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新型载超负荷电线电缆的制作方法

2022-12-10 12:38:2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线电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载超负荷电线电缆。


背景技术:

2.电线电缆用以传输电(磁)能,信息和实现电磁能转换的线材产品,广义的电线电缆亦简称为电缆,狭义的电缆是指绝缘电缆,它可定义为:由下列部分组成的集合体;一根或多根绝缘线芯,以及它们各自可能具有的包覆层,总保护层及外护层,电缆亦可有附加的没有绝缘的导。
3.现有的载超负荷电线电缆存在的缺陷是:载超负荷电线电缆在实际安装环境下抗压能力差,同时也容易受到不同的环境影响下易损易腐蚀,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坏及断裂的情况发生。
4.因此需要研发一种新型载超负荷电线电缆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载超负荷电线电缆,通过设有加强筋,将外护皮管、内护皮管和电缆芯组合而成电线电缆,并将加强筋设置在外护皮管与内护皮管之间,使加强筋增强电线电缆的抗压能力,避免载超负荷电线电缆容易受到压力的影响,从而达到保护电缆芯不易损坏,通过设有保护膜机构,将保护膜机构设置为多层保护膜层效果,达到对载超负荷电线电缆进行保护,避免载超负荷电线电缆日常受到磨损或其他因素的影响,而造成损坏的情况,有效的提高了载超负荷电线电缆的耐久性及坚韧性,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载超负荷电线电缆易损易腐蚀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载超负荷电线电缆,包括电线电缆,所述电线电缆包括外护皮管,所述外护皮管的内部安装有内护皮管,所述内护皮管的内部均安装有四组电缆皮管,所述外护皮管的外壁上安装有保护膜机构。
7.优选的,所述外护皮管与内护皮管的相对一侧之间分别设置有铜丝编织网和加强筋,所述铜丝编织网位于外护皮管的内壁,所述加强筋位于内护皮管的外壁。
8.优选的,所述电缆皮管的内部安装有绝缘皮管,所述绝缘皮管与电缆皮管的相对一侧之间分别设置有石墨导热片和抗拉丝。
9.优选的,所述石墨导热片位于电缆皮管的内壁,所述抗拉丝位于绝缘皮管的外壁,所述抗拉丝的内部安装有电缆芯。
10.优选的,所述保护膜机构包括碳纤维复合薄膜层,所述碳纤维复合薄膜层的底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聚丙烯薄膜层、聚硅氧烷树脂薄膜层、聚氨酯防水薄膜层和纳米氧化锌薄膜层。
11.优选的,所述碳纤维复合薄膜层、聚丙烯薄膜层、聚硅氧烷树脂薄膜层、聚氨酯防水薄膜层和纳米氧化锌薄膜层的厚度设为4mm-6mm。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通过设有加强筋,将外护皮管、内护皮管和电缆芯组合而成电线电缆,并将加强筋设置在外护皮管与内护皮管之间,使加强筋增强电线电缆的抗压能力,避免载超负荷电线电缆容易受到压力的影响,从而达到保护电缆芯不易损坏;
14.通过设有保护膜机构,将保护膜机构设置为多层保护膜层效果,达到对载超负荷电线电缆进行保护,避免载超负荷电线电缆日常受到磨损或其他因素的影响,而造成损坏的情况,有效的提高了载超负荷电线电缆的耐久性及坚韧性。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整体结构立体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整体结构截面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缆皮管局部结构放大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保护膜机构局部结构放大图。
19.图中:1、电线电缆;2、外护皮管;201、内护皮管;202、铜丝编织网;203、加强筋;3、电缆皮管;301、绝缘皮管;302、石墨导热片;303、抗拉丝;304、电缆芯;4、保护膜机构;401、碳纤维复合薄膜层;402、聚丙烯薄膜层;403、聚硅氧烷树脂薄膜层;404、聚氨酯防水薄膜层;405、纳米氧化锌薄膜层。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载超负荷电线电缆,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有效的对载超负荷电线电缆提高耐久性及坚韧性,增加了加强筋203和保护膜机构4,请参阅图1-4,包括电线电缆1,电线电缆1包括外护皮管2,外护皮管2的内部安装有内护皮管201,外护皮管2与内护皮管201的相对一侧之间分别设置有铜丝编织网202和加强筋203,铜丝编织网202位于外护皮管2的内壁,利用铜丝编织网202作用主要是能够抵抗外界的一些电磁干扰,在使用的过程中有效的防止外界电磁对通电传输产生的电磁干扰问题,减少电线电缆1容易受到电磁干扰影响,加强筋203位于内护皮管201的外壁,利用加强筋203增加外护皮管2与内护皮管201之间的强度,可提高载超负荷电线电缆使用的抗压度,使载超负荷电线电缆在恶劣的环境下使用时可保护电缆内部件完好不受损,增强了载超负荷电线电缆的强度及硬度,内护皮管201的内部均安装有四组电缆皮管3,电缆皮管3的内部安装有绝缘皮管301,绝缘皮管301与电缆皮管3的相对一侧之间分别设置有石墨导热片302和抗拉丝303,石墨导热片302位于电缆皮管3的内壁,利用石墨导热片302具有独特的晶粒取向,使石墨导热片302可沿两个方向均匀导热,且石墨导热片302的片层状结构可很好地适应任何表面,从而达到载超负荷电线电缆具有导热效果,抗拉丝303位于绝缘皮管301的外壁,抗拉丝303的内部安装有电缆芯304,利用抗拉丝303具有较强的韧性,增强电缆皮管3与绝缘皮管301之间的韧性,避免受到扭折而导致断裂的情况发生,有效的保护了绝缘皮管301内的电缆芯304不易损坏,外护皮管2的外壁上安装有保护膜机构4,保护膜机构4包括碳纤维复合
薄膜层401,碳纤维复合薄膜层401的底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聚丙烯薄膜层402、聚硅氧烷树脂薄膜层403、聚氨酯防水薄膜层404和纳米氧化锌薄膜层405,碳纤维复合薄膜层401、聚丙烯薄膜层402、聚硅氧烷树脂薄膜层403、聚氨酯防水薄膜层404和纳米氧化锌薄膜层405的厚度设为4mm-6mm,采用区间为5mm,利用碳纤维复合薄膜层401具有耐高温、耐磨擦及耐腐蚀等作用,防止电线电缆1容易受到高温、磨擦及腐蚀等影响而损坏的情况发生,利用聚丙烯薄膜层402具有耐撕裂性作用,增强了电线电缆1耐撕裂性,减少易断情况,利用聚硅氧烷树脂薄膜层403具有良好的高硬度的作用,可对电线电缆1进行增强硬度,利用聚氨酯防水薄膜层404具有强度高、延伸率大、耐水性能好等特点,可对电线电缆1进行防水处理,减少电线电缆1容易渗透水汽造成内部电缆芯304腐蚀损坏的情况,利用纳米氧化锌薄膜层405具有抗菌抑菌、祛味防霉和防氧化的作用,可对电线电缆1进行抗菌抑菌和防氧化处理,防止水渍对电线电缆1造成腐蚀氧化影响,从而达到对载超负荷电线电缆进行保护处理。
22.工作原理: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电线电缆1由外护皮管2和内护皮管201组合,并将外护皮管2与内护皮管201之间设置铜丝编织网202和加强筋203,利用铜丝编织网202作用主要是能够抵抗外界的一些电磁干扰,在使用的过程中有效的防止外界电磁对通电传输产生的电磁干扰问题,减少电线电缆1容易受到电磁干扰影响,利用加强筋203增加外护皮管2与内护皮管201之间的强度,可提高载超负荷电线电缆使用的抗压度,使载超负荷电线电缆在恶劣的环境下使用时可保护电缆内部件完好不受损,增强了载超负荷电线电缆的强度及硬度,通过将四组电缆皮管3均匀分布安装在内护皮管201内,并将电缆皮管3与绝缘皮管301之间设置石墨导热片302和抗拉丝303,利用石墨导热片302具有独特的晶粒取向,使石墨导热片302可沿两个方向均匀导热,且石墨导热片302的片层状结构可很好地适应任何表面,从而达到载超负荷电线电缆具有导热效果,利用抗拉丝303具有较强的韧性,增强电缆皮管3与绝缘皮管301之间的韧性,避免受到扭折而导致断裂的情况发生,有效的保护了绝缘皮管301内的电缆芯304不易损坏,通过将保护膜机构4设置多层保护膜层,并依附在外护皮管2的外壁表面上,利用碳纤维复合薄膜层401具有耐高温、耐磨擦及耐腐蚀等作用,防止电线电缆1容易受到高温、磨擦及腐蚀等影响而损坏的情况发生,利用聚丙烯薄膜层402具有耐撕裂性作用,增强了电线电缆1耐撕裂性,减少易断情况,利用聚硅氧烷树脂薄膜层403具有良好的高硬度的作用,可对电线电缆1进行增强硬度,利用聚氨酯防水薄膜层404具有强度高、延伸率大、耐水性能好等特点,可对电线电缆1进行防水处理,减少电线电缆1容易渗透水汽造成内部电缆芯304腐蚀损坏的情况,利用纳米氧化锌薄膜层405具有抗菌抑菌、祛味防霉和防氧化的作用,可对电线电缆1进行抗菌抑菌和防氧化处理,防止水渍对电线电缆1造成腐蚀氧化影响,从而达到对载超负荷电线电缆进行保护,避免载超负荷电线电缆日常受到磨损或其他因素的影响,而造成损坏的情况,有效的提高了载超负荷电线电缆的耐久性及坚韧性。
23.虽然在上文中已经参考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然而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本实用新型所披露的实施例中的各项特征均可通过任意方式相互结合起来使用,在本说明书中未对这些组合的情况进行穷举性的描述仅仅是出于省略篇幅和节约资源的考虑。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