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抗逆流冲击的止回阀的制作方法

2022-12-10 21:07:5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止回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逆流冲击的止回阀。


背景技术:

2.止回阀是指启闭件为圆形阀瓣并靠自身重量及介质压力产生动作来阻断介质倒流的一种阀门。
3.但是现有技术中,现有的止回阀在使用的时候,可以防止水流逆流,但是有些止回阀没有设置抗逆流冲击的机构,如果逆流水流的水量过大,并且流速不均的时候,不断的冲击止回阀的内部密封结构,可能会导致止回阀的密封结构发生偏移,偏移产生的空隙可能会导致止回阀当中的水流逆流。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如果逆流水流的水量过大,并且流速不均的时候,不断的冲击止回阀的内部密封结构,可能会将止回阀的密封结构发生偏移导致产生空隙,从而导致止回阀水流逆流的缺点。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逆流冲击的止回阀,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输出端固定连通有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翻转机构,所述翻转机构包括与第二壳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圆杆,所述圆杆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安装壳,所述安装壳的外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凹槽的内部均焊接有弹簧,四个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均焊接有滑动杆,四个所述滑动杆的另一端均安装有滑动块。
6.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安装壳的外侧活动套设有翻转筒,所述翻转筒的内壁开设有异形槽。
7.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翻转筒可以在安装壳的外侧翻转。
8.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异形槽的内壁与滑动块的外表面滑动卡接。
9.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异形槽使得翻转筒可以顺时针旋转,但是在逆时针旋转。
10.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升降机构。
11.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升降机构在水流的冲击下可以进行上下升降。
12.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与第一壳体的内壁螺纹连接的螺纹块。
13.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螺纹块用于将整个升降机构固定在第一外壳的内部。
14.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螺纹块的底部安装有伸缩气囊,所述伸缩气囊的外壁与第一壳体的内壁相适配。
15.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伸缩气囊在受到压缩的时候,会使得橡胶盘进行上下移动。
16.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伸缩气囊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橡胶盘,橡胶盘与第一壳体活动连接。
17.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橡胶盘的外表面与第一壳体的内壁相贴合。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9.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橡胶盘会在第一壳体的内部向下滑动,使得伸缩气囊延长和缩短,缩短伸缩气囊的长度的时候,为水流进入到第二壳体的出入端提供空隙,在水流停止之后,伸缩气囊归位的时候,内部的气体将不再受到压缩,使得橡胶盘重新封闭第二壳体的输入端。
20.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翻转机构将大部分水流向第二壳体的上侧流出,进一步的将橡胶盘向上挤压,加速水流的排放,水回流的时候,翻转筒受到第二壳体输出端流出的水流冲击的时候将继续进行顺时针旋转,使得大部分水流穿过第二壳体的下侧流出,流速大于第二壳体上侧流速,将橡胶盘很好地堵在第二壳体的输出端,防止水流逆流。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抗逆流冲击的止回阀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抗逆流冲击的止回阀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抗逆流冲击的止回阀的翻转筒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抗逆流冲击的止回阀的橡胶盘结构示意图。
25.图例说明:
26.1、第一壳体;2、第二壳体;3、升降机构;4、翻转机构;
27.31、螺纹块;32、伸缩气囊;33、橡胶盘;
28.41、圆杆;42、安装壳;43、凹槽;44、弹簧;45、滑动杆;46、滑动块;47、翻转筒;48、异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0.实施例1
31.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抗逆流冲击的止回阀,包括第一壳体1,第一壳体1的输出端固定连通有第二壳体2,第二壳体2的内部设置有翻转机构4,翻转机构4只能进行顺时针旋转,无法进行逆时针旋转,翻转机构4包括与第二壳体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圆杆41,圆杆41用于固定安装壳42,圆杆41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安装壳42,安装壳42的外表面开设有凹槽43,凹槽43的数量为四个,凹槽43使得滑动块46收缩的时候提供空间,四个凹槽43的内部均焊接有弹簧44,弹簧44受到挤压,可以回弹至凹槽43的内部,四个弹簧44的另一端均焊接有滑动杆45,四个滑动杆45的另一端均安装有滑动块
46,滑动块46与异形槽48相适配。
32.在本实施例中,当水流进入到第二壳体2的内部的时候,受到水流的冲击使得翻转机构4中的翻转筒47进行翻转,翻转筒47与安装壳42活动连接,在弹簧44和滑动杆45的作用下,使得翻转筒47翻转的时候滑动块46收缩到异形槽48的内部,将一部分水流向第二壳体2的上侧流出,进一步的将橡胶盘33向上挤压,加速水流的排放,如果第一壳体1的输入端不再进行水,且第二壳体2的输出端排出的水回流的时候,翻转筒47受到第二壳体2输出端流出的水流冲击的时候将继续进行顺时针旋转,使得大部分水流穿过第二壳体2的下侧流出,流速大于第二壳体2上侧流速,使得橡胶盘33的顶部受到挤压,将橡胶盘33很好地堵在第二壳体2的输出端,防止水流逆流
33.实施例2
34.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安装壳42的外侧活动套设有翻转筒47,翻转筒47的内壁开设有异形槽48,异形槽48的内壁与滑动块46的外表面滑动卡接,第一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升降机构3,第一壳体1的内部安装升降机构3可以使得水流流入到第二壳体2的内部,升降机构3包括与第一壳体1的内壁螺纹连接的螺纹块31,螺纹块31的底部安装有伸缩气囊32,伸缩气囊32受到挤压可以进行压缩,伸缩气囊32的外壁与第一壳体1的内壁相适配,伸缩气囊3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橡胶盘33,橡胶盘33在不受到水流从底部冲击的时候,可以将第二壳体2的输入端堵住,受到水流冲击的橡胶盘33会在第一壳体1的内部向上滑动,橡胶盘33与第一壳体1活动连接。
35.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的内部安装升降机构3可以使得水流流入到第二壳体2的内部,水流从第一壳体1的输入端进入到第一壳体1的内部,受到水流冲击的橡胶盘33会在第一壳体1的内部向上滑动,橡胶盘33向上滑动的时候,会挤压到伸缩气囊32,使得伸缩气囊32内部的气体受到挤压,缩短伸缩气囊32的长度,为水流进入到第二壳体2的出入端提供空隙,在水流停止之后,伸缩气囊32不再受到挤压,内部的气体将不再受到压缩,使得橡胶盘33重新封闭第二壳体2的输入端。
36.工作原理:
37.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首先水流从第一壳体1的输入端进入,第一壳体1的内部安装升降机构3可以使得水流流入到第二壳体2的内部,水流从第一壳体1的输入端进入到第一壳体1的内部,受到水流冲击的橡胶盘33会在第一壳体1的内部向上滑动,橡胶盘33向上滑动的时候,会挤压到伸缩气囊32,使得伸缩气囊32内部的气体受到挤压,缩短伸缩气囊32的长度,为水流进入到第二壳体2的出入端提供空隙,在水流停止之后,伸缩气囊32不再受到挤压,内部的气体将不再受到压缩,使得橡胶盘33重新封闭第二壳体2的输入端,当水流进入到第二壳体2的内部的时候,受到水流的冲击使得翻转机构4中的翻转筒47进行翻转,翻转筒47与安装壳42活动连接,在弹簧44和滑动杆45的作用下,使得翻转筒47翻转的时候滑动块46收缩到异形槽48的内部,将一部分水流向第二壳体2的上侧流出,进一步的将橡胶盘33向上挤压,加速水流的排放,如果第一壳体1的输入端不再进行水,且第二壳体2的输出端排出的水回流的时候,翻转筒47受到第二壳体2输出端流出的水流冲击的时候将继续进行顺时针旋转,使得大部分水流穿过第二壳体2的下侧流出,流速大于第二壳体2上侧流速,使得橡胶盘33的顶部受到挤压,将橡胶盘33很好地堵在第二壳体2的输出端,防止水流逆流。
38.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