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新风环控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2022-12-30 22:56:4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风环控一体机。


背景技术:

2.传统的新风机没有空调的内循环风处理功能,用户需要选择新风机和空调搭配的方式安装,占用较大空间且安装不便,所以,集成新风和空调功能的新风环控一体机应运而生。
3.新风环控一体机内设有换热器,换热器所处的风道内设有用于安装换热器管组端的固定板,换热器的底部设置接水盘,换热器管组端一般靠近机壳的某一侧板设置以便于换热管路的出管连接,这样该固定板与机壳侧板以及接水盘之间会围成一个相对封闭的区域,管组端位于该封闭区域内,受限于封闭区域的大小,此处无法安装接水盘的排水泵,排水泵安装在此封闭区域的外侧,位于换热器的进风侧,固定板与接水盘之间会留有一定间隙,以便于封闭区域内接水盘里的水经该间隙流入外部区域,排水泵才可进行排水。换热器进行制冷时,上述封闭区域内的温度较低,换热器进风侧的热风会经固定板与接水盘之间的间隙流入上述封闭区域内,冷热接触,长时间后会在上述封闭区域对应的机壳上产生凝露。
4.本背景技术所公开的上述信息仅仅用于增加对本技术背景技术的理解,因此,其可能包括不构成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背景技术中指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风环控一体机,在用于安装换热器管组端的固定板上设置通风口,通风口处设置挡风结构,使固定板与机壳之间所围的封闭区域内的冷气能够经通风口流出,避免此处产生凝露,同时挡风结构能够避免换热器出风侧的冷风经通风口回流至此封闭区域内。
6.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7.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新风环控一体机,包括:
8.机壳,其内形成安装腔;
9.换热器,设于所述安装腔内;
10.接水盘,设于所述换热器的下方;
11.第一连接板,用于固定所述换热器的管组端,所述第一连接板包括第一折板和第二折板,所述换热器的管组端与所述第一折板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机壳的一边角之间围成第一走管区域,所述第一折板与所述接水盘之间形成的流水间隙位于所述换热器的出风侧,所述第二折板与所述接水盘之间形成的流水间隙位于所述换热器的进风侧;
12.排水泵,用于排出所述接水盘内的水,所述排水泵设于所述第一走管区域的外侧、且位于所述换热器的进风侧;
13.其中,所述第一折板上设有通风孔,所述通风孔将所述第一走管区域与所述换热
器的出风侧连通。
14.通过通风孔将第一走管区域与风换热器的出风侧连通,换热器制冷时,由换热器的进风侧经流水间隙进入第一走管区域内的热风可以直接经通风孔流出,随着换热器出风侧的气流流出,避免热风囤积在第一走管区域内而在机壳上产生凝露现象。
15.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折板在朝向所述换热器的一侧设有挡风板,所述挡风板将所述通风孔遮挡,所述挡风板与所述第一折板之间形成通风间隙,所述通风间隙与所述通风孔连通,所述通风间隙朝向所述换热器的出风方向的前方。
16.挡风板可以阻止内循环风换热器的出风侧的冷气经通风孔回流至第一走管区域内。
17.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接水盘上设有储水凹槽,所述第一走管区域位于所述储水凹槽的上方,所述接水盘内设有导水斜面,所述导水斜面用于将所述换热器滴落的冷凝水导流至所述储水凹槽内,所述排水泵用于排出所述储水凹槽内的水。
18.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接水盘上设有与所述储水凹槽连通的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位于所述第一走管区域的下方。
19.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接水盘内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接水盘的两端分别具有一段距离;
20.所述新风环控一体机还包括中隔板组件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中隔板组件、以及所述第二连接板沿所述接水盘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中隔板组件之间设置内循环风换热器,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中隔板组件之间设置新风换热器,所述内循环风换热器的底侧与所述第一支撑部密封抵靠;
21.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导水斜面之间形成有第一流水间隙,所述中隔板组件与所述导水斜面之间形成有第二流水间隙,所述第一流水间隙和所述第二流水间隙位于所述第一支撑部的同一侧;
22.所述新风换热器滴落的冷凝水经所述第二流水间隙和所述第一流水间隙流向所述储水凹槽的一侧,所述内循环风换热器滴落的冷凝水经所述第一流水间隙流向所述储水凹槽的一侧。
23.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接水盘内还设有导水面,所述导水面位于所述新风换热器的下方、用于将所述新风换热器滴落的冷凝水导向至所述导水斜面上。
24.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新风换热器和所述内循环风换热器相对于所述接水盘的宽度方向前后布置;
25.所述中隔板组件包括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
26.所述第三连接板沿所述接水盘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新风换热器的管组端与所述第三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板通过板材弯折形成一朝向所述新风换热器的一侧凹的凹槽区域;
27.所述第四连接板设于所述凹槽区域内,所述内循环风换热器的一端与所述第四连接板连接。
28.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内循环风换热器的进风侧、且位于所述接水盘的上方区域形成第二走管区域,与所述新风换热器连接的换热管路经所述第二走管区域延伸向所述机壳的侧壁。
29.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腔内设有第一隔板部、第二隔板部、以及第三隔板部;
30.所述第一隔板部和所述第二隔板部沿所述安装腔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将所述安装腔分隔成依次布置的第一安装腔、第二安装腔以及第三安装腔;
31.所述第三隔板部设于所述第二安装腔内,将所述第二安装腔分隔成沿所述安装腔的宽度方向依次布置的内循环风机腔和新风机腔;
32.所述中隔板组件设于所述第三安装腔内,将所述第三安装腔分隔成沿所述安装腔的宽度方向依次布置的内循环风换热器腔和新风换热器腔;
33.所述第一安装腔内设有热交换芯体;
34.所述新风机腔与所述新风换热器腔连通,所述内循环风机腔与所述内循环风换热器腔连通。
3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36.本技术所公开的新风环控一体机中,换热器的管组端与机壳之间形成一相对封闭的走管区域,在用于安装管组端的隔板上开设通风孔,将该走管区域与换热器的出风侧连通,换热器制冷时,由换热器的进风侧进入走管区域内的热风可以直接经通风孔流出,随着换热器出风侧的气流流出,避免热风囤积在走管区域内而在机壳上产生凝露现象。
37.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3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9.图1为根据实施例的新风环控一体机的俯视图;
40.图2为根据实施例的新风环控一体机从底侧观察到的结构示意图;
41.图3为图2所示结构维修盖打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42.图4为根据实施例的新风环控一体机省略顶盖后的俯视图;
43.图5为根据实施例的新风环控一体机的机壳内部分隔板分布的结构示意图;
44.图6为根据实施例的第一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45.图7为图6所示结构从q1向观察到的结构示意图;
46.图8为根据实施例的新风环控一体机省略顶盖后的结构示意图;
47.图9为根据实施例的新风换热器的走管结构示意图;
48.图10为根据实施例的管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49.图11为图10所示结构q2向观察到的结构示意图;
50.图12为根据实施例的管固定装置的爆炸图;
51.图13为根据实施例的管固定装置从底侧观察到的结构示意图;
52.图14为根据实施例的两个换热器在接水盘上的布置结构示意图;
53.图15为根据实施例的接水盘的结构示意图;
54.图16为根据实施例的接水盘上隔板结构的布置结构示意图;
55.附图标记:
56.100-机壳;
57.111-第一隔板部,1111-新风通口,112-第二隔板部,1121-通风口,113-第三隔板部,114-第四隔板部,1141-第三连接板,1142-第四连接板,1143-凹槽区域,115-第一限位隔板部,116-第二限位隔板部;
58.121-第一隔板,122-第二隔板,123-第三隔板,124-第四隔板,125-第五隔板,126-第六隔板,127-第七隔板,128-第八隔板;
59.131-第一维修口,132-第二维修口;
60.140-维修盖;
61.150-第一连接板,151-第一折板,1511-通风孔,1512-挡风板,152-第二折板;
62.160-第二连接板;
63.171-第一走管区域,172-第二走管区域;
64.210-新风换热器,220-内循环风换热器,230-新风风机,240-内循环风机,250-排风风机,260-热交换芯体;
65.310-芯体侧过滤网,320-内循环过滤组件,321-活性炭过滤网,322-ifd集尘网,323-ifd过滤网;
66.410-第一安装腔,411-新风入口侧风道,412-新风出口侧风道,413-排风入口侧风道,414-排风出口侧风道;
67.420-第二安装腔,421-新风机腔,422-内循环风机腔;
68.430-第三安装腔,431-新风换热器腔,432-内循环风换热器腔;
69.441-新风入口,442-新风出口;
70.451-排风入口,452-排风出口;
71.461-内循环风入口,462-内循环风出口;
72.500-电器盒;
73.600-接水盘,610-导水斜面,620-第一导水面,630-挡水面,640-第一支撑部,641-第三导水面,650-第二支撑部,651-第二导水面,660-储水凹槽,670-排水口,681-第一流水间隙,682-第二流水间隙,683-第三流水间隙,684-第四流水间隙;
74.700-排水泵;
75.800-管固定装置,810-固定座,811-顶板,812-侧板,813-第一插口,814-第二插口,815-限位孔,816-第三翻边,820-固定夹,821-u型槽,822-第一翻边,823-第二翻边,830-固管部,831-穿管孔,832-凸起部。
具体实施方式
7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7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78.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7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80.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81.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82.[空调器基本运行原理]
[0083]
本技术中空调器通过使用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来执行空调器的制冷循环。制冷循环包括一系列过程,涉及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对室内空间进行制冷或制热。
[0084]
低温低压制冷剂进入压缩机,压缩机压缩成高温高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并排出压缩后的制冷剂气体。所排出的制冷剂气体流入冷凝器。冷凝器将压缩后的制冷剂冷凝成液相,并且热量通过冷凝过程释放到周围环境。
[0085]
膨胀阀使在冷凝器中冷凝形成的高温高压状态的液相制冷剂膨胀为低压的液相制冷剂。蒸发器蒸发在膨胀阀中膨胀的制冷剂,并使处于低温低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返回到压缩机。蒸发器可以通过利用制冷剂的蒸发的潜热与待冷却的材料进行热交换来实现制冷效果。在整个循环中,空调器可以调节室内空间的温度。
[0086]
室内热交换器和室外热交换器用作冷凝器或蒸发器。当室内热交换器用作冷凝器时,空调器执行制热模式;当室内热交换器用作蒸发器时,空调器执行制冷模式。
[0087]
其中,室内换热器和室外换热器转换作为冷凝器或蒸发器的方式,一般采用四通阀,具体参考常规空调器的设置,在此不做赘述。
[0088]
空调器的制冷工作原理是:压缩机工作使室内换热器(在室内单元中,此时为蒸发器)内处于超低压状态,室内换热器内的液态冷媒迅速蒸发吸收热量,室内风机吹出的风经过室内换热器盘管降温后变为冷风吹到室内,蒸发汽化后的冷媒经压缩机加压后,在室外换热器(在室外单元中,此时为冷凝器)中的高压环境下凝结为液态,释放出热量,通过室外风机,将热量散发到大气中,如此循环就达到了制冷效果。
[0089]
空调器的制热工作原理是:气态冷媒被压缩机加压,成为高温高压气体,进入室内换热器(此时为冷凝器),冷凝液化放热,成为液体,同时将室内空气加热,从而达到提高室内温度的目的。液体冷媒经节流装置减压,进入室外换热器(此时为蒸发器),蒸发气化吸热,成为气体,同时吸取室外空气的热量(室外空气变得更冷),成为气态冷媒,再次进入压缩机开始下一个循环。
[0090]
[新风环控一体机]
[0091]
参照图1至图4,本实施例中的空调室内机为新风环控一体机,其包括机壳100,机壳100内形成安装腔,安装腔内通过隔板结构分隔出多个安装区域,形成有室外新风风道、室内循环风风道、以及室内排风风道,新风风道内设有新风风机230和新风换热器210,室内循环风风道内设有内循环风风机240和内循环风换热器220,室内排风风道内设有排风风机250。
[0092]
安装腔内还设有热交换芯体260,热交换芯体260的新风入口和新风出口分别与室外新风风道连通,热交换芯体260的排风入口和排风出口分别与室内排风风道连通,实现新风与排风的热量交换。
[0093]
该新风环控一体机能够满足室内空气温度调节、新风引入、室内风循环、室内排风等需求。
[0094]
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4,隔板结构包括第一隔板部111、第二隔板部112、第三隔板部113以及第四隔板部114。
[0095]
第一隔板部111和第二隔板部112沿安装腔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将安装腔分隔成依次布置的第一安装腔410、第二安装腔420以及第三安装腔430。
[0096]
第三隔板部113设于第二安装腔420内,将第二安装腔420分隔成沿安装腔的宽度方向依次布置的内循环风机腔422和新风机腔421,内循环风机腔422内安装内循环风机240,新风机腔421内安装新风机230。
[0097]
第四隔板部114设于第三安装腔430内,将第三安装腔430分隔成沿安装腔的宽度方向依次布置的内循环风换热器腔432和新风换热器腔431,内循环风换热器腔432内安装内循环风换热器220,新风换热器腔431内安装新风换热器210。
[0098]
第一安装腔410内安装热交换芯体260,第一安装腔410内通过隔板分隔出与热交换芯体260的四个侧面风口对应连通的新风入口侧风道411、新风出口侧风道412、排风入口侧风道413、以及排风出口侧风道414。
[0099]
新风入口侧风道411、新风出口侧风道412、新风机腔421、以及新风换热器腔431依次连通,形式室外新风风道。第一隔板部111上设有新风通口1111,新风通口1111将新风出口侧风道412与新风机腔421连通。机壳100的侧壁上设有与新风入口侧风道411连通的新风入口441、与新风换热器腔431连通的新风出口442。
[0100]
排风入口侧风道413与排风出口侧风道414连通,形成室内排风风道。机壳100的侧
壁上设有与排风入口侧风道413连通的排风入口451、与排风出口侧风道414连通的排风出口452。
[0101]
内循环风机腔422与内循环风换热器腔432连通,形成内循环风风道。机壳100的侧壁上设有与内循环风机腔422连通的内循环风入口461、与内循环风换热器腔432连通的内循环风出口462。
[0102]
热交换芯体260的一端通过第一限位隔板部115固定于机壳100的后侧壁上,热交换芯体260的另一端通过第二限位隔板116部固定于机壳100的前侧壁上。第一隔板部115和第二隔板部116均为u型框架结构,提高热交换芯体260的安装稳固性。
[0103]
[换热器管组端腔室防凝露结构]
[0104]
该新风环控一体机中,新风换热器210和内循环风换热器220都设于第三安装腔430内,在第三安装腔430的底部设置接水盘600,用于盛接新风换热器210和内循环风换热器220产生的冷凝水。
[0105]
参照图14和图16,沿接水盘600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有第一连接板150、第四隔板部114(即中隔板组件)、以及第二连接板160,第一连接板150与第四隔板部114之间之间设置内循环风换热器220,第二连接板160与第四隔板部114之间设置新风换热器210,实现两个换热器在接水盘600上方的固定安装。
[0106]
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4和图14,新风换热器210和内循环风换热器220相对于接水盘600的宽度方向前后布置。
[0107]
参照图16,第四隔板部114包括第三连接板1141和第四连接板1142。第三连接板1141沿接水盘600的宽度方向延伸,新风换热器210的穿管端与第二连接板160连接,新风换热器210的管组端与第三连接板1141连接。
[0108]
第三连接板1141通过板材弯折形成一朝向新风换热器的一侧凹的凹槽区域1143,第四连接板1142设于凹槽区域1143内,内循环风换热器220的穿管端与第四连接板1142连接,内循环风换热器220的管组端与第一连接板150连接。
[0109]
第四隔板部114与接水盘600之间形成流水间隙,也即第三连接板1141和第四连接板1142均分别与接水盘600之间形成有流水间隙,以不影响水的顺畅导通。
[0110]
由第三连接板1141和第四连接板1142组成的第四隔板部114,在实现腔室分隔作用的同时,还起到了安装换热器的作用,结构紧凑,同时还不干涉接水盘600内冷凝水的导流。
[0111]
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4和图16,第一连接板150包括第一折板151和第二折板152,内循环风换热器220的管组端与第一折板151连接,第一连接板150与机壳100的一边角之间围成第一走管区域171,第一折板151与接水盘600之间形成第一流水间隙681,第二折板152与接水盘600之间形成第四流水间隙684,第一流水间隙681位于内循环风换热器220的出风侧,第四流水间隙684位于内循环风换热器220的进风侧。
[0112]
排水泵700设于第一走管区域171的外侧、且位于内循环风换热器220的进风侧。
[0113]
接水盘600内的水流动路径为:新风换热器210和内循环风换热器220产生的冷凝水落至接水盘600上,朝向排水泵700所在的一侧流动,先是经第一流水间隙681进入位于第一走管区域171下方的盛水区域内,然后经第四流水间隙684流入位于排水泵700侧的盛水区域内,排水泵700对此处的存水可进行排水。
[0114]
第一走管区域171供内循环风换热器220的管组端走管使用,第一走管区域171布置于第三安装腔430的一个靠边角区域,布局紧凑。
[0115]
第一走管区域171与排水泵700沿接水盘600的一侧宽度边依次布置,排水泵700设于第一走管区域171的外侧,不影响内循环风换热器220的管组端相关管路的走管设计,二者互不干涉。
[0116]
第一走管区域171下方的冷凝水经过第四流水间隙684流至排水泵700的一侧,便于排水。
[0117]
结合图8和图14可以看出,第一走管区域171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区域,内循环风换热器220制冷时,第一走管区域171内的温度较低,内循环风换热器220的进风侧的热风会经过第四流水间隙684流入第一走管区域171内,冷、热空气在第一走管区域171内接触,长时间后会在第一走管区域171的机壳上产生凝露。
[0118]
本技术为了避免第一走管区域171处的机壳产生凝露,对相关结构做如下改进:参照图6和图7,第一折板151上设有通风孔1511,通风孔1511将第一走管区域171与内循环风换热器220的出风侧连通。
[0119]
这样,内循环风换热器220制冷时,由内循环风换热器220的进风侧经第四流水间隙684进入第一走管区域171内的热风可以直接经通风孔1151流出,随着内循环风换热器220出风侧的气流流出,避免热风囤积在第一走管区域171内而在机壳100上产生凝露现象。
[0120]
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折板151在朝向内循环风换热器220的一侧设有挡风板1512,挡风板1512将通风孔1511遮挡,挡风板1512与第一折板151之间形成通风间隙,通风间隙与通风孔1511连通,挡风板11512可以阻止内循环风换热器220的出风侧的冷气经通风孔1511回流至第一走管区域171内。
[0121]
通风间隙朝向内循环风换热器220的出风方向的前方,使得从第一走管区域171内经通风孔1511流出的气体直接由通风间隙流向内循环风换热器220的前方,随主气流流出。
[0122]
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通风孔1511具有至少两个,多个通风孔1511沿第一折板151的高度方向间隔布置,提高通风效率。
[0123]
[接水盘]
[0124]
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5,接水盘600的内部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支撑部640,第一支撑部640为条状结构,第一支撑部640与接水盘600的两端分别具有一段距离,接水盘600沿其宽度方向延伸的一侧设有排水口670,接水盘600内设有导水斜面610以将接水盘600内的水导向排水口670的一侧。
[0125]
新风换热器210和内循环风换热器220共用一个接水盘600来盛接冷凝水,通过导水斜面610将水导向排水口670,利用一个排水口进行排水。
[0126]
新风换热器210和内循环风换热器220均为v型换热器,换热面积大,提高换热效率。
[0127]
内循环风换热器220的底侧与第一支撑部640密封抵靠,由于内循环风换热器220的长度较长,第一支撑部640对内循环风换热器220起到支撑作用,提高内循环风换热器220的安装稳固性,同时,第一支撑部640将内循环风换热器220的底侧与接水盘600之间的缝隙封堵,将内循环风换热器220的进风侧与出风侧分隔开,避免此处漏风,使内循环风换热器腔432内的空气都能够流经内循环风换热器220进行换热。
[0128]
第一连接板150与导水斜面610之间形成有第一流水间隙681,第四隔板部114与导水斜面610之间形成有第二流水间隙682,第一流水间隙681和第二流水间隙682位于第一支撑部640的同一侧。
[0129]
新风换热器210滴落的冷凝水沿着导水斜面610经第二流水间隙682和第一流水间隙681流向排水口670的一侧,内循环风换热器220滴落的冷凝水经第一流水间隙682流向排水口的一侧,图15中的虚线箭头代表水流动路径。
[0130]
第一连接板150、第二连接板160、以及第四隔板部114在实现两个换热器安装的同时,又通过在底侧形成流水间隙而不影响接水盘内水的导流,冷凝水都沿着导水斜面610流向同一侧,便于统一排水。
[0131]
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5,导水斜面610沿接水盘600的长度方向延伸,由一侧宽边向另一侧宽边斜向下延伸,导水斜面610位于第一支撑部640的一侧,内循环风换热器220位于导水斜面610的上方,导水斜面610位于内循环风换热器220的出风侧,内循环风换热器220产生的冷凝水直接滴落至导水斜面610上。
[0132]
第一支撑部640在朝向导水斜面610的一侧面为第三导水面641,第三导水面641连接于第一支撑部640的顶面与导水斜面610之间,第三导水面641将内循环风换热器220底侧的冷凝水导流至导水斜面610上,避免内循环风换热器220的底侧积水。
[0133]
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接水盘600内还设有第一导水面620,第一导水面620位于新风换热器210的下方、用于将新风换热器210产生的冷凝水导向至导水斜面610上。也即,新风换热器210滴落的冷凝水先落至第一导水面620上,沿着第一导水面620流至导水斜面610上,再顺着导水斜面620向排水口670的一侧流去。
[0134]
由于新风换热器210距离排水口较远,第一导水面620的设置便于新风换热器210滴落的冷凝水的导流与汇集,使距离排水口较远的冷凝水也都能够得到收集以顺利排出。
[0135]
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继续参照图15,第一导水面620与接水盘600的侧壁之间设有第二支撑部650,第二支撑部650紧靠接水盘600的侧壁设置,新风换热器210的底侧与第二支撑部650密封抵靠。
[0136]
第二支撑部650对新风换热器210起到支撑作用,提高新风换热器210的安装稳固性,同时,第二支撑部650将新风换热器210的底侧与接水盘600之间的缝隙封堵,将新风换热器210的进风侧与出风侧分隔开,避免此处漏风,使新风换热器腔431内的空气都能够流经新风换热器210进行换热。
[0137]
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支撑部650在朝向第一导水面620的一侧面为第二导水面651,第二导水面651连接于第二支撑部650的顶面与第一导水面620之间,第二导水面651将新风换热器210底侧的冷凝水导流至第一导水面620上,避免新风换热器210的底侧积水。
[0138]
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继续参照图15,接水盘600内还设有挡水面630,挡水面630沿接水盘600的长度方向延伸、且靠近接水盘600的一侧边设置,挡水面630设于导水斜面610的一侧,第一导水面620和第一支撑部640设于导水斜面610的另一侧。
[0139]
挡水面630的设置使导水斜面610形成为一狭长型的水道结构,从新风换热器210和内循环风换热器220滴落的冷凝水沿导水斜面610流动更为聚集、顺畅。
[0140]
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连接板160与导水斜面610之间形成有流水间隙,记为第三流水间隙683,新风换热器210的管端位于第二连接板160外侧的部分产生的冷凝水会
滴落至第二连接板160与接水盘600的侧边之间的缝隙中,该缝隙中的冷凝水将顺着导水斜面610经过第三流水间隙683、向排水口670流去,避免该缝隙中存积冷凝水。
[0141]
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第四隔板部114、第一连接板150、第二连接板160分别与接水盘600的底面之间在除了流水间隙外的其他抵接位置处均设置保温密封条,避免相邻的两个风道之间窜风,提高密封保温性能。
[0142]
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接水盘600在靠近排水口670的一侧设有储水凹槽660,利于冷凝水的汇集及排出。第一走管区域171位于储水凹槽660的的上方,接水盘600内的冷凝水先是经第一流水间隙681进入位于第一走管区域171下方的储水凹槽660内,然后经第四流水间隙684流入位于排水泵700侧的储水凹槽660内,排水泵700对此处的存水可进行排水。
[0143]
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通过排水泵700自动排出储水凹槽660内的水,在需要手动排水时,可以通过排水口670进行排水。
[0144]
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8和14,在内循环风换热器220的进风侧、且位于接水盘600的上方区域形成第二走管区域172,与新风换热器210连接的换热管路经第二走管区域172延伸向机壳100的侧壁,新风换热器210和内循环风换热器220的换热管路从机壳100的同一侧引出。
[0145]
从图8可以看出,在第二隔板部112上设有供内循环风机腔422和内循环风换热器腔432连通的通风口1121,与新风换热器210连接的换热管路沿着通风口1121的上侧走管,避开通风路径,不干涉内循环风的气体流动。
[0146]
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排水口670位于第一走管区域171的下方,排水口670正对导水斜面610,在手动排水时,更易直接排净接水盘600内的水。
[0147]
[芯体侧风道的无涡流结构]
[0148]
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4和图5,围成新风入口侧风道411、新风出口侧风道412、排风入口侧风道413、以及排风出口侧风道414的各隔板均分别自热交换芯体260向对应的新风入口441的一侧、排风入口451的一侧、排风出口452的一侧、以及新风通口1111的一侧靠近延伸。
[0149]
第一安装腔410内用于围成风道的各隔板朝靠近对应风口的方向倾斜延伸设置,对气体起到较好的引流作用,使气体在芯体侧各风道内流动更为流畅,有助于避免风道内出现拐角,减小涡流的形成。
[0150]
具体的,以图4所示方位为例,新风入口441和排风出口452设于机壳100的左侧壁,新风出口442和内循环风出口462设于机壳100的右侧壁,排风入口441和内循环风入口461设于机壳100的后壁。
[0151]
围成新风入口侧风道411的隔板记为第一隔板121和第二隔板122,第一隔板121自热交换芯体260的新风入口侧向靠近新风入口441的方向延伸至机壳100的左侧壁,第二隔板122自热交换芯体260的新风入口侧向靠近新风入口441的方向延伸至机壳100的后侧壁。
[0152]
从图4可以看出,新风入口侧风道411为一个连通于新风入口441和芯体新风入口之间的、无拐角的风道结构,从新风入口441流入的气体沿着新风入口侧风道411直接流入芯体内,气体流动顺畅,无涡流。
[0153]
若不设置第二隔板122,则第一限位隔板部115可以当做围成新风入口侧风道411的一个隔板,此时r1区域处形成拐角结构,此处容易形成涡流,通过在r1区域处倾斜设置第
二隔板122,消除拐角,可有效避免r1区域涡流形成。
[0154]
若第一隔板121不设置为倾斜的,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隔板121可以直接设置为垂直于机壳100的左侧壁,此时在r2区域处形成拐角结构,此处容易形成涡流,同样的,通过在r2区域处倾斜设置第一隔板121,消除拐角,可有效避免r2区域涡流形成。
[0155]
围成新风出口侧风道412的隔板为第三隔板123和第四隔板124,第三隔板123自热交换芯体260的新风出口侧向靠近新风通口1111的方向延伸至机壳100的前侧壁,第四隔板124自热交换芯体260的新风出口侧向靠近新风通口1111的方向延伸至第一隔板部111。
[0156]
新风出口侧风道412为一个连通于新风通口1111和芯体新风出口之间的、无拐角的风道结构。
[0157]
若不设置第三隔板123,则第二限位隔板部116可以当做围成新风出口侧风道412的一个隔板,此时r3区域处形成拐角结构,此处容易形成涡流,通过在r3区域处倾斜设置第三隔板123,消除拐角,可有效避免r3区域涡流形成。
[0158]
若第四隔板124不设置为倾斜的,在一些实施例中第四隔板124可以直接设置为垂直于第一隔板部111,此时在r4区域处形成拐角结构,此处容易形成涡流,同样的,通过在r4区域处倾斜设置第四隔板124,消除拐角,可有效避免r4区域涡流形成。
[0159]
围成排风入口侧风道413的隔板为第五隔板125和第六隔板126,第五隔板125自热交换芯体260的排风入口侧向靠近排风入口451的方向延伸至第一隔板部111,第六隔板126自热交换芯体260的排风入口侧向靠近排风入口451的方向延伸至第一限位隔板部115。
[0160]
若第五隔板125不设置为倾斜的,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五隔板125可以直接设置为垂直于第一隔板部111,此时在r5区域处形成拐角结构,此处容易形成涡流,通过在r5区域处倾斜设置第五隔板125,消除拐角,可有效避免r5区域涡流形成。
[0161]
若不设置第六隔板126,则第一限位隔板部115可以当做围成排风入口侧风道413的一个隔板,此时r6区域处形成拐角结构,此处容易形成涡流,通过在r6区域处倾斜设置第六隔板126,消除拐角,可有效避免r6区域涡流形成。
[0162]
围成排风出口侧风道414的隔板为第七隔板127和第八隔板128,第七隔板127自热交换芯体260的排风出口侧向靠近排风出口452的方向延伸至机壳100的左侧壁,第八隔板128为第二限位隔板部116的一部分。
[0163]
若第七隔板127不设置为倾斜的,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七隔板127可以直接设置为垂直于机壳100的左侧壁,此时在r7区域处形成拐角结构,此处容易形成涡流,通过在r7区域处倾斜设置第七隔板127,消除拐角,可有效避免r7区域涡流形成。
[0164]
第二限位隔板部116直接作为排风出口侧风道414的一个侧壁,增加排风出口侧风道面积,为排风风机提供安装空间。
[0165]
综上阐述,第一至第七隔板的主要目的都是消除其所在区域内的拐角结构,避免风道内出现涡流,提高气体流动的顺畅性。
[0166]
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机壳100的左侧壁上设有电器盒500,第一隔板121和第七隔板127之间形成的三角区域作为安装电器盒500的一部分空间,充分利用空间,结构紧凑。
[0167]
[两个维修口结构]
[0168]
为了对新风、排风、以及室内循环风进行过滤,需要在风道内设置过滤网结构,过滤网以及热交换芯体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进行更换,在机壳100的底部设置维修口,维修
口处设置可拆卸的维修盖140,打开维修盖140以通过维修口对这些过滤网和热交换芯体进行更换,本技术对过滤网结构的布局配合维修口的设置,以便于上述部件的更换。
[0169]
具体的,机壳100的底部设置两个维修口,分别记为第一维修口131和第二维修口132。
[0170]
参照图3,热交换芯体侧的过滤网310具有三个,分别设于热交换芯体260的新风入口、新风出口以及排风入口侧,位于对应的新风入口侧风道411、新风出口侧风道412、以及排风入口侧风道413内,新风入口侧411和新风出口侧412的两个过滤网用于对引入的新风进行过滤,排风入口侧413的过滤网用于对室内排风进行过滤,热交换芯体260和三个芯体侧的过滤网310正对第一维修口131,通过第一维修口131即可同时对热交换芯体260和三个芯体侧的过滤网310进行更换。
[0171]
新风入口侧和排风入口侧的过滤网310均为初效过滤网,新风出口侧的过滤网310为hepa过滤网。
[0172]
室内循环风风道内设置内循环过滤组件320,用于对室内循环风进行过滤,具体的,内循环过滤组件320设于内循环风机腔422内、靠近内循环风入口461,内循环过滤组件320正对第二维修口132,以便于内循环过滤组件320的更换。
[0173]
内循环风过滤组件320包括沿气体流动方向依次布置的活性炭过滤网321、ifd集尘网322、以及ifd过滤网323。
[0174]
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4,围成新风入口侧风道411、新风出口侧风道412、排风入口侧风道413、以及内循环风机腔422的隔板上分别设有插槽结构(未标示),芯体侧过滤网310和内循环风过滤组件320可拆卸地插设于对应的插槽结构内。
[0175]
也即,第一隔板121与第二隔板122之间、第三隔板123与第四隔板124之间、第五隔板125与第六隔板126之间分别设有插槽结构,用于安装芯体侧过滤网310;第一隔板部111与第二隔板部112之间设置插槽结构,用于安装内循环风过滤组件320。
[0176]
隔板在实现风道分隔作用的同时,通过直接在隔板上弯折出插槽结构,实现芯体侧过滤网310和内循环风过滤组件320的插设安装,结构更为紧凑,同时插设结构也便于滤网的更换。
[0177] [新风换热器管路的走管固定结构]
[0178]
参照图9至图12,与新风换热器210连接的换热器管路由于沿着第二隔板部112需要延伸一段距离,所以,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通过管固定装置800对此段管路进行固定,提高管路的稳固性。
[0179]
管固定装置800包括固定座810、固定夹820、以及固管部830,固定座810与第二隔板部112通过螺钉固连接,固管部830上设有穿管孔831,穿管孔831的一侧敞口。
[0180]
安装时,将换热管路经敞口进入穿管孔831内,然后将固定夹820固定于固定座810上,固定夹820对固管部830起到限位作用,将固管部830固定于固定座810上、并将穿管孔831的敞口封堵,从而实现对换热管路的固定,避免换热管路脱落。
[0181]
拆卸时,将固定夹820从固定座810上取下,换热管路即可从穿管孔831的一侧敞口处拿出。
[0182]
该管固定装置800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能够实现对换热管路的可靠固定。
[0183]
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固定座810包括顶板811和侧板812,顶板811与侧板812的交
汇处设有第一插口813,顶板811上设有第二插口814,第一插口813沿顶板811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二插口814沿顶板811的宽度方向延伸,第一插口813与第二插口814交汇连通,形成一个l型的插口结构。
[0184]
固定夹820包括u型槽821和设于u型槽821两侧的第一翻边822、第二翻边823,第一翻边822由第一插口813插入第二插口814内,第一翻边822贴靠于顶板811的下侧,第二翻边823贴靠于顶板811的上侧、通过螺钉与顶板811固定连接。
[0185]
固管部830被限位于u型槽821与顶板811之间的区域内,实现固管部830的固定,同时u型槽821将穿管孔831的敞口封堵。
[0186]
通过一颗螺钉即可实现固定夹820与固定座810之间的固定安装,提高安装效率。
[0187]
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穿管孔831贯穿u型槽821,穿管孔831的敞口朝向u型槽821的一侧壁,这样u型槽821在实现对穿管孔831的敞口封堵的同时,不影响管路的走管。
[0188]
固管部830沿其高度方向上间隔设有多个穿管孔831,可同时对多个换热管路进行固定。
[0189]
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穿管孔831的内径大于穿管孔的敞口的直径,换热管路经敞口塞入穿管孔831内,小径的敞口对换热管路也起到限位作用。
[0190]
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固管部830由弹性材料制成,避免硬性材料划伤管路。
[0191]
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3,固管部830的底部设有凸起部832,顶板811上设有限位孔815,安装时,先将凸起部832插设于限位孔815内,固管部830得到初步定位,然后再通过螺钉将固定夹820固定至固定座810上。
[0192]
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3,顶板811的两侧分别设有向下延伸的侧板812,侧板812呈三角板状结构,结构稳固,侧板812的竖向边上设有第三翻边816,两个侧板812上的两个第三翻边816相向延伸,第三翻边816通过紧固件与第二隔板部112固定连接,实现固定座810在第二隔板部112上的固定安装。
[0193]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194]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