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高连接性通风管的制作方法

2022-12-14 08:57:2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通风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高连接性通风管。


背景技术:

2.通风管是中空的用于通风的管材,多为圆形或方形。通风管制作与安装所用板材、型材以及其它主要成品材料,应符合设计及相关产品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并应用出厂检验合格证明,材料进场时应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进行验收。
3.目前市面上的通风管种类、尺寸繁多,因此对管径不同的通风管进行连接是较为成熟的现有技术。而在管道连接中最常用的方式为抱箍式连接,抱箍式连接会先把每一管段的两端轧出鼓筋,并使其一端缩为小口。安装时按气流方向把小口插口,外面用钢制抱箍将两个端的鼓箍抱紧连接,最后用螺栓穿在耳环中间固定拧紧,而这种连接方式虽能很好适配两侧的管道,但是存在安装零件较多、安装过程繁琐等诸多问题,同时在安装时若螺栓未旋紧、卡环未对齐至合适位置,均可能导致两管道之间无法密封。因此需要一种能适应更多管径的通风管,能保证连接密封性的同时还能降低安装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高连接性通风管,将端头置入第一连接头中使得端头对弹性垫挤压发生形变,此时的弹性垫在将完全与端头进行贴合,连接稳定的同时还能保证高密封性;而连接件的设置也将方便两管体之间的连接。在保证连接性的同时方便了安装与连接。
5.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高连接性通风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两端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头以及第二连接头,所述第一连接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套环,所述第一连接头远离管体的一端与第一套环之间固定连接有弹性垫,所述弹性垫处于第一连接头内,所述弹性垫横切面内壁与第一连接头形成夹角,所述第二连接头上设有便于两管体连接的连接件。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管体两端上设置的第一连接头以及第二连接头将便于对通风管道的连接,第一连接头上通过第一套环固定连接的弹性垫能在与其他的管道头进行连接时起到密封的效果,在管道头伸入第一连接头内时,管道头将从内侧对弹性垫进行挤压,使得弹性垫能发生形变,使得管道头与弹性垫能更好的贴合;同时弹性垫的横切面内壁与第一连接头之间形成夹角,在安装直径较小的管道头时,将管道头继续向第一连接头进行伸入,此时在弹性垫斜面的设置下,管道头也将与弹性垫进行贴合并使弹性垫发生形变,使得第一连接头的连接适配性更强;第二连接头上的连接件能方便多个管体之间的连接且使用方便。
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二连接头上一体成型设置的凸环以及卡接于凸环内的连接管,所述凸环上设置有若干通槽,若干所述通槽为对称设置,所述凸环上套设有卡环,所述卡环上设有与通槽对应的卡块,当所述连接管处于第二连接头内时
卡环将连接管卡接于管体上。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连接头上一体成型的凸环将用于置入连接管,当连接管进行置入后在凸环上安装卡环,使得卡环上的卡块将深入通槽中并将连接管进行卡接,当连接管的两端分别通过凸环、卡环进行连接后,两侧的管体之间进行导通。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管上开设有若干供卡块卡入的环状槽,所述环状槽均匀分布于连接管表面。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连接管处于第二连接头内侧时,卡环上的卡块将穿过通槽与环状槽进行抵接,连接管的外侧壁将与第二连接头的内壁贴合,能有效的减少运输过程中气体漏出。
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环上开设有一缺槽,所述缺槽的对称轴与卡块对称轴处于同一位置。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环上缺槽的设置使得卡环能方便的套入凸环中,使得凸环与卡环之间的可拆卸连接更为快捷与方便,方便使用且不会对连接造成影响。
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连接头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环,所述管体的两端分别夹于第一连接头、第一套环之间以及第二连接头、第二套环之间。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管体的两端方便夹在第一连接头、第一套环以及第二连接头、第二套环之间,能大幅提高管体部件之间连接性的同时避免气体从连接处漏出,提高密封性。
1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管体包括外层以及内层,所述外层与内层之间夹有引导丝,所述引导丝呈螺纹状设置。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层与外界进行接触,具备较好的形变能力、抗腐蚀性以及抗氧化性,避免外层受损对管体内侧产生影响;内层将于气体连接,具备高密封性与高稳定性,避免通气时气体漏出;呈螺纹状设置的引导丝将对管体的伸缩起到引导与支撑作用,使得管体在伸缩时均能保持横截面呈圆形。
1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垫与第一连接头内壁之间设有一间隙。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垫与第一连接头之间所设置的间隙能在连接管端头与第一连接头被扯动时随着连接管端头进行卷起;若后续扯动的作用力消失,弹性垫便会在自身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将连接管端头带回原位,该过程中弹性垫顶端将保持与连接管端头的贴合,保证高密封性。
19.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0.将端头置入第一连接头中使得端头对弹性垫挤压发生形变,此时的弹性垫在将完全与端头进行贴合,连接稳定的同时还能保证高密封性;而连接件的设置也将方便两管体之间的连接。在保证连接性的同时方便了安装与连接。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一;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二;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一;
24.图4为图3中的a处放大图;
25.图5为图3中的b处放大图。
26.图中:1、管体;2、第一连接头;3、第二连接头;4、第一套环;5、弹性垫;6、凸环;7、连接管;8、通槽;9、卡环;10、卡块;11、环状槽;12、缺口;13、第二套环;14、引导丝;15、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0.高连接性通风管,如图1-图5所示,包括管体1,管体1两端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头2以及第二连接头3,第一连接头2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套环4,第一连接头2远离管体1的一端与第一套环4之间固定连接有弹性垫5,弹性垫5处于第一连接头2内,弹性垫5横切面内壁与第一连接头2形成夹角,第二连接头3上设有便于两管体1连接的连接件;连接件包括第二连接头3上一体成型设置的凸环6以及卡接于凸环6内的连接管7,凸环6上设置有若干通槽8,若干通槽8为对称设置,凸环6上套设有卡环9,卡环9上设有与通槽8对应的卡块10,当连接管7处于第二连接头3内时卡环9将连接管7卡接于管体1上;连接管7上开设有若干供卡块10卡入的环状槽11,环状槽11均匀分布于连接管7表面;卡环9上开设有一缺口12,缺口12的对称轴与卡块10对称轴处于同一位置;第二连接头3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套环13,管体1的两端分别夹于第一连接头2、第一套环4之间以及第二连接头3、第二套环13之间;管体1包括外层以及内层,外层与内层之间夹有引导丝14,引导丝14呈螺纹状设置;弹性垫5与第一连接头2内壁之间设有一间隙15。
31.工作原理:当管体1需要与外界圆管端头进行连接时,将圆管端头与第一连接头2对齐并将圆管端头推入第一连接头2内,在圆管端头伸入第一连接头2内时将与弹性垫5进行接触,因弹性垫5的内壁为倾斜设置,使得圆管端头的持续伸入会对弹性垫5进行扩张,进而使得弹性垫5发生形变;此时发生形变后的弹性垫5将紧密贴合于圆管端头上,在保证高连接性的同时还将能保证高密封性,同时还方便了安装;第一套环4与第一连接头2之间的固定连接,能对弹性垫5进行限制的同时加强管体1与第一连接头2之间的连接。
32.弹性垫5与第一连接头2之间所设置的间隙15能在圆管端头与第一连接头2被扯动时随着圆管端头进行卷起;若后续扯动的作用力消失,弹性垫5便会在自身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将圆管端头带回原位,该过程中弹性垫5顶端将保持与圆管端头的贴合,保证高密封性;若扯动的作用力仍然持续,则连接圆管端头将与弹性垫5分离,使得第一连接头2与圆管
端头能进行分离。
33.第二连接头3上一体成型设置的凸环6将用于对连接管7进行连接,在连接管7置入第二连接头3时,将卡环9安装至凸环6上,此时卡环9上的卡块10将贯穿通槽8卡入连接管7上的环状槽11中,对环状槽11进行限制,连接管7上能连接两组连接件,使得两侧的管体1能得到连接;连接管7的外侧壁与凸环6的内侧壁直径相同,使得连接管7进行连接后连接管7与凸环6能进行贴合,以提高管体1之间连接的密封性。
34.管体1中设置有引导丝14,引导丝14能对管体1起到引导与支撑的作用,螺旋设置的引导丝14能在管体1轴向伸缩时引导内层与外层折叠与展开,同时还能保证管体1伸缩过程中径向横截面保证呈圆形。
35.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