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室外机以及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12-14 11:12:2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室外机以及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2.空调作为一种调节室内温度的电器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空调主要包括室外机以及室内机,二者进行配合实现对室内温度的调节。
3.为实现空调的正常工作,室外机包括室外机本体以及安装于室外机本体上的电控盒,电控盒内部设置有保证空调正常运作的电器组件。由于空调在工作过程中,电器组件会产生热量,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散热。
4.在现有技术中,是通过将电控盒设置于室外机本体的风扇附近,并在电控盒上开设进风孔以及出风孔,使得风扇所吹出的风能够通过进风孔进入电控盒内部,在风与电器组件接触的过程中,风能够带走电器组件上的热量,以此实现对电器组件的散热。但是由于在风中可能会存在一些水分,因此当风进入电控盒内部时,风中的水分可能会影响电器组件的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室外机以及空调系统,为解决由于在风中可能会存在一些水分,因此当风进入电控盒内部时,风中的水分可能会影响电器组件的正常工作的问题。
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7.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室外机,包括室外机本体以及安装于室外机本体上的电控盒,电控盒包括壳体和挡水件,壳体的内部形成有腔体,壳体上开设有与腔体连通的进风口,壳体固定于室外机本体上,腔体用于容纳电器组件;挡水件设置于进风口处,且挡水件与壳体上开设有进风口的壁板之间具有第一间隙。
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室外机,将壳体安装于室外机本体上,在壳体上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外部的风能够从进风口进入腔体内,并从出风口排出,以此对位于腔体内部的电器组件进行散热。
9.而由于挡水件设置于进风口处,因此风在经过进风口时,会与挡水件发生接触碰撞,在接触的过程中,风中的水分会凝结至挡水件上,并向下滑落,而去除水分的风则会绕过挡水件向进风口处运动。如此一来,进入腔体内的风为干燥的风,而干燥的风不会对电器组件产生影响,能够保证电器组件的正常工作。
1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挡水件包括挡水板,挡水板相对于壳体固定。
1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壳体上开设有进风口的壁板为第一壁板;电控盒还包括挡水盒,挡水盒设置于腔体外,挡水盒一面具有开口,开口与第一壁板相对,且挡水盒固定于第一壁板上,挡水盒上开设有进口;挡水件设置于挡水盒内,挡水件与进口相对设置,且挡水件与挡水盒上开设有进口的壁板之间具有第二间隙。
1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电控盒还包括连接件,连接件固定于挡水件与挡水盒上开设有进口的壁板之间,以形成第二间隙。
1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连接件包括连接板,连接板设置有多个,且沿挡水件的边沿一周间隔分布。
1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电控盒还包括挡板,挡板设置于挡水盒外,且固定于挡水盒上开设有进口的壁板上,挡板设置于进口的一侧,挡板用于阻挡室外机外部的液体进入进口。
1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壳体的顶壁上开设有出风口,电控盒还包括顶盖,顶盖固定于壳体上,顶盖的侧壁上开设有出口,出口与出风口连通。
1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顶盖包括顶盖本体和遮挡板,顶盖本体固定于壳体上,且出口开设于顶盖本体的侧壁上,遮挡板的第一边沿固定于出口远离壳体的边沿处,遮挡板向远离顶盖本体,且靠近壳体的方向延伸。
1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沿顶盖本体的顶板的周向,遮挡板与顶盖本体的侧壁之间具有第三间隙;顶盖还包括防水板,防水板用于遮挡第三间隙。
18.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的室外机以及室内机,室外机与室内机连通。
1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系统,由于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的室外机,因此能够达到相同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系统的第一种外部结构图;
21.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系统的第二种外部结构图;
22.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控盒的第一种外部结构图;
23.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线夹的外部结构图;
24.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控盒的第二种外部结构图;
25.图6为图5的局部放大图;
26.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控盒的第三种外部结构图;
27.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的爆炸图;
28.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控盒的第四种外部结构图;
29.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控盒的第五种外部结构图;
30.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控盒的第六种外部结构图;
31.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控盒的第七种外部结构图;
32.图13为图12的局部放大图;
33.图1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控盒的第八种外部结构图;
34.图1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控盒的第九种外部结构图;
35.图1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挡水板的外部结构图;
36.图17为图15的局部放大图;
37.图1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控盒的第十种外部结构图;
38.图19为图18的局部放大图;
39.图20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控盒第十一种外部结构图;
40.图2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挡水板的外部结构图;
41.图2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控盒的爆炸图;
42.图2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挡水件与挡水盒的爆炸图;
43.图2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挡水件的外部结构图;
44.图2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挡板的外部结构图。
45.附图标记:10-空调组件;100-室内机;200-室外机;210-室外机本体;211-外壳;212-风机;220-电控盒;221-壳体;221a-过线孔;221b-进风口;221c-出风口;2211-壳体主体;2212-盖板;2213-第一壁板;222-电器组件;223-线夹;224-固定板组件;2241-第一板体;2242-第二板体;2243-第三板体;225-吊耳;226-顶盖;226a-出口;2261-顶盖本体;2262-遮挡板;22621-第一遮挡子板;22622-第二遮挡子板;2263-第三间隙;2264-防水板;22641-第一防水子板;22642-第二防水子板;22643-第三防水子板;22644-第四防水子板;227-挡风板;2271-第一挡风子板;2272-第二挡风子板;2273-第三挡风子板;2274-第四挡风子板;2275-第五挡风子板;228-挡水件;2281-挡水板;229-挡水盒;229a-进口;300-连接件;310-连接板;400-挡板;410-第一板段;420-第二板段。
具体实施方式
4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4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48.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4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50.空调作为一种调节温度的电器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基于此,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10,包括室外机200和室内机100,室外机200与室内机100连通,二者配合工作,以对室内的温度进行调节,例如制冷或者制热。
51.室外机200和室内机100在工作时,需要进行信号传输、信号处理等复杂的工作,因此需要利用到电器组件222,例如电路板、电抗器、开关设备以及测量仪表等。为了保护上述电器组件222不受损坏,也为了方便后续的管理以及维护,如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室外机200包括室外机本体210和电控盒220,电控盒220包括壳体221,壳体221固定在室外机本体
210上,电器组件222设置于壳体221内部。通过在室内机100本体上设置壳体221,并将电器组件222设置于壳体221内,避免电器组件222裸露于外部,保护电器组件222不受伤害。同时由于电器组件222集中设置于一起,因此也方便了后期的管理以及维护。
52.其中,壳体221可以为方体结构,方体结构的壳体221外壁更加平整,更加便于壳体221的搬运以及固定。当然壳体221也可以为圆柱形结构,或者其它不规则的形状。
53.由于电器组件222需要与外部的器件进行电连接,因此,如图3所示,在壳体221上还开设有过线孔221a,空调系统10的导线穿过过线孔221a将电器组件222与室外机本体210、电器组件222与室内机100电连接于一起。
54.在此基础上,如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的电控盒220还包括线夹223,线夹223设置于过线孔221a处,利用线夹223将导线固定在过线孔221a处,避免导线移动,从而保证电器组件222与导线之间稳定的电连接。同时线夹223也具有防水的功能,能够避免外部的水通过过线孔221a进入腔体的内部。
55.为将壳体221固定在室外机本体210上,如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的电控盒220还包括固定板组件224,如图6所示,固定板组件224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板体2241、第二板体2242以及第三板体2243,其中,第一板体2241与壳体221的任一侧壁平行,且与该侧壁固定连接,第三板体2243与外壳211的任一侧壁平行,且与该侧壁固定连接,例如可以通过拉铆的方式实现固定,当然也可以通过螺钉紧固的方式实现固定。通过上述设置,第一板体2241能够与壳体221的侧壁紧密贴合,能够稳定的与壳体221固定在一起,第三板体2243能够与外壳211的侧壁紧密贴合,能够稳定的与外壳211固定在一起,又由于第二板体2242连接于第一板体2241与第三板体2243之间,因此通过第一板体2241、第二板体2242以及第三板体2243的配合能够将壳体221稳定的固定于外壳211上。
56.能够理解的是,可以通过调节第二板体2242与第一板体2241、第二板体2242与第三板体2243之间的角度,来适应实际的安装需求。
57.其中,固定板组件224可以设置一个,或者,如图5所示,固定板组件224也可以设置多个,例如可以设置两个,两个固定板组件224在壳体221的任意一个侧壁上依次排布,利用两个固定板组件224能够将壳体221更加稳定的固定在外壳211上。
58.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利用焊接的方式直接将壳体221焊接在外壳211上,如此固定不需要在壳体221和外壳211上设置另外的固定结构,降低生产加工壳体221的难度。
59.为便于将壳体221固定在外壳211上,如图7所示,本技术提供的电控盒220还包括吊耳225,吊耳225固定于壳体221上,例如可以固定于壳体221的顶壁上,并且吊耳225与外壳211固定连接,例如可以通过螺钉紧固的方式实现吊耳225与外壳211、吊耳225与壳体221的顶壁之间的固定连接。通过上述设置,在将壳体221固定在外壳211的过程中,可以先利用吊耳225将壳体221吊于外壳211上,然后再对壳体221进行固定,可以避免在固定的过程中需要用手托起壳体221,能够降低安装难度。
60.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便于电器组件222的安装、拆卸以及检修,如图8所示,本技术提供的壳体221包括壳体主体2211和盖板2212,盖板2212扣合于壳体主体2211的开口处,以形成腔体。由于壳体221为分体结构,因此在需要安装、拆卸以及维修电器组件222时,可以先将盖板2212与壳体主体2211分离,在对电器组件222进行操作后,再将盖板2212和壳体主体2211组装于一起,如此便于电器组件222的安装、拆卸以及维修。
61.由于室外机本体210以及室内机100在工作的过程中,电器组件222会产生热量,因此,如图2所示,室外机本体210包括外壳211以及风机212,风机212设置于外壳211内部,如图9、图10所示,本技术提供的壳体221上具有进风口221b和出风口221c,壳体221安装于外壳211上,并确保风机212能够将风从进风口221b吹进腔体内部。通过上述设置,当风从进风口221b进入腔体内时,会与电器组件222接触,在接触的过程中,风会带走电器组件222上的热量,吸收热量的风会从出风口221c排出至腔体外部。以此实现对电器组件222的降温。
62.示例性地,如图9、图10所示,进风口221b和出风口221c可以开设于壳体221相对的壁板上,例如进风口221b可以开设于壳体221的底壁上,出风口221c开设于壳体221的顶壁上,如此一来,当风从进风口221b进入壳体221内后,便能够沿直线流动至出风口221c处,风在壳体221内部不会发生拐弯,不会造成能量损失,更加有利于对电器组件222的散热。
63.其中,如图9所示,进风口221b可以由多个小的通孔组成,如此设置,在风从进风口221b流进壳体221内部的过程中,风中比较大的杂物会被阻挡在进风口221b处,避免外部的杂物进入壳体221内部。同理如图10所示,出风口221c可以是由多个小的通孔组成,如此设置,当壳体221内部具有一些体积较大的杂物时,可以避免大型杂物从出风口221c处被吹出至壳体221外部,从而对外部经过的人造成伤害,同时也可以避免外部的杂物落入壳体221内部。当然,进风口221b和出风口221c也可以是仅仅在壳体221上开设的一个比较大的通孔。
64.当出风口221c开设于壳体221的顶壁上时,为了避免外部小的杂物、雨水等进入出风口221c内,如图1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电控盒220还包括顶盖226,顶盖226固定于壳体221上,顶盖226的侧壁上开设有出口226a,出口226a与出风口221c(图中未示出)连通。通过上述设置,在对电器组件222进行散热时,风能够从进风口221b进入腔体内,并依次经过出风口221c、出口226a排出至腔体外部。由于顶盖226盖设于出风口221c处,因此顶盖226能够阻挡外部的杂物从进风口221b处进入腔体内。
65.为实现顶盖226与壳体221的固定连接,可以使得壳体221的顶壁伸入顶盖226内,并使得顶盖226的侧壁与壳体221的侧壁固定连接,例如通过螺钉紧固的方式进行固定,当然也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固定。
66.能够理解的是,在此种情况下,如图11所示,为便于吊耳225的设置,可以将吊耳225固定在顶盖226上,如此一来,吊钩与顶盖226的设置便不会相互影响。
67.在此基础上,如图12所示,顶盖226可以包括顶盖本体2261和遮挡板2262,顶盖本体2261固定于壳体221上,且出口226a开设于顶盖本体2261的侧壁上,遮挡板2262的第一边沿固定于出口226a远离壳体221的边沿处,遮挡板2262向远离顶盖本体2261,且靠近壳体221的方向延伸。将顶盖本体2261盖合于壳体221的顶壁上,利用顶盖本体2261阻挡外部的杂物以及雨水通过出风口221c进入腔体内。由于在出口226a处设置有遮挡板2262,因此遮挡板2262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遮挡出口226a,能够阻挡外部的杂物以及雨水通过出口226a进入腔体内,
68.示例性地,如图13所示,遮挡板2262可以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遮挡子板22621和第二遮挡子板22622,第一遮挡子板22621的第一边沿固定于出口226a远离壳体221的边沿处,第一遮挡子板22621向远离顶盖本体2261,且靠近壳体221的方向延伸,第二遮挡子板22622连接于第一遮挡子板22621上与第一边沿相对的边沿处,并与出口226a所在的平面平行,此
处平行不一定是严格意义上的平行,也可以存在一定角度的误差。通过上述设置,第一遮挡子板22621能够阻挡外部的杂物从出口226a的斜上方(图13中的右上方)进入出口226a内,而第二遮挡子板22622能够阻挡外部的杂物从出口226a的正前方(图13中的右方)进入出口226a内。通过第一遮挡子板226212和第二遮挡子板22622的配合避免外部的杂物和雨水从出口226a处进入腔体内。当然遮挡板2262也可以为一段圆弧板或者直板。
69.在实际加工中,顶盖本体2261与遮挡板2262一般为一体成型结构,为避免加工时,在顶盖本体2261与遮挡板2262的边界处二者相互影响,如图14所示,沿顶盖本体2261的顶板的周向,遮挡板2262与顶盖本体2261的侧壁之间具有第三间隙2263,通过在二者之间设置预留第三间隙2263,在对遮挡板2262进行弯折时,可以避免遮挡板2262与顶盖本体2261之间相互影响。
70.但是如此一来,外部的雨水就可能落于顶盖本体2261的顶板上进而从第三间隙2263处流进出口226a处。为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如图15所示,顶盖226还包括防水板2264,防水板2264用于遮挡第三间隙2263。在第三间隙2263处设置防水板2264,利用防水板2264遮挡第三间隙2263,避免落于顶盖本体2261的顶板上的水从第三间隙2263处流至进口229a处。
71.其中,如图16所示,防水板2264可以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防水子板22641、第二防水子板22642、第三防水子板22643以及第四防水子板22644,其中如图17所示,第一防水子板22641与顶盖本体2261的顶板贴合,且位于第三间隙2263处,以遮挡第三间隙2263;第二防水子板22642连接于第一防水子板22641接近遮挡板2262的边沿处,并与遮挡板2262贴合;第三防水子板22643连接于第二防水子板22642远离另一个防水板2264的边沿处;第四防水子板22644连接于第三防水子板22643接近顶盖本体2261的边沿处,并与顶盖本体2261贴合固定,例如可以通过螺钉紧固或者焊接的方式进行固定。
72.通过上述设置,利用第一防水子板22641遮挡第三间隙2263,以避免落于顶盖本体2261的顶板上的水从第三间隙2263处流至出口226a处,进而进入腔体的内部,避免电器组件222受损。又由于第三防水子板22643位于第二防水子板22642远离另一个防水板2264的边沿处,因此沿两个防水板2264的排列方向,第三防水子板22643能够阻挡雨水从遮挡板2262与顶盖本体2261之间的间隙飘至出口226a处。为了便于固定第一防水子板22641和第三防水子板22643,在第一防水子板22641和第三防水子板22643之间连接第二防水子板22642,并在第三防水子板22643的边沿连接第四防水子板22644,以将二者固定在顶盖本体2261上。
73.或者,防水板2264也可以仅仅包括第一防水子板22641,可以直接将第一防水子板22641焊接在顶盖本体2261上,仅仅利用第一防水子板22641遮挡第三间隙2263。当然防水板2264也可以是任何其它合适的形状,只要能遮挡第三间隙2263即可。
74.在实际散热过程中,壳体221外部的风向是由进风口221b指向出风口221c,由于风实际是从出口226a处排出,而出口226a又是开设于顶盖226的侧壁上,因此出风的方向实际是与进风的方向呈一定的角度,故未进入壳体221内部的风会与出口226a处的风产生冲击,从而影响出风效率,进而影响散热效果。
75.基于此,如图18所示,本技术提供的电控盒220还包括挡风板227,挡风板227固定于壳体221的外壁上,且位于遮挡板2262的下方。在遮挡板2262的下方设置挡风板227,当未
进入腔体内部的风向上流动时,会与挡风板227发生碰撞,可以避免其与从出口226a处排出的风发生碰撞。保证出口226a的出风效率,进而保证散热效果。
76.其中,如图19所示,挡风板227可以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挡风子板2271、第二挡风子板2272、第三挡风子板2273、第四挡风子板2274以及第五挡风子板2275。第一挡风子板2271与壳体221的外壁固定连接,例如通过螺钉紧固的方式进行固定,或者也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第二挡风子板2272连接于第一挡风子板2271远离遮挡板2262的边沿,且向远离壳体221的方向延伸;第三挡风子板2273连接于第二挡风子板2272远离第一挡风子板2271的边沿处,且向远离遮挡板2262的方向延伸;第四挡风子板2274连接于第三挡风子板2273远离第二挡风子板2272的边沿,并向接近壳体221的方向延伸,第五挡风子板2275连接于第四挡风子板2274远离第三挡风子板2273的边沿,并与壳体221的外壁固定连接。
77.通过上述设置,使得第一挡风子板2271、第二挡风子板2272、第三挡风子板2273、第四挡风子板2274以及第五挡风子板2275呈“几”字形,利用第一挡风子板2271和第五挡风子板2275进行固定,利用第二挡风子板2272和第四挡风子板2274挡风,利用第三挡风子板2273连接第二挡风子板2272和第四挡风子板2274,以提高挡风板227整体的结构稳定性,在实现挡风的基础上,便于将挡风板227稳定的固定在壳体221的外壁上。
78.或者,挡风板227也可以仅仅包括一块板,利用焊接的方式将挡风板227直接焊接于壳体221上。
79.在进入腔体内的风中可能会存在一些水分,如果电器组件222长期与带有水分的风接触,可能会出现故障。
80.因此,如图20所示,本技术提供的电控盒220还包括挡水件228,挡水件228设置于进风口221b处,且挡水件228与壳体221上开设有进风口221b的壁板之间具有第一间隙。
81.由于挡水件228设置于进风口221b处,因此风在向进风口221b流动时,会与挡水件228发生接触碰撞,在接触的过程中,风中的水分会凝结至挡水件228上,并向下滑落,而去除水分的风则会绕过挡水件228继续向进风口221b处流动。如此一来,进入腔体内的风则为干燥的风,而干燥的风不会对电器组件222产生影响,故能够保证电器组件222的正常工作。
82.能够理解的是,挡水件228设置于进风口221b处,是指挡水件228能够与流向进风口221b处的风发生碰撞的位置,并不限定于其正好位于进风口221b的路径上,也可以有一定范围的偏移。
83.其中,挡水件228可以设置于腔体内部,或者也可以设置于腔体的外部。
84.另外,如图21所示,挡水件228可以包括挡水板2281,挡水板2281相对于壳体221固定连接,将挡水件228设置为板状结构,板状的挡水件228结构简单,加工简易。或者挡水件228也可以为其它任何合适的形状,例如圆球状、不规则状等。
85.在此基础上,如图22所示,壳体221上开设有进风口221b的壁板为第一壁板2213,本技术提供的电控盒220还包括挡水盒229,挡水盒229设置于腔体外,挡水盒229一面具有开口,开口与第一壁板2213相对,且挡水盒229固定于第一壁板2213上,例如通过螺钉紧固的方式实现固定,挡水盒229上开设有进口229a;挡水件228设置于挡水盒229内,挡水件228与进口229a相对设置,且挡水件228与挡水盒229上开设有进口229a的壁板之间具有第二间隙。
86.如此一来,外部的风便能够通过进口229a进入挡水盒229内,并在挡水盒229内与
挡水件228发生碰撞,在碰撞的过程中,风中的水分会凝结至挡水件228上,而干燥的风则会绕过挡水件228从进风口221b处进入腔体内,并对电器组件222进行降温。由于挡水盒229的存在,风在与挡水件228发生碰撞后,即使改变了方向,也依然会在挡水盒229的阻挡下,向进风口221b处流动,不会造成风量损失,能够保证经过挡水件228的干燥的风能够尽可能的进入腔体内,从而保证进入腔体内的干燥的风所占的比例更高,从而保证电器组件222工作的稳定性。
87.其中,为将挡水件228固定在挡水盒229内,并形成第二间隙,在实际固定过程中,可以用手扶住挡水件228,使得挡水件228与挡水盒229上具有进口229a的壁板之间保持第二间隙,然后利用焊接等技术将挡水件228焊接于挡水盒229内。
88.为了便于挡水件228的固定,如图23所示,本技术提供的电控盒220还包括连接件300,连接件300固定于挡水件228与挡水盒229上开设有进口229a的壁板之间,以形成第二间隙。利用连接件300将挡水件228与挡水盒229固定于一起,由于连接件300的存在,在固定挡水件228时,可以首先将连接件300固定在挡水件228上,例如通过焊接的技术,或者将连接件300与挡水件228加工为一体成型结构,然后再将连接件300的另一端抵接于挡水盒229上具有进口229a的壁板上,如此便可以形成第二间隙,最后再利用焊接等技术将连接件300与挡水盒229焊接于一起,如此不仅便于挡水件228的固定安装,而且还可以通过改变连接件300的尺寸,以改变第二间隙的大小。
89.在此种情况下,为保证从进口229a进入挡水盒229内的风皆与挡水件228发生碰撞,以去除其中的水分,可以使得挡水件228在挡水盒229上开设有进风口221b的壁板上的投影完全覆盖进口229a,如此一来,当风从进口229a进入挡水盒229内时,都会与挡水件228发生碰撞,能够最大程度的去除风中水分。
90.其中,如图24所示,连接件300可以包括连接板310,连接板310设置有多个,例如,可以是两个、三个或者四个,多个连接板310沿挡水件228的边沿一周间隔设置。如此一来,沿挡水件228的边沿一周,多个挡水板2281皆能起到固定挡水件228的作用,能够将挡水件228更加稳定的固定在挡水盒229内。而且板状结构比较简单,加工方便。当然连接件300也可以仅仅包括一个连接板310。
91.由于电控盒220一般安装于外壳211的排风口附近,因此当下雨时,外部的雨水可能会从排风口处进入外壳211内部,进而飘向进口229a处,为避免雨水从进口229a进入挡水盒229内部,如图25所示,本技术提供的电控盒220还包括挡板400,挡板400设置于挡水盒229的外部,且固定于挡水盒229上开设有进口229a的壁板上,例如可以通过拉铆的方式实现固定,挡板400设置于进口229a的一侧,且位于进口229a接近排风口的一侧,挡板400用于阻挡室外机200外部的液体进入进口229a。如此一来,外部的雨水在飘向进口229a处时,挡板400能够阻挡雨水接近进口229a,可以避免雨水随风进入挡水盒229内,可以降低进入挡水盒229内风中的含水量,进一步保证电器组件222的安全运行。
92.示例性地,为便于将挡板400固定在挡水盒229上,如图25所示,挡板400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板段410和第二板段420,第一板段410与挡水盒229上开设有进口229a的壁板平行,且第一板段410与挡水盒229固定连接,第二板段420与第一板段410呈一定的夹角,第二板段420用于阻挡室外机200外部的液体进入进口229a。通过上述设置,利用第一板段410进行固定,利用第二板段420阻挡雨水,在实现挡雨的基础上,便于挡板400的安装固定。当然,
挡板400也可以仅仅包括第二板段420,利用焊接等技术直接将第二板段420焊接于挡水盒229上。
93.能够理解的是,第一板段410与第二板段420之间的夹角可以是直角,也可以是钝角或者锐角,对此本技术不做具体限定,可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调整。
94.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9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