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适用于边坡排水的植草沟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12-21 08:59:3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边坡施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边坡排水的植草沟结构。


背景技术:

2.市政工程建设中,道路两侧高边坡需要设置边沟进行排水来保证边坡稳定。常规边沟为矩形钢筋混凝土形式,形式单一,外观简单。
3.现有植草沟的结构大多采用钢筋混凝土或者砖块设计,造价成本高,无法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另外,边沟的截面大多以倒梯形为主,边坡顺直,雨水流动速度大,无法缓解径流峰流量,从而使得边沟对水流的蓄滞功能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在一定程度上增大边沟对雨水的蓄滞功能,本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边坡排水的植草沟结构。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适用于边坡排水的植草沟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适用于边坡排水的植草沟结构,包括设置在路面与边坡之间的植草沟,所述植草沟的底壁上沿植草沟的长度方向开设有收水沟,所述植草沟内设置有用于种植植被的种植层,所述收水沟与种植层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种植层与收水沟的连接组件,所述种植层靠近边坡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减小边坡来水冲击的缓冲层。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接组件将种植层与收水沟结合,在种植层上种植植被,既对收水沟做了隐蔽处理,有利于边沟的美观,同时种植层大幅度减小了雨水流动速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径流峰流量,增大植草沟对雨水的蓄滞功能,同时缓冲层可减少边坡高处来水对种植层的冲击,且对泥沙有一定阻挡作用,收水沟保证了植草沟的收水能力、提升其储水能力,通过多种方式组合,将植草沟适用于道路边坡使用。
8.可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多个第一盖板和多个第二盖板,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盖板之间设置有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盖板设置在种植层与收水沟之间,所述第二盖板的表面凸出种植层,所述第二盖板上设置有多个泄水孔。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盖板设置在种植层与收水沟之间,便于稳固种植层,同时第二盖板凸出种植层便于裸露泄水孔,便于雨水从泄水孔漏进收水沟内,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交错间隔设置在收集雨水的同时增加对种植层的稳固效果。
10.可选的,所述第二盖板靠近边坡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植被层,所述第二盖板靠近路面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植被层,所述第一植被层和第二植被层均设置在种植层的上方。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下雨时,第一植被层和第二植被层能够防止从边坡上随水流流下的大的障碍物落在第二盖板上堵住泄水孔。
12.可选的,所述种植层的顶部设置有锁土网,所述缓冲层设置在锁土网的上方。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锁土网能够避免植草沟形成初期暴雨对种植层的冲刷导致种植层水土流失。
14.可选的,所述种植层的底部设置有防渗层,所述防渗层设置在植草沟内,所述防渗层设置在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的两侧。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渗层有利于防止雨水下渗,软化路基。
16.可选的,所述收水沟的底部设置有集水沟,所述集水沟内设置有用于排水的排水件。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地下水位很高的时候,地下水进入集水沟内汇集,然后通过排水件排走,从而避免地下水位过高,有利于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18.可选的,所述排水件设置为排水管,所述排水管沿集水沟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排水管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透水孔。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地下水尽可能多地会向盲沟内聚集,盲沟内的地下水通过透水孔进入排水管内排走。
20.可选的,所述收水沟靠近路面的一侧设置有固基层,所述固基层设置在植草沟的下方。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收水沟靠近路面的一侧挨着道路路基,通过固基层进行夯实加固避免对道路造成安全隐患。
22.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3.1. 通过连接组件将种植层与收水沟结合,在种植层上种植植被,既对收水沟做了隐蔽处理,有利于边沟的美观,同时种植层大幅度减小了雨水流动速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径流峰流量,增大边沟对雨水的蓄滞功能,同时缓冲层可减少边坡高处来水对种植层的冲击,且对泥沙有一定阻挡作用,收水沟保证了植草沟的收水能力、提升其储水能力,通过多种方式组合,将植草沟适用于道路边坡使用;
24.2. 第一盖板设置在种植层与收水沟之间,便于稳固种植层,同时第二盖板凸出种植层便于裸露泄水孔,便于雨水从泄水孔漏进收水沟内,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交错间隔设置在收集雨水的同时增加对种植层的稳固效果;
25.3. 锁土网能够避免植草沟形成初期暴雨对种植层的冲刷导致种植层水土流失。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主要体现第一盖板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2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主要体现第二盖板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28.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主要体现第一植被层和第二植被层的结构平面图。
29.附图标记说明:11、边坡;12、路面;13、植草沟;14、收水沟;15、集水沟;16、排水管;21、种植层;211、弧形槽;22、锁土网;23、缓冲层;24、固基层;25、防渗层;3、连接组件;31、第一盖板;32、第二盖板;321、泄水孔;41、第一植被层;42、第二植被层。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1.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适用于边坡排水的植草沟结构。
32.参照图1,一种适用于边坡排水的植草沟结构,包括设置在路面12与边坡11之间的植草沟13,为了避免边坡11上的雨水对植草沟13的冲击较大,边坡11上也种植草植。为保证
排水效果,植草沟13纵向坡度不宜小于0.3%,当纵坡超过5%时,应将纵坡设置成阶梯型或者增加消能坎。植草沟13的底壁上沿植草沟13的长度方向开设有收水沟14,收水沟14由混凝土材料制成,植草沟13内设置有用于种植植被的种植层21,种植层21的顶壁上设置有向下凹的弧形槽211,便于集水。种植层21由种植营养土填充形成,种植营养土由肥沃的大田土与腐熟厩肥混合配制而成,种植营养土需要进行消菌杀毒处理,种植层21上种植草籽,种植营养土上按液压喷播植草绿化,草籽选用耐旱的匍匐茎草种。
33.参照图1,种植层21靠近边坡11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减小边坡11来水冲击的缓冲层23,缓冲层23设置为卵石堆,卵石堆沿路面12的长度方向铺设在弧形槽211靠近边坡11的边沿上。种植层21的上方铺设有锁土网22,锁土网22设置为黑色三维网,缓冲层23铺设在锁土网22的上方,锁土网22铺设在种植层21上,锁土网22铺设后再喷播草籽。种植层21的底部设置有防渗层25,防渗层25设置为机织丙纶防渗土工布,机织丙纶防渗土工布采用二布一膜结构,有利于防止雨水下渗,软化路基,防渗层25沿路面12的长度方向铺设在植草沟13内。
34.参照图1,收水沟14的底壁上沿路面12的长度方向设置有集水沟15,集水沟15由碎砾石砌成,材料简单,便于地下水汇集。集水沟15内设置有用于排水的排水件。排水件设置为排水管16,排水管16沿集水沟15的长度方向设置,排水管16设置为波纹管,波纹管便于调整排水管16的长度,便于安装和运输,排水管16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透水孔(图中未示出)。收水沟14靠近路面12的一侧设置有固基层24,固基层24由路面12底基层材料或石灰土材料经过夯实处理制成,固基层24设置在植草沟13的下方。
35.参照图1、图2和图3,收水沟14与种植层21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种植层21与收水沟14的连接组件3,连接组件3包括多个第一盖板31和多个第二盖板32,第一盖板31由多个钢筋砼板制成,多个钢筋砼板拼接组成一个第一盖板31,相邻两个第一盖板31之间设置有第二盖板32,第二盖板32由钢筋混凝土材料制成,第二盖板32上设置有多个泄水孔321,泄水孔321设置为条形孔。第一盖板31设置在种植层21与收水沟14之间,第一盖板31上覆盖有种植层21,种植有草籽,第二盖板32的表面凸出种植层21,泄水孔321裸露在外。防渗层25设置在第一盖板31和第二盖板32的两侧。第二盖板32靠近边坡1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植被层41,第二盖板32靠近路面1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植被层42,第一植被层41和第二植被层42均设置为乔木灌木层,第一植被层41和第二植被层42均设置在种植层21的上方,第一植被层41的乔木灌木种植在缓冲层23上,第二植被层42的乔木灌木种植在种植层21靠近路面12的边沿上。
36.本技术实施例一种适用于边坡排水的植草沟结构的实施原理为:第一盖板31设置在种植层21与收水沟14之间,便于稳固种植层21,同时第二盖板32凸出种植层21便于裸露泄水孔321,便于雨水从泄水孔321漏进收水沟14内,第一盖板31和第二盖板32交错间隔设置在收集雨水的同时增加对种植层21的稳固效果,在种植层21上种植植被,通过连接组件3将种植层21与收水沟14结合,在种植层21上种植植被,既对收水沟做了隐蔽处理,有利于植草沟13的美观,同时种植层21大幅度减小了雨水流动速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径流峰流量,增大植草沟13对雨水的蓄滞功能,增大了传统植草沟13的排水、收水、储水能力,同时卵石堆可减少边坡11高处来水对种植层21的冲击,且对泥沙有一定阻挡作用,收水沟14保证了植草沟13的收水能力、提升其储水能力,通过多种方式组合,将植草沟13适用于道路边坡使用。
37.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