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四轮独立移动机器人底盘的制作方法

2022-12-10 11:29:2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机器人底盘机械设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四轮独立移动机器人底盘。


背景技术:

2.目前,移动机器人由于可以移动的实现较多的功能,因此应用已较为广泛,移动机器人通过底盘的设计来实现移动,而现有的机器人的底盘通常采用履带式、四轮后驱动、伺服电机直连驱动以及麦克纳姆轮式等方式来实现移动机器人。
3.目前,移动机器人普遍存在运动笨拙、不灵活问题,当检测区域狭小时,移动机器人不能快速地转弯和移动,导致移动机器人对检测区域检测存在死角的问题,严重影响巡检任务的正常进行,现有的机器人底盘缺点是机器人的移动底盘转弯半径大,狭小区域无法移动。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四轮独立移动机器人底盘,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现有的机器人底盘缺点是机器人的移动底盘转弯半径大,狭小区域无法移动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四轮独立移动机器人底盘,包括底盘框架主体,所述底盘框架主体的左侧内表面设置有左转向组件,所述底盘框架主体的右侧内表面设置有右转向组件,所述底盘框架主体的底部内表面固定安装有左驱动组件和右驱动组件,所述底盘框架主体的左侧内表面设置有左转向动力组件,所述底盘框架主体的右侧内表面设置有右转向动力组件,所述底盘框架主体的左侧外表面活动连接有两个左转向连接件,所述底盘框架主体的右侧外表面活动连接有两个右转向连接件,所述左转向组件内设置有定位组件,所述左转向组件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左转向滑动板,所述右转向组件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右转向滑动板。
6.优选的,所述底盘框架主体的两侧设置有驱动轮,四个所述驱动轮呈对称阵列在底盘框架主体的外表面,底盘框架主体与驱动轮相连接来达到稳定移动底盘框架主体的效果。
7.优选的,所述底盘框架主体外表面设置有四个独立减震组件,所述四个独立减震组件的外表面分别与四个驱动轮的外表面活动连接,四个所述独立减震组件的外表面呈对称阵列在底盘框架主体的外表面,通过独立减震组件的设置来达到对驱动轮施加减震作用,具有良好的。
8.优选的,所述右转向动力组件的外表面与右转向滑动板内表面活动连接,所述左转向动力组件的外表面与左转向滑动板的内表面活动连接,通过右转向动力组件与右转向滑动板相连接来达到带动右转向滑动板移动的效果,左转向动力组件与左转向滑动板相连接来达到稳定移动的效果。
9.优选的,两个所述左转向连接件的外表面与左侧两个驱动轮的外表面活动连接,两个所述右转向连接件的外表面与右侧两个驱动轮的外表面活动连接,通过左转向连接件与驱动轮相连接来达到联动的效果,可以改变左侧驱动的方向,右侧同理也可以通过控制右转向连接件来达到控制驱动轮转动方向的效果。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1、该四轮独立移动机器人底盘,通过左转向动力组件驱动左转向滑动板向左侧的平移运动,带动左转向连接杆左侧的驱动轮发生转向,右转向动力组件驱动左转向滑动板向右侧的平移运动,带动右转向连接杆推动驱动轮发生转向,左转向组件控制底盘左侧驱动轮的转向,右转向组件控制底盘右侧驱动轮的转向,使得转向系统互为独立,且可以同步进行转向,达到原地掉头的效果,使得该装置在实际的使用中可以适应较为狭小的地方进行掉头,或者半径较小的位置进行转弯,使得转弯半径大大减小,解决了现有的机器人底盘缺点是机器人的移动底盘转弯半径大,狭小区域无法移动的问题。
12.2、该四轮独立移动机器人底盘,通过驱动轮固定在独立减震组件上,每个与驱动轮连接的独立减震组件为相互独立的独立减震单元,使得该底盘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底盘俯视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底盘正视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底盘立体示意图。
16.图中:1、底盘框架主体;2、左转向组件;3、右转向组件;4、左驱动组件;5、右驱动组件;6、左转向动力组件;7、右转向动力组件;8、左转向连接件;9、右转向连接件;10、定位组件;11、左转向滑动板;12、右转向滑动板;13、独立减震组件;14、驱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8.请参阅图1-3:
19.实施例1:左转向动力组件6驱动左转向滑动板11向左侧的平移运动,带动左转向连接杆8左侧的驱动轮14发生转向,右转向动力组件7驱动左转向滑动板12向右侧的平移运动,带动右转向连接杆9推动驱动轮14发生转向,左转向组件2控制底盘左侧驱动轮14的转向,右转向组件3控制底盘右侧驱动轮14的转向,使得转向系统互为独立,且可以同步进行转向,达到原地掉头的效果,使得该装置在实际的使用中可以适应较为狭小的地方进行掉头,或者半径较小的位置进行转弯,使得转弯半径大大减小,解决了现有的机器人底盘缺点是机器人的移动底盘转弯半径大,狭小区域无法移动的问题。
20.实施例2:底盘框架主体1外表面设置有四个独立减震组件13,四个独立减震组件13的外表面分别与四个驱动轮14的外表面活动连接,四个独立减震组件13的外表面呈对称阵列在底盘框架主体1的外表面,驱动轮14固定在独立减震组件14上,每个与驱动轮14连接
的独立减震组件13为相互独立的独立减震单元,使得该底盘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
21.工作原理:该四轮独立移动机器人底盘在实际的使用中,左转向动力组件6用于驱动左转向滑动板11向底盘框架主体1的左侧的往复平移运动,左转向滑动板11带动左转向连接杆8推动底盘框架主体1的左侧的驱动轮14发生转向,右转向动力组件7用于驱动左转向滑动板12向底盘框架主体1的右侧的往复平移运动,右转向滑动板12带动右转向连接杆9推动底盘框架主体1的右侧的驱动轮14发生转向,左转向组件2用于控制移动机器人底盘系统的左侧驱动轮14的转向,右转向组件3用于控制移动机器人底盘系统右侧驱动轮14的转向,使得转向系统互为独立,且可以同步进行转向,达到原地掉头的效果,使得该装置在实际的使用中可以适应较为狭小的地方进行掉头,或者半径较小的位置进行转弯,使得转弯半径大大减小,当每个驱动轮14的行进方向与同一个圆相切,此时为直线行驶状态,解决了现有的机器人底盘缺点是机器人的移动底盘转弯半径大,狭小区域无法移动的问题。
22.驱动轮14固定在底盘框架主体1的两侧,驱动轮14固定在独立减震组件14上,左右两侧各有两个驱动轮14,位于底盘框架主体1左侧的独立减震组件13为左侧减震部分,位于底盘框架主体1右侧的独立减震组件13为右侧减震部分,每个与驱动轮14连接的独立减震组件13为相互独立的独立减震单元,使得该底盘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
23.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