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角度可调快速组装钢结构龙骨连接件的制作方法

2022-12-25 10:58:1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钢结构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角度可调快速组装钢结构龙骨连接件。


背景技术:

2.目前钢结构建筑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钢结构建筑的作用也是丰富多彩的,包括厂房使用,房屋居住使用等;钢结构建筑中一般情况下相邻结构件的连接是通过连接板、固定板、连接座等钢构件实现连接的,或通过螺栓,或通过焊接直接固定连接;上述连接方式在使用中会出现以下问题:
3.1)钢结构龙骨采用焊接的连接方式较为普遍,并且多为永久性固定连接,不易改变;例如横梁两端连接立柱时将两端与立柱对齐,然后采用同时固定两端、或因为跨度较大两端的预连接、对齐不稳定而采用先固定一端再固定另一端的方式,而采用先固定一端再固定另一端的方式存在一个弊端,即固定一端完成后会因为跨度大、重量大、另一端无法准确与固定位固准确对其、甚至连接时出现一定角度上的变化,使另一端与预选的连接定位点或螺栓孔出现偏差,在无法更改的情况下而无法完成另一端的固定;但是,如果两端或者一端采用角度可调节的连接件作为间接连接结构,在另一端连接出现角度偏差的时候进行连接件的角度调整,使其满足预连接的条件,即可解决此问题;
4.2)对于结构较复杂的钢结构建筑,其中很多结构件如横梁、檩条、斜撑粱等与立柱的连接本身是设有一定角度的连接结构,连接固定时存在一定的难度,如果在对齐后直接进行焊接或螺栓固定,后续如果出现连接角度不正确后会极大概率影响其本身(如斜撑粱)之上连接的其他结构件的后续固定和使用效果,而一旦焊接牢固后将不能进行改变,只能拆取后再焊接;
5.所以钢结构龙骨需要一种角度可调节连接件,需要在连接件与结构件之间角度的调整完成后再进行横梁或立柱的锁紧固定,甚至在固定锁牢后仍存在角度不准确的问题时再次进行连接件的角度调整,使其结构件的连接固定满足使用要求,以及满足结构件上其他结构件的后续固定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不足,提供一种角度可调快速组装钢结构龙骨连接件,作为连接件能够进行快速组装连接并根据连接需要进行角度调整,避免了焊接件多为永固性不能拆装的弊端。
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8.一种角度可调快速组装钢结构龙骨连接件,包括固定板ⅰ、固定圆盘、l型固定板、转动套、转动轴、垫片、螺栓;固定板ⅰ位于固定圆盘一侧,l型固定板设有一对并固定在固定圆盘另一侧,转动轴转动连接转动套,转动套通过转动轴活动连接l型固定板,垫片和螺栓设于固定圆盘上并连接固定板ⅰ。
9.所述固定板ⅰ通过螺栓固定在立柱上,固定板ⅰ一侧设有连接轴ⅰ和连接轴ⅱ;连接轴ⅰ一端设有插块和螺栓孔,连接轴ⅱ一端设有限位板ⅰ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10.固定圆盘包括连接板ⅰ和连接板ⅱ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ⅰ一侧设有插槽,另一侧设有扇型槽和滑槽ⅰ;所述连接板ⅱ一侧设有滑槽ⅱ,另一侧设有沉孔;所述连接轴ⅱ一端设于扇型槽内,所述连接轴ⅰ一端的插块插接插槽,所述限位板ⅰ设于滑槽ⅰ和滑槽ⅱ内然后通过螺栓与连接轴ⅱ固定;垫片设于沉孔内,通过螺栓配合垫片连接螺栓孔将固定圆盘与连接轴ⅰ固定。
11.所述l型固定板设有一对并对称固定在固定圆盘上,l型固定板中间设有加强筋,l型固定板底面设有定位孔,l型固定板一侧设有撑板ⅰ、撑板ⅱ、限位轴、弹簧;所述撑板ⅰ设于撑板ⅱ上方,限位轴插撑板ⅰ和撑板ⅱ,限位轴一端设有限位板ⅱ,所述弹簧套接限位轴,弹簧一端顶触撑板ⅰ,另一端顶触限位板ⅱ。
12.所述转动套一侧设有固定板ⅱ用于连接其他钢结构件,转动套两端设有限位板ⅲ,限位板ⅲ上设有限位孔。
13.转动轴插接转动套,转动轴两端设于定位孔内。
14.优选的,所述固定圆盘下方设有支撑座并固定在立柱上。
15.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有益效果表现在:
16.1)本实用型性中设有转动轴、转动套、l型固定板,通过限位轴插入限位孔内将转动套固定,防止转动套以转动轴为轴心转动;当需要调节转动套的角度时,提起限位轴,然后旋转转动套,然后复位限位轴进行转动套的锁固;根据实际需要可在l型固定板周圈设置多组限位轴、弹簧及相互配合的撑板ⅱ和撑板ⅰ;
17.2)本实用新型中固定板ⅰ一侧设有连接轴ⅰ,连接轴ⅰ一端设有插块,固定圆盘的连接板ⅰ上设有插槽,连接轴ⅰ插接固定圆盘,固定圆盘能够以连接轴ⅰ为轴心转动进而调节l型连接接板和转动套的角度,插块插接插槽能够防止固定圆盘随意转动。
附图说明
18.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角度可调快速组装钢结构龙骨连接件结构示意图;
19.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角度可调快速组装钢结构龙骨连接件中固定板ⅰ的结构示意图;
20.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角度可调快速组装钢结构龙骨连接件中固定圆盘的结构示意图;
21.附图4是附图3中连接板ⅰ的结构示意图;
22.附图5是附图3中连接板ⅱ的结构示意图一;
23.附图6是附图3中厚板的结构示意图二;
24.附图7是附图1中l型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一;
25.附图8是附图1中l型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二;
26.附图9是附图3中转动套的结构示意图;
27.附图10是附图1中转动套和转动轴的结构示意图;
28.图中:1、固定板ⅰ;101、连接轴ⅰ;1011、插块;1012、螺栓孔;102、连接轴ⅱ;1021、限位板ⅰ;2、固定圆盘;201、连接板ⅰ;2011、扇型槽;2012、插槽;2013、滑槽ⅰ;202、连接板ⅱ;
2021、滑槽ⅱ;2022、沉孔;3、l型固定板;301、加强筋;302、撑板ⅰ;303、撑板ⅱ;304、限位轴;3041、限位板ⅱ;305、弹簧;306、定位孔;4、转动套;401、固定板ⅱ;403、限位板ⅲ;4031、限位孔;5、转动轴;6、垫片;7、螺栓;8、立柱;9、支撑座。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方便本技术领域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1-10,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一步具体说明。
30.一种角度可调快速组装钢结构龙骨连接件,包括固定板ⅰ1、固定圆盘2、l型固定板3、转动套4、转动轴5、垫片6、螺栓7;固定板ⅰ1位于固定圆盘2一侧,l型固定板3设有一对并固定在固定圆盘2另一侧,转动轴5转动连接转动套4,转动套4通过转动轴5活动连接l型固定板3,垫片6和螺栓7设于固定圆盘2上并连接固定板ⅰ1。
31.所述固定板ⅰ通过螺栓固定在立柱8上,固定板ⅰ1一侧设有连接轴ⅰ101和连接轴ⅱ102;连接轴ⅰ101一端设有插块1011和螺栓孔1012,连接轴ⅱ102一端设有限位板ⅰ1021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32.固定圆盘2包括连接板ⅰ201和连接板ⅱ202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ⅰ201一侧设有插槽2012,另一侧设有扇型槽2011和滑槽ⅰ2013;所述连接板ⅱ202一侧设有滑槽ⅱ2021,另一侧设有沉孔2022;所述连接轴ⅱ102一端设于扇型槽2011内,所述连接轴ⅰ101一端的插块1011插接插槽2012支撑固定圆盘2并避免固定圆盘2随意转动,所述限位板ⅰ1021设于滑槽ⅰ2013和滑槽ⅱ2021内然后通过螺栓与连接轴ⅱ102固定;垫片6设于沉孔2022内,通过螺栓7配合垫片6连接螺栓孔1012将固定圆盘2与连接轴ⅰ101固定;当需要转动固定圆盘2调节角度时,拆除连接板ⅱ202和限位板ⅰ1021,然后使连接板ⅰ201的插槽2012脱离插块1011,转动连接板ⅰ201完成角度调节,连接轴ⅰ101在扇型槽2011内滑动,限位板ⅰ1021在滑槽ⅱ2021和滑槽ⅰ2013内滑动,再然后使连接板ⅰ201复位使插块1011与插槽2012相互插接;最后固定限位板ⅰ1021和连接板ⅱ202完成固定圆盘2角度的调节;连接轴ⅱ102和限位板ⅰ1021起到辅助固定和支撑固定圆盘2的效果。
33.所述l型固定板3设有一对并对称固定在固定圆盘2上,l型固定板3中间设有加强筋301,l型固定板3底面设有定位孔306,l型固定板3一侧设有撑板ⅰ302、撑板ⅱ303、限位轴304、弹簧305;所述撑板ⅰ302设于撑板ⅱ303上方,限位轴304插撑板ⅰ302和撑板ⅱ303,限位轴304一端设有限位板ⅱ3041,所述弹簧305套接限位轴304,弹簧305一端顶触撑板ⅰ302,另一端顶触限位板ⅱ3041,弹簧305推动限位板ⅱ3041使限位轴304始终处于顶出状态。
34.所述转动套4一侧设有固定板ⅱ401用于连接其他钢结构件,转动套4两端设有限位板ⅲ403,限位板ⅲ403上设有限位孔4031。
35.转动轴5插接转动套4,转动轴5两端设于定位孔306内;通过限位轴304插入限位孔4031内将转动套4固定,防止转动套4以转动轴5为轴心转动;当需要调节转动套4的角度时,提起限位轴304,然后旋转转动套4,然后复位限位轴304进行转动套4的锁固;根据实际需要可在l型固定板3周圈设置多组限位轴304、弹簧305及相互配合的撑板ⅱ303和撑板ⅰ302。
36.所述固定圆盘2下方设有支撑座9并固定在立柱8上,用于辅助支撑固定圆盘2。
37.一种角度可调快速组装钢结构龙骨连接件,工作过程如下:首先安装固定板ⅰ1,然后安装固定圆盘2,然后将转动套4、转动轴5、l型固定板3组装并通过螺栓固定在固定圆盘2
上;当需要调节转动套4角度时提起限位轴304然后旋转转动套4并复位限位轴304完成调节。
38.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