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塑胶轮子二次成型上料辅助治具的制作方法

2022-12-10 10:34:1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模具二次成型上料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塑胶轮子二次成型上料辅助治具。


背景技术:

2.电脑支架轮子一般为双层结构,轮子的内部结构与支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可靠性需求高,一般选用强度较高的材料成型,而外部结构与地面直接接触,耐磨性需求较高,则选用硬度较高的材料成型。双层结构的电脑支架轮子一般通过二次成型的工艺进行制造,首先在第一套模具中成型内部结构构件,随后将内部结构配件放置于第二套模具中成型外部结构构件。现有是通过操作人员进行手动上料,将内部结构构件逐个取出并塞入至第二套模具的上模仁中,工作效率低,并且上模仁较难目视对准,构件较难以正确的位置放入到模仁中。因此,需要研发一种上料辅助治具,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塑胶轮子二次成型上料辅助治具。
4.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塑胶轮子二次成型上料辅助治具,包括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上设有若干向上凸起的承载柱,下侧通过导柱连接有相对滑动的滑动板;所述承载柱的上端设有用于承载第一次成型配件的放置部;所述滑动板上设有若干与所述承载柱位置一一对应的顶针,该所述滑动板与所述承载板之间设有弹簧;所述顶针向上贯穿所述承载柱,在所述弹簧处于默认状态下,该所述顶针的顶端面与所述承载柱的顶端面相平齐。
6.进一步地,所述承载板上设有若干第一沉头孔,下部连接有第一装配垫板;所述承载柱通过所述第一沉头孔装配于所述承载板上,其下端与所述第一装配垫板相接触。
7.进一步地,所述承载板的左右两侧设有与导柱相契合的第一通孔;每一侧的所述第一通孔之间连通有水平固定槽;每一侧的所述导柱之间连接有水平固定杆;所述水平固定杆与所述水平固定槽相契合。
8.进一步地,所述承载板的上部连接有固定盖板,用于固定连接所述导柱和所述水平固定杆。
9.进一步地,所述滑动板上设有若干第二沉头孔,下部连接有第二装配垫板;所述顶针通过所述第二沉头孔装配于所述滑动板上,其下端与所述第二装配垫板相接触。
10.进一步地,所述放置部为圆形柱体,其外径大于所述承载柱的外径,其内部顶端设有与所述顶针相契合的限位凸台。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承载板;承载板上设有若干向上凸起的承载柱,下侧通过导柱连接有相对滑动的滑动板,滑动板设有若干与承载柱位置一一对应的顶针,该滑动板与承载板之间设有弹簧;顶针向上贯穿承载柱,在弹簧处于默认状态下,该顶针的顶端面与承
载柱的顶端面相平齐,在使用时,将第一套模具中成型的内部结构构件放置于承载柱的放置部中,随后将本治具放置于第二套模具中的模板之间,最后握住承载板,并将滑动板向上挤压,此时弹簧压缩,滑动板在向上移动的同时带动顶针从承载柱中伸出,顶针将内部结构构件以统一整齐角度塞入至第二套模具的上模仁中,完成上料,对比于以往人工将第一成型构件逐个塞入的方式,本治具具有上料效率高,上料位置准确的优点;
13.并且,承载板的左右两侧设有与导柱相契合的第一通孔;每一侧的第一通孔之间连通有水平固定槽;每一侧的导柱之间连接有水平固定杆;水平固定杆与水平固定槽相契合;承载板的上部连接有固定盖板,用于固定连接导柱和水平固定杆;通过水平固定杆和水平固定槽的固定方式,能够保证承载板与滑动板始终保持平行,保证各顶针的同时升降,提高将内部结构构件塞入至第二套模具的上模仁时的准确度,最后使用固定盖板实现导柱和水平固定杆的固定,对比于以往对每个导柱进行螺帽锁定的方式,提高了装配效率和装配精度。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承载板的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导柱的结构示意图。
19.10、承载板;11、第一沉头孔;12、第一通孔;13、水平固定槽;14、固定盖板;20、承载柱;21、放置部;22、限位凸台;30、导柱;31、水平固定杆;40、滑动板;41、第二沉头孔;50、第一装配垫板;60、顶针;70、弹簧;80、第二装配垫板。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21.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22.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23.如图1-图5所示,
24.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上料辅助治具,其包括有承载板10;所述承载板10上设有若干向上凸起的承载柱20,下侧通过导柱30连接有相对滑动的滑动板40;所述承载板10上设有若干第一沉头孔11,下部连接有第一装配垫板50;所述承载柱20通过所述第一沉头孔11装配于所述承载板10上,其下端与所述第一装配垫板50相接触,上端设有用于承载第一次成
型配件的放置部21;所述放置部21为圆形柱体,其外径大于所述承载柱20的外径,其内部顶端设有与所述顶针60相契合的限位凸台22;通过沉头孔的装配方式和装配垫板的锁定方式,提高了承载柱20的装配效率和装配精确度;通过设有限位凸台22,能够防止顶针60向下跑位;
25.所述承载板10的左右两侧设有与导柱30相契合的第一通孔12;每一侧的所述第一通孔12之间连通有水平固定槽13;每一侧的所述导柱30之间连接有水平固定杆31;所述水平固定杆31与所述水平固定槽13相契合;所述承载板10的上部连接有固定盖板14,用于固定连接所述导柱30和所述水平固定杆31;通过水平固定杆31和水平固定槽13的固定方式,能够保证承载板10与滑动板40始终保持平行,保证各顶针60的同时升降,提高将内部结构构件塞入至第二套模具的上模仁时的准确度,最后使用固定盖板14实现导柱30和水平固定杆31的固定,对比于以往对每个导柱30进行螺帽锁定的方式,提高了装配效率和装配精度;
26.所述滑动板40设有若干与所述承载柱20位置一一对应的顶针60,该所述滑动板40与所述承载板10之间设有弹簧70;所述滑动板40上设有若干第二沉头孔41,下部连接有第二装配垫板80;所述顶针60通过所述第二沉头孔41装配于所述滑动板40上,其下端与所述第二装配垫板80相接触;通过沉头孔的装配方式和装配垫板的锁定方式,提高了顶针60的装配效率和装配精确度;
27.所述顶针60向上贯穿所述承载柱20,在所述弹簧70处于默认状态下,该所述顶针60的顶端面与所述承载柱20的顶端面相平齐。
28.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将第一套模具中成型的内部结构构件放置于承载柱20的放置部21中,随后将本治具放置于第二套模具中的模板之间,最后握住承载板10,并将滑动板40向上挤压,此时弹簧70压缩,滑动板40在向上移动的同时带动顶针60从承载柱20中伸出,顶针60将内部结构构件以统一整齐角度塞入至第二套模具的上模仁中,完成上料,在手部取消施力后,弹簧70回弹,并带动滑动板40向下移动复位,顶针60在滑动板40的带动下缩回至承载柱20内,并等待下次上料。
29.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30.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