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急诊科抢救用床的制作方法

2022-12-31 00:49:2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急诊科抢救用床。


背景技术:

2.急诊科常会使用到抢救床,抢救床起到运送和保护患者的作用,且便于在转运途中对患者进行诊断,做各种检查,便于之后患者进入病房,抢救床具有重要的作用。
3.现有的急诊科抢救用床无法满足急诊科收治全病种病人的需求,特别是一些长期卧床患有压力性损伤的病人,护士交接班需要为病人翻身时,现有的急诊科抢救用床不能灵活改变并调整身位,且现有的床与监护仪器分离,存在监护仪器接线过长,患者做检查时拆卸费时费力的情况,同时现有的急诊科抢救用床在移动后不便于快速锁定。
4.为此,我们提出急诊科抢救用床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急诊科抢救用床。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7.急诊科抢救用床,包括床体,所述床体上侧匹配设有活动床板机构,且床体内部设有与活动床板机构匹配的转动驱动机构,所述床体下侧匹配设有基座,所述基座与床体之间匹配设有液压升降机构,所述基座下侧固定设有收纳抽屉,所述基座下侧匹配设有四个万向轮机构,所述床体边沿处匹配设有控制按键机构,所述床体上侧固定设有两个可伸缩输液支架,所述床体上侧对称设有若干床挡,且床体设有与若干床挡匹配的收缩槽,所述床体上侧一端对称固定设有两个推床扶手,所述床体侧边对称设有两个角度板,所述床体一端匹配设有矩形板,且床体设有与矩形板匹配的抽拉槽,所述床体一端侧边匹配设有若干仪器插口,所述床体一端内侧设有与若干仪器插口对应的若干监护插口,且若干监护插口与若干仪器插口电连接。
8.优选地,所述活动床板机构包括工字连接架,所述工字连接架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头部转动板和脚部转动板,所述工字连接架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左侧转动板和右侧转动板。
9.优选地,所述转动驱动机构包括四个第一电动液压杆,所述床体设有与四个第一电动液压杆匹配的空间,四个所述第一电动液压杆分别与头部转动板和脚部转动板以及左侧转动板和右侧转动板下侧对应,四个所述第一电动液压杆一端分别与头部转动板和脚部转动板以及左侧转动板和右侧转动板下侧转动连接,四个所述第一电动液压杆另一端均与床体转动连接。
10.优选地,所述液压升降机构包括四个第二电动液压杆,四个所述第二电动液压杆分别与基座的四个边角对应并固定连接,四个所述第二电动液压杆上端均与床体下侧固定连接。
11.优选地,所述万向轮机构包括支撑柱,四个所述支撑柱均贯穿收纳抽屉并与基座下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下端转动连接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下侧转动连接有支撑轮,所述支撑柱内部设有空腔,且固定设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朝下,且固定设有橡胶块,所述转动块设有与橡胶块对应的通孔。
12.优选地,所述控制按键机构包括锁死按键、床头升降按键、床尾升降按键、左侧升降按键、右侧升降按键以及床体升降按键。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4.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床体上设置活动床板机构以及对应的转动驱动机构,从而实现对床头、床尾以及两侧的转动抬起效果,达到灵活改变并调整身位的效果,有效降低了护士的工作量,且通过设置液压升降机构,进一步实现对床体的灵活升降,并设置四个万向轮机构,实现在移动后,可进行便捷和快速的锁死操作。
15.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床体一端侧边设置若干仪器插口,在床体一端内侧设置与若干仪器插口对应的若干监护插口,若干监护插口与若干仪器插口电连接,实现将监护接线分为两端,患者端的检查仪器接线与监护插口对接,监护仪器端的接线与对应的仪器插口对接,使得患者在转运及检查时,只需将仪器插口处的接头拔下,患者在做诸如ct等检查时,可只将监护插口处的接头拔下,最终有效减少患者不必要的活动。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急诊科抢救用床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急诊科抢救用床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急诊科抢救用床中的活动床板机构和转动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急诊科抢救用床中的万向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床体、2基座、3收纳抽屉、4可伸缩输液支架、5床挡、6推床扶手、7角度板、8矩形板、9仪器插口、10工字连接架、11头部转动板、12脚部转动板、13左侧转动板、14右侧转动板、15第一电动液压杆、16第二电动液压杆、17支撑柱、18转动块、19支撑轮、20电动伸缩杆、21橡胶块、22通孔、23锁死按键、24床头升降按键、25床尾升降按键、26左侧升降按键、27右侧升降按键27、28床体升降按键、29监护插口。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3.参照图1-5,由于现有的急诊科抢救用床无法满足急诊科收治全病种病人的需求,特别是一些长期卧床患有压力性损伤的病人,护士交接班需要为病人翻身时,现有的急诊科抢救用床不能灵活改变并调整身位,且现有的床与监护仪器分离,存在监护仪器接线过长,患者做检查时拆卸费时费力的情况,同时现有的急诊科抢救用床在移动后不便于快速锁定,本方案提出了急诊科抢救用床,包括床体1,床体1宽90cm,长200cm,最高高度80cm,床
体1上侧匹配设有活动床板机构,且床体1内部设有与活动床板机构匹配的转动驱动机构,活动床板机构包括工字连接架10,工字连接架10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头部转动板11和脚部转动板12,头部转动板11和脚部转动板12用于床头和床尾的抬升,工字连接架10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左侧转动板13和右侧转动板14,左侧转动板13和右侧转动板14用于床两侧的抬升,转动驱动机构包括四个第一电动液压杆15,床体1设有与四个第一电动液压杆15匹配的空间,四个第一电动液压杆15分别与头部转动板11和脚部转动板12以及左侧转动板13和右侧转动板14下侧对应,四个第一电动液压杆15一端分别与头部转动板11和脚部转动板12以及左侧转动板13和右侧转动板14下侧转动连接,四个第一电动液压杆15另一端均与床体1转动连接,四个第一电动液压杆15启动并伸长,可带动对应的头部转动板11和脚部转动板12以及左侧转动板13和右侧转动板14转动抬升,便于对患者改变调整身位;
24.床体1下侧匹配设有基座2,基座2起到支撑的作用,基座2与床体1之间匹配设有液压升降机构,液压升降机构包括四个第二电动液压杆16,四个第二电动液压杆16分别与基座2的四个边角对应并固定连接,四个第二电动液压杆16上端均与床体1下侧固定连接,四个第二电动液压杆16同步启动带动床体1整体升降;
25.基座2下侧固定设有收纳抽屉3,收纳抽屉3用于收纳物品,基座2下侧匹配设有四个万向轮机构,万向轮机构包括支撑柱17,四个支撑柱17均贯穿收纳抽屉3并与基座2下侧固定连接,支撑柱17下端转动连接有转动块18,转动块18下侧转动连接有支撑轮19,支撑轮19起到支撑的作用,且可万向转动,支撑柱17内部设有空腔,且固定设有电动伸缩杆20,电动伸缩杆20的伸缩端朝下,且固定设有橡胶块21,转动块18设有与橡胶块21对应的通孔22,通过同步启动四个电动伸缩杆20,带动对应的橡胶块21穿过对应的通孔22并与对应的支撑轮19轮面相抵,达到锁死支撑轮19的效果;
26.床体1边沿处匹配设有控制按键机构,控制按键机构包括锁死按键23、床头升降按键24、床尾升降按键25、左侧升降按键26、右侧升降按键27以及床体升降按键28,其中床头升降按键24、床尾升降按键25、左侧升降按键26、右侧升降按键27以及床体升降按键28均分为升降两段,锁死按键23用于同时控制四个电动伸缩杆20,床头升降按键24用于控制对应头部转动板11的第一电动液压杆15,进而控制头部转动板11抬升,床尾升降按键25用于控制对应脚部转动板12的第一电动液压杆15,进而控制脚部转动板12抬升,左侧升降按键26用于控制对应左侧转动板13的第一电动液压杆15,控制左侧转动板13的抬升,右侧升降按键27用于控制对应右侧转动板14的第一电动液压杆15,控制右侧转动板14的抬升,床体升降按键28用于同时控制四个第二电动液压杆16,用于控制床体1的整体升降;
27.床体1上侧固定设有两个可伸缩输液支架4,可伸缩输液支架4用于输液,床体1上侧对称设有若干床挡5,且床体1设有与若干床挡5匹配的收缩槽,若干床挡5可缩入收缩槽中,床体1上侧一端对称固定设有两个推床扶手6,推床扶手6用于推动床体1移动,床体1侧边对称设有两个角度板7,角度板7便于床体和床尾的抬升角度参考,床体1一端匹配设有矩形板8,且床体1设有与矩形板8匹配的抽拉槽,矩形板8可抽出作为操作台使用;
28.床体1一端侧边匹配设有若干仪器插口9,床体1一端内侧设有与若干仪器插口9对应的若干监护插口29,且若干监护插口29与若干仪器插口9电连接,即监护插口29与对应的仪器插口9通过接线连接,接线埋设在床体1中,在使用时,患者端的检查仪器接线与监护插口29对接,监护仪器端的接线与对应的仪器插口9对接,使得患者在转运及检查时,只需将
仪器插口9处的接头拔下,患者在做诸如ct等检查时,可只将监护插口29处的接头拔下,将血压袖带等接触患者的留在身上,达到有效减少患者不必要的活动的效果。
29.本实用新型中,该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30.床体1在移动后,可一键启动四个电动伸缩杆20,四个电动伸缩杆20带动对应的橡胶块21伸长,使得对应的橡胶块21穿过对应的通孔22并与对应的支撑轮19轮面相抵,达到同时锁死四个支撑轮19的效果;在改变调整身位时,通过控制相应的第一电动液压杆15,对应的第一电动液压杆15启动并伸长,可带动头部转动板11或者脚部转动板12以及左侧转动板13或者右侧转动板14转动抬升;患者在转运及检查时,只需将仪器插口9处的接头拔下,患者在做诸如ct等检查时,只需将监护插口29处的接头拔下,将血压袖带等接触患者的留在身上,达到有效减少患者不必要的活动的效果。
3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