角度限位杆锁紧时的结构示意图;
32.图2为图1的电动舷外机省略了其中一个夹紧托架的结构示意图;
33.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倒挡锁紧结构且锁紧架与角度限位杆锁紧时的结构示意图;
34.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倒挡锁紧结构的锁紧架的结构示意图;
35.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倒挡锁紧结构的起翘限位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36.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倒挡锁紧结构的拉杆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37.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动舷外机的旋转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38.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动舷外机的夹紧托架的结构示意图。
39.其中:1、起翘限位手柄;11、手柄主体部;111、第三轴孔;112、第一钩孔;12、操作
部;2、第一复位偏压件;3、第一拉杆;4、拉杆支架;41、拉杆主体;411、第一轴孔;412、第二钩孔;413、第三钩孔;5、第一轴;6、第二拉杆;7、锁紧架;71、横向部;711、第四钩孔;712、卡口;72、竖向部;721、连接部;722、抵接部;723、凹腔;724、第二轴孔;8、第二轴;9、第二复位偏压件;10、角度限位杆;11、限位件;12、限位套;100、旋转支架;101、第一安装侧壁;102、第二安装侧壁;103、第三安装侧壁;1031、台阶部;110、竖直段;120、横向段;200、夹紧托架;300、螺管。
具体实施方式
40.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41.实施例:
42.参见图1至图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动舷外机倒挡锁紧结构,电动舷外机包括一个旋转支架100和一对活动连接在旋转支架100两侧的夹紧托架200,两夹紧托架200的下端也即右端(因图1中两夹紧托架200并非正前方和正后方设置,实际上为右前端)连接有螺杆。倒挡锁紧结构包括起翘限位手柄1、第一复位偏压件2、拉杆支架4、第一拉杆3、锁紧架7、第二拉杆6、角度限位杆10和第二复位偏压件9。起翘限位手柄1可转动地安装在螺管300上且位于两个夹紧托架200之间。第一复位偏压件2套设在螺管300上且对起翘限位手柄1施加使得起翘限位手柄1复位的偏压力。拉杆支架4可转动地具体为通过第一轴5设于旋转支架100上,且拉杆支架4的转动轴线平行于螺管300的轴线也即第一轴5与螺管300平行设置。第一拉杆3的两端分别连接在起翘限位手柄1和拉杆支架4上。锁紧架7通过第二轴8可转动地设于旋转支架100上且第二轴8的轴线平行于拉杆支架4的转动轴线,也就是说螺管300的轴线、第一轴5的轴线和第二轴8的轴线平行。第二拉杆6的两端分别连接锁紧架7和拉杆支架4。角度限位杆10连接在两夹紧托架200远离螺管300的一端的上端也即两夹紧托架200的左端(因图1中两夹紧托架200并非正前方和正后方设置,实际上为左后端),具体的,角度限位杆10设置在锁紧架7的上方。角度限位杆10与锁紧架7相抵实现锁紧,且锁紧架7远离角度限位杆10实现解锁。第二复位偏压件9套设在第二轴8上,且对锁紧架7施加复位锁紧的偏压力。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倒挡锁紧结构,在倒挡运行时,通过锁紧架7与角度限位杆10相抵实现角度限位杆10的锁定,因角度限位杆10安装在两夹紧托架200上,故而实现旋转支架100与夹紧托架200的锁固,解决了倒挡时螺旋桨反转产生反推力使得夹紧托架200翘起的问题。避免了电动舷外机水下组件翘起及翻船等安全事故,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4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7所示,旋转支架100呈l字型,包括水平段和竖直段110。水平段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分别形成有第一安装侧壁101,第一安装侧壁101供螺管300安装,起翘限位手柄1和第一复位偏压件2均位于两个第一安装侧壁101之间。在两个第一安装侧壁101内侧设有两个相对且间隔的第二安装侧壁102,第二安装侧壁102供第一轴5安装,拉杆支架4设于第一轴5上且位于两个第二安装侧壁102之间。在竖直段110的前侧的左右两侧设于两个相对且间隔的第三安装侧壁103,第三安装侧壁103供第二轴8安装,且任一第三安装侧壁103的前端部形成有l字型的台阶部1031,角度限位杆10的两端可以分别
抵接在两各l字型的台阶部1031位置,锁紧架7可转动地设于两个第三安装侧壁103之间且与第三安装侧壁103地内壁间具有间隙。如图8所示,任一夹紧托架200呈u字型且夹紧托架200上活动安装有用于调节锁紧松紧度地调节手柄。
4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例,拉杆支架4在角度限位杆10与锁紧架7解锁时能够自锁。
4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例,第一轴5和第二轴8为销轴。结构简单且加工成本低。
4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例,锁紧架7呈u型,具体的,如图4所示,锁紧架7包括一横向部71和两竖向部72,其中横向部71的上下表面平行于第二轴8的轴线,横向部71的前端呈三角状,以便于第二拉杆6的上端能够更好地与锁紧架7连接,具体的,横向部71的前端设于上下贯通横向部71的上下表面的钩孔(此处为了区分,描述为第四钩孔711)。任一竖向部72的后端为连接部721、前端为抵接部722,连接部721上开设有供第二轴8穿设的第二轴8孔724,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轴8与第二轴8孔724间隙配合,也即锁紧架7可以沿第二轴8径向转动。抵接部722和连接部721之间形成有向下凹陷也即朝向横向部71方向凹陷的u型的凹腔723,从而在锁紧时,u型腔的底壁可以抵接且抵接部722的内侧壁勾挂在角度限位杆10上,也即实现锁紧架7对角度限位杆10的锁固。需要说明的是,在由锁紧位置切换至解锁位置时,锁紧架7是朝向远离角度限位杆10的方向也即如图1至图3所示向下方向翻转。由解锁位置切换至锁紧位置时,转动方向正好相反。
4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例,如图2和图4所示,为了便于第二复位偏压件9与锁紧架7抵接以使得锁紧架7能够复位以从解锁位置切换至锁紧位置。在横向部71的后端部的左侧开设有一个弧形或半圆形或方形的卡口712,以便于第二复位偏压件9的一端可以卡固在该卡口712内。
4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例,第二复位偏压件9与第二轴8间隙套接,为了防止第二复位偏压件9在第二轴8上滑动,如图1至图3所示,第二轴8上还设有限位件11,比如限位件11包括限位圈和卡簧,限位圈套设在第二轴8上,卡簧卡固在第二轴8上且位于限位圈的远离第二复位偏压件9的一侧。
4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第一复位偏压件2为第一扭簧,第一扭簧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抵接在起翘限位手柄1上。第二复位偏压件9为第二扭簧,第二扭簧的一端抵接在旋转支架100上(比如在竖直段110的前侧开有一个凹槽,第二扭簧的一端抵接在该凹槽内)、另一端抵接在锁紧架7上也即上述的卡口712内。扭簧结构简单且成本低。
5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例,如图5所示,起翘限位手柄1包括手柄主体部11和操作部12,操作部12与手柄主体部11垂直设置,手柄主体部11由呈倒u型的两部分构成且均开设有供螺管300穿设的第三轴孔111。两个手柄主体部11一长一短,长的手柄主体部11的一端上设有操作部12,短的手柄主体部11远离操作部12的一端上还开设有供第一拉杆3连接的第一钩孔112。
5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例,如图6所示,拉杆支架4呈u型。包括相对且间隔设置的一长一短的两个支架本体,两个支架本体上开设有供第一轴5穿设的第一轴5孔411。长的支架本体的远离与短的支架本体连接的一端上开设有两个通孔,其中靠近第一轴
5孔411的一个通孔为第二钩孔412,用于第一拉杆3的另一端连接,远离第一轴5孔411的另一个通孔为第三钩孔413,用于第二拉杆6连接。
5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第一拉杆3为拉簧,包括中间的杆体和分别设于杆体两端的钩状的、并分别与第一钩孔112和第二钩孔412钩接的挂钩部。第二拉杆6也包括杆体和两端的分别与第三钩孔413和第四钩孔711钩接的挂钩部。
5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螺管300上还套设有限位衬套,用于限制起翘限位手柄1和第一复位偏压件2沿螺管300的轴线滑动,保证整个倒挡锁紧结构的稳固性。
5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倒挡锁紧结构,当在冲滩时(当装有舷外机的船在浅水中航行时,若水下情况复杂,可能会产生碰撞或者被水中植物缠绕,会干扰到舷外机的正常工作甚至损坏舷外机)时或不需要锁紧旋转支架100与夹紧托架200时,只需按压起翘限位手柄1的操作部12,起翘限位手柄1通过第一拉杆3拉动拉杆支架4朝向起翘限位手柄1方向转动,进而通过第二拉杆6拉动锁紧架7向下翻转,从而使得锁紧架7与角度限位杆10之间不接触,实现解锁,此时,旋转支架100与夹紧托架200之间可相对转动,也即夹紧托架200可翘起。当倒挡时,为了防止夹紧托架200翘起,通过第一复位偏压件2和第二复位偏压件9的偏压力作用使得锁紧架7向上也即朝向角度限位杆10方向转动并与角度限位杆10相抵接实现锁紧,由于角度限位杆10连接在两个加紧托架之间,故而可以实现夹紧支架和旋转支架100的锁固防止夹紧支架的起翘。
5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动舷外机,包括一个旋转支架100和一对活动连接于旋转支架100两侧的夹紧托架200及上述实施例的电动舷外机倒挡锁紧结构,两夹紧托架200远离旋转支架100的一端连接有螺管300。对于旋转支架100与电动舷外机的哪个部件连接,在此不做描述,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对于夹紧托架200而言,其用于与船体连接,具体不做描述和限定,如图1所示,呈大致u型。对于舷外机的其他结构比如传动结构、水上壳体、水下壳体、电机等部件不做描述和限定,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由于具有了上述的倒挡锁紧结构,故而至少具有上述的倒挡锁紧结构的有益效果,具体不再赘述。
56.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