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给排水增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12-14 10:52:2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增压装置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给排水增压装置。


背景技术:

2.给水排水系统是为人们的生活、生产、市政和消防提供用水和废水排除设施的总称;在给排水系统上往往会设置一增压装置使其能更好的给排水,常见的增压装置有管道泵。
3.管道泵工作原理并不复杂,主要是依靠离心力作用将水运输出去;管道泵在开始使用之前,会先向泵体和进水管灌入大量水来使其保持在真空状态,当水泵开始运作时,叶轮急速转动,所产生的力会让水也加速旋转,从而让旋转的水依靠离心力作用而从叶轮中飞去,当泵内的水甩净后,叶轮中心位置便构成了真空区域,与之连接的水源的水就可以在气压或水压的作用下通过管网压挤进水管内,如此不停循环,从而实现连续抽水。
4.针对上述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如果管道泵在运输之后没有及时排除积水,或者长时间停用时存放不够妥当,长期置于潮湿的环境中,就会逐渐生锈,一旦泵腔内的叶轮被锈死,会严重阻碍泵的正常开机,影响运输项目的进行,而整体取下管道泵进行铁锈的清理又很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不拆卸的清理叶轮上的铁锈,本技术提供一种给排水增压装置。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给排水增压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给排水增压装置,包括电机和泵体,所述泵体上连通有进水管与出水管,所述泵体中转动连接有叶轮,所述叶轮转动轴线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电机用于驱动所述叶轮转动,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出水管在靠近所述泵体的一端分别设有阀门一和阀门二;所述泵体上连通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上设有阀门三,所述进料管用于向所述泵体中添加除锈剂。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清理叶轮上的铁锈的时候,先关闭阀门二再关闭阀门一,使泵体中的水分不再流动,再打开阀门三,通过进料管将除锈剂推入泵体中,启动叶轮,在水流的作用下即可将叶轮上的铁锈清理干净;在清理完成后,打开阀门一和阀门二后即可将带有铁锈的水体排出泵体;不再需要将管道泵拆卸下来进行铁锈的清理。
9.可选的,所述泵体上开设有排泄口,所述排泄口上螺纹连接有封盖。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管道泵为给水泵的时候,在完成铁锈的清理之后,将封盖旋下即可将带有铁锈的水体排出供水系统,使其不会随着供水系统流入家用电器中而造成电器损伤。
11.可选的,所述进料管连通有盛料箱,所述盛料箱中沿所述进料管长度方向滑动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滑动以驱使除锈剂通过所述进料管进入所述泵体中;所述盛料箱中还设有用于驱动所述推板滑动的驱动组件。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盛料箱中盛放有除锈剂,在需要往泵体中添加除锈剂
的时候,打开阀门三,再通过驱动组件与推板将除锈剂推入泵体中,不再需要人工来添加除锈剂。
13.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气缸,所述气缸固定连接在所述盛料箱远离所述进料管一端,所述气缸的伸缩端与所述推板固定连接;所述推板上设有单向阀。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缸的伸缩带动推板往复运动,当气缸收缩时,空气通过单向阀进入盛放除锈剂粉末的腔体中。
15.可选的,所述盛料箱上设有刻度线与透视窗。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实时观察到除锈剂的剩余量。
17.可选的,所述泵体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的一端与所述进水管远离所述泵体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出水管远离所述泵体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通道上设有阀门四。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阀门一和阀门二关闭的时候,打开阀门四,即可使水流通过第二通道,可以使管道泵在进行清理时给排水系统中的水仍然保持流动,当清理完毕后,关闭阀门四即可使水流回到泵体中。
19.可选的,所述泵体远离所述电机的一端固定连接多个支撑脚,所述支撑脚为可伸缩结构。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水管离地面高度不同时,调节支撑脚的长度即可改变进水管与出水管的高度,方便管道泵的安装。
21.可选的,所述支撑脚上涂有防锈涂层。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防止支撑脚长时间因阴暗潮湿导致的生锈。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24.1.通过阀门一、阀门二和进料管的设置,使管道泵不需要整体拆除即可完成泵体内部铁锈的清洗;
25.2.通过第二管道的设置,当管道泵在清洗的时候,仍能使给排水系统中的水流流动。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技术一种给排水增压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27.图2是图1中的部分结构剖视图;
28.图3是图1中的部分结构图。
29.附图标记说明:
30.1、泵体;11、叶轮;2、电机;31、进水管;32、阀门一;33、出水管;34、阀门二;41、进料管;42、阀门三;51、排泄口;52、封盖;61、第二通道;62、阀门四;71、盛料箱;72、推板;73、气缸;74、单向阀;8、支撑脚;81、连接板;82、滑动板。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给排水增压装置。参照图1,一种给排水增压装置,包括泵体1,泵体1中转动连接有叶轮11,泵体1上还固定连接有用于驱动叶轮11转动的电机2;泵体
1的两侧分别安装有进水管31与出水管33;水流从进水管31进入泵体1,在叶轮11的作用下,水体因离心力从出水管33流出,从而完成整个增压过程。
33.为了能在清理叶轮11上的铁锈使不需要将装置整体拆下,在进水管31与出水管33靠近泵体1的一端分别安装有阀门一32和阀门二34,在泵体1上还设有进料管41,进料管41上设有阀门三42;当需要清理铁锈时,先后关闭阀门二34和阀门一32,使泵体1中的水流停滞,再从进料管41中加入除锈剂,启动叶轮11转动即可完成铁锈的清理。
34.参照图2,为了能自动的将除锈剂推入泵体1,在进料管41远离泵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盛料箱71,盛料箱71中沿进料管41长度方向滑动连接有推板72,在盛料箱71上还设有驱动推板72滑动的驱动组件。
35.驱动组件包括气缸73,气缸73的伸缩端固定连接在推板72上,气缸73的伸缩带动推板72的滑动;同时在推板72上设有供气体进入的单向阀74,当除锈剂为粉末状态时,单向阀74可以保证盛料箱71中的气压平衡,有利于除锈剂粉末进入泵体1。
36.在另一实施方式中,驱动组件可以时丝杆与电机2,电机2驱动丝杆转动,推板72螺纹连接在丝杆上;丝杆转动带动推板72滑动。
37.为了能观察到盛料箱中的除锈剂余量,在盛料箱上设有透视窗,并在透视窗上设有刻度线。
38.参照图1,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泵体1在清理铁锈时,整个给排水系统中的水体保持流动,在进水管31与出水管33远离泵体1的一端连通有第二通道61,第二通道61上设有阀门四62;当阀门一32和阀门二34关闭时,打开阀门四62,即可使水流通过第二通道61继续流动;当清理完成后,关闭阀门四62,打开阀门一32和阀门二34即可使水流回归泵体1。
39.参照图3,当该增压装置用于给水时,为了使泵体1清理完成后带有铁锈的水体排出给水系统,避免带有铁锈的水体流入电器中造成电器的损坏,在泵体1上设有排泄口51,泵体1处于正常运转状态时,排泄口51上螺纹连接有封盖52,通过封盖52防止漏水,当泵体1清理完成铁锈后,旋下封盖52即可将带有铁锈的水体排出给水系统。
40.为了使该增压装置能更好的安装在不同高度的给排水系统上,在泵体1上固定连接有支撑脚8,支撑脚8包括连接板81和滑动板82,连接板81通过螺丝固定连接在泵体1上;滑动板82与连接板81均沿竖直方向开设有多个通孔,螺栓穿过通孔后拧紧完成连接板81与滑动板82的连接;螺栓穿过不同的通孔即可调节支撑脚8的高度。
41.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给排水增压装置的实施原理为:当需要清理泵体1及泵体1内部的叶轮11时,先后关闭阀门二34与阀门一32阻断水流,再通过气泵和推板72将盛料箱71中的除锈剂通过进料口推入泵体1中,启动叶轮11转动即可在水流的作用下清理叶轮11上的铁锈;同时,第二通道61的设置能在泵体1进行清理铁锈的时候维持给排水系统中水体的流动,当该增压装置用作给水增压时,排泄口51能使泵体1中带有铁锈的水体排出给水管道,避免带有铁锈的水体进入电器造成电器的损伤,最后可伸缩的支撑脚8使该装置能安装在不同高度的给排水系统上。
42.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