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氨水制备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12-14 09:56:1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氨水制备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氨水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为了防止电厂锅炉热力设备被酸性锅炉水腐蚀,通常向锅炉用水中加入一定浓度的氨水以调整锅炉用水的ph值。
3.然而,由于氨水需要从外部采购并通过工作人员人力搬运、添加,不仅导致锅炉热力设备的运行成本较高,还增大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氨水制备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锅炉热力设备的运行成本较高、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较大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氨水制备装置,包括:混合室,具有第一进液口、排气口及混合腔,第一进液口和排气口均与混合腔连通;供液装置,供液装置与第一进液口连通,以通过第一进液口向混合腔内输送脱盐水;喷射结构,设置在混合室内,喷射结构用于喷射液氨,以使液氨与脱盐水在混合腔内混合并形成氨水;气体回收装置,具有第二进液口、排液口及进气口,进气口与排气口连通,供液装置与第二进液口连通,以通过第二进液口向混合腔内输送脱盐水,脱盐水与通过进气口进入的氨气在气体回收装置内混合并形成氨水;排液口与混合腔连通,氨水通过排液口进入混合腔内。
6.进一步地,氨水制备装置还包括:第一总管路,第一总管路的第一端与供液装置连通;第一支管路,第一支管路的第一端与第一总管路的第二端连通,第一支管路的第二端与第一进液口连通;第二支管路,第二支管路的第一端与第一总管路的第二端连通,第二支管路的第二端与第二进液口连通。
7.进一步地,氨水制备装置还包括:第一控制阀,设置在第一支管路上,第一控制阀用于控制第一支管路内脱盐水的流量或者流速;和/或,第二控制阀,设置在第二支管路上,第二控制阀用以控制第二支管路内脱盐水的流量或者流速。
8.进一步地,喷射结构包括多个喷嘴,多个喷嘴沿混合室的长度方向和/或宽度方向间隔设置。
9.进一步地,氨水制备装置还包括:ph值检测装置,ph值检测装置设置在混合室内,以用于检测氨水内的ph值,以根据ph值检测装置的ph值检测值调整喷射结构的喷淋量和/或第一控制阀的控制参数。
10.进一步地,氨水制备装置还包括:液体缓存装置;第二总管路,第二总管路的第一端与排液口连通;第三支管路,第三支管路的第一端与第二总管路的第二端连通,第三支管路的第二端与液体缓存装置连通;第四支管路,第四支管路的第一端与第二总管路的第二端连通,第四支管路的第二端与混合室连通。
11.进一步地,氨水制备装置还包括:第三控制阀,设置在第三支管路上,第三控制阀
用于控制第三支管路内氨水的流量或者流速;和/或,第四控制阀,设置在第四支管路上,第四控制阀用以控制第四支管路内氨水的流量或者流速。
12.进一步地,氨水制备装置还包括:供氨装置;第三总管路,第三总管路的两端分别与供氨装置和混合室连通;第五控制阀,第五控制阀设置在第三总管路上,以用于控制第三总管路液氨的流量或者流速。
13.进一步地,沿气体回收装置的高度方向,第二进液口位于进气口和排液口之间,进气口位于第二进液口的上方。
14.进一步地,混合室具有出液口,氨水制备装置还包括:出液管路,与出液口连通;计量泵,设置在出液管路上。
15.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氨水制备设备包括混合室、供液装置、喷射结构及气体回收装置。混合室具有第一进液口、排气口及混合腔,混合腔通过第一进液口与供液装置连通,以向混合腔内输送脱盐水,混合腔内设置有喷射结构,以用于向混合腔内喷射液氨,进而使得液氨和脱盐水能够在混合腔内均匀混合并形成氨水;气体回收装置具有第二进液口、排液口及进气口,进气口与混合室的排气口连通,以回收液氨和脱盐水混合过程中产生的氨气,第二进液口与供液装置连通,以向气体回收装置内输送脱盐水,排液口与混合腔连通,气体回收装置内的脱盐水与氨气混合并形成的氨水通过排液口进入至混合腔内。这样,氨水制备装置能够直接制备氨水,无需从外部采购,不仅降低了氨水的购买成本,也降低了锅炉热力设备的运行成本,无需通过人力对氨水进行搬运,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锅炉热力设备的运行成本较高、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较大的问题,极大程度地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气体回收装置能够对液氨和脱盐水混合过程中产生的氨气进行回收再利用,一方面提升了液氨的利用率,降低了氨水的制备成本;另一方面能够防止氨气直接排放,使得氨水制备装置更加绿色环保。
附图说明
16.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7.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氨水制备装置的实施例的去除供氨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示出了图1的氨水制备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20.10、混合室;11、第一进液口;12、排气口;13、出液口;20、供液装置;30、喷射结构;40、气体回收装置;41、第二进液口;42、排液口;43、进气口;50、第一总管路;60、第一支管路;70、第二支管路;80、第一控制阀;90、第二控制阀;100、液体缓存装置;110、第二总管路;120、第三支管路;130、第四支管路;140、第三控制阀;150、第四控制阀;160、供氨装置;170、第三总管路;180、第五控制阀;190、出液管路;200、计量泵。
具体实施方式
21.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
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22.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技术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技术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23.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左、右”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2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锅炉热力设备的运行成本较高、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较大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氨水制备装置。
25.如图1和图2所示,氨水制备装置包括混合室10、供液装置20、喷射结构30及气体回收装置40,混合室10具有第一进液口11、排气口12及混合腔,第一进液口11和排气口12均与混合腔连通。供液装置20与第一进液口11连通,以通过第一进液口11向混合腔内输送脱盐水。喷射结构30设置在混合室10内,喷射结构30用于喷射液氨,以使液氨与脱盐水在混合腔内混合并形成氨水。气体回收装置40具有第二进液口41、排液口42及进气口43,进气口43与排气口12连通,供液装置20与第二进液口41连通,以通过第二进液口41向混合腔内输送脱盐水,脱盐水与通过进气口43进入的氨气在气体回收装置40内混合并形成氨水;排液口42与混合腔连通,氨水通过排液口42进入混合腔内。
26.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氨水制备设备包括混合室10、供液装置20、喷射结构30及气体回收装置40。混合室10具有第一进液口11、排气口12及混合腔,混合腔通过第一进液口11与供液装置20连通,以向混合腔内输送脱盐水,混合腔内设置有喷射结构30,以用于向混合腔内喷射液氨,进而使得液氨和脱盐水能够在混合腔内均匀混合并形成氨水;气体回收装置40具有第二进液口41、排液口42及进气口43,进气口43与混合室10的排气口12连通,以回收液氨和脱盐水混合过程中产生的氨气,第二进液口41与供液装置20连通,以向气体回收装置40内输送脱盐水,排液口42与混合腔连通,气体回收装置40内的脱盐水与氨气混合并形成的氨水通过排液口42进入至混合腔内。这样,氨水制备装置能够直接制备氨水,无需从外部采购,不仅降低了氨水的购买成本,也降低了锅炉热力设备的运行成本,无需通过人力对氨水进行搬运,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锅炉热力设备的运行成本较高、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较大的问题,极大程度地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气体回收装置40能够对液氨和脱盐水混合过程中产生的氨气进行回收再利用,一方面提升了液氨的利用率,降低了氨水的制备成本;另一方面能够防止氨气直接排放,使得氨水制备装置更加绿色环保。
27.如图1和图2所示,氨水制备装置还包括第一总管路50、第一支管路60及第二支管路70,第一总管路50的第一端与供液装置20连通。第一支管路60的第一端与第一总管路50的第二端连通,第一支管路60的第二端与第一进液口11连通。第二支管路70的第一端与第一总管路50的第二端连通,第二支管路70的第二端与第二进液口41连通。这样,由供液装置20输出的脱盐水不仅能够通过第一总管路50和第一支管路60进入混合室10内,也能够通过第一总管路50和第二支管路70进入气体回收装置40,以使得混合室10内的液氨和气体回收装置40内的氨气均能够和脱盐水混合并形成氨水。同时,上述设置使得氨水制备装置仅需一个供液装置20即可向混合室10和气体回收装置40内输送脱盐水,进而降低了氨水制备装置的加工成本。
28.具体地,经由供液装置20输出的脱盐水先沿第一总管路50输送至第一总管路50、第一支管路60及第二支管路70的连通处,部分脱盐水沿第一支管路60进入混合室10内,以与混合室10内的液氨混合并生成氨水,另一部分脱盐水沿第二支管路70进入气体回收装置40内,以与气体回收装置40内的氨气混合并生成氨水。这样,上述设置一方面通过第一总管路50、第一支管路60及第二支管路70对脱盐水进行输送,以确保氨水制备装置能够制备氨水;另一方面使得混合室10和气体回收装置40能够同时制备氨水,提升了氨水制备装置的制备速率。
29.可选地,氨水制备装置还包括第一控制阀80和第二控制阀90,第一控制阀80设置在第一支管路60上,第一控制阀80用于控制第一支管路60内脱盐水的流量或者流速;和/或,第二控制阀90设置在第二支管路70上,第二控制阀90用以控制第二支管路70内脱盐水的流量或者流速。这样,工作人员能够根据气体回收装置40和混合室10内的氨水实际制备情况调整第二支管路70和第一支管路60内脱盐水的流量或者流速,不仅能够确保氨气或液氨能够和脱盐水进行充分混合,还能够避免气体回收装置40和混合室10内的氨水过多而影响氨水制备装置的正常运行,进而提升了氨水制备装置的制备可靠性。同时,上述设置使得工作人员能够根据实际工况和使用需求选择第一支管路60或第二支管路70上是否设置控制阀,提升了工作人员的加工灵活性。
3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管路60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80,第二支管路70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90,以分别通过第一控制阀80和第二控制阀90对第一支管路60和第二支管路70内的脱盐水流量或者流速进行调整。
31.具体地,当气体回收装置40内的氨水量较少时,工作人员需根据气体回收速率调整第二控制阀90的开度,以确保脱盐水的流量或者流速较为合适,进而提升了氨气和脱盐水的混合均匀性;当气体回收装置40内的氨水量较多时,工作人员需减小第二控制阀90的开度甚至关闭第二控制阀90,以避免气体回收装置40内的氨水过多、甚至溢出,导致气体回收装置40损坏。
32.具体地,当混合室10内完成氨水制备时,工作人员需将第一控制阀80关闭,以避免继续输入脱盐水影响已制备氨水的浓度;当混合室10内的氨水量较少时,工作人员需根据液氨的输入速率调整第一控制阀80的开度,以确保脱盐水的流量或者流速较为合适,进而提升了液氨和脱盐水的混合均匀性;当混合室10内的氨水量较多时,工作人员需减小第一控制阀80的开度甚至关闭第一控制阀80,以避免混合室10内的氨水过多、甚至溢出,影响氨水制备装置的正常运行。
33.可选地,喷射结构30包括多个喷嘴,多个喷嘴沿混合室10的长度方向和/或宽度方向间隔设置。这样,上述设置一方面通过喷嘴实现了喷射结构30的喷射功能,进而使得液氨能够和脱盐水均匀混合;另一方面,多个喷嘴能够增大液氨的喷射范围和喷射量,不仅能够提升氨水的制备速率,还能够提升液氨和脱盐水的混合均匀程度。同时,上述设置使得喷嘴的设置方式更加灵活、多样,以满足不同的工况和使用需求,也提升了工作人员的加工灵活性。
34.在本实施例中,多个喷嘴沿混合室1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这样,上述设置增大了喷射结构30的喷射量、扩大了喷射结构30的喷射范围,以确保液氨和脱盐水充分混合。
35.需要说明的是,多个喷嘴的排布方式不限于此,可根据工况和使用需求进行调整。
36.在附图未示出的其他实施方式中,多个喷嘴沿混合室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
37.在附图未示出的其他实施方式中,多个喷嘴沿混合室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间隔设置。
38.可选地,氨水制备装置还包括ph值检测装置,ph值检测装置设置在混合室10内,以用于检测氨水内的ph值,以根据ph值检测装置的ph值检测值调整喷射结构30的喷淋量和/或第一控制阀80的控制参数。这样,上述设置一方面能够确保混合室10内的酸碱度较为合适,以便于后续通过氨水调节锅炉用水的ph值;另一方面使得氨水酸碱度的检测方法更加简便,降低了工作人员的操作难度。
39.具体地,当ph检测装置的检测值较小时,工作人员需增大喷射结构30的喷淋量和/或将第一控制阀80的开度调整的较小,以提升氨水的浓度,增大ph值;当ph检测装置的检测值较大时,工作人员需减小喷射结构30的喷淋量和/或将第一控制阀80的开度调整的较大,以降低氨水的浓度,减小ph值。
40.如图1和图2所示,氨水制备装置还包括液体缓存装置100、第二总管路110、第三支管路120及第四支管路130,第二总管路110的第一端与排液口42连通。第三支管路120的第一端与第二总管路110的第二端连通,第三支管路120的第二端与液体缓存装置100连通。第四支管路130的第一端与第二总管路110的第二端连通,第四支管路130的第二端与混合室10连通。这样,上述设置一方面使得气体回收装置40的氨水输送方向能够根据混合室内的氨水制备程度和混合溶液含量进行调整,以避免气体回收装置40输送的氨水影响混合室10内的氨水浓度或导致混合室10内的氨水过多,进而提升了氨水制备装置的运行稳定性;另一方面使得气体回收装置40能够持续地向外输送氨水,以避免氨水在气体回收装置40内堆积,导致气体回收装置40损坏。
41.具体地,经由气体回收装置40输出的氨水先沿第二总管路110输送至第二总管路110、第三支管路120及第四支管路130的连通处,部分氨水沿第三支管路120进入液体缓存装置100进行缓存,另一部分氨水沿第四支管路130进入混合室10并与混合室10内的氨水混合。这样,上述设置一方面使得气体回收装置40内的氨水能够被输送至混合室10内继续使用,进而提升了液氨的利用率,降低了氨水的制备成本;另一方面,当混合室10内的氨水已制备完成或混合室10内存放有较多氨水时,气体回收装置40内的氨水可进入液体缓存装置100内进行缓存,以避免氨水在气体回收装置40内堆积而影响其对氨气的正常回收,进而提升了气体回收装置40的气体回收可靠性。
42.可选地,氨水制备装置还包括第三控制阀140和第四控制阀150,第三控制阀140设置在第三支管路120上,第三控制阀140用于控制第三支管路120内脱盐水的流量或者流速;和/或,第四控制阀150设置在第四支管路130上,第四控制阀150用以控制第四支管路130内脱盐水的流量或者流速。这样,工作人员根据气体回收装置40和混合室10内的实际情况调整第三支管路120和第四支管路130内氨水的流量或者流速,一方面能够避免气体回收装置40和混合室10内的氨水过多而影响氨水制备装置的正常运行;另一方面能够避免经由气体回收装置40输送的氨水影响混合室10内的氨水浓度,进而提升了氨水制备装置的制备可靠性。同时,工作人员能够根据实际的工况和使用需求选择第三支管路120和第四支管路130上是否设置控制阀,提升了工作人员的加工灵活性。
43.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支管路120上设置有第三控制阀140,第四支管路130上设置有
第四控制阀150,以分别通过第三控制阀140和第四控制阀150对第三支管路120和第四支管路130内的氨水流量或流速进行调整。
44.具体地,当气体回收装置40内的氨水过多,混合室10内的氨水过多或氨水已制备完成时,工作人员需增大第三控制阀140的开度,减小第四控制阀150的开度或者关闭第四控制阀150,以确保大部分氨水能够被及时地排入液体缓存装置100内,一方面能够避免混合室10或混合室10内的氨水过多而影响氨水制备装置的运行;另一方面能够避免已制备氨水的浓度降低,提升了氨水制备装置的制备可靠性;当气体回收装置40内的氨水较多,混合室10内的氨水较少时,工作人员需增大第三控制阀140的开度或关闭第三控制阀140,减小第四控制阀150的开度或关闭第四控制阀150,以确保大部分氨水能够被及时地排入混合室10内,以增大液氨的利用率。
45.如图1和图2所示,氨水制备装置还包括供氨装置160、第三总管路170及第五控制阀180,第三总管路170的两端分别与供氨装置160和混合室10连通。第五控制阀180设置在第三总管路170上,以用于控制第三总管路170液氨的流量或者流速。这样,供氨装置160通过第三总管路170向混合室10内输送液氨,以实现氨水制备装置的制备功能,且工作人员能够根据混合室10内的氨水制备程度调整第三总管路170内的液氨流量或者流速,以控制混合室10的氨水浓度,进而提升了氨水制备装置的制备可靠性。
46.具体地,第三总管路与混合室10内的喷射结构30连通,以为喷射结构30供给液氨,当混合室10内的氨水浓度较低时,工作人员需增大第五控制阀180的开度,以增大液氨的流量或者流速,进而提升了喷射结构30的液氨喷射速率,增大了氨水的ph值;当混合室10内的氨水浓度较高时,工作人员需减小第五控制阀180的开度,以降低液氨的流量或者流速,进而降低了喷射结构30的液氨喷射速率,减小了氨水的ph值。
47.如图1和图2所示,沿气体回收装置40的高度方向,第二进液口41位于进气口43和排液口42之间,进气口43位于第二进液口41的上方。这样,上述设置一方面使得经由进气口43进入至气体回收装置40内的氨气能够与经由第二进液口41进入至气体回收装置40内的脱盐水充分混合,以提升氨气的制备率,混合生成的氨水能够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通过排液口42排出,而不需额外增加动力设备对氨水进行输送,进而降低了氨水制备设备的加工成本。
48.具体地,与第二进液口41连通的第二支管路70和与进气口43连通的进气管路垂直设置。这样,经由第二进液口41和进气口43进入至气体回收装置40内的脱盐水和氨气的输送方向相互垂直,以增大氨气和脱盐水的碰撞激烈程度,进而提升了二者的混合均匀程度。
49.如图1和图2所示,混合室10具有出液口13,氨水制备装置还包括出液管路190和计量泵200,出液管路190与出液口13连通。计量泵200设置在出液管路190上。这样,制备完成的氨水能够通过出液口13由出液管路190输送至后续的锅炉用水处,以调整锅炉用水的ph值,避免锅炉热力设备被酸性锅炉用水腐蚀。同时,工作人员能够通过计量泵200控制氨水的输出量,以确保将锅炉用水调整到合适的ph值,进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操作难度。
50.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51.氨水制备设备包括混合室、供液装置、喷射结构及气体回收装置。混合室具有第一进液口、排气口及混合腔,混合腔通过第一进液口与供液装置连通,以向混合腔内输送脱盐水,混合腔内设置有喷射结构,以用于向混合腔内喷射液氨,进而使得液氨和脱盐水能够在
混合腔内均匀混合并形成氨水;气体回收装置具有第二进液口、排液口及进气口,进气口与混合室的排气口连通,以回收液氨和脱盐水混合过程中产生的氨气,第二进液口与供液装置连通,以向气体回收装置内输送脱盐水,排液口与混合腔连通,气体回收装置内的脱盐水与氨气混合并形成的氨水通过排液口进入至混合腔内。这样,氨水制备装置能够直接制备氨水,无需从外部采购,不仅降低了氨水的购买成本,也降低了锅炉热力设备的运行成本,无需通过人力对氨水进行搬运,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锅炉热力设备的运行成本较高、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较大的问题,极大程度地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气体回收装置能够对液氨和脱盐水混合过程中产生的氨气进行回收再利用,一方面提升了液氨的利用率,降低了氨水的制备成本;另一方面能够防止氨气直接排放,使得氨水制备装置更加绿色环保。
52.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53.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54.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5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