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包装袋的除静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12-24 17:55:4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包装袋的除静电装置。


背景技术:

2.包装袋是指用于包装各种用品的袋子,使货物在生产流通过程中方便运输,容易存储,广泛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大多数的包装袋部件较为简单,在包装特殊材质或者外部接触特殊材质或产生静电,因包装袋多为塑料与纸质材料,静电的产生以造成包装袋发生着火,影响使用,且包装袋因材质原因,支撑效果差,影响物品的包装,使得包装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装袋的除静电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包装袋因材质为塑料或纸质,产生静电易造成着火,且包装袋支撑效果差,影响包装的效率的问题。
5.(二)技术方案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主体袋的除静电装置,包括主体机构、防静电机构、连接机构和支撑机构,所述防静电机构位于主体机构的外部,所述连接机构位于主体机构的上下两部,所述支撑机构位于主体机构的内部;
7.所述主体机构包括主体袋、包装槽、耐磨底座、安装槽、耐磨层和把手,所述包装槽固定设置在主体袋的前端,所述耐磨底座固定安装在主体袋的后端,所述安装槽固定设置在耐磨底座的前端,所述耐磨层固定安装在耐磨底座的外端,所述把手固定安装在主体袋的上下两端,通过在主体袋的上下两端设置了把手,使得主体袋提拉较为方便,使用更加的便携,在耐磨底座的外端设置有耐磨层,使得耐磨底座耐磨效果好,有利于主体袋的合理使用。
8.优选的,所述防静电机构包括静电屏蔽层和防护层,所述静电屏蔽层固定安装在主体袋的外端,所述防护层固定安装在静电屏蔽层的内部,通过设置防静电结构,因主体袋多为塑料与纸质材料,静电的产生以造成主体袋发生着火,影响使用。
9.优选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螺纹槽、连接螺钉、限位块和限位槽,所述螺纹槽固定设置在主体袋的上下两端,所述连接螺钉螺纹安装在螺纹槽的内部,所述限位块活动安装在主体袋的内部,所述限位槽固定设置在限位块的外端,通过在主体袋上下两端设置的连接结构,使得把手与主体袋连接合理,便于对主体袋的抓握提拉,使用更加的便携。
10.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底座和支撑架,所述支撑底座固定安装在主体袋的后端,所述支撑架固定安装在主体袋的内部,支撑结构的设置使得主体袋通过外力得以固定支撑,支撑效果好,方便对物品的收纳。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该主体袋的除静电装置,设置的防护层,对主体袋进行加固作用,避免因包装物品较重,造成主体袋损坏影响使用,在防护层的外部设置有静电屏蔽层,由除静电高分子材料组合而成,避免主体袋受静电影响,形成危害,影响使用;
13.2、该主体袋的除静电装置,连接螺钉将把手固定在主体袋的上下两端,使得主体袋方便携带,且抓握简单,连接螺钉经由主机体袋内部的限位块固定在主体袋的外端,与限位槽相适配,对把手的固定效果好,使用更加的便携;
14.3、该主体袋的除静电装置,在主体袋的后端设置的支撑底座使得后端得以固定支撑,支撑架安装在主体袋内部的四个连接点,使得主体袋的高度得以支撑,有利于物品存放在主体袋的内部。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耐磨底座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附图1中a处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附图2中b处放大剖面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主体机构;2、防静电机构;3、连接机构;4、支撑机构;101、主体袋;102、包装槽;103、耐磨底座;104、安装槽;105、耐磨层;106、把手;201、静电屏蔽层;202、防护层;301、螺纹槽;302、连接螺钉;303、限位块;304、限位槽;401、支撑底座;402、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请参阅图1-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主体袋101的除静电装置,包括主体机构1、防静电机构2、连接机构3和支撑机构4,防静电机构2位于主体机构1的外部,连接机构3位于主体机构1的上下两部,支撑机构4位于主体机构1的内部;
23.主体机构1包括主体袋101、包装槽102、耐磨底座103、安装槽104、耐磨层105和把手106,包装槽102固定设置在主体袋101的前端,耐磨底座103固定安装在主体袋101的后端,安装槽104固定设置在耐磨底座103的前端,耐磨层105固定安装在耐磨底座103的外端,把手106固定安装在主体袋101的上下两端,通过在主体袋101的上下两端设置了把手106,使得主体袋101提拉较为方便,使用更加的便携,在主体袋101的后端设置有耐磨底座103,防止在使用时主体袋101底部受磨损,影响主体袋101的使用,主体袋101与安装槽104相适配,使得耐磨底座103与主体袋101结构连接合理,对主体袋101的后部进行保护,在耐磨底座103的外端设置有耐磨层105,使得耐磨底座103耐磨效果好,有利于主体袋101的合理使用;防静电机构2包括静电屏蔽层201和防护层202,静电屏蔽层201固定安装在主体袋101的外端,防护层202固定安装在静电屏蔽层201的内部,通过设置防静电结构,因主体袋101多为塑料与纸质材料,静电的产生以造成主体袋101发生着火,影响使用,在主体袋101的外部
和内部分别设置有防护层202,对主体袋101进行加固作用,避免因包装物品较重,造成主体袋101损坏影响使用,在防护层202的外部设置有静电屏蔽层201,由除静电高分子材料组合而成,避免主体袋101受静电影响,形成危害,影响使用,因静电不止外部会接触产生,内部包装特殊材质的物品也会产生静电,故在主体袋101的内部和外端都设置有静电屏蔽层201;
24.连接机构3包括螺纹槽301、连接螺钉302、限位块303和限位槽304,螺纹槽301固定设置在主体袋101的上下两端,连接螺钉302螺纹安装在螺纹槽301的内部,限位块303活动安装在主体袋101的内部,限位槽304固定设置在限位块303的外端,通过在主体袋101上下两端设置的连接结构,使得把手106与主体袋101连接合理,便于对主体袋101的抓握提拉,使用更加的便携,通过连接螺钉302将把手106固定在主体袋101的上下两端,使得主体袋101方便携带,且抓握简单,连接螺钉302经由主机体袋内部的限位块303固定在主体袋101的外端,与限位槽304相适配,使得部件连接较为紧密,对把手106的固定效果好;支撑机构4包括支撑底座401和支撑架402,支撑底座401固定安装在主体袋101的后端,支撑架402固定安装在主体袋101的内部,支撑结构的设置使得主体袋101通过外力得以固定支撑,支撑效果好,方便对物品的收纳,在主体袋101的后端设置的支撑底座401使得后端得以固定支撑,支撑架402安装在主体袋101内部的四个连接点,使得主体袋101的高度得以支撑,有利于物品存放在主体袋101的内部;
25.主体袋101固定安装在安装槽104的内部,静电屏蔽层201固定安装在主体袋101的内部,防护层202固定安装在主体袋101的内部,限位槽304螺纹安装在连接螺钉302的外端,连接螺钉302呈等距分布,限位块303呈等距分布,该设置使得结构分布合理,各方位受力均衡,支撑防护效果好,使得主体袋101使用效果好;述主体袋101与安装槽104相适配,静电屏蔽层201与主体袋101相适配,防护层202相适配,连接螺钉302与螺纹槽301相适配,限位槽304与连接螺钉302相适配,支撑架402与主体袋101相适配,把手106呈对称分布,支撑架402呈对称分布,连接螺钉302呈对称分布,该设置使得结构连接合理,连接紧密,且结构之间连接适配,使用效果好。
26.工作原理:通过在主体袋101的上下两端设置了把手106,使得主体袋101提拉较为方便,使用更加的便携,在主体袋101的后端设置有耐磨底座103,防止在使用时主体袋101底部受磨损,影响主体袋101的使用,主体袋101与安装槽104相适配,使得耐磨底座103与主体袋101结构连接合理,对主体袋101的后部进行保护,在耐磨底座103的外端设置有耐磨层105,使得耐磨底座103耐磨效果好,有利于主体袋101的合理使用,在主体袋101的外部和内部分别设置有防护层202,对主体袋101进行加固作用,避免因包装物品较重,造成主体袋101损坏影响使用,在防护层202的外部设置有静电屏蔽层201,由除静电高分子材料组合而成,避免主体袋101受静电影响,形成危害,影响使用,因静电不止外部会接触产生,内部包装特殊材质的物品也会产生静电,故在主体袋101的内部和外端都设置有静电屏蔽层201,连接螺钉302将把手106固定在主体袋101的上下两端,使得主体袋101方便携带,且抓握简单,连接螺钉302经由主机体袋内部的限位块303固定在主体袋101的外端,与限位槽304相适配,对把手106的固定效果好,使用更加的便携,在主体袋101的后端设置的支撑底座401使得后端得以固定支撑,支撑架402安装在主体袋101内部的四个连接点,使得主体袋101的高度得以支撑,有利于物品存放在主体袋101的内部。
27.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的简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