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背光源用新型导光板的制作方法

2022-03-05 12:02:2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源用新型导光板。


背景技术:

2.液晶显示装置由于重量轻、体积小、耗电少、辐射低、品质佳等优点,已经广泛应用于笔记本电脑、电脑显示器、电视等个人消费品中。由于lcd面板本身不具有发光特性,因此必须在lcd面板上加上一个发光源,方能达到显示效果,背光源模组即是提供lcd显示器背光光源的光学组件。背光模组分为侧光式和直下式两种,侧光式的光源在四周,由导光板来实现混光过程,直下式的光源分布在整个背板上,通过一定的混光区域实现混光。
3.由于侧光式光源可以做的更加轻薄而应用广泛,为提高散热,一般情况下,侧光式光源距离导光板有一定的距离,使光源发出的光线不能完全进入导光板内,即光线利用率降低,且部分光线会从导光板远离光源的一侧射出,这部分光线也不能从导光板上表面射出被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背光源用新型导光板。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背光源用新型导光板,包括背板,所述背板的上方固定设有导光板,所述背板的上表面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靠近导光板的一侧设有光源,所述第一侧板靠近导光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反射机构,所述背板的上表面远离第一侧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侧板。
6.进一步的,所述导光板的底面设有反射膜,所述导光板靠近光源的一侧设有隔热层,且所述隔热层不影响光的传播,反射膜将导光板底部的光线再次反射回导光板的上表面被利用,隔热层的设置,防止导光板靠近光源的一侧发热变形,影响光线分布。
7.进一步的,所述反射机构包括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固定于第一侧板一侧,所述第二挡板固定于第一侧板的一侧,第一挡板及第二挡板的设置,防止光源发出的光线从第一侧板与导光板之间泄出。
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挡板的底面设为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上涂覆有第一反射层,第一斜面及第一反射层的设置,将不能直接金热导光板的光线反射回导光板。
9.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挡板的上表面设为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斜面上涂覆有第二反射层,将不能直接金热导光板的光线反射回导光板。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的中间围成反射腔,所述反射腔靠近导光板的一侧开口大小与导光板的高度相同,避免导光板的边缘出现光线不能照射的死角,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与导光板在水平方向上的间隙小于一毫米,满足安装的同时,使绝大部分光线能够进入导光板。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侧板靠近导光板的一侧设有第三斜面,所述第三斜面的下方
设有第四斜面,通过第三斜面和第四斜面的设置,阻挡从导光板远离光源一侧射出的光线。
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斜面和第四斜面上涂覆有第三反射层,将从导光板侧面射出的光线反射回导光板。
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斜面和第四斜面在竖直方向上能够覆盖导光板,确保从导光板侧面射出的光线均能射到第三斜面或第四斜面上进行反射。
14.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侧板与导光板在水平方向上的间隙小于一毫米,满足安装同时较小导光板边缘的宽度。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6.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反射机构的设置,使从第一侧板与导光板之间射出的光线反射回导光板,且通过第二侧板及其上的第三反射层的设置,能够使从导光板远离光源一侧射出的光线反射回导光板被利用,提高了管线利用率,且通过隔热层的设置,防止导光板靠近光源的一侧受热变相,从而影响光线分布。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导光板的立体图。
19.图例说明:
20.1、背板;2、导光板;3、反射膜;4、隔热层;5、第一侧板;6、光源;7、第一挡板;8、第一斜面;9、第一反射层;10、第二挡板;11、第二斜面;12、第二反射层;13、第二侧板;14、第三斜面;15、第四斜面;16、第三反射层。
具体实施方式
21.图1至图2所示,涉及一种背光源用新型导光板,包括背板1,背板1的上方固定设有导光板2,导光板2的底面设有反射膜3,导光板2靠近光源6的一侧设有隔热层4,且隔热层4不影响光的传播,背板1的上表面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侧板5,第一侧板5靠近导光板2的一侧设有光源6,第一侧板5靠近导光板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反射机构,背板1的上表面远离第一侧板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侧板13。
22.如图1所示,反射机构包括第一挡板7和第二挡板10,第一挡板7固定于第一侧板5一侧,第二挡板10固定于第一侧板5的一侧,第一挡板7的底面设为第一斜面8,第一斜面8上涂覆有第一反射层9,第二挡板10的上表面设为第二斜面11,第二斜面11上涂覆有第二反射层12,第一挡板7与第二挡板10的中间围成反射腔,反射腔靠近导光板2的一侧开口大小与导光板2的高度相同,第一挡板7和第二挡板10与导光板2在水平方向上的间隙小于一毫米。
23.如图1所示,第二侧板13靠近导光板2的一侧设有第三斜面14,第三斜面14的下方设有第四斜面15,第三斜面14和第四斜面15上涂覆有第三反射层16,第三斜面14和第四斜面15在竖直方向上能够覆盖导光板2,第二侧板13与导光板2在水平方向上的间隙小于一毫米。
24.在使用该背光源用新型导光板时,光源6发出光线,一部分直接进入导光板2,一部分照向第一反射层9或第二反射层12,讲过反射后进入导光板2被利用,在导光板2远离光源6的一侧有部分光线射出到第三反射层16上,经过第三反射层16反射后重新进入导光板2被
利用,提高光线利用率。
2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背光源用新型导光板,包括背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1)的上方固定设有导光板(2),所述背板(1)的上表面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侧板(5),所述第一侧板(5)靠近导光板(2)的一侧设有光源(6),所述第一侧板(5)靠近导光板(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反射机构,所述背板(1)的上表面远离第一侧板(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侧板(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光源用新型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2)的底面设有反射膜(3),所述导光板(2)靠近光源(6)的一侧设有隔热层(4),且所述隔热层(4)不影响光的传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光源用新型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机构包括第一挡板(7)和第二挡板(10),所述第一挡板(7)固定于第一侧板(5)一侧,所述第二挡板(10)固定于第一侧板(5)的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背光源用新型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7)的底面设为第一斜面(8),所述第一斜面(8)上涂覆有第一反射层(9)。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背光源用新型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板(10)的上表面设为第二斜面(11),所述第二斜面(11)上涂覆有第二反射层(12)。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背光源用新型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7)与第二挡板(10)的中间围成反射腔,所述反射腔靠近导光板(2)的一侧开口大小与导光板(2)的高度相同,所述第一挡板(7)和第二挡板(10)与导光板(2)在水平方向上的间隙小于一毫米。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光源用新型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板(13)靠近导光板(2)的一侧设有第三斜面(14),所述第三斜面(14)的下方设有第四斜面(15)。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背光源用新型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斜面(14)和第四斜面(15)上涂覆有第三反射层(16)。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背光源用新型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斜面(14)和第四斜面(15)在竖直方向上能够覆盖导光板(2)。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光源用新型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板(13)与导光板(2)在水平方向上的间隙小于一毫米。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背光源用新型导光板,包括背板,所述背板的上方固定设有导光板,所述背板的上表面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靠近导光板的一侧设有光源,所述第一侧板靠近导光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反射机构,所述背板的上表面远离第一侧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侧板。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反射机构的设置,使从第一侧板与导光板之间射出的光线反射回导光板,且通过第二侧板及其上的第三反射层的设置,能够使从导光板远离光源一侧射出的光线反射回导光板被利用,提高了管线利用率,且通过隔热层的设置,防止导光板靠近光源的一侧受热变相,从而影响光线分布。从而影响光线分布。从而影响光线分布。


技术研发人员:郑伟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星龙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19
技术公布日:2022/3/4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