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桨毂结构、飞行动力装置及飞行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2-12-31 16:1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桨毂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桨毂结构、飞行动力装置及飞行设备。


背景技术:

2.在飞行设备,例如飞行汽车中,动力系统通过驱动旋翼轴以带动桨叶旋转而产生升力。当飞行汽车前飞时,由于来流作用,流经桨叶的相对气流在前行一侧和后行一侧是不同的。其中,逆着风向旋转的桨叶会产生更大的升力,称为前行桨叶;顺着风向旋转的桨叶升力会变小,甚至会降为0,称为后行桨叶。
3.相关技术中,当桨叶为柔性桨叶时,依靠本身的柔性特性,桨叶可以发生自身变形,通过自动挥舞改变桨距角以减小升力不平衡。而当桨叶为刚性桨叶时,桨叶无法自动调整桨距角,两个桨叶受到的升力严重不平衡,会通过桨毂给旋翼轴带来很大的弯矩及振动,从而造成旋翼轴的疲劳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或部分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桨毂结构、飞行动力装置及飞行设备,能够自动平衡前行桨叶和后行桨叶的升力,减小对旋翼轴的疲劳损坏。
5.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桨毂结构,其包括:
6.安装座,用于连接旋翼轴;
7.转动组件,包括转轴和活动座,所述转轴设置于所述安装座,所述活动座连接于所述转轴并沿所述转轴的周向转动;其中,所述活动座的侧面分别延伸设置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分别用于连接于对应的桨叶,所述转轴及连接轴的轴线相互垂直;
8.变距组件,用于调节对应的桨叶的桨距角,单组所述变距组件包括固定锥齿轮和变距锥齿轮,所述固定锥齿轮设置于所述安装座,所述变距锥齿轮连接于对应的所述连接轴并与所述固定锥齿轮啮合;所述固定锥齿轮的轴线平行于所述转轴的轴线,所述变距锥齿轮的轴线平行于所述连接轴的轴线;其中,所述变距锥齿轮被所述活动座的转动而带动沿所述固定锥齿轮啮合传动,以带动对应的桨叶沿对应的所述连接轴的周向转动。
9.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变距组件包括第一变距组件和第二变距组件,所述桨叶包括前行桨叶和后行桨叶,其中:
10.所述第一变距组件包括第一固定锥齿轮和第一变距锥齿轮,所述第一固定锥齿轮设置于所述安装座,所述第一固定锥齿轮的轴线平行于所述转轴的轴线;所述第一变距锥齿轮连接于对应前行桨叶的所述连接轴并与所述第一固定锥齿轮啮合,以使所述第一变距锥齿轮沿所述第一固定锥齿轮啮合传动,以带动所述前行桨叶转动;
11.所述第二变距组件包括第二固定锥齿轮和第二变距锥齿轮,所述第二固定锥齿轮设置于所述安装座,所述第二固定锥齿轮的轴线平行于所述转轴的轴线;所述第二变距锥齿轮连接于对应后行桨叶的所述连接轴并与所述第二固定锥齿轮啮合,以使所述第二变距
锥齿轮沿所述第二固定锥齿轮啮合传动,以带动所述后行桨叶转动,所述第二变距锥齿轮与所述第一变距锥齿轮的转动方向相反。
12.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活动座设置于所述安装槽,所述活动座的底面与所述安装槽的底面之间具有预设间隔,所述活动座的底面活动抵接于所述安装槽的底面,以限制所述活动座的转动角度。
13.在一实施方式中,桨毂结构还包括桨叶安装组件,用于分别连接桨叶和连接轴;其中:
14.所述桨叶安装组件包括轴套,所述轴套套设于所述连接轴,所述轴套的一端连接于对应的桨叶,另一端连接于对应的变距锥齿轮。
15.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桨叶安装组件还包括球轴承和推力轴承,所述球轴承和推力轴承分别套设于所述连接轴,以设置于所述轴套与连接轴之间。
16.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桨叶安装组件还包括侧隙调整垫,所述侧隙调整垫设置与所述轴套与所述变距锥齿轮之间。
17.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活动座开设有安装孔,所述转轴间隙配合穿设于所述安装孔。
18.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锥齿轮靠近所述安装座的端面设置有限位槽,所述安装座设置有限位凸块,或所述固定锥齿轮靠近所述安装座的端面设置有限位凸块,所述安装座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凸块卡设于所述限位槽。
19.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锥齿轮为不完全齿轮;和/或
20.所述桨叶为刚性桨叶。
21.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飞行动力装置,其包括上述的桨毂结构和桨叶,所述桨叶设置于所述桨毂结构。
22.本技术第三方面提供一种飞行设备,其包括上述的飞行动力装置。
23.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24.本技术提供的桨毂结构,通过转动组件可以使活动座受到升力的变化而适应性沿转轴转动,使得连接于活动座的连接轴上的变距锥齿轮沿固定锥齿轮同步传动,从而带动对应的桨叶的桨距角改变,前行桨叶和后行桨叶改变的桨距角的方向相反,从而使前行桨叶的升力变小,后行桨叶的升力变大,达到升力平衡的效果。这样的设计,可以减小对旋翼轴的弯矩和振动影响,从而减小对旋翼轴的疲劳损坏。
25.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技术。
附图说明
26.通过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地描述,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示出的飞行动力装置示意图;
28.图2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示出的桨毂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29.图3是图2示出的桨毂结构的另一视角的剖面示意图;
30.图4是图3示出的桨毂结构的剖面部分爆炸示意图;
31.图5是图2示出的桨毂结构的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32.图6是图2示出的桨毂结构的轴套与桨叶的结构示意图;
33.图7是图2示出的桨毂结构的固定锥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34.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示出的桨毂结构调节升力平衡后的结构示意图;
35.图9是图8示出的桨毂结构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36.附图标记:
37.桨毂结构001;安装座100;安装槽110;固定孔120;限位槽130;固定腔140;连接孔141;预设间隔l;铰制孔螺栓150;
38.转动组件200;转轴210;活动座220;连接轴221;内螺纹孔224;安装孔222;轴承223;
39.变距组件300;固定锥齿轮310;第一固定锥齿轮310a;第二固定锥齿轮310b;限位凸块311;变距锥齿轮320;第一变距锥齿轮320a;第二变距锥齿轮320b;
40.桨叶安装组件400;轴套410;夹持部411;延伸部411a;夹持片411b;安装腔401;转动部412;容纳腔402;球轴承420;推力轴承430;轴承间隔套440;轴承座450;油封460;锁紧螺栓470;侧隙调整垫480;
41.桨叶002;前行桨叶002a;后行桨叶002b;连接部020;凸台021;
42.旋翼轴003。
具体实施方式
43.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技术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技术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技术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44.在本技术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45.应当理解,尽管在本技术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技术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46.相关技术中,刚性桨叶无法在飞行时自动调节桨距角,前行桨叶和后行桨叶的升力不平衡,会使连接的旋翼轴承受很大的弯矩及振动,从而造成旋翼轴的疲劳损坏。
47.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桨毂结构,能够自动平衡前行桨叶和后行桨叶的升力,减小对旋翼轴的疲劳损坏。
48.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
49.参见图1至图3,本技术的桨毂结构001应用于飞行动力装置,桨毂结构001用于分别连接飞行动力装置的桨叶002和旋翼轴003。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桨毂结构001包括安装座100、转动组件200及变距组件300。
50.其中:
51.安装座100用于连接旋翼轴003。安装座100与旋翼轴003可以通过螺栓等连接件组装连接,以实现升力和扭矩的传递。其中,旋翼轴003的轴线沿z轴方向设置。
52.参见图4至图6,转动组件200包括转轴210和活动座220,转轴210设置于安装座100,活动座220连接于转轴210并沿转轴210的周向转动;其中,活动座220的侧面分别延伸设置有连接轴221,连接轴221分别用于连接于对应的桨叶002,转轴210及连接轴221的轴线相互垂直。具体地,转轴210的轴线沿x轴方向设置,转轴210固定设置于安装座100,即转轴210本身不会转动。活动座220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连接于转轴210,例如活动座220套设于转轴210,从而环绕转轴210的周向转动。活动座220的相对的两侧分别沿y轴方向设置连接轴221,即连接轴221的轴线沿y轴方向设置。两个连接轴221的轴线分别对应前行桨叶002a和后行桨叶002b的轴线。
53.变距组件300用于调节对应的桨叶002的桨距角,单组变距组件300包括固定锥齿轮310和变距锥齿轮320,固定锥齿轮310设置于安装座100,变距锥齿轮320连接于对应的连接轴221并与固定锥齿轮310啮合;固定锥齿轮310的轴线平行于转轴210的轴线,变距锥齿轮320的轴线平行于连接轴221的轴线;其中,变距锥齿轮320被活动座220的转动而带动沿固定锥齿轮310啮合传动,以带动对应的桨叶002沿对应的连接轴221的周向转动。
54.其中,变距组件300的数量根据桨叶002数量设置。本实施例中,桨叶002包括前行桨叶002a和后行桨叶002b,因此变距组件300的数量为两组,每组变距组件300分别通过桨叶安装组件400间接连接于对应的桨叶002。在一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变距组件300包括第一变距组件和第二变距组件,第一变距组件用于连接于前行桨叶002a,第二变距组件用于连接于后行桨叶002b。第一变距组件包括第一固定锥齿轮310a和第一变距锥齿轮320a,第一固定锥齿轮310a设置于安装座100,第一固定锥齿轮310a的轴线平行于转轴210的轴线;第一变距锥齿轮320a连接于对应前行桨叶002a的连接轴221,并与第一固定锥齿轮310a啮合,以使第一变距锥齿轮320a沿第一固定锥齿轮310a啮合传动,以带动前行桨叶002a转动。其中,第一固定锥齿轮310a固定设置于安装座100,即第一固定锥齿轮310a在变距过程中固定不动,其作用是将连接轴221沿轴向的摆动转变为第一变距锥齿轮320a沿连接轴221的周向转动,从而带动前行桨叶002a转动而改变前行桨叶002a的桨距角。
55.同理,第二变距组件包括第二固定锥齿轮310b和第二变距锥齿轮320b,第二固定锥齿轮310b设置于安装座100,第二固定锥齿轮310b与第一固定锥齿轮310a分别设置于安装座100的相对的两侧。第二固定锥齿轮310b的轴线平行于转轴210的轴线;第二变距锥齿轮320b连接于对应后行桨叶002b的连接轴221,并与第二固定锥齿轮310b啮合,以使第二变距锥齿轮320b沿第二固定锥齿轮310b啮合传动,以带动后行桨叶002b转动,第二变距锥齿轮320b与第一变距锥齿轮320a的转动方向相反,以带动对应的桨叶002的桨距角相互发生相反的桨距角变化,从而实现升力的平衡。
56.具体地,在飞行设备前行时,在来流的作用下,两个桨叶002的升力变得不平衡,此时前行桨叶002a升力变大,后行桨叶002b升力变小。相应地,两侧升力的不对称会使活动座
220沿转轴210发生转动,即活动座220在转轴210上发生从前行桨叶002a的一侧向后行桨叶002b的一侧的周向转动。活动座220两端的连接轴221随之相应改变位置,可参考“跷跷板”原理,连接于前行桨叶002a的一侧连接轴221被增大的升力向上抬起,连接后行桨叶002b的一侧连接轴221因升力减小而朝下落下,即活动座220会朝升力小的一侧向下倾斜。相应地,随着连接轴221的位置改变,连接于前行桨叶002a的第一变距锥齿轮320a被带动同步沿第一固定锥齿轮310a转动,第一变距锥齿轮320a沿对应的连接轴221发生逆时针的周向转动,从而使前行桨叶002a的桨距角变小,继而使前行桨叶002a的升力变小。相反地,连接于后行桨叶002b的第二变距锥齿轮320b被迫沿第二固定锥齿轮310b转动,第二变距锥齿轮320b沿对应的连接轴221发生顺时针的周向转动,从而使后行桨叶002b的桨距角变大,继而使后行桨叶002b的升力变大。由此自动实现前行桨叶002a和后行桨叶002b同步调节对应桨距角,从而实现升力的平衡。
57.从该实例可知,本技术的桨毂结构001,通过转动组件200可以使活动座220受到升力的变化而适应性沿转轴210转动,使得连接于活动座220的连接轴221上的变距锥齿轮320沿固定锥齿轮310同步传动,从而带动对应的桨叶002的桨距角改变,前行桨叶002a和后行桨叶002b改变的桨距角的方向相反,从而使前行桨叶002a的升力变小,后行桨叶002b的升力变大,达到升力平衡的效果。这样的设计,可以减小对旋翼轴003的弯矩和振动影响,从而减小对旋翼轴003的疲劳损坏。
58.为了限制活动座220转动角度,参见图3、5和图8,在一实施方式中,安装座100开设有安装槽110,活动座220设置于安装槽110,活动座220的底面与安装槽110的底面之间具有预设间隔l,活动座220的底面活动抵接于安装槽110的底面,以限制活动座220的转动角度α。也就是说,通过将活动座220设置于安装座100的安装槽110内,可以无需增加额外的零件,即可直接利用安装座100的本体对活动座220的转动范围进行限制,降低加工难度和组装工序。
59.参见图4和图5,在一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安装座100开设有固定孔120,固定孔120连通安装槽110,转轴210穿设固定于固定孔120内,安装座100在安装槽110内套设于转轴210,且安装座100的底面与安装槽110的底面存在预设间隔l。其中,固定孔120的轴心沿x轴方向设置,安装槽110的槽向沿y周方向延伸。这样的设计,可以在紧凑的空间内布置转动组件200,且避免不同零部件之间发生空间干涉。进一步地,可以预先根据实际需求计算允许的桨距角的变化范围,从而确定安装座100的转动角度范围,继而确定预设间隔l的具体尺寸。
60.为了便于活动座220绕转轴210进行转动,参见图3,在一实施方式中,活动座220开设有安装孔222,转轴210间隙配合穿设于安装孔222。其中,安装孔222的轴线沿x轴方向设置。为了减小摩擦,在一实施方式中,活动座220的安装孔222内设置有轴承223,轴承223内孔内穿设有转轴210。其中,活动座220与轴承223过盈配合,轴承223与转轴210间隙配合,即通过轴承223使活动座220与转轴210形成间隙配合的同时,可以减小转动时的摩擦。这样的设计,无需增加额外零件,采用间隙配合的方式,巧妙地通过轴承实现活动座220沿转轴210的周向转动。可选地,轴承223例如可以是滑动轴承、滚动轴承等,于此不做具体限制。可选地,活动座220与两侧的连接轴221可以是一体成型结构,以提高结构强度及平衡两个桨叶002之间升力时的作动一致性。
61.为了使桨叶002与活动座220的转动保持联动,需要稳固安装桨叶002于桨毂结构001上。参见图4和图6,在一实施方式中,桨毂结构001还包括桨叶安装组件400,用于连接桨叶002和连接轴221;即桨叶002通过桨叶安装组件400连接于与对应的连接轴221,以便桨叶002可以通过桨叶安装组件400绕连接轴221的外周做周向转动,从而可以改变桨叶002的桨距角。其中,桨叶安装组件400包括轴套410,轴套410套设于连接轴221,轴套410的一端连接于对应的桨叶002,另一端连接于对应的变距锥齿轮320。通过轴套410在连接轴221上转动以带动桨叶002转动。可以理解,前行桨叶002a通过一组桨叶安装组件400与活动座220的连接轴221连接,后行桨叶002b也通过另一组桨叶安装组件400与活动座220的另一连接轴221连接。
62.为了使桨叶002与轴套410稳固连接,参见图6,在一实施方式中,轴套410包括夹持部411和转动部412,夹持部411用于夹持对应的桨叶002的连接部020,转动部412用于与对应的连接轴221转动连接。在一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桨叶002的连接部020的端部沿径向设有凸台021,轴套410的夹持部411包括延伸部411a和夹持片411b,延伸部411a与轴套410的本体为一体结构,延伸部411a和夹持片411b可拆卸连接,夹持片411b沿径向和延伸部411a合拢以形成安装腔401,安装腔401用于容纳桨叶002的连接部020。其中,安装腔401的内轮廓尺寸与桨叶002的连接部020外轮廓尺寸相适应。也就是说,桨叶002端部的凸台021直径大于桨叶002的连接部020的直径和轴套410的安装腔401的入口直径,桨叶002的端部无法直接从入口穿入轴套410夹持部411的安装腔401中。相应地,在安装桨叶002时,先将夹持片411b与延伸部411a分离,将桨叶002的连接部020放入延伸部411a的安装腔401内,再将夹持片411b与延伸部411a合拢,使延伸部411a和夹持片411b夹持桨叶002的连接部020,再通过螺栓等紧固件将夹持片411b和延伸部411a进行紧固连接,即可使桨叶002与轴套410的夹持部411紧密稳固连接,从而避免桨叶002在飞行时沿轴套410的轴向甩出,这样的连接方式,结构简单易安装,且同时满足了径向和轴向上的连接可靠性。
63.为了合理分配飞行中的桨叶传递至连接轴的载荷,参见图4,在一实施方式中,桨叶安装组件400还包括球轴承420和推力轴承430,球轴承420和推力轴承430分别套设于连接轴221,以设置于轴套410与连接轴221之间。在一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轴套410的转动部412沿轴向开设有容纳腔402,用于容纳连接轴221和连接轴221上的各类轴承。即轴套410通过各类轴承与连接轴221发生相对转动。通过在轴套410与连接轴221之间设置多种轴承,可以通过轴承减少桨叶002通过轴套410传递至连接轴221上的载荷。其中,球轴承420用于承担桨叶002传递的升力(即径向力)和弯矩;相应地,为了降低单个球轴承420的载荷,球轴承420的数量可以是多个,例如2个、3个等。推力轴承430用于承担桨叶002传递的离心力(即轴向力),而不用承担弯矩。推力轴承430的数量可以是1个。
64.为了限定各个球轴承420和推力轴承430在连接轴221上的位置,在一实施方式中,桨叶安装组件400还包括套设于连接轴221的轴承间隔套440和轴承座450,相邻两个球轴承420之间设置轴承间隔套440,球轴承420和推力轴承430之间可以设置轴承座450。即相同类型的轴承之间采用轴承间隔套440,不同类型轴承之间采用轴承座450。在一实施方式中,可以将多个球轴承420和推力轴承430按照预设顺序套设于连接轴221。其中,推力轴承430位于两个球轴承420之间。即避免将推力轴承430设置于连接轴221的端部,从而在连接轴221的中间部位更有效地分担桨叶002传递的离心力。例如,可以从连接轴221的靠近桨叶002的
一端开始,按照“球轴承420-轴承间隔套440-球轴承420-轴承座450-推力轴承430-轴承座450-球轴承420”的顺序套设各轴承,各零部件逐一贴紧,从而相互进行限位。
65.进一步地,参见图4,在一实施方式中,桨叶安装组件400还包括油封460,油封460套设于连接轴221,并设置于轴套410的远离桨叶002的一端。其中,球轴承420及推力轴承430均采用润滑脂润滑,通过在轴套410的端部安装油封460,可以避免润滑脂泄漏。进一步地,在一实施方式中,为了避免各轴承从连接轴221脱落,连接轴221靠近桨叶002的端部设置有锁紧螺栓470,锁紧螺栓470的端面与最近的球轴承420的端面抵接,从而避免球轴承420从连接轴221脱落。为了便于安装锁紧螺栓470,在一实施方式中,连接轴221的靠近桨叶002的一端沿轴向开始有内螺纹孔224,从而便于锁紧螺栓470穿设至内螺纹孔224内与连接轴221锁紧。
66.进一步地,参见图4,由于加工、装配及齿轮本身特性的原因,一对齿轮即变距锥齿轮320和固定锥齿轮310在正转的啮合过程中,会存在啮合间隙,即齿的一侧接触,另一侧存在间隙。当变距锥齿轮320反转时,变距锥齿轮320和固定锥齿轮310之间的啮合间隙会产生空行程,造成变距锥齿轮320的传递滞后。为了消除滞后,在一实施方式中,桨叶安装组件400还包括侧隙调整垫480,侧隙调整垫480设置与轴套410与变距锥齿轮320之间。可以理解,根据实际尺寸可以调整侧隙调整垫480的厚度,即可消除啮合间隙,使变距锥齿轮320的正、反转时的传动连续起来,消除延迟滞后性。可选地,侧隙调整垫480可以是垫圈,通过套设于连接轴,以设置于轴套410与变距锥齿轮320之间,轴套410、侧隙调整垫480及变距锥齿轮320可以通过螺栓紧固连接。
67.为了确保变距锥齿轮320可靠带动轴套410绕连接轴221转动,参见图5和图7,在一实施方式中,固定锥齿轮310靠近安装座100的端面设置有限位槽,安装座100设置有限位凸块,或固定锥齿轮310靠近安装座100的端面设置有限位凸块311,安装座100设置有限位槽130,限位凸块311卡设于限位槽130。也就是说,固定锥齿轮310不能发生转动。为了精简安装结构,固定锥齿轮310通过凹凸结构固定在安装座100的对应的一侧进行限位,从而避免固定锥齿轮310发生转动,即在升力平衡的过程中,变距组件300中仅有变距锥齿轮320发生转动。可以理解,针对第一固定锥齿轮310a和第二固定锥齿轮310b,可以分别具有各自对应的限位凸块311和限位槽130。例如,第一固定锥齿轮310a的端面上设有限位凸块311,安装座100相对的一侧设有限位槽130;而第二固定锥齿轮310b的端面上设有限位槽130,安装座100相对的一侧设有限位凸块311。
68.进一步地,由于安装座100与变距组件300之间的空间有限,例如为了避免第一固定锥齿轮310a与第二变距锥齿轮320b干涉,以及为了避免第二固定锥齿轮310b与第一变距锥齿轮320a干涉,参见图3和图7,在一实施方式中,固定锥齿轮310为不完全齿轮。也就是说,完全齿轮是一个完整的圆形,而不完全齿轮可以保留二分之一,或者保留更小的面积,只需保留预设数量的齿数,以预留足够的齿数以供对应的变距锥齿轮320啮合即可。例如,在一实施方式中,活动座220环绕转轴210的转动角度范围为0~8
°
;相应地,轴套410环绕连接轴221的转动角度范围为0~8
°
。需要说明的是,活动座220的转动角度并不等于轴套410的转动角度。在一实施方式中,轴套410的转动角度可以根据下述公式计算确定:轴套410的转动角度=连接轴221的转动角度
×
(固定锥齿轮310的完整齿数/前行桨变距锥齿轮320的完整齿数)。通过计算,只需固定锥齿轮310预留足够的齿数以供轴套410的转动角度满足在
0~8
°
内即可。当然,固定锥齿轮310的齿数根据实际所需的角度计算确定,于此仅举例说明,不作限制。
69.本技术一实施例还提高一种飞行动力装置,其包括上述的桨毂结构001和桨叶002,桨叶002设置于桨毂结构001。在一实施方式中,桨叶002为刚性桨叶,桨叶002的数量为两个。
70.在一实施方式中,飞行动力装置还包括旋翼轴003和动力系统,旋翼轴003连接于安装座100,动力系统驱动旋翼轴003转动而带动桨毂结构001转动,从而带动桨叶002转动。在一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安装座100开设有固定腔140及连接孔141,连接孔141与容纳腔140连通;旋翼轴003的部分穿设至容纳腔140内,且旋翼轴003上开设有对应的连接孔141,通过螺栓分别穿设安装座100的安装座100的连接孔141和旋翼轴003的连接孔141,以实现旋翼轴003与安装座100的连接固定。其中,容纳腔140沿z轴方向开设,安装座100的连接孔141的数量可以是多个,从而可以调节旋翼轴003在容纳腔140内的深度。进一步地,连接孔141可以是铰制孔,螺栓可以是铰制孔螺栓150。
71.以下将结合附图及上述桨毂结构001的具体结构说明,介绍本技术的桨叶002的升力平衡过程。
72.参见图8和图9,在飞行设备向前飞时,在来流的作用下,前行桨叶002a和后行桨叶002b的升力失衡。前行桨叶002a升力变大,后行桨叶002b升力变小。两个桨叶002通过活动座220环绕转轴210发生转动,受到安装座100的限位,活动座220的转动角度在0~8
°
范围内变化。同步地,前行桨叶002a向上抬起,后行桨叶002b向下落下。相应地,由于固定锥齿轮310和对应的变距锥齿轮320通过侧隙调整垫480的调整,二者形成无侧隙啮合,且各固定锥齿轮310与安装座100相对固定不动,第一变距锥齿轮320a带动前行桨叶002a及所连接的轴套410绕连接轴221逆时针转动(从桨叶002尖端看向桨毂结构001的视角),使前行桨叶002a的桨距角变小,从而升力变小。同时,第二变距锥齿轮320b带动后行桨叶002b及所连接的轴套410绕连接轴221顺时针转动,使后行桨叶002b的桨距角变大,从而升力变大,从而使两个桨叶002通过同步联动而快速自动地实现平衡。
73.综上,本技术的飞行动力装置,可以通过结构精简的桨毂结构,在升力不平衡时,自动且快速地实现刚性桨叶的升力平衡,从而减小对旋翼轴的疲劳损坏,不需要额外设计主动变距作动机构,节约成本;另外,采用无侧隙啮合可以保证不同侧的桨叶变距时的一致性和同时性。
74.与前述实施例相对应,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飞行设备,包括上述飞行动力装置。其中,飞行设备可以是飞行汽车、直升机、无人机等,于此不作限制。
75.以上已经描述了本技术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的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他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