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用于骨劈开操作的切割操作端及切割工具的制作方法

2022-12-14 08:47:2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骨劈开操作的切割操作端及切割工具。


背景技术:

2.近年来,种植修复已经成为牙列缺损及牙列缺失的最佳修复方式,具有不磨邻牙、假牙数量少等优点。临床手术中,患者的骨量限制了临床医生手术以及种植体的选择。当患者垂直骨量足够而水平骨量不足(通常宽度小于6mm时)时通常会采用骨劈开的方式进行骨增量。
3.现有技术中,关于种植修复骨劈开,如专利申请号为cn201520039521.8,发明创造名称为骨劈开挤压器的技术方案中,提供了一种包括扳手头、销钉以及手柄的骨劈开挤压器,同时扳手头包括楔子切开头以及扩大头,具体使用为:楔子切开头用于初步切开骨皮质,扩大头进行挤压扩充,通过对扩大头的结构改进,在具有骨劈开基本功能的基础上,还具有保证其在骨松质和皮质中撑开角度相适宜,同时可避免器械过度进入导致的难取出和过热现象的特点。
4.进一步优化骨劈开工具的结构设计,对种植修复手术的实施具有促进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上述提出的进一步优化骨劈开工具的结构设计,对种植修复手术的实施具有促进意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骨劈开操作的切割操作端及切割工具。本方案提供的切割操作端用于在牙槽骨上开槽,相较于采用现有挤压器开槽,不仅位置准确,同时可有效控制开槽最大深度。
6.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骨劈开操作的切割操作端及切割工具通过以下技术要点来解决问题:用于骨劈开操作的切割操作端,包括转轴、均固定于转轴上并与转轴同轴的圆锯片以及第三套环,所述圆锯片的半径大于第三套环的半径,第三套环的半径大于转轴的半径;
7.所述第三套环的端部与圆锯片的端部相接或第三套环与圆锯片间隔设置,当为间隔设置时,圆锯片与第三套环之间的间距小于6mm。
8.现有技术中,如专利申请号为cn201520039521.8提供的技术方案,为实现牙槽骨骨劈开,使用为楔子切开头的扳手头初步劈开骨皮质后再使用为扩大头的扳手头进行挤压扩充。而在实际操作时,受限于手术操作空间条件以及骨皮质质地较硬,在实现所述初步劈开时楔子切开头容易相对于所需位置错位,同时操作难度较大。基于此,本方案提供了一种通过圆锯片作为骨劈开切割操作端的技术方案,本方案适用于对牙槽骨进行初步劈开,后续可利用传统挤压器进行进一步骨劈开。
9.本方案的使用方法为:切割操作端上转轴设置有圆锯片以及第三套环的一端作为切割端,并在转轴的另一端连接驱动马达,所述驱动马达用于驱动转轴绕转轴自身轴线转
动,这样,圆锯片在驱动马达作用下随转轴转动,其上锯齿对牙槽骨进行切割即可获得切槽,相对于楔子切开头进行骨劈开,圆锯片更容易嵌入牙槽骨且初步嵌入时跳动更容易控制。故本方案不仅操作容易,同时可保证开槽劈开的位置,利于骨劈开位置精度。
10.进一步的,为保障开槽切口效率以及切口表面平整度,圆锯片宜采用较高的转速以及较短的锯齿,具体转速以及锯齿长度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合理选择,本方案考虑到圆锯片在高速转动下非常锋利,为避免因切割过多使骨块脱落导致骨劈开手术失败,本方案设置为还包括所述第三套环,同时圆锯片的半径大于第三套环的半径,同时限定圆锯片与第三套环在转轴轴线上的位置,这样,在手术之前选择适应患者要求的圆锯片、第三套环配合关系后,在圆锯片嵌入牙槽骨的过程中,当第三套环的侧面与牙槽骨骨面接触时,圆锯片即达到了最大切割深度。这样,利用第三套环在切割过程中发挥终止环作用,即可避免因为切割过多使骨块脱落导致骨劈开手术失败;同时,将所述第三套环作为圆锯片嵌入最大深度标识,在具体切割过程中手术实施者并不需要关注圆锯片深度,故本方案还具有操作便捷的特点。
11.以上限定的:所述第三套环的端部与圆锯片的端部相接或第三套环与圆锯片间隔设置,即用于限定第三套环、圆锯片在转轴轴线上的位置,目的在于在圆锯片深入牙槽骨一定深度(圆锯片半径与第三套环半径之差)后,第三套环相对于切割口的位置满足第三套环能够支撑于骨面(牙槽嵴)上以阻止圆锯片进一步切割牙槽骨。第三套环的端部与圆锯片的端部相接即为第三套环与圆锯片两者接触,包括以下提出的两者成型于同一零件上的情况以及成型于不同零件上的情况,当成型于不同零件上时,将两者安装为相接触装配即可。以上限定的间隔设置时小于6mm来源于牙槽骨宽度通常小于6mm时采用骨劈开进行骨增量,如圆锯片与第三套环之间的间距在5mm~6mm之间时,可能不能用于一些患者,当小于5mm时,对患者的普遍实用性增加。由于需要根据情况考虑骨劈开后故壁的厚度、需要考虑圆锯片本身的厚度,当间隙配置时,优选设置为圆锯片与第三套环之间的间距小于2mm。考虑到通用性,所述第三套环的端部与圆锯片的端部相接为优选配置方式。
12.作为所述的用于骨劈开操作的切割操作端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13.作为一种将第三套环与圆锯片设置为一体化结构,通过对该一体化结构进行标识,手术实施者利用该标识即可进行切割操作端选型的技术方案,设置为:所述第三套环与圆锯片成型于同一零件上。
14.在以上基础上,作为一种可将驱动马达、转轴作为公用零件,根据当下手术需要选择和更换所需零件的技术方案,设置为:用于承载第三套环以及圆锯片的零件与转轴可拆卸连接。本方案在具体实施时,为满足不同骨劈开需要,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具体实施为:在一套切割工具中,包括共用的驱动马达以及转轴,并配置多个用于承载第三套环以及圆锯片的零件,这些零件具有不同的圆锯片半径与第三套环半径之差,根据一般手术需求,具体差值可包括1mm、1.5mm、2mm、2.5mm以及3mm。而该零件为大端作为所述圆锯片、小端作为第三套环的凸台状,具体连接方式除了以下提供的螺帽锁定方式外,该零件本身可作为螺帽,如:设置为该零件为具有盲孔的凸台状,盲孔孔壁上加工有内螺纹段,该零件通过内螺纹段与转轴的端部螺纹连接,同时,相应螺纹的旋向满足在驱动马达带动该零件转动时,该零件相对于转轴自紧。当设置为该零件与转轴为不可拆结构时,优选设置为将该不可拆结构作为切割工具上可被更换的零件以适用于不同需求。
15.为获得更为丰富的第三套环、圆锯片直径差配置,设置为:所述第三套环与圆锯片成型于不同零件上。该方案在具体运用时,可在切割工具制备时或者切割工具使用时进行输送直径差配置以适用于不同需求。
16.作为一种手术实施者能够根据当前患者需求,在使用时灵活选用合适直径差配置的技术方案,设置为:用于承载第三套环的零件和/或用于承载圆锯片的零件与转轴可拆卸连接。与以上相同的,该实施方式可增加零件利用率。第三套环与圆锯片两者中,圆锯片为易损件,为提高零件的利用率以及获得更丰富的直径差配置,优选设置为圆锯片相对于转轴可拆卸或圆锯片、第三套环均相对于转轴可拆卸。
17.作为一种具体的圆锯片、第三套环在转轴上的锁定方式,设置为:所述零件通过其上的中心孔套设于转轴上,还包括用于实现所述零件在转轴轴线上位置锁定的锁定螺帽,所述零件与转轴之间还设置有用于传递转矩的键。以上还提供了圆锯片、第三套环成型于同一零件上在转轴上的锁定方式,等同的,当圆锯片、第三套环为分体式结构时,可设置为转轴上具有定位台阶,通过圆锯片、第三套环两者中的任意一者设置为具有内螺纹盲孔,将该者螺纹连接在转轴的前段,另一者夹持在该者与定位台阶之间的固定方式。
18.作为一种在具体操作时,由远离舌侧的一侧(口腔外侧),通过第三套环侧面与牙槽嵴的相对状态判断第三套环以牙槽嵴接触情况、圆锯片嵌入角度,以使得切割操作更为直观的技术方案,设置为:所述转轴的一端为作为其自由端,另一端为用于与驱动马达相连的连接端,所述第三套环设置在圆锯片靠近所述连接端的一端。本方案在具体使用时,圆锯片相对于第三套环位于口腔的内侧。
19.为减小或避免因为第三套环与人体组织摩擦发热对患者造成的不适,设置为:用于形成第三套环侧壁的材料为金属材料。本方案中,相较于如第三套环为塑料,利用能够作为第三套环结构材料的金属材料具备的导热性和较大的比热容降低第三套环的温度达到相应目的。同时,利用能够作为第三套环结构材料的金属材料所具备的硬度相对较大的特点,避免因为出现在第三套环侧面上的划痕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牙槽嵴骨面损伤。
20.本方案还公开了一种用于骨劈开操作的切割工具,包括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切割操作端,所述圆锯片以及第三套环设置在转轴的一端,转轴的另一端上还设置有驱动马达,所述驱动马达用于驱动转轴绕转轴的轴线转动。本方案为包括损伤切割操作端的具体运用。
21.作为所述的用于骨劈开操作的切割工具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22.所述第三套环设置在驱动马达与圆锯片之间。本方案为以上提出的可由远离舌侧的一侧(口腔外侧),通过第三套环侧面与牙槽嵴的相对状态判断第三套环以牙槽嵴接触情况、圆锯片嵌入角度,以使得切割操作更为直观的技术方案。
23.本方案中,所述切割操作端仅为结构件,相对于驱动马达,其不包括电气部分,同时,该结构件作为与患者直接接触的接触端,为方便消毒以及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消毒策略,设置为所述转轴与驱动马达可拆卸连接。
24.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5.本方案用于骨劈开手术,本方案不仅操作容易,同时可保证开槽劈开的位置,利于骨劈开位置精度。
26.进一步的,利用第三套环在切割过程中发挥终止环作用,可避免因为切割过多使
骨块脱落导致骨劈开手术失败,故本方案具有使用安全的特点;同时,将所述第三套环作为圆锯片嵌入最大深度标识,在具体切割过程中手术实施者并不需要关注圆锯片深度,故本方案还具有操作便捷的特点。
附图说明
27.图1为本方案所述的用于骨劈开操作的切割工具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8.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分别为:1、锁定螺帽,2、第一套环,3、第二套环,4、圆锯片,5、第三套环,6、转轴,7、驱动马达,8、定位台阶。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30.实施例1:
31.如图1所示,用于骨劈开操作的切割操作端,包括转轴6、均固定于转轴6上并与转轴6同轴的圆锯片4以及第三套环5,所述圆锯片4的半径大于第三套环5的半径,第三套环5的半径大于转轴6的半径;
32.所述第三套环5的端部与圆锯片4的端部相接或第三套环5与圆锯片4间隔设置,当为间隔设置时,圆锯片4与第三套环5之间的间距小于6mm。
33.现有技术中,如专利申请号为cn201520039521.8提供的技术方案,为实现牙槽骨骨劈开,使用为楔子切开头的扳手头初步劈开骨皮质后再使用为扩大头的扳手头进行挤压扩充。而在实际操作时,受限于手术操作空间条件以及骨皮质质地较硬,在实现所述初步劈开时楔子切开头容易相对于所需位置错位,同时操作难度较大。基于此,本方案提供了一种通过圆锯片4作为骨劈开切割操作端的技术方案,本方案适用于对牙槽骨进行初步劈开,后续可利用传统挤压器进行进一步骨劈开。
34.本方案的使用方法为:切割操作端上转轴6设置有圆锯片4以及第三套环5的一端作为切割端,并在转轴6的另一端连接驱动马达7,所述驱动马达7用于驱动转轴6绕转轴6自身轴线转动,这样,圆锯片4在驱动马达7作用下随转轴6转动,其上锯齿对牙槽骨进行切割即可获得切槽,相对于楔子切开头进行骨劈开,圆锯片4更容易嵌入牙槽骨且初步嵌入时跳动更容易控制。故本方案不仅操作容易,同时可保证开槽劈开的位置,利于骨劈开位置精度。
35.进一步的,为保障开槽切口效率以及切口表面平整度,圆锯片4宜采用较高的转速以及较短的锯齿,具体转速以及锯齿长度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合理选择,本方案考虑到圆锯片4在高速转动下非常锋利,为避免因切割过多使骨块脱落导致骨劈开手术失败,本方案设置为还包括所述第三套环5,同时圆锯片4的半径大于第三套环5的半径,同时限定圆锯片4与第三套环5在转轴6轴线上的位置,这样,在手术之前选择适应患者要求的圆锯片4、第三套环5配合关系后,在圆锯片4嵌入牙槽骨的过程中,当第三套环5的侧面与牙槽骨骨面接触时,圆锯片4即达到了最大切割深度。这样,利用第三套环5在切割过程中发挥终止环作用,即可避免因为切割过多使骨块脱落导致骨劈开手术失败;同时,将所述第三套环5作为圆锯片4嵌入最大深度标识,在具体切割过程中手术实施者并不需要关注圆锯片4深
度,故本方案还具有操作便捷的特点。
36.以上限定的:所述第三套环5的端部与圆锯片4的端部相接或第三套环5与圆锯片4间隔设置,即用于限定第三套环5、圆锯片4在转轴6轴线上的位置,目的在于在圆锯片4深入牙槽骨一定深度(圆锯片4半径与第三套环5半径之差)后,第三套环5相对于切割口的位置满足第三套环5能够支撑于骨面(牙槽嵴)上以阻止圆锯片4进一步切割牙槽骨。第三套环5的端部与圆锯片4的端部相接即为第三套环5与圆锯片4两者接触,包括以下提出的两者成型于同一零件上的情况以及成型于不同零件上的情况,当成型于不同零件上时,将两者安装为相接触装配即可。以上限定的间隔设置时小于6mm来源于牙槽骨宽度通常小于6mm时采用骨劈开进行骨增量,如圆锯片4与第三套环5之间的间距在5mm~6mm之间时,可能不能用于一些患者,当小于5mm时,对患者的普遍实用性增加。由于需要根据情况考虑骨劈开后故壁的厚度、需要考虑圆锯片4本身的厚度,当间隙配置时,优选设置为圆锯片4与第三套环5之间的间距小于2mm。考虑到通用性,所述第三套环5的端部与圆锯片4的端部相接为优选配置方式。
37.实施例2:
38.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细化:
39.作为一种将第三套环5与圆锯片4设置为一体化结构,通过对该一体化结构进行标识,手术实施者利用该标识即可进行切割操作端选型的技术方案,设置为:所述第三套环5与圆锯片4成型于同一零件上。
40.实施例3:
41.本实施例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细化:
42.在以上基础上,作为一种可将驱动马达7、转轴6作为公用零件,根据当下手术需要选择和更换所需零件的技术方案,设置为:用于承载第三套环5以及圆锯片4的零件与转轴6可拆卸连接。本方案在具体实施时,为满足不同骨劈开需要,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具体实施为:在一套切割工具中,包括共用的驱动马达7以及转轴6,并配置多个用于承载第三套环5以及圆锯片4的零件,这些零件具有不同的圆锯片4半径与第三套环5半径之差,根据一般手术需求,具体差值可包括1mm、1.5mm、2mm、2.5mm以及3mm。而该零件为大端作为所述圆锯片4、小端作为第三套环5的凸台状,具体连接方式除了以下提供的螺帽锁定方式外,该零件本身可作为螺帽,如:设置为该零件为具有盲孔的凸台状,盲孔孔壁上加工有内螺纹段,该零件通过内螺纹段与转轴6的端部螺纹连接,同时,相应螺纹的旋向满足在驱动马达7带动该零件转动时,该零件相对于转轴6自紧。当设置为该零件与转轴6为不可拆结构时,优选设置为将该不可拆结构作为切割工具上可被更换的零件以适用于不同需求。
43.实施例4:
44.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细化:
45.为获得更为丰富的第三套环5、圆锯片4直径差配置,设置为:所述第三套环5与圆锯片4成型于不同零件上。该方案在具体运用时,可在切割工具制备时或者切割工具使用时进行输送直径差配置以适用于不同需求。
46.实施例5:
47.本实施例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细化:
48.作为一种手术实施者能够根据当前患者需求,在使用时灵活选用合适直径差配置
的技术方案,设置为:用于承载第三套环5的零件和/或用于承载圆锯片4的零件与转轴6可拆卸连接。与以上实施例3相同的,该实施方式可增加零件利用率。第三套环5与圆锯片4两者中,圆锯片4为易损件,为提高零件的利用率以及获得更丰富的直径差配置,优选设置为圆锯片4相对于转轴6可拆卸或圆锯片4、第三套环5均相对于转轴6可拆卸。
49.实施例6:
50.本实施例在实施例3或5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细化:
51.作为一种具体的圆锯片4、第三套环5在转轴6上的锁定方式,设置为:所述零件通过其上的中心孔套设于转轴6上,还包括用于实现所述零件在转轴6轴线上位置锁定的锁定螺帽1,所述零件与转轴6之间还设置有用于传递转矩的键。以上还提供了圆锯片4、第三套环5成型于同一零件上在转轴6上的锁定方式,等同的,当圆锯片4、第三套环5为分体式结构时,可设置为转轴6上具有定位台阶8,通过圆锯片4、第三套环5两者中的任意一者设置为具有内螺纹盲孔,将该者螺纹连接在转轴6的前段,另一者夹持在该者与定位台阶8之间的固定方式。
52.实施例7:
53.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细化:
54.作为一种在具体操作时,由远离舌侧的一侧(口腔外侧),通过第三套环5侧面与牙槽嵴的相对状态判断第三套环5以牙槽嵴接触情况、圆锯片4嵌入角度,以使得切割操作更为直观的技术方案,设置为:所述转轴6的一端为作为其自由端,另一端为用于与驱动马达7相连的连接端,所述第三套环5设置在圆锯片4靠近所述连接端的一端。本方案在具体使用时,圆锯片4相对于第三套环5位于口腔的内侧。
55.实施例8:
56.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细化:
57.为减小或避免因为第三套环5与人体组织摩擦发热对患者造成的不适,设置为:用于形成第三套环5侧壁的材料为金属材料。本方案中,相较于如第三套环5为塑料,利用能够作为第三套环5结构材料的金属材料具备的导热性和较大的比热容降低第三套环5的温度达到相应目的。同时,利用能够作为第三套环5结构材料的金属材料所具备的硬度相对较大的特点,避免因为出现在第三套环5侧面上的划痕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牙槽嵴骨面损伤。
58.实施例9:
59.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提供一种用于骨劈开操作的切割工具,包括如上实施例1所述的切割操作端,所述圆锯片4以及第三套环5设置在转轴6的一端,转轴6的另一端上还设置有驱动马达7,所述驱动马达7用于驱动转轴6绕转轴6的轴线转动。本方案为包括损伤切割操作端的具体运用。
60.实施例10:
61.本实施例在实施例9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细化:
62.所述第三套环5设置在驱动马达7与圆锯片4之间。本方案为以上提出的可由远离舌侧的一侧(口腔外侧),通过第三套环5侧面与牙槽嵴的相对状态判断第三套环5以牙槽嵴接触情况、圆锯片4嵌入角度,以使得切割操作更为直观的技术方案。
63.实施例11:
64.本实施例在实施例9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细化:
65.以上方案中,所述切割操作端仅为结构件,相对于驱动马达7,其不包括电气部分,同时,该结构件作为与患者直接接触的接触端,为方便消毒以及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消毒策略,设置为所述转轴6与驱动马达7可拆卸连接。
66.实施例12:
67.在实施例1中,仅提供了一种定位精度高、可有效控制最大开槽深度的技术方案,在实施例3等中,提供了圆锯片4、第三套环5的具体配置形式以及连接方式,以上提出的定位精度高、可有效控制最大开槽深度的有益效果可为本方案的核心构思之一,其他的,如为了控制骨壁厚度,可利用牙槽骨侧面为定位面,在转轴6上固定充当用于实现转轴6在牙槽骨宽度方向上定位的第一套环2,在具体使用时,根据需要调整第二套环2与圆锯片4在转轴6轴线上的相对位置,手术时,当第一套环2的端面与牙槽骨侧面相贴时,即可定位圆锯片4在牙槽骨宽度方向上的位置。
68.更为具体的,将第一套环2的直径设置为大于圆锯片4的直径即可达到相应目的。
69.更进一步的,为使得第二套环2与圆锯片4在转轴6轴线上的相对位置可调,可在圆锯片4与第一套环2之间设置第二套环3,第二套环3套设在转轴6的外侧并夹持在圆锯片4与第一套环2之间,通过选择不同长度的第二套环3即可匹配当下所需的圆锯片4在牙槽骨宽度方向的位置。
70.更进一步的,以上实施例中提出了锁定螺帽1,根据转轴6上各零件的排列位置,第一套环2、第二套环3、圆锯片4以及第三套环5均可配合定位台阶8发挥锁定螺帽的作用:如图1,第一套环2、第二套环3、圆锯片4均与转轴6螺纹连接,第三套环5的内孔与转轴6间隙配合,相应连接螺纹的旋向均为驱动马达带动转轴6转动时螺纹连接自紧,该情况下第一套环2、第二套环3、圆锯片4均可发挥锁定螺帽1的作用。
71.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