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循环冷却式的油浸式变压器的制作方法

2022-12-24 14:32:2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供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循环冷却式的油浸式变压器。


背景技术:

2.油浸式变压器通过自身内容的变压器油浸没线圈,利用变压器油作为导热介质,将线圈产生的热量传递至油箱壳体的散热片上进行风冷散热。
3.发明人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存在如下问题:
4.1、变压器油在变压器油箱壳体内侧流动性差,线圈表面的油温较高,而油箱其他位置的油液温度较低,各部位变压器油之间热量的传递效果差,使得散热片的散热效果没有被充分利用,散热效率较低;
5.2、由于季节变化以及用电情况变化,现有的风冷难以满足夏季高温以及用电高峰时变压器的散热情况,变压器难以快速降温,容易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循环冷却式的油浸式变压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油浸式变压器内部变压器油流动性差,季节变化以及用电高峰时难以快速降温散热的问题。
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循环冷却式的油浸式变压器,包括油箱,所述油箱的顶部固定设置有采集机构,所述油箱的侧面设置有水冷机构,所述油箱的背侧固定设置有回流机构。
8.所述采集机构包括分支管,所述分支管贯穿固定油箱的顶盖并沿延伸至油箱的内侧,所述分支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集总管,所述集总管为单端封口设置。
9.所述水冷机构包括水箱,所述水箱设置在油箱的侧表面,且水箱与油箱之间留存有间隙,所述水箱前部上下分别固定设置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水箱的内侧套设有换热管,所述换热管成s型折弯设置,所述换热管的一端贯穿水箱的顶部并与集总管固定连接,所述换热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接管,所述转接管的一端端头贯穿水箱并延伸至外侧。
10.所述回流机构包括回流泵,所述回流泵固定设置在油箱的背侧,所述回流泵的输入端与转接管的外侧端头固定连接并相通,所述回流泵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贯穿固定在油箱背部的底侧并与油箱内部相通。
11.可选的,所述油箱的外表面固定设置有散热片,散热片成纵向等距设置。
12.所述油箱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接线柱,所述油箱的内侧固定设置有变压器本体。
13.可选的,所述分支管固定设置在油箱顶盖的前后侧,且分支管等分成两组,每组所述分支管成等间距横向排列。
14.所述分支管的底端位势在油箱内侧填充的液压器油的液面以下。
15.可选的,所述集总管的开口端固定套设有折弯管,折弯管的固定套设在水箱的顶部,且折弯管的底端与换热管固定连接并相通。
16.可选的,所述转接管的中部串联有过滤器,过滤器设置在水箱的背侧。
17.可选的,所述换热管数目两个,两个所述换热管分别设置在水箱内部的前后侧,所述换热管的外侧与水箱内表面之间留存有间隙,两个所述换热管的底部通过三通连接件与转接管固定连接并相通。
18.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9.1、该设备通过设置分支管、集总管、换热管和回流管,配合回流泵,实现了变压器油从油箱顶部采集并向油箱底部循环流动的动作,使得油箱内侧变压器油增强了流动性,加强了各位置变压器油之间的热量交换,使得油箱外侧的散热片被充分利用,加快了变压器的散热效果。
20.2、该设备通过设置水箱,通过水箱外接水源的方式,配合回流泵让水箱内侧油液的流动,并对流经换热管的油液进行降温,实现在用电高峰以及夏季变压器热量产生高、散热效率较低情况下的快速降温,保护了变压器的正常作业,降低了故障率。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正视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背视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换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24.图中:1、油箱;2、采集机构;201、分支管;202、集总管;3、水冷机构;301、水箱;302、进水管;303、出水管;304、换热管;305、转接管;4、回流机构;401、回流泵;402、回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循环冷却式的油浸式变压器,包括油箱1,油箱1的外表面固定设置有散热片,散热片成纵向等距设置。油箱1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接线柱,油箱1的内侧固定设置有变压器本体。油箱1的顶部固定设置有采集机构2,油箱1的侧面设置有水冷机构3,油箱1的背侧固定设置有回流机构4。
27.采集机构2包括分支管201,分支管201贯穿固定油箱1的顶盖并沿延伸至油箱1的内侧,分支管201固定设置在油箱1顶盖的前后侧,且分支管201等分成两组,每组分支管201成等间距横向排列。分支管201的底端位势在油箱1内侧填充的液压器油的液面以下。受变压器线圈加热后的变压器油温度升高,温度较高的变压器油会在油箱1上层,分支管201能够配合回流泵401对该部分热油进行抽取,并使得热油进入换热管304内侧,向回流管402和油箱1内侧下层流动,实现变压器油的循环流动。分支管2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集总管202,集总管202为单端封口设置。集总管202的开口端固定套设有折弯管,折弯管的固定套设在水箱301的顶部,且折弯管的底端与换热管304固定连接并相通。通过设置分支管201、集总管202、换热管304和回流管402,配合回流泵401,实现了变压器油从油箱1顶部采集并向油箱1底部循环流动的动作,动作使得油箱1内侧变压器油增强了流动性,加强了位置变压器油之间的热量交换,使得油箱1外侧的散热片被充分利用,加快了变压器的散热效果。
28.水冷机构3包括水箱301,水箱301设置在油箱1的侧表面,且水箱301与油箱1之间留存有间隙,水箱301前部上下分别固定设置有进水管302和出水管303,进水管302外接水泵和水源,外部水体经由进水管302进入水箱301并从出水管303流出,水体循环流动带走换热管304外表面的热量。水箱301的内侧套设有换热管304,换热管304成s型折弯设置,换热管304的一端贯穿水箱301的顶部并与集总管202固定连接,换热管30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接管305,集总管202的数目为两个,两个集总管202分别设置在油箱1的前后侧,换热管304数目两个,两个换热管304与两个集总管202一一对应,两个换热管304分别设置在水箱301内部的前后侧,换热管304的外侧与水箱301内表面之间留存有间隙,两个换热管304的底部通过三通连接件与转接管305固定连接并相通。转接管305的一端端头贯穿水箱301并延伸至外侧。转接管305的中部串联有过滤器,过滤器设置在水箱301的背侧。
29.回流机构4包括回流泵401,回流泵401固定设置在油箱1的背侧,回流泵401的输入端与转接管305的外侧端头固定连接并相通,回流泵40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回流管402,回流管402贯穿固定在油箱1背部的底侧并与油箱1内部相通。通过设置水箱301,通过水箱301外接水源的方式,配合回流泵401让水箱301内侧油液的流动,并对流经换热管304的油液进行降温,实现在用电高峰以及夏季变压器热量产生高、散热效率较低情况下的快速降温,保护了变压器的正常作业,降低了故障率。
30.本实用工作原理:该循环冷却式的油浸式变压器,在使用时,启动回流泵401,回流泵401产生的传输动作使得变压器油液从油箱1内侧顶部的分支管201进入集总管202,然后通过集总管202进入换热管304流向转接管305,并从转接管305内侧通过回流泵401运送至回流管402,从回流管402到达油箱1内侧的底部,实现油箱1内侧变压器油的上下循环流动,加强了变压器油的流动性,提升了各个位置之间变压器油的换热效果,提升了油箱1各位置的散热片的综合利用,提升了设备的降温效率。
31.夏季高温或用电高峰时,可以在进水管302和出水管303之间外接流动的水源,保障水箱301内侧水流的循环流动,当变压器油流经换热管304时,通过换热管304与水箱301内侧水体之间进行交换,并实现变压器油的降温操作,进而实现变压器的快速降温,保障变压器的良好作业。
3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