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配电网接地故障智能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12-10 17:41:2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网接地故障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电网接地故障智能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配电网是指从输电网或地区发电厂接受电能,通过配电设施就地分配或按电压逐级分配给各类用户的电力网,是由架空线路、电缆、杆塔、配电变压器、隔离开关、无功补偿器及一些附属设施等组成的,在电力网中起重要分配电能作用的网络,配电网具有电压等级多,网络结构复杂,设备类型多样,作业点多面广。
3.在配电网作业过程中,需要使用线路故障检测仪装置进行检测,探测输电线路短路时故障发生地点,由微型计算机及测量系统构成,根据短路时测量的电压和电流计算得线路阻抗和距离,也有的以输电线为通道发射高频脉冲,根据测量所得的回波时间计算距离进行作业。
4.但是现有的配电网工作过程中经常需要携带线路故障检测仪进行高空作业,现有的线路故障检测仪不方便高空携带作业,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配电网接地故障智能处理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配电网接地故障智能处理装置,解决了现有的线路故障检测仪不方便高空携带作业的问题。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配电网接地故障智能处理装置,包括:支架;
7.腰部连接板,所述腰部连接板连接于所述支架的内壁前侧位置处,所述支架的上表面均连接有侧板,所述侧板内壁设置有接地故障智能处理盒,所述接地故障智能处理盒的底面中间位置处连接有半圆齿板;
8.齿轮头,所述齿轮头设置于所述接地故障智能处理盒的下侧位置处,所述齿轮头能够在右侧与两端的第二伺服电机、第一伺服电机的驱动作用下贴合所述半圆齿板进行转动驱动来实时调节所述接地故障智能处理盒的倾斜角度。
9.优选的,所述侧板的侧面上侧均设置有圆盘口,所述侧板的侧面下侧均设置有升降槽口,所述接地故障智能处理盒的左右两侧表面均连接有支杆,所述支杆与所述圆盘口对应。
10.优选的,所述侧板的内壁通过所述升降槽口滑动安装有移动支板,所述移动支板的表面两侧均设置有螺母套口,所述移动支板的上表面中间位置处连接有u型架,所述u型架的内壁活动安装有齿轮头,所述u型架的外侧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齿轮头进行连接。
11.优选的,所述侧板的外侧表面连接有辅助架,所述辅助架的上表面均对应安装有
第一伺服电机,所述辅助架的底面均通过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螺纹转杆,所述螺纹转杆与所述移动支板的所述螺母套口对应,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用于控制所述移动支板升降。
12.优选的,所述支架的上侧均连接有弹簧扣收纳套,所述弹簧扣收纳套为现有的带有弹簧扣的空腔套结构,所述弹簧扣收纳套的内部上侧均对应安装有抽拉板,所述抽拉板的侧面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多处定位孔,所述弹簧扣收纳套与所述抽拉板能够抽拉改变长度。
13.优选的,所述抽拉板的内壁侧面上部均连接有肩部挂板,所述肩部挂板的内壁均设置有橡胶防护套。
14.优选的,所述接地故障智能处理盒的上表面连接有接线口,所述接地故障智能处理盒的上表面安装有控制按钮,所述控制按钮的上侧设置有显示屏。
15.所述接地故障智能处理盒为现有的故障智能处理装置,通过表面设置的所述控制按钮、所述显示屏进行操作。
16.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配电网接地故障智能处理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配电网接地故障智能处理装置,通过支架上侧的肩部挂板可以穿戴于身上,解放双手来方便电网故障处理,并且通过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的齿轮头可以带动半圆齿板进行转动,根据需要实时倾斜接地故障智能处理盒的操作面,倾斜转动过程中通过第一伺服电机输出端连接的螺纹转杆带动移动支板贴合半圆齿板进行同步移动,保证齿轮头驱动的贴合性与稳定性。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配电网接地故障智能处理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配电网接地故障智能处理装置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配电网接地故障智能处理装置的接地故障智能处理盒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配电网接地故障智能处理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2.图中标号:1、支架,2、腰部连接板,3、侧板,4、圆盘口,5、升降槽口,6、移动支板,7、螺母套口,8、辅助架,9、第一伺服电机,10、螺纹转杆,11、u型架,12、第二伺服电机,13、齿轮头,14、弹簧扣收纳套,15、抽拉板,16、定位孔,17、肩部挂板,18、接地故障智能处理盒,19、支杆,20、半圆齿板,21、接线口,22、控制按钮,23、显示屏,24、插槽套,25、插板,26、凸扣,27、收纳盒。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4.第一实施例
25.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配电网接地故障智能处理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配电网接地故障智能处理装置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配电网接地故障智能处理装置的接地故障智能处理盒的结构示意图。一种配电网接地故障智能处理装置包括:支架1;
26.腰部连接板2,腰部连接板2连接于支架1的内壁前侧位置处,支架1的上表面均连接有侧板3,侧板3内壁设置有接地故障智能处理盒18,接地故障智能处理盒18的底面中间位置处连接有半圆齿板20;
27.齿轮头13,齿轮头13设置于接地故障智能处理盒18的下侧位置处,齿轮头13能够在右侧与两端的第二伺服电机12、第一伺服电机9的驱动作用下贴合半圆齿板20进行转动驱动来实时调节接地故障智能处理盒18的倾斜角度。
28.侧板3的侧面上侧均设置有圆盘口4,侧板3的侧面下侧均设置有升降槽口5,接地故障智能处理盒18的左右两侧表面均连接有支杆19,支杆19与圆盘口4对应。
29.侧板3的内壁通过升降槽口5滑动安装有移动支板6,移动支板6的表面两侧均设置有螺母套口7,移动支板6的上表面中间位置处连接有u型架11,u型架11的内壁活动安装有齿轮头13,u型架11的外侧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12,第二伺服电机12的输出端与齿轮头13进行连接。
30.侧板3的外侧表面连接有辅助架8,辅助架8的上表面均对应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9,辅助架8的底面均通过第一伺服电机9的输出端连接有螺纹转杆10,螺纹转杆10与移动支板6的螺母套口7对应,第一伺服电机9用于控制移动支板6升降。
31.支架1的上侧均连接有弹簧扣收纳套14,弹簧扣收纳套14为现有的带有弹簧扣的空腔套结构,弹簧扣收纳套14的内部上侧均对应安装有抽拉板15,抽拉板15的侧面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多处定位孔16,弹簧扣收纳套14与抽拉板15能够抽拉改变长度。
32.抽拉板15的内壁侧面上部均连接有肩部挂板17,肩部挂板17的内壁均设置有橡胶防护套。
33.接地故障智能处理盒18的上表面连接有接线口21,接地故障智能处理盒18的上表面安装有控制按钮22,控制按钮22的上侧设置有显示屏23。
34.接地故障智能处理盒18为现有的故障智能处理装置,通过表面设置的控制按钮22、显示屏23进行操作。
3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配电网接地故障智能处理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在使用时,根据需要拉动弹簧扣收纳套14内部的抽拉板15,调节肩部挂板17的长度,通过肩部挂板17可以将接地故障智能处理盒18穿戴于身上,通过第二伺服电机12带动齿轮头13进行转动,控制嵌合的半圆齿板20进行移动,在支杆19与侧板3的圆盘口4的活动固定关系下,可以根据需要改变接地故障智能处理盒18的倾斜角度,并且在齿轮头13与半圆齿板20的驱动过程中,可以通过第一伺服电机9输出端连接的螺纹转杆10进行转动,带动移动支板6上下同步移动,保证齿轮头13与半圆齿板20始终贴合。
36.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配电网接地故障智能处理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37.通过支架上侧的肩部挂板可以穿戴于身上,解放双手来方便电网故障处理,并且
通过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的齿轮头可以带动半圆齿板进行转动,根据需要实时倾斜接地故障智能处理盒的操作面,倾斜转动过程中通过第一伺服电机输出端连接的螺纹转杆带动移动支板贴合半圆齿板进行同步移动,保证齿轮头驱动的贴合性与稳定性。
38.第二实施例
39.请参阅图4,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配电网接地故障智能处理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基于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电网接地故障智能处理装置,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提出另一种配电网接地故障智能处理装置。第二实施例仅仅是第一实施例优选的方式,第二实施例的实施对第一实施例的单独实施不会造成影响。
40.具体的,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电网接地故障智能处理装置的不同之处在于,一种配电网接地故障智能处理装置,所述弹簧扣收纳套14的侧面连接有插槽套24。
41.所述插槽套24的内部插入安装有插板25,所述插板25的底部两侧均连接有与所述插槽套24对应的凸扣26,所述插板25的外侧连接有收纳盒27。
42.工作原理:在高空工作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在插槽套24的内部插入安装收纳盒27,方便携带工作物品,进一步提高配电网接地故障工作过程中智的安全性。
43.有益效果:进一步提高配电网接地故障工作过程中智的安全性。
4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