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带有卡扣功能的轻触开关的制作方法

2022-12-10 21:26:5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卡扣功能的轻触开关。


背景技术:

2.现有的轻触开关包括盖板、基座以及按钮,盖板套设在按钮上,然后通过卡扣与基座扣合,实现整体的连接固定效果。但是由于基座与盖板之间仅为简单的卡扣连接,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在外力的作用下,导致两者之间发生脱落,严重影响了轻触开关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有卡扣功能的轻触开关。
4.本实用新型所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有卡扣功能的轻触开关,其中,包括盖板、基座以及按钮,盖板套设在按钮上,盖板上第一折弯部,第一折弯部上设有第一通孔,基座上设有与第一通孔配合的卡接凸起,卡接凸起上设有卡槽,第一折弯部部分伸入至卡槽内。
5.采用此种结构设置,使得第一通孔与卡接凸起配合,形成卡扣连接固定,同时第一折弯部与卡槽配合,形成双重固定效果,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简单固定方式,此种结构大大提高了盖板与基座的连接强度,防止发生脱落现象。
6.其中,卡接凸起上设有限位部,限位部位于第一折弯部的运动轨迹上。
7.采用限位部的设置,使得在正常状态下,第一折弯部与卡槽配合固定后,第一折弯部不能轻易的发生脱落,只有人为操作的情况下,才可以解除盖板与基座之间的固定。
8.其中,限位部的截面为半圆形。
9.采用半圆形的设置,使得在安装过程中,形成导向效果,使得盖板更好的与基座配合,实现固定效果。
10.其中,盖板上设有第二折弯部,第二折弯部与按钮的边壁贴合。
11.第二折弯部的设置,第二折弯部与第一折弯部配合,使得按钮更好的实现固定效果,防止在使用过程中,按钮发生位移。
12.其中,盖板与第一折弯部、第二折弯部的连接处上均设有缺口。
13.采用缺口的设置,使得第一折弯部与第二折弯部成型更为方便。
14.其中,第一折弯部下端上设有驱动部,驱动部与第一折弯部为折弯连接。
15.通过驱动部的设置,使得操作人员在解除锁定时,操作更为方便,即驱动部与基座的外边壁形成一定的间隙,便于进行拆卸。
16.其中,基座朝向按钮一侧上设有环形凸筋,按钮与环形凸筋相抵。
17.环形凸筋的设置,使得基座与按钮之间的密封效果更好,更好的实现防水效果。
18.其中,基座底面上设有若干个凹槽。
19.采用凹槽的设置,节省部分材料,降低成产成本。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剖视图;
22.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另一个角度的剖视图;
23.图4是图3的a部局部放大图;
24.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实施例1:
26.参照附图1-5所示,一种带有卡扣功能的轻触开关,包括盖板1、基座2以及按钮3。
27.盖板1整体为钣金材质,盖板1顶面上设有第二通孔11,按钮3部分可以穿过第二通孔11伸出至外部,故形成了盖板1套设在按钮3上的效果。
28.盖板1的边壁上分别设有两个第一折弯部12以及两个第二折弯部13,两个第一折弯部12为对称设置,分别位于盖板1的左右两侧上,两个第二折弯部13同样也为对称设置,分别位于盖板1的前后两侧上。盖板1与第一折弯部12、第二折弯部13的连接处上均设有缺口14。采用缺口14的设置,使得第一折弯部12与第二折弯部13成型更为方便。
29.第一折弯部12上设有第一通孔121以及驱动部122,第一通孔121用于与卡接凸起25配合,本实施例中,由于按钮3的存在,故第一通孔121的尺寸大于卡接凸起25的尺寸。第一通孔121的内壁部分伸入至卡槽内。
30.驱动部122则是位于第一通孔121的下方,驱动部122与第一折弯部12为折弯连接,此处具体是指,第一折弯部12与驱动部122的连接处与基座2的外边壁相抵,驱动部122为向外倾斜,故使得驱动部122与基座2的外边壁形成一定的间隙。此处驱动部122的倾斜角度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此处还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折弯部12与盖板1的顶面并非是垂直连接,第一折弯部12与盖板1顶面形成的夹角为锐角,故使得第一折弯部12更好形成折弯固定的效果。
31.第二折弯部13则是优选与盖板1顶面为垂直连接,第二折弯部13与第一折弯部12同样均为向下延伸,但是两者的区别在于,第二折弯部13的高度小于第一折弯部12的高度,第二折弯部13与按钮3的边壁贴合。第二折弯部13的设置,第二折弯部13与第一折弯部12配合,使得按钮3更好的实现固定效果,防止在使用过程中,按钮3发生位移。本实施例中,第二折弯部13优选为超出按钮3的边壁,延伸至基座2外边壁的横向方向上。此处,第二折弯部13具体超出按钮3的边壁的尺寸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调整。
32.基座2上设有固定腔21、第一导电片22以及第二导电片23,固定腔21固定有弹片4,弹片4位于按钮3的运动轨迹上,通过弹片4运动,使得第一导电片22与第二导电片23连接或分离。此为现有技术,故本实施例中不展开描述。第一导电片22与第二导电片23与基座2为一体注塑成型,故使得第一导电片22部分伸入至固定腔21内,其余部分伸出至基座2外,第二导电片23同样也是部分伸入至固定腔21内,其余部分伸出至基座2外,第一导电片22与第二导电片23伸出至基座2外的部分可以为插件结构,也可以为贴片结构。
33.固定腔21的顶面上设有环形凸筋24,按钮3与环形凸筋24相抵。环形凸筋24的设置,使得基座2与按钮3之间的密封效果更好,更好的实现防水效果。此处环形凸筋24根据固
定腔21的截面形状设置,可以为圆环形,也可以不为圆环形。
34.基座2的外边壁上设有卡接凸起25,卡接凸起2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卡接凸起25为对称设置,卡接凸起25与第一折弯部12配合。卡接凸起25上设有限位部251以及卡槽252,限位部251位于卡接凸起25下端远离基座2的外边壁,且限位部251为垂直向下延伸,即限位部251的底面低于卡槽252的底面,两者之间形成一定的高度差。本实施例中,限位部251的截面优选为半圆形。采用半圆形的设置,使得在安装过程中,形成导向效果,使得盖板1更好的与基座2配合,实现固定效果。
35.卡槽252相对于限位部251更加靠近基座2的外边壁,本实施例中,优选为卡槽252是由卡接凸起25与基座2的外边壁配合形成。当第一通孔121套设在卡接凸起25上时,第一通孔121的内壁位于卡槽252内,由于限位部251位于第一折弯部12的运动轨迹上,形成了第一折弯部12的限位固定效果,此种状态下,第一折弯部12很难发生脱落,只有人为操作的情况下,才可以解除盖板1与基座2之间的固定。
36.基座2底面上设有若干个凹槽26。采用凹槽26的设置,节省部分材料,降低成产成本。
37.按钮3为橡胶材质,其包括片状设置固定部31、第一按钮柱32以及第二按钮柱33,固定部31位于盖板1与基座2之间,环形凸筋24部分嵌入至固定部31内,进一步加强密封效果,此处固定部31的厚度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调整。第一按钮柱32则是垂直向上延伸,第一按钮柱32穿过第二通孔11,伸出至整体外。第二按钮柱33则是垂直向下延伸,弹片4位于第二按钮柱33的运动轨迹上,通过按压按钮3实现第一导电片22与第二导电片23的连接或分离。
38.采用此种结构设置,使得第一通孔121与卡接凸起25配合,形成卡扣连接固定,同时第一折弯部12与卡槽252配合,形成双重固定效果,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简单固定方式,此种结构大大提高了盖板1与基座2的连接强度,防止发生脱落现象。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