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结构稳定的偏心轴检测治具的制作方法

2022-12-31 01:39:0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偏心轴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结构稳定的偏心轴检测治具。


背景技术:

2.现今,偏心轴的使用在汽车、发动机中较为常见,偏心轴在机械传动中,回转运动变为往复直线运动或往复直线运动变为回转运动,一般都是利用偏心零件来完成的,为了对偏心轴进行检测,通常会使用到偏心轴检测治具。
3.目前,专利号为cn201821388552.4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偏心轴定位夹具,包括底座,在底座的上表面笔直开设有一条向下内凹的矩形凹槽,矩形凹槽的水平宽度大于待夹持偏心轴的最大直径,在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在第一定位块的下表面设置向上内凹的第一弧形槽,在第二定位块的下表面设置有向上内凹的第二弧形槽。本实用新型所得到的一种偏心轴定位夹具,其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能对偏心轴进行快速定位夹持,实现偏心轴的最大直径部位及最小直径部位的中心轴线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定位高效可靠。其采用的是通过两组内凹的结构进行固定,但该偏心轴检测治具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对偏心轴进行稳定夹持和调节。
4.因此,针对上述日常结构稳定的偏心轴检测治具在使用后不便于稳定夹持和调节的问题,亟需得到解决,以改善该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5.(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结构稳定的偏心轴检测治具,该结构稳定的偏心轴检测治具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下不能对偏心轴进行稳定夹持和调节的技术问题。
7.(2)技术方案
8.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结构稳定的偏心轴检测治具,该偏心轴检测治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内侧设置有左右调节组件,所述底座的上端设置有托板,所述托板设置有两组,所述托板的上端设置有上下调节组件,所述上下调节组件的外侧设置有上夹板,所述上夹板的内侧开设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内侧设置有第一螺纹槽,所述第一螺纹槽与所述第一螺纹杆丝杆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槽的底端设置有下夹板,所述下夹板的上端设置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与所述上夹板滑动连接。
9.使用本技术方案的结构稳定的偏心轴检测治具时,通过左右调节组件带动两组托板对向移动,通过托板带动上夹板移动至合适的位置,通过上下调节组件带动上夹板上下移动至合适的位置,通过第一螺纹槽与第一螺纹杆的丝杆连接带动下夹板向上移动,通过第一螺纹杆的设置对下夹板进行移动限位处理,通过下夹板与上夹板对偏心轴进行稳定夹持,从而实现了对偏心轴的稳定夹持和调节处理。
10.进一步的,所述上下调节组件的内部包括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设置于
所述托板的上端,所述第二螺纹杆与所述托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的上端设置有第一旋钮,转动第一旋钮带动第二螺纹杆转动,对第二螺纹杆进行驱动处理。
11.进一步的,所述上下调节组件的内部包括有第二螺纹槽,所述第二螺纹槽开设于所述上夹板的内侧,所述第二螺纹槽与所述第二螺纹杆丝杆连接,通过第二螺纹杆与第二螺纹槽的丝杆连接带动上夹板上下移动至合适的位置。
12.进一步的,所述上下调节组件的内部包括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开设于所述上夹板的内侧,所述托板的上端设置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与所述限位槽滑动连接,通过限位杆与限位槽的滑动连接对上夹板进行移动限位处理。
13.进一步的,所述左右调节组件的内部包括有第三螺纹杆,所述第三螺纹杆设置于所述底座的内侧,所述第三螺纹杆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螺纹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旋钮,转动第二旋钮带动第三螺纹杆转动,对第三螺纹杆进行驱动处理。
14.进一步的,所述左右调节组件的内部包括有螺纹环,所述螺纹环设置于所述第三螺纹杆的外侧,所述螺纹环设置有两组,所述螺纹环与所述第三螺纹杆丝杆连接,通过第三螺纹杆与螺纹环的丝杆连接带动两组托板对向移动。
15.进一步的,所述左右调节组件的内部包括有滑槽,所述滑槽开设于所述底座的上端,所述螺纹环的上端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滑块的上端与所述托板的底端相互连接,通过滑槽与滑块的滑动连接对托板进行移动限位处理。
16.(3)有益效果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稳定的偏心轴检测治具利用转动第二旋钮带动第三螺纹杆转动,通过第三螺纹杆与螺纹环的丝杆连接带动两组托板对向移动,通过滑槽与滑块的滑动连接对托板进行移动限位处理,通过托板带动上夹板移动至合适的位置,转动第一旋钮带动第二螺纹杆转动,通过第二螺纹杆与第二螺纹槽的丝杆连接带动上夹板上下移动至合适的位置,通过限位杆与限位槽的滑动连接对上夹板进行移动限位处理,通过第一螺纹槽与第一螺纹杆的丝杆连接带动下夹板向上移动,通过第一螺纹杆的设置对下夹板进行移动限位处理,通过下夹板与上夹板对偏心轴进行稳定夹持,从而实现了对偏心轴的稳定夹持和调节处理。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展开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局部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22.附图中的标记为:1、底座;2、左右调节组件;3、托板;4、上下调节组件;5、上夹板;6、第一螺纹槽;7、第一螺纹杆;8、下夹板;9、固定轴;10、第二螺纹杆;11、第一旋钮;12、第二螺纹槽;13、限位槽;14、限位杆;15、第三螺纹杆;16、第二旋钮;17、螺纹环;18、滑槽;19、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23.本具体实施方式是用于结构稳定的偏心轴检测治具,其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
示,其展开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偏心轴检测治具包括底座1;底座1的内侧设置有左右调节组件2,底座1的上端设置有托板3,托板3设置有两组,托板3的上端设置有上下调节组件4,上下调节组件4的外侧设置有上夹板5,上夹板5的内侧开设有第一螺纹杆7,第一螺纹杆7的内侧设置有第一螺纹槽6,第一螺纹槽6与第一螺纹杆7丝杆连接,第一螺纹槽6的底端设置有下夹板8,下夹板8的上端设置有固定轴9,固定轴9与上夹板5滑动连接。
24.针对本具体实施方式,底座1的形状结构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进行设定,如底座1可以为矩形结构、弧形结构、多边形结构等。
25.其中,上下调节组件4的内部包括有第二螺纹杆10,第二螺纹杆10设置于托板3的上端,第二螺纹杆10与托板3转动连接,第二螺纹杆10的上端设置有第一旋钮11,转动第一旋钮11带动第二螺纹杆10转动,对第二螺纹杆10进行驱动处理,上下调节组件4的内部包括有第二螺纹槽12,第二螺纹槽12开设于上夹板5的内侧,第二螺纹槽12与第二螺纹杆10丝杆连接,通过第二螺纹杆10与第二螺纹槽12的丝杆连接带动上夹板5上下移动至合适的位置。
26.本具体实施方式是用于结构稳定的偏心轴检测治具,其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其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上下调节组件4的内部包括有限位槽13,限位槽13开设于上夹板5的内侧,托板3的上端设置有限位杆14,限位杆14与限位槽13滑动连接,通过限位杆14与限位槽13的滑动连接对上夹板5进行移动限位处理,左右调节组件2的内部包括有第三螺纹杆15,第三螺纹杆15设置于底座1的内侧,第三螺纹杆15与底座1转动连接,第三螺纹杆15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旋钮16,转动第二旋钮16带动第三螺纹杆15转动,对第三螺纹杆15进行驱动处理。
27.同时,左右调节组件2的内部包括有螺纹环17,螺纹环17设置于第三螺纹杆15的外侧,螺纹环17设置有两组,螺纹环17与第三螺纹杆15丝杆连接,通过第三螺纹杆15与螺纹环17的丝杆连接带动两组托板3对向移动,左右调节组件2的内部包括有滑槽18,滑槽18开设于底座1的上端,螺纹环17的上端设置有滑块19,滑块19与滑槽18滑动连接,滑块19的上端与托板3的底端相互连接,通过滑槽18与滑块19的滑动连接对托板3进行移动限位处理。
28.使用本技术方案的结构稳定的偏心轴检测治具时,转动第二旋钮16带动第三螺纹杆15转动,通过第三螺纹杆15与螺纹环17的丝杆连接带动两组托板3对向移动,通过滑槽18与滑块19的滑动连接对托板3进行移动限位处理,通过托板3带动上夹板5移动至合适的位置,转动第一旋钮11带动第二螺纹杆10转动,通过第二螺纹杆10与第二螺纹槽12的丝杆连接带动上夹板5上下移动至合适的位置,通过限位杆14与限位槽13的滑动连接对上夹板5进行移动限位处理,通过第一螺纹槽6与第一螺纹杆7的丝杆连接带动下夹板8向上移动,通过第一螺纹杆7的设置对下夹板8进行移动限位处理,通过下夹板8与上夹板5对偏心轴进行稳定夹持,从而实现了对偏心轴的稳定夹持和调节处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