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踢脚线套件的制作方法

2022-12-24 15:48:2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室内装饰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踢脚线套件。


背景技术:

2.踢脚线在居室设计中起着视觉的平衡作用,利用线形感觉及材质、色彩等在室内相互呼应,可以起到较好的美化装饰效果。踢脚线的另一个作用是它的保护功能。踢脚线可以更好地使墙体和地面之间结合牢固,减少墙体变形,避免外力碰撞造成破坏。但目前市面上的踢脚线还存在施工周期长、不便安装、内部不能布置线束或布置不方便等问题。因此,现有技术还需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踢脚线套件。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5.一种踢脚线套件,主要包括踢脚线、连接件、左堵头、右堵头、以及阳角件。所述踢脚线固定安装在墙体上。所述连接件卡套在相邻踢脚线之间的连接处。所述左堵头安装在踢脚线的左侧尽头处,将踢脚线的左侧封闭。所述右堵头安装在踢脚线的右侧尽头处,将踢脚线的右侧封闭。所述阳角件卡套在踢脚线的阳角转角处。
6.具体的,所述踢脚线主要包括壳体和底座。所述底座紧贴墙面安装固定。所述壳体卡套在底座上,与底座之间形成供线束穿过的空腔。
7.进一步的,为了便于在踢脚线内布置线束,本实用新型所述底座上还设有若干筋板。所述筋板垂直底座底面设置。若干所述筋板将所述空腔划分为若干独立的小空腔。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由于不同线材之间所需要的布线空间均不同,因此为了便于在踢脚线内布置线材,提升内部空间的使用率,本实用新型所述筋板相互平行设置,且不等间距设置。
9.具体的,所述连接件主要包括第一面板、第一顶板、第一底板、以及第一卡板。所述第一面板与第一卡板相互平行。所述第一顶板位于第一面板与第一卡板之间,且第一顶板分别与第一面板的顶部、第一卡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底板垂直于第一面板并与第一面板的底部固定连接。
10.具体的,所述左堵头和右堵头采用相同结构,主要包括第二面板、第二顶板、第二底板、第二卡板、以及挡板。所述第二面板与第二卡板相互平行。所述第二顶板位于第二面板与第二卡板之间,且第二顶板分别与第二面板的顶部、第二卡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底板垂直于第二面板并与第二面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挡板设置在第二面板的一侧,且垂直于第二面板设置,并与第二面板固定连接。左堵头与右堵头的结构上的区别仅在于挡板的位置不同,两者是对称结构。
11.具体的,所述阳角件主要包括第三面板、以及对称设置在第三面板上的第三顶板、第三底板和第三卡板。所述第三面板折弯后形成相互垂直的两个面。所述第三顶板、第三底
第一面板,10-第一顶板,11-第一底板,12-第一卡板,13-挡板,14-第三面板,15-第三顶板,16-第三底板,17一第三卡板。
具体实施方式
33.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34.实施例1:
35.如图1至图10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踢脚线套件,主要包括踢脚线1、连接件2、左堵头3、右堵头4、以及阳角件5。所述踢脚线1固定安装在墙体上。所述连接件2卡套在相邻踢脚线1之间的连接处。所述左堵头3安装在踢脚线1的左侧尽头处,将踢脚线1的左侧封闭。所述右堵头4安装在踢脚线1的右侧尽头处,将踢脚线1的右侧封闭。所述阳角件5卡套在踢脚线1的阳角转角处。
36.具体的,所述踢脚线1主要包括壳体6和底座7。所述底座7紧贴墙面安装固定。所述壳体6卡套在底座7上,与底座7之间形成供线束穿过的空腔。
37.进一步的,为了便于在踢脚线1内布置线束,本实用新型所述底座7上还设有若干筋板8。所述筋板8垂直底座7底面设置。若干所述筋板8将所述空腔划分为若干独立的小空腔。
3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由于不同线材之间所需要的布线空间均不同,因此为了便于在踢脚线1内布置线材,提升内部空间的使用率,本实用新型所述筋板8相互平行设置,且不等间距设置。
39.具体的,所述连接件2主要包括第一面板9、第一顶板10、第一底板11、以及第一卡板12。所述第一面板9与第一卡板12相互平行。所述第一顶板10位于第一面板9与第一卡板12之间,且第一顶板10分别与第一面板9的顶部、第一卡板1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底板11垂直于第一面板9并与第一面板9的底部固定连接。
40.具体的,所述左堵头3和右堵头4采用相同结构,主要包括第二面板、第二顶板、第二底板、第二卡板、以及挡板13。所述第二面板与第二卡板相互平行。所述第二顶板位于第二面板与第二卡板之间,且第二顶板分别与第二面板的顶部、第二卡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底板垂直于第二面板并与第二面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挡板13设置在第二面板的一侧,且垂直于第二面板设置,并与第二面板固定连接。左堵头3与右堵头4的结构上的区别仅在于挡板13的位置不同,两者是对称结构。
41.具体的,所述阳角件5主要包括第三面板14、以及对称设置在第三面板14上的第三顶板15、第三底板16和第三卡板17。所述第三面板14折弯后形成相互垂直的两个面。所述第三顶板15、第三底板16和第三卡板17沿折弯处对称设置在第三面板14的两个面上。所述第三面板14与第三卡板17相互平行。所述第三顶板15位于第三面板14与第三卡板17之间,且第三顶板15分别与第三面板14的顶部、第三卡板17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底板16垂直于第三面板14并与第三面板14的底部固定连接。
4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为了便于将连接件2卡设在相邻踢脚线1之间,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底板11的长度短于第一顶板10。
4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为了便于将左堵头3和右堵头4卡设在踢脚线1的尽
头位置,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二底板的长度短于第二顶板。
4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为了便于将阳角件5卡设在踢脚线1的转角处,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三底板16的长度短于第三顶板15。
4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为了使踢脚线1套件安装后整体美观大方,提升装修的视觉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壳体6、连接件2、左堵头3、右堵头4、阳角件5均采用不锈钢或铝合金材料制成,所述底座7由塑料或金属材料制成。
4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和原理是:安装时,先将底座7贴合墙面预固定,并通过螺钉、打钉等方式将底座7快速安装在墙体上;接着根据施工要求及线量多少将线束均匀、合理地布置在底座7上;然后将壳体6卡套在底座7上,一方面可以使线束固定在踢脚线1内,另一方面能够隐藏线束,提升室内装饰效果;最后根据需要将连接件2、左堵头3、右堵头4和阳角件5分别安装在相邻踢脚线1之间的连接件2、踢脚线1的左侧尽头处、踢脚线1的右侧尽头处、以及踢脚线1的转角处位置。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容易实施的优点。
47.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