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自动出棍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12-25 06:11:2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棉花糖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棉花糖设备中的自动出棍装置。


背景技术:

2.棉花糖机,一种全自动生产棉花糖的柜式装置,棉花糖机将储存在内部的白糖进行加热处理,白糖加热后呈丝状,随后将丝状的白糖粘黏在棍体上并压型,压型完成后,限时开启外仓门上的取物口,供顾客从取物口将棉花糖拿出。在制作棉花糖的过程中,自动出棍装置就是其中的关键部件之一。
3.但是,现有棉花糖机的自动出棍装置需要实现棍体的逐一发放,还要将棍体输送至固定的位置,方便机械手臂的抓取,对于器械控制结构的精细程度要求较高。由此导致棍体发放装置的结构复杂,电机联动控制也非常繁琐,进而造成棍体发放速度缓慢,还容易因机械结构之间的联动配合不佳,导致棍体的卡顿,无法正常发出等,影响棉花糖机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4.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出棍装置,能够准确、快速地出棍,棍体不会出现卡顿现象,同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效率高。
5.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出棍装置,包括:储棍机构,所述储棍机构连接有送棍机构,所述送棍机构连接有转向机构,所述转向机构连接有出棍机构;所述储棍机构设有储棍斗,所述储棍斗用于存放棒材;所述储棍斗底部设有出棍口,所述出棍口上方设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所述搅拌轴转动进而搅动所述棒材,使得所述棒材从所述出棍口送出;所述送棍机构设有送棍通道,所述送棍通道设于所述出棍口下方,所述棒材落到所述送棍通道上;所述送棍通道上设有凸轮,所述凸轮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驱动所述凸轮转动,所述凸轮推动所述棒材离开所述送棍通道;所述棒材从所述送棍通道进入所述转向机构,所述转向机构设有导向通道;所述导向通道连接有转向轮,所述转向轮连接有第四电机,所述第四电机驱动所述转向轮转动;所述棒材从所述送棍通道进入所述导向通道再经过所述转向轮进行转向;所述出棍机构设有输送带,所述输送带连接有第五电机,所述第五电机驱动所述输送带将转向后的所述棒材输出。
6.优选地,所述转向轮为u型转向轮,所述u型转向轮上设有凹槽,所述棒材设于所述凹槽内。
7.优选地,所述凹槽内设有多个纹路,所述纹路增加所述棒材与所述凹槽之间的摩擦力。
8.优选地,所述转向轮接触所述棒材的接触位的高度低于所述导向通道接触棒材的接触位的高度。
9.优选地,所述导向通道设有底部,所述棒材从所述底部通过;在水平面上,所述底
部的安装高度高于所述凹槽的最高点的高度。
10.优选地,所述导向通道设有底部,所述棒材从所述底部通过,所述底部向上开设有弹片。
11.优选地,所述搅拌轴上设有多个搅拌轮,所述搅拌轮拨动所述棒材,使所述棒材从所述出棍口中掉出。
12.优选地,所述搅拌轮上设有多个凸出部,所述凸出部与所述棒材接触,拨动所述棒材。
13.优选地,所述送棍通道的出口的两侧分别设有滚轮和轴承,所述棒材从所述滚轮与所述轴承之间通过;所述滚轮连接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驱动所述滚轮转动,将所述棒材推出所述送棍通道。
14.优选地,所述出棍机构上设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设有通孔,转向后的所述棒材从所述通孔中送出。
15.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该自动出棍装置利用单个电机单个搅拌轴进行出棍,减少电机的联动控制,结构简单,并且能够有效地将棒材从出棍口中输出。送棍通道上利用第二电机驱动凸轮推动棒材传送,该种传送方式,结构简单,并且传送效率高,传送的速度快且准确。导向通道上设有转向轮,利用转向轮将送棍通道传送过来的棒材进行转向,将水平传送过来的棒材转成垂直方向传送,第四电机驱动转向轮进行转动,有效地将棒材进行转向,转向后的棒材通过输送带准确地输出。
16.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技术。
附图说明
17.通过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
1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示出的自动出棍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示出的自动出棍装置的俯视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图2中a-a方向的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是图3的部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2.图5是图4的局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23.附图标识:
24.安装板1;支架11;基座12;
25.储棍机构2;储棍斗21;挡板22;出棍口23;搅拌轴24;第一电机25;搅拌轮26;凸出部27;
26.送棍机构3;送棍通道31;凸轮32;凸点33;第二电机34;滚轮35;轴承36;第三电机37;
27.转向机构4;导向通道41;底板42;弹片43;侧板44;转向轮45;凹槽46;第四电机47;
28.出棍机构5;输送带51;第五电机52;导向块53;通孔54;传感器55;
29.棒材6。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技术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技术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技术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31.在本技术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32.应当理解,尽管在本技术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技术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3.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
34.参见图1和图2,一种自动出棍装置,包括:设有储棍机构2,储棍机构2连接有送棍机构3,送棍机构3连接有转向机构4,转向机构4连接有出棍机构5。该种自动出棍装置上设有安装板1,该安装板1上分别设有支架11和基座12,该基座12上设有送棍机构3,送棍机构3上连接有储棍机构2,储棍机构2为送棍机构3提供棒材6,供送棍机构3输出。支架11上设有转向机构4以及出棍机构5,转向机构4的前端与出棍机构5连通,后端与送棍机构3连通,送棍机构3输出的棒材6进入转向机构4中进行传送并实现转向,转向后的棒材6供出棍机构5输出。出棍机构5用于存放棒材6,等待被输出。送棍机构3用于将储棍机构2内的棒材6输出,将棒材6输送至转向机构4。转向机构4用于将送棍机构3送过来棒材6进行转向,如将水平运送过来的棒材6转为垂直方向,或者其他所需的方向,改变棒材6的传送方向。出棍机构5是用于将转向后的棒材6进行输出,待被拿取,实现全自动出棍,精准、简便。
35.储棍机构2设有储棍斗21,储棍斗21用于存放棒材6。储棍斗21上连接有多个挡板22,增加棒材6的存放量。储棍斗21底部设有出棍口23,供棒材6输出,本实施例中,出棍口23宽度比棒材6的直径略大,出棍口23的长度比棒材6的长度略长,仅供一个棒材6从出棍口23中输出。出棍口23上方设有搅拌轴24,搅拌轴24连接有第一电机25,第一电机25驱动搅拌轴24转动,搅拌轴24拨动棒材6,便于将棒材6从出棍口23中送出,不容易卡顿。搅拌轴24上设有多个搅拌轮26,搅拌轮26拨动棒材6,使棒材6从所述出棍口23中掉出。具体地,搅拌轮26上设有多个凸出部27,凸出部27与棒材6接触,有效地拨动棒材6,使得棒材6不会卡在出棍口23处,棒材6在输出个过程中,不会出现卡顿的现象。本实施例中,搅拌轴24只有一个,搅拌轮26为不规则菱形的搅拌轮26,第一电机25在转动搅拌轴24时,搅拌轮26伴随着转动,搅拌轮26充分地搅动储棍斗21内的棒材6,从出棍口23中掉出。该自动出棍装置利用单个电机单个搅拌轴24进行出棍,减少电机的联动控制,结构简单,并且能够有效地将棒材6从出棍口23中输出。
36.参见图1至图3,送棍机构3设有送棍通道31,送棍通道31设于出棍口23下方,棒材6
落到送棍通道31上。送棍通道31上设有凸轮32,凸轮32连接有第二电机34,第二电机34驱动凸轮32转动,同时凸轮32的凸点33推动着棒材6离开送棍通道31。凸轮32转动一圈,棒材6往前推出一点,凸轮32不断地转动,棒材6不断地被往前输出,效率高,传送速度快。送棍通道31上利用第二电机34驱动凸轮32推动棒材6传送,该种传送方式,结构简单,并且传送效率高,传送的速度快且准确。进一步地,送棍通道31的出口的两侧分别设有滚轮35和轴承36,棒材6从滚轮35与轴承36之间通过。滚轮35连接有第三电机37,第三电机37驱动滚轮35转动,将棒材6推出送棍通道31。滚轮35不断转动时,与棒材6摩擦,将棒材6随着滚轮35转动的方向往前推出,同时轴承36与棒材6摩擦,轴承36跟随着转动,同时矫正棒材6的运输方向,辅助输出棒材6,使得棒材6的输出方向准确。送棍通道31的前方设有转向机构4,从送棍通到内输出的棒材6,进入转向机构4内被转向。
37.参见图1至图3,转向机构4设有导向通道41,导向通道41后端连通送棍通道31,前端连接有转向轮45。棒材6从送棍通道31进入导向通道41再经过转向轮45进行转向。导向通道41供棒材6通过,导向通道41设有底板42以及与底板42相连的侧板44,使棒材6向同一方向被传送。转向轮45连接有第四电机47,第四电机47驱动转向轮45转动。进一步地,转向轮45为u型转向轮45,u型转向轮45上设有凹槽46,棒材6设于凹槽46内,从导向通道41中传送过来的棒材6,前端掉落到凹槽46上,凹槽46随着转向轮45的转动而不停转动,进而凹槽46带着棒材6的前端在转动,从而实现转向。具体的,凹槽46内设有多个纹路,纹路增加棒材6与凹槽46之间的摩擦力,便于将棒材6进行有效地转向。导向通道41上设有转向轮45,利用转向轮45将送棍通道31传送过来的棒材6进行转向,将水平传送过来的棒材6转成垂直方向传送,第四电机47驱动转向轮45进行转动,有效地将棒材6进行转向,转向后的棒材6通过输送带51准确地输出。
38.参见图1和图4,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转向轮45接触棒材6的接触位的高度低于导向通道41接触棒材6的接触位的高度,由于重力的作用,棒材6的前端会掉落到凹槽46上,便于转向轮45将棒材6进行转向。
39.参见图1、图4、图5,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导向通道41设有底部,棒材6从底部通过。在水平面上,底部的安装高度高于凹槽46的最高点的高度。使得棒材6的前端会由于重力的作用掉落到转向轮45的凹槽46内,便于将棒材6进行转向。进一步地,导向通道41的底部向上开设有弹片43。该弹片43的设置位置远离转向轮45,同时向上弹起,开设弹片43的方向朝向转向轮45的方向。该弹片43的设置,便于将棒材6的后端翘起,使得棒材6前端容易由于重力的作用掉落到凹槽46上,将棒材6进行有效的转向。当棒材6完全被从送棍通道31送出后,前端会掉落,进而有冲击力掉落到转向轮45的u型凹槽46内,该弹片43的设置,防止棒材6送出后,u型凹槽46夹不住棒材6,产生飞棍的现象。该弹片43,增加了一个自然下落的重力,使得棒材6能够稳定地掉落到u型凹槽46内。
40.参见图1和图3,出棍机构5设有输送带51,输送带51连接有第五电机52,第五电机52驱动输送带51将转向后的棒材6输出。该输送带51位于转向轮45的前侧,被转向后的棒材6位于输送带51与凹槽46之间,驱动输送带51,可以将棒材6往输送带51的转动的方向传送。该输送带51的一侧设有设有导向块53,导向块53设有通孔54,转向后的棒材6的前端插入该通孔54内,导引棒材6从该通孔54中送出,固定棒材6的输出方向,使得棒材6输出到指定的位置,便于机械手能够准确的抓取。输送带51的另一侧设有传感器55,该传感器55用于检测
是否有棒材6已经被转向了,如果检测到有棒材6被转向了,启动输送带51,如果没有检测到棒材6,停止输送带51的工作,节能减耗,不做多余的无用功。
41.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42.1、该自动出棍装置利用单个电机单个搅拌轴24进行出棍,减少电机的联动控制,结构简单,并且能够有效地将棒材6从出棍口23中输出。
43.2、送棍通道31上利用第二电机34驱动凸轮32推动棒材6传送,该种传送方式,结构简单,并且传送效率高,传送的速度快且准确。
44.3、导向通道41上设有转向轮45,利用转向轮45将送棍通道31传送过来的棒材6进行转向,将水平传送过来的棒材6转成垂直方向传送,第四电机47驱动转向轮45进行转动,有效地将棒材6进行转向,转向后的棒材6通过输送带51准确地输出。
45.4、搅拌轮26上设有多个凸出部27,凸出部27与棒材6接触,有效地拨动棒材6,使得棒材6不会卡在出棍口23处,棒材6在输出个过程中,不会出现卡顿的现象。
46.5、送棍通道31的出口的两侧分别设有滚轮35和轴承36,棒材6从滚轮35与轴承36之间通过,滚轮35不断转动时,与棒材6摩擦,将棒材6随着滚轮35转动的方向往前推出,同时轴承36与棒材6摩擦,轴承36跟随着转动,矫正棒材6的运输方向,辅助输出棒材6,使得棒材6的输出方向准确。
47.6、转向轮45为u型转向轮45,u型转向轮45上设有凹槽46,棒材6设于凹槽46内,从导向通道41中传送过来的棒材6,前端掉落到凹槽46上,凹槽46随着转向轮45的转动而不停转动,进而凹槽46带着棒材6的前端在转动,从而实现转向。
48.7、导向通道41的底部向上开设有弹片43,该弹片43的设置,便于将棒材6的后端翘起,使得棒材6前端容易由于重力的作用掉落到凹槽46上,将棒材6进行有效的转向。
49.8、输送带51的一侧设有设有导向块53,导向块53设有通孔54,转向后的棒材6的前端插入该通孔54内,导引棒材6从该通孔54中送出,固定棒材6的输出方向,使得棒材6输出到指定的位置,便于机械手能够准确的抓取。
50.以上已经描述了本技术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的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