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内科临床诊治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12-10 12:47:2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内科临床诊治装置,包括中药壶(1),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壶(1)的顶部中央位置处开设有壶腔(2),所述壶腔(2)的内部设置有置药套(3),所述置药套(3)的底部设置有底盘(4),所述底盘(4)的底部对称设置有四个支撑脚(5),所述置药套(3)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第一过滤孔(6),所述底盘(4)的顶部中央位置处靠近置药套(3)的内侧位置处设置有内管套(7),所述内管套(7)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第二过滤孔(8),所述底盘(4)的底部开设有第三过滤孔(9),所述置药套(3)的内侧和内管套(7)的外侧之间形成置药腔(10),所述置药腔(10)的内部设置有中药压环(11),所述中药压环(11)的顶部对称设置有压杆(12),所述中药壶(1)的上方位置处设置有壶盖(13),所述壶盖(13)的顶部靠近压杆(12)的外侧位置处开设有限位孔(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内科临床诊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壶盖(13)的顶部中央位置处设置有壶盖头(15),且壶盖(13)的顶部靠近限位孔(14)的一侧位置处开设有气孔(1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内科临床诊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壶(1)的底部设置有导热盘(17),且中药壶(1)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出液嘴(18),所述中药壶(1)的一侧外壁上靠近出液嘴(18)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把手(19),所述把手(19)的一侧外壁上套设有隔热套(2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内科临床诊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置药套(3)和内管套(7)均为管状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内科临床诊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4)的底部靠近内管套(7)的正下方位置处开设有通孔。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内科临床诊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置药腔(10)和中药压环(11)之间相匹配契合。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内科临床诊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压环(11)的底部中央位置处开设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的外圈直径大于内管套(7)的外圈直径。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内科临床诊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孔(14)共设置有四个,且四个限位孔(14)对称设置在置药套(3)的顶部,所述压杆(12)贯穿通过限位孔(14)。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内科临床诊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嘴(18)和中药壶(1)外侧之间形成倾角,所述倾角为60度。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内科临床诊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套(20)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颗粒状的凸起。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内科临床诊治装置,包括中药壶,所述中药壶的顶部中央位置处开设有壶腔,所述壶腔的内部设置有置药套,所述置药套的底部设置有底盘,所述底盘的底部对称设置有四个支撑脚,所述置药套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第一过滤孔,所述底盘的顶部中央位置处靠近置药套的内侧位置处设置有内管套,所述内管套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第二过滤孔。该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内科临床诊治装置,通过中药压环和置药腔的相互配合,可以在中药压环的下压作用下将熬制中的中药材挤压,便于中药材中的药液被挤出并与水混合,挤压力也可以充分的压榨中药材,保证中药材的药效充分被利用,进而提高后续的治疗效果。进而提高后续的治疗效果。进而提高后续的治疗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刘亚洋 李鹤 李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2.10.10
技术公布日:2022/12/9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