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旋转式电位器保护罩的制作方法

2022-12-21 17:16:2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位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旋转式电位器保护罩。


背景技术:

2.电位器是具有三个引出端、阻值可按某种变化规律调节的电阻元件,电位器既可作三端元件使用也可作二端元件使用。电位器通常由电阻体和可移动的电刷组成。当电刷沿电阻体移动时,在输出端即获得与位移量成一定关系的电阻值或电压,电位器主要分为滑动式电位器和旋转式电位器,因为电位器的接线端较为脆弱,在电位器存放或运输过程中,需要用到电位器保护罩。
3.现有的电位器保护罩,如中国专利号“cn202022493905.0”,一种电位器保护装置,其主要机构包括防护外壳,所述防护外壳的内部放置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上端固定有多个电位器,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多个定位固定槽,所述定位固定槽的内侧底端均设置有环形定位凸块,所述定位固定槽内侧上端均设置有三个固定凸块,所述电位器位于定位固定槽内部,所述定位固定槽通过环形定位凸块对电位器下端进行定位,所述定位固定槽通过三个固定凸块对电位器下端进行固定。虽然该装置通过定位固定结构的设计,使得装置能够对存放的电位器进行定位放置,有效地将电位器进行单独固定,避免存放或运输过程中电位器之间发生碰撞导致电位器接线端损坏,进而使电位器无法使用,且该装置通过二次固定防护结构的设计,使得装置能够有效地对存放的电位器进行二次固定与防护,有效地避免了电位器在运输过程中,导致电位器发生晃动,使得电位器产生碰撞导致电位器报废,但操作人员在安装电位器时通常会先使用检测工具与电位器的两个引出端进行连接对电位器进行检测,确保电位器能够正常使用,该装置内放置的电位器数量较多,需要操作人员逐个将电位器取出后与检测工具连接检测,操作步骤繁琐、费时费力,从而导致了检测效率低的问题。
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旋转式电位器保护罩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省时省力、便于提升电位器检测效率的旋转式电位器保护罩。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旋转式电位器保护罩包括:下壳体;上壳体,所述上壳体通过合页转动安装在所述下壳体的上表面;两个托盘,两个所述托盘通过轴承对称活动安装在所述下壳体的内腔中;安装壳,所述安装壳活动设置在所述下壳体的内腔左侧;两个铜片,两个所述铜片对称设置在所述安装壳的内腔中,且所述铜片的底面与所述安装壳的内腔底面固定连接,所述铜片的形状呈“u”形;压板,所述压板滑动安装在所述安装壳的内腔上部右侧,且所述压板的底面与两个所述铜片的上表面活动连接;梯形螺杆,所述梯形螺杆螺纹安装在所述安装壳的上表面右侧,且所述梯形螺杆的底端延伸至所述安装壳的内腔中,所述梯形螺杆的底端通过轴承与所述压板的上表面活动连接;铜柱,所述铜
柱固定安装在所述铜片的上表面左侧,且所述铜柱延伸至所述安装壳的内腔外。
7.优选的,所述安装壳的下部开设有安装通道,所述安装通道的内腔中设置有直齿条,所述直齿条的前后两端均延伸至安装通道的内腔外,且所述直齿条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安装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安装通道的内腔底面固定安装有齿块,所述齿块的上表面设置的齿牙与直齿条的下表面设置的齿牙活动连接。
8.优选的,所述下壳体的内腔底面左侧滑动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上表面对称竖直滑动安装有两个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端与安装壳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上部活动套设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滑块的上表面和安装壳的底面固定连接。
9.优选的,所述下壳体的内腔底面左侧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块的左右两侧壁分别与滑动槽的内腔左右两侧滑动连接。
10.优选的,所述托盘的上表面周向等距开设有一组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腔底面固定安装有橡胶减震垫。
11.优选的,所述上壳体的内腔中固定安装有减震棉,且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上螺纹安装有同一个螺栓。
12.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旋转式电位器保护罩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旋转式电位器保护罩,通过设置铜片,操作人员拧动梯形螺杆带动压板向下运动对两个铜片的上表面右侧进行挤压,从而使铜片的右侧发生变形,进而使铜片的右侧u形开口处闭合对电位器本体的引出端进行夹持固定,之后操作人员启动外部检测设备对电位器进行检测,通过转动托盘能够快速切换不同的电位器进行检测,避免了传统的装置内放置的电位器数量较多,需要操作人员逐个将电位器取出后再与检测工具连接检测,操作步骤繁琐、费时费力,从而导致了检测效率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旋转式电位器保护罩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下壳体、托盘、放置槽、直齿条、安装壳、梯形螺杆、铜柱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图1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安装壳、压板、梯形螺杆、铜片、铜柱、直齿条、齿块的右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18.图中标号:1、下壳体;2、上壳体;3、托盘;4、安装壳;5、铜片;6、压板;7、梯形螺杆;8、铜柱;9、安装通道;10、直齿条;11、齿块;12、滑块;13、连接杆;14、压缩弹簧;15、放置槽。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0.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旋转式电位器保护罩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下壳体、托盘、放置槽、直齿条、安装壳、梯形螺杆、铜柱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
型中安装壳、压板、梯形螺杆、铜片、铜柱、直齿条、齿块的右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21.一种旋转式电位器保护罩包括:下壳体1;上壳体2,所述上壳体2通过合页转动安装在所述下壳体1的上表面;两个托盘3,两个所述托盘3通过轴承对称活动安装在所述下壳体1的内腔中,所述托盘3用于放置电位器本体;安装壳4,所述安装壳4活动设置在所述下壳体1的内腔左侧;两个铜片5,两个所述铜片5对称设置在所述安装壳4的内腔中,且所述铜片5的底面与所述安装壳4的内腔底面固定连接,所述铜片5的形状呈“u”形;压板6,所述压板6滑动安装在所述安装壳4的内腔上部右侧,且所述压板6的底面与两个所述铜片5的上表面活动连接,所述压板6向下运动对所述铜片5的上表面右侧挤压,能够使所述铜片5的右侧产生变形,从而使所述铜片5的u形开口处闭合;梯形螺杆7,所述梯形螺杆7螺纹安装在所述安装壳4的上表面右侧,且所述梯形螺杆7的底端延伸至所述安装壳4的内腔中,所述梯形螺杆7的底端通过轴承与所述压板6的上表面活动连接;铜柱8,所述铜柱8固定安装在所述铜片5的上表面左侧,且所述铜柱8延伸至所述安装壳4的内腔外。
22.所述安装壳4的下部开设有安装通道9,所述安装通道9的内腔中设置有直齿条10,所述直齿条10的前后两端均延伸至安装通道9的内腔外,且所述直齿条10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安装壳4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安装通道9的内腔底面固定安装有齿块11,所述齿块11的上表面设置的齿牙与直齿条10的下表面设置的齿牙活动连接,通过所述齿块11与直齿条10结合能够对安装壳4进行限位固定。
23.所述下壳体1的内腔底面左侧滑动设置有滑块12,所述滑块12的上表面对称竖直滑动安装有两个连接杆13,所述连接杆13的顶端与安装壳4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13的上部活动套设有压缩弹簧14,所述压缩弹簧14的两端分别与滑块12的上表面和安装壳4的底面固定连接,在所述压缩弹簧14向上的弹力作用下带动安装壳4向上运动,从而带动所述齿块11与直齿条10结合。
24.所述下壳体1的内腔底面左侧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块12的左右两侧壁分别与滑动槽的内腔左右两侧滑动连接,提升了所述安装壳4移动时的稳定性。
25.所述托盘3的上表面周向等距开设有一组放置槽15,所述放置槽15的内腔底面固定安装有橡胶减震垫,所述放置槽15的内腔中活动安装有电位器本体,所述电位器本体上的两个引出端延伸至对应的放置槽15的内腔外,且所述电位器本体上的两个引出端分别与对应的两个铜片5活动连接。
26.所述上壳体2的内腔中固定安装有减震棉,且所述上壳体2与下壳体1上螺纹安装有同一个螺栓,方便所述上壳体2与下壳体1闭合固定。
2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旋转式电位器保护罩的工作原理如下:
28.使用时,首先上壳体2开启后,操作人员将外部检测设备的两个连接端分别与两个铜柱8连接,随后操作人员按压安装壳4使齿块11与直齿条10分离,并移动安装壳4同时转动托盘3使电位器本体上的两个引出端伸入两个铜片5的u形开口内,之后在压缩弹簧14的向上的弹力作用下带动安装壳4向上运动,从而带动齿块11与直齿条10结合对安装壳4进行限位固定,操作人员拧动梯形螺杆7带动压板6向下运动对两个铜片5的上表面右侧进行挤压,从而使铜片5的右侧发生变形,进而使铜片5的右侧u形开口处闭合对电位器本体的引出端进行夹持固定,之后操作人员启动外部检测设备对电位器进行检测,通过转动托盘3能够快速切换不同的电位器进行检测,避免了传统的装置内放置的电位器数量较多,需要操作人
员逐个将电位器取出后再与检测工具连接检测,操作步骤繁琐、费时费力,从而导致了检测效率低的问题。
29.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旋转式电位器保护罩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30.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旋转式电位器保护罩,通过设置铜片5,操作人员拧动梯形螺杆7带动压板6向下运动对两个铜片5的上表面右侧进行挤压,从而使铜片5的右侧发生变形,进而使铜片5的右侧u形开口处闭合对电位器本体的引出端进行夹持固定,之后操作人员启动外部检测设备对电位器进行检测,通过转动托盘3能够快速切换不同的电位器进行检测,避免了传统的装置内放置的电位器数量较多,需要操作人员逐个将电位器取出后再与检测工具连接检测,操作步骤繁琐、费时费力,从而导致了检测效率低的问题。
3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