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电连接装置及电动汽车的制作方法

2022-12-09 23:41:0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换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连接装置及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2.目前,电动汽车能量获取主要有充电和换电两种方式。由于换电方式能够实现了电能迅速补给,减少客户的等待时间,提高了换电站的利用率。另外,可在夜间对电池的进行集中充电,实现了电力负荷的“调峰储能”。同时,提高了电力设备的综合利用效率,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3.在换电式电动汽车中,快换电池包和电动汽车上分别设置有配合实现电连接的车端电连接器和电池端电连接器,现有的车端电连接器和电池端电连接器采用在快换电池包的端部进行电连接,现有技术中电池端电连接器和车端电连接器之间通过高压极柱进行电能传输,由于高压极柱的尺寸有限,导致电流承载能力较低,不能满足电动汽车高功率的使用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车端电连接器与电池端电连接器之间电流承载能力低的缺陷,提供一种电连接装置及电动汽车。
5.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电连接装置,包括设于电动汽车上的车端电连接器与设于电池包上的电池端电连接器,所述车端电连接器包括第一高压组件,所述电池端电连接器包括第二高压组件,所述第一高压组件与所述第二高压组件相连接以实现所述电动汽车与所述电池包的高压电连接;
6.其中,所述第一高压组件包括第一高压极柱,所述第一高压极柱具有第一端面,所述第一端面朝向与电池端电连接器配合的一侧,所述第一高压极柱具有至少两个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开设在所述第一端面上,所述安装槽内均嵌设有导电弹性件,所述导电弹性件突出于所述第一端面。
7.在本方案中,第一高压极柱的第一端面上开设多个安装槽,并在多个安装槽中放置的多个导电弹性件,第一高压组件与第二高压组件通过安装槽中的导电弹性元件进行电连接,导电弹性件在受压时能被压缩,避免两个高压组件对接时发生刚性碰撞,提高电动汽车与电池包之间电连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同时设置多个导电弹性件有效增大了第一高压组件与第二高压组件之间的导电面积,减小了第一高压组件与第二高压组件之间的接触电阻,提高了车端电连接器与电池端电连接器之间的高压电流承载能力,以满足电动汽车高功率的使用需要。
8.较佳地,所述安装槽呈环形,至少两个所述安装槽同心设置。
9.在本方案中,便于在有限的第一高压极柱的端面上对多个导电弹性件进行布置,空间更紧凑。
10.较佳地,相邻所述安装槽之间具有预设间隔。
11.在本方案中,导电弹性元件在安装槽中被预设间隔隔开,避免多个导电弹性元件之间距离过近而导致短路或电流击穿等意外情况,提高电连接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12.较佳地,所述导电弹性件为导电簧。
13.在本方案中,导电簧的弹性形变能力与电传输能力较好,且结构简单,便于加工,成本低。
14.较佳地,所述车端电连接器包括第一安装座,所述电池端电连接器包括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与所述第二安装座相对设置;其中,所述第一高压组件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座上,所述第二高压组件穿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座上。
15.在本方案中,将第一高压组件和第二高压组件分别穿设于相对设置的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上,使得第一高压组件与第二高压组件配合连接后结构更紧凑。
16.较佳地,所述第二安装座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开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二高压组件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高压组件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并与所述壳体卡合连接。
17.在本方案中,第二高压组件设置在壳体的第一安装孔上并与壳体卡接,壳体可以对第二高压组件更好的限位,同时便于第二高压组件的安装。
18.较佳地,所述电池端电连接器还包括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设置在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二高压组件之间。
19.在本方案中,第一密封件对壳体与第二高压组件之间进行密封,防止水或者灰尘等进入至第二高压组件影响高压电连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0.较佳地,所述第二高压组件的外壁面上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沿靠近所述第二高压组件的轴心方向向内凹进;所述壳体在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内壁面上开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沿远离所述第二高压组件的轴心方向向内凹进;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第二卡槽相对设置;
21.所述第二安装座还包括第一卡扣,所述第一卡扣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卡槽的直径且小于所述第二卡槽的直径,所述第一卡扣设置在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第二卡槽之间,所述第二高压组件通过所述第一卡扣与所述壳体卡合连接。
22.在本方案中,通过第一卡扣与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的卡和连接实现对第二高压组件的固定,卡扣和卡槽配合占据空间小,结构紧凑。
23.较佳地,所述第一卡扣呈环形且具有缺口,所述第一卡扣在所述第二高压组件的周向方向上可以发生弹性形变。
24.在本方案中,在安装和拆卸第一卡扣时,利用卡扣具有缺口且周向方向上可以发生弹性形变的特点,便于将第一卡扣嵌入或者从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之间取出,进而方便第二高压组件的安装和拆卸。
25.较佳地,所述壳体在所述第一安装孔处并沿所述第一安装孔的轴向方向开设有第一调节孔,所述第一调节孔与所述第二卡槽相贯通,所述第一调节孔用于供工具伸入以调节所述第一卡扣的形变程度。
26.在本方案中,通过工具伸入第一调节孔,对第一卡扣施加作用力使其发生形变,即可将第二高压组件进行安装或拆卸,从而便于更换第二高压组件,操作简单,提高电连接器的可维护性。
27.较佳地,所述第二高压组件的外壁面上还开设有第三卡槽,所述第三卡槽沿靠近
所述第二高压组件的轴心方向向内凹进;
28.所述第一密封件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三卡槽的直径且小于所述第一安装孔的直径,所述第一密封件设置在所述第三卡槽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内壁之间。
29.在本方案中,第一密封件卡设在第三卡槽内,可以有效地隔绝壳体与第二高压组件之间在第三卡槽处的空间,密封效果好。
30.较佳地,所述第二安装座包括壳体与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壳体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二高压组件卡设于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壳体之间。
31.在本方案中,第二高压组件卡设在安装部与壳体之间,安装部占据空间小,结构更紧凑,且螺纹固定强度高,稳定性好。
32.较佳地,所述电池端电连接器还包括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件设置在所述安装部与所述第二高压组件之间。
33.在本方案中,第二密封件对壳体与第二高压组件之间进行密封,防止水或者灰尘等进入至第二高压组件影响高压电连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4.较佳地,所述第二高压组件的外壁面上还开设有第四卡槽,所述第四卡槽沿靠近所述第二高压组件轴心方向向内凹进;
35.所述第二密封件的直径大于所述第四卡槽的直径且小于所述安装部的内壁直径,所述第二密封件设置在所述第四卡槽与所述安装部的内壁之间。
36.在本方案中,第二密封件卡设在第四卡槽内,可以有效地隔绝安装部与第二高压组件之间在第四卡槽处的空间,密封效果好。
37.较佳地,所述电池端电连接器还包括第三密封件,所述第三密封件设置在所述壳体所述安装部之间。
38.在本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三密封件壳体与安装部之间进行密封,进一步提高第二高压组件的密封性。
39.较佳地,所述第二高压组件包括第二高压极柱与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开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二高压极柱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高压极柱穿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并与所述固定座卡合连接。
40.在本方案中,固定座可以对第二高压极柱起到保护和绝缘的作用,卡合连接的方式使第二安装座可以对第二高压组件更好地进行限位。
41.较佳地,所述第二高压极柱的外壁面上开设有第五卡槽,所述第五卡槽沿靠近所述第二高压极柱的轴心方向向内凹进;所述固定座在所述第二安装孔的内壁面上开设有第六卡槽,所述第六卡槽沿远离所述第二高压极柱的轴心方向向内凹进;所述第五卡槽与所述第六卡槽相对设置;
42.所述第二高压组件还包括第二卡扣,所述第二卡扣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五卡槽的直径且小于所述第六卡槽的直径,所述第二卡扣设置在所述第五卡槽与所述第六卡槽之间,所述第二高压极柱通过所述第二卡扣与所述固定座卡合连接。
43.在本方案中,通过第二卡扣与第五卡槽和第六卡槽的卡和连接实现对第二高压极柱与固定座之间的固定,卡扣和卡槽配合占据空间小,结构更紧凑。
44.较佳地,所述第二卡扣呈环形且具有缺口,所述第二卡扣在所述第二高压极柱的周向方向上可以发生弹性形变。
45.在本方案中,在安装和拆卸第二卡扣时,利用卡扣具有缺口且周向方向上可以发生弹性形变的特点,便于将第二卡扣嵌入或者从第五卡槽和第六卡槽之间取出,进而方便第二高压极柱的安装和拆卸。
46.较佳地,所述固定座在所述第二安装孔处并沿所述第二安装孔的轴向方向开设有第二调节孔,所述第二调节孔与所述第六卡槽相贯通,所述第二调节孔用于供工具伸入以调节所述第二卡扣的形变程度。
47.在本方案中,通过工具伸入第二调节孔,对第二卡扣施加作用力使其发生形变,即可将第二高压极柱和固定座之间进行安装或拆卸,从而便于更换第二高压极柱,操作简单,提高电连接器的可维护性。
48.较佳地,所述电池端电连接器还包括第四密封件,所述第四密封件设置在所述第二高压极住与所述固定座之间。
49.在本方案中,第四密封件对第二高压极柱与固定座之间进行密封,防止水或者灰尘等流入至第二高压极柱,影响高压电连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50.较佳地,所述第二高压极柱的外壁面上还开设有第七卡槽,所述第七卡槽沿靠近所述第二高压极柱的轴心方向向内凹进;
51.所述第四密封件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七卡槽的直径且小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直径,所述第四密封件设置在所述第七卡槽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内壁之间。
52.在本方案中,第四密封件卡设在第七卡槽内,可以有效地隔绝固定座与第二高压极柱之间在第七卡槽处的空间,密封效果好。
53.较佳地,所述第二高压极柱的外壁面上具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用于限制所述第二高压极柱相对于所述固定座沿所述第二安装孔的轴线方向的移动,且通过限位部与固定座的配合可提高第二高压极柱与固定座之间的密封性。
54.在本方案中,限位部可以固定第二高压极柱,避免其沿第二安装孔的轴线方向运动,保证与第一高压极柱能够准确配合。
55.较佳地,所述限位部包括凸点、凸环、楔形块或倒刺部中的至少一种。
56.在本方案中,凸点、凸环、楔形块或倒刺部等结构配合限位准确,牢固性和稳定性较好,可以有效避免第二高压极柱沿第二安装孔的轴线方向运动。
57.较佳地,所述车端电连接器还包括第一低压组件,所述第一低压组件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座上,所述电池端电连接器包括第二低压组件,所述第二低压组件穿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座上,所述第一低压组件与所述第二低压组件相连接以实现所述电动汽车与所述电池包的低压电连接。
58.在本方案中,第一低压组件与第二低压组件用于进行电动汽车与电池包之间的低压电连接,以传输电动汽车与电池包之间的控制信号,第一低压组件和第二低压组件设置在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上,可以使得连接器的结构更加紧凑,同时也便于连接器各部件的空间布局。
59.较佳地,所述车端电连接器还包括第一接地组件,所述第一接地组件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座上,所述电池端电连接器包括第二接地组件,所述第二接地组件穿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座上,所述第一接地组件与所述第二接地组件相连接以实现所述电动汽车与所述电池包的接地回路。
60.在本方案中,第一接地组件与第二接地组件用于进行电动汽车与电池包之间的接地连接,以实现所述电动汽车与所述电池包的接地回路,第一接地组件和第二接地组件设置在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上,可以使得连接器的结构更加紧凑,同时也便于连接器各部件的空间布局。
61.较佳地,所述车端电连接器还包括第一定位组件,所述第一定位组件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座上,所述电池端电连接器包括第二定位组件,所述第二定位组件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座上,所述第一定位组件与所述第二定位组件相配合以实现对所述车端电连接器与所述电池端电连接器的连接定位。
62.在本方案中,当车端电连接器与电池端电连接器进行配合时,第一定位组件与第二定位组件对接,使车端电连接器与电池端电连接器正确定位,提高第一接地组件与第二接地组件、第一高压组件与第二高压组件、第一低压组件与第二低压组件之间配合的准确性,从而避免车端电连接器与所述电池端电连接器连接时位置出现偏差。
63.较佳地,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包括定位柱,所述第二定位组件包括套筒部;其中,所述定位柱自所述第一安装座表面依次包括限位段与定位段,所述限位段的直径大于所述定位段的直径,所述定位段用于与所述套筒部相配合,所述限位段用于限制所述车端电连接器与所述电池端电连接器沿所述定位柱轴向方向的相对位移。
64.在本方案中,定位段实现车端电连接器和电池端电连接器的准确定位,限位段可以进行轴向限位,防止车端电连接器和电池端电连接器配合时过度位移导致极柱损坏,从而无需额外设置防过位机构,使连接器结构更佳紧凑。
65.较佳地,所述第一高压组件还包括第一高压插座,所述第一高压插座与所述第一高压极柱电连接;所述车端电连接器还包括电连接插头,所述电连接插头插接在所述第一高压插座上,所述电连接插头包括外壳、插接头和电缆插接口,所述插接头和所述电缆插接口分别设于所述外壳两端,所述插接头用于与电缆连接并插接于所述第一高压插座,所述电缆插接口用于供电缆插接,所述电缆延伸方向与所述插接头的插接方向一致。
66.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通过电连接插头实现第一高压组件与电缆之间电连接,通过使电缆延伸方向与所述插接头的插接方向一致,电缆无需转弯调整方向,便于适应电动汽车板内的线路设置,有效避免了发生电连接松动现象,大大提高了电连接装置的稳定可靠性,延长电连接装置的使用寿命。
67.较佳地,所述电连接插头还包括柔性导电件,所述柔性导电件设于所述外壳内并用于连接所述插接头与所述电缆。
68.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通过柔性导电件实现插接头的插接方向的改变,电连接稳定可靠。
69.较佳地,所述车端电连接器还包括第五密封件,所述第五密封件包覆于所述第一安装座的外壁,所述第二安装座还包括密封部,所述密封部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座的外壁;所述第五密封件与所述密封部相抵接以实现所述车端电连接器与所述电池端电连接器之间的密封连接。
70.在本方案中,在车端电连接器与电池端电连接器配合连接后,第五密封件与密封部相互抵接对车端电连接器与电池端电连接器配合的区域进行密封,防止外部的水或灰尘等通过两者的连接间隙进入,保证内部电连接组件的密封效果,提高电连接的稳定性和安
全性。
71.较佳地,所述第五密封件朝向所述密封部的端面设有抵靠部;所述密封部包括密封部本体、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和所述第二凸起部分别连接于所述密封部本体的两端,所述第一凸起部环绕所述第二凸起部设置,所述第一凸起部、密封部本体和所述第二凸起部之间形成有环形凹槽,所述密封部本体朝向所述第五密封件具有第一抵接面,所述第一凸起部和所述第二凸起部分别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二抵接面和第三抵接面,所述第二抵接面和第三抵接面分别自所述第一抵接面朝向远离所述第一抵接面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抵接面、所述第二抵接面和第三抵接面形成所述环形凹槽的内壁面,所述抵靠部与所述环形凹槽相抵接。
72.在本方案中,环形凹槽能够利用第一、第二、第三抵接面,分别在三个方向上对抵靠部实现多道密封,抵靠部被半包裹在环形凹槽中,使得密封结构的密封效果更好。
73.一种电动汽车,所述电动汽车包含上述的电连接装置的车端电连接器。
74.在本方案中,该电动汽车的车端电连接器在与电池包的电池端电连接器配合时,电连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更好,而且高压电流承载能力更强,可以满足电动汽车高功率的使用。
75.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第一高压极柱的第一端面上开设多个安装槽,并在多个安装槽中放置的多个导电弹性件,第一高压组件与第二高压组件通过安装槽中的导电弹性元件进行电连接,导电弹性件在受压时能被压缩,避免两个高压组件对接时发生刚性碰撞,提高电动汽车与电池包之间电连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同时设置多个导电弹性件有效增大了第一高压组件与第二高压组件之间的导电面积,减小了第一高压组件与第二高压组件之间的接触电阻,提高了车端电连接器与电池端电连接器之间的高压电流承载能力,以满足电动汽车高功率的使用需要。
附图说明
76.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电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77.图2a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车端电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78.图2b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第一高压极柱的结构示意图。
79.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电池端电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80.图4a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电池端电连接器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81.图4b为图4a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
82.图5为图4b中b处的放大图。
83.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第二高压组件与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84.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第一卡扣的结构示意图。
85.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电连接装置的另一视角局部剖视图。
86.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电连接插头的结构示意图。
87.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电连接插头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88.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电连接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89.附图标记说明
90.车端电连接器100
91.第一高压极柱10
92.安装槽101
93.导电弹性件102
94.第一低压组件12
95.第一接地组件13
96.定位柱14
97.限位段141
98.定位段142
99.电连接插头15
100.电缆150
101.外壳151
102.插接头152
103.电缆插接口153
104.插头安装部154
105.电缆安装部155
106.插头腔156
107.电缆腔157
108.柔性导电件158
109.第一高压插座16
110.第五密封件17
111.第一抵靠部171
112.第二抵靠部172
113.第三抵靠部173
114.第一安装座18
115.电池端电连接器200
116.第二高压极柱21
117.固定座22
118.第二安装孔221
119.第一卡槽23
120.第三卡槽24
121.第四卡槽25
122.第五卡槽26
123.第六卡槽27
124.第七卡槽28
125.限位部29
126.第二安装座3
127.壳体30
128.第一安装孔31
129.第二卡槽32
130.第一卡扣41
131.第二卡扣42
132.安装部43
133.螺钉431
134.第一调节孔44
135.第二调节孔45
136.第二低压组件51
137.第二接地组件52
138.套筒部53
139.第一密封件61
140.第二密封件62
141.第三密封件63
142.第四密封件64
143.密封部7
144.第一凸起部71
145.第二凸起部72
146.密封部本体73
具体实施方式
147.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148.实施例1
149.如图1-图10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连接装置,包括设于电动汽车上的车端电连接器100与设于电池包上的电池端电连接器200,车端电连接器100包括第一高压组件,电池端电连接器200包括第二高压组件,第一高压组件与第二高压组件相连接以实现电动汽车与电池包的高压电连接;其中,第一高压组件包括第一高压极柱10,第一高压极柱10具有第一端面,第一端面朝向与电池端电连接器200配合的一侧,第一高压极柱10具有至少两个安装槽101,安装槽101开设在第一端面上,安装槽101内均嵌设有导电弹性件102,导电弹性件102突出于第一端面。
15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高压极柱10的第一端面上开设多个安装槽101,并在多个安装槽101中放置的多个导电弹性件102,第一高压组件与第二高压组件通过安装槽101中的导电弹性元件进行电连接,导电弹性件102在受压时能被压缩,避免两个高压组件对接时发生刚性碰撞,提高电动汽车与电池包之间电连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同时设置多个导电弹性件102有效增大了第一高压组件与第二高压组件之间的导电面积,减小了第一高压组件与第二高压组件之间的接触电阻,提高了车端电连接器100与电池端电连接器200之间的高压电流承载能力,以满足电动汽车高功率的使用需要。
151.具体地,如图2a和图2b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高压极柱10的第一端面上开设了两个安装槽101,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为了更好的提高电能传输效率,也可以开设三个以上的安装槽101;其中,为了便于在有限的第一高压极柱10的端面上对多个导电弹性件102进
行布置,使得空间更紧凑,将安装槽101同心设置,且安装槽101呈环形。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多个安装槽101也可以按照其他方式设置,安装槽101的也可以呈椭圆形、长条形等其他形状。
152.具体地,如图2a和图2b所示,相邻安装槽101之间具有预设间隔,导电弹性件102在安装槽101中被预设间隔隔开,可以避免多个导电弹性元件之间距离过近而导致短路或电流击穿等意外情况,提高电连接的可靠性与稳定性。其中预设间隔的具体尺寸可以根据导电弹性件102渔与第一高压极柱10的尺寸、材料以及通过的电流强度等进行确定。
153.在本实施例中,导电弹性件102为导电簧,导电簧的弹性形变能力与电传输能力较好,且结构简单,便于加工,成本低,可以有效提高车端电连接器100与电池端电连接器200之间的电能传输效率,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导电弹性件102也可以采用导电弹片等其他导电弹性元件。
154.如图2a和图3所示,车端电连接器100还包括第一低压组件12,第一低压组件12穿设于第一安装座18上,电池端电连接器200包括第二低压组件51,第二高压组件穿设于第二安装座3上,第一低压组件12与第二低压组件51相连接以实现电动汽车与电池包的低压电连接。第一低压组件12与第二低压组件51用于进行电动汽车与电池包之间的低压电连接,以传输电动汽车与电池包之间的控制信号,第一低压组件12和第二低压组件51设置在第一安装座18和第二安装座3上,可以使得连接器的结构更加紧凑,同时也便于连接器各部件的空间布局。
155.如图2a和图3所示,车端电连接器100还包括第一接地组件13,第一接地组件13穿设于第一安装座18上,电池端电连接器200包括第二接地组件52,第二接地组件52穿设于第二安装座3上,第一接地组件13与第二接地组件52相连接以实现电动汽车与电池包的接地回路。当车端电连接器100与电池端电连接器200进行配合时,第一接地组件13与第二接地组件52用于进行电动汽车与电池包之间的接地连接,以实现电动汽车与电池包的接地回路,第一接地组件13和第二接地组件52设置在第一安装座18和第二安装座3上,可以使得连接器的结构更加紧凑,同时也便于连接器各部件的空间布局。
156.如图2a和图3所示,车端电连接器100还包括第一定位组件,第一定位组件设于第一安装座18上,电池端电连接器200包括第二定位组件,第二定位组件设于第二安装座3上,第一定位组件与第二定位组件相配合以实现对车端电连接器100与电池端电连接器200的连接定位。当车端电连接器100与电池端电连接器200进行配合时,第一定位组件与第二定位组件对接,使车端电连接器100与电池端电连接器200正确定位,提高第一接地组件13与第二接地组件52、第一高压组件与第二高压组件、第一低压组件12与第二低压组件51之间配合的准确性,从而车端电连接器100与电池端电连接器200连接时位置出现偏差。
157.具体地,如图2a所示,第一定位组件包括定位柱14,第二定位组件包括套筒部53;其中,定位柱14自第一安装座18表面依次包括限位段141与定位段142,限位段141的直径大于定位段142的直径,定位段142用于与套筒部53相配合,限位段141用于限制车端电连接器100与电池端电连接器200沿定位柱14轴向方向的相对位移。在车端电连接器100与电池端电连接器200进行连接时,定位段142插入套筒部53中可以实现车端电连接器100和电池端电连接器200的准确定位,限位段141与套筒部53相抵接可以进行轴向限位,防止车端电连接器100和电池端电连接器200配合时过度位移导致极柱损坏,从而无需额外设置防过位机
构,使连接器结构更佳紧凑。
158.如图1-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车端电连接器100包括第一安装座18,电池端电连接器200包括第二安装座3,第一安装座18与第二安装座3相对设置;其中,第一高压组件穿设于第一安装座18上,第二高压组件穿设于第二安装座3上。将第一高压组件和第二高压组件分别穿设于相对设置的第一安装座18和第二安装座3上,使得第一高压组件与第二高压组件配合连接后结构更紧凑,稳定性更好。
159.如图4a-图5所示,第二安装座3包括壳体30,壳体30开设有用于安装第二高压组件的第一安装孔31;第二高压组件穿设于第一安装孔31,并与壳体30卡合连接。第二高压组件设置在壳体30的第一安装孔31上并与壳体30卡接,壳体30可以对第二高压组件更好的限位,同时便于第二高压组件的安装。
160.如图5所示,电池端电连接器200还包括第一密封件61,第一密封件61设置在壳体30与第二高压组件之间。第一密封件61对第二高压组件进行密封,避免水或者灰尘等进入至第二高压组件影响高压电连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161.具体地,如图5所示,第二高压组件的外壁面上开设有第一卡槽23,第一卡槽23沿靠近第二高压组件的轴心方向向内凹进;壳体30在第一安装孔31的内壁面上开设有第二卡槽32,第一卡槽23沿远离第二高压组件的轴心方向向内凹进;第一卡槽23与第二卡槽32相对设置;第二安装座3还包括第一卡扣41,第一卡扣41的直径大于第一卡槽23的直径且小于第二卡槽32的直径,第一卡扣41设置在第一卡槽23与第二卡槽32之间,第二高压组件通过第一卡扣41与壳体30卡合连接。
162.通过第一卡扣41与第一卡槽23和第二卡槽32的卡和连接实现对第二高压组件的固定,卡扣和卡槽配合占据空间小,使得第二高压组件与壳体30固定结构更紧凑。
163.如图5所示,第二高压组件的外壁面上还开设有第三卡槽24,第三卡槽24沿靠近第二高压组件的轴心方向向内凹进;第一密封件61的直径大于第三卡槽24的直径且小于第一安装孔31的直径,第一密封件61设置在第三卡槽24与第一安装孔31的内壁之间。第一密封件61卡设在第三卡槽24内,可以有效地隔绝壳体30与第二高压组件之间在第三卡槽24处的空间,密封效果好。
164.如图5所示,第二高压组件包括第二高压极柱21与固定座22,固定座22开设有用于安装第二高压极柱21的第二安装孔221;第二高压极柱21穿设于第二安装孔221,并与固定座22卡合连接。固定座22可以对第二高压极柱21起到保护和绝缘的作用,卡合连接的方式使第二安装座3可以对第二高压极柱21更好地进行限位。
165.如图5所示,第二高压极柱21的外壁面上开设有第五卡槽26,第五卡槽26沿靠近第二高压极柱21的轴心方向向内凹进;固定座22在第二安装孔221的内壁面上开设有第六卡槽27,第六卡槽27沿远离第二高压极柱21的轴心方向向内凹进;第五卡槽26与第六卡槽27相对设置;第二高压组件还包括第二卡扣42,第二卡扣42的直径大于第五卡槽26的直径且小于第六卡槽27的直径,第二卡扣42设置在第五卡槽26与第六卡槽27之间,第二高压极柱21通过第二卡扣42与固定座22卡合连接。通过第二卡扣42与第五卡槽26和第六卡槽27的卡和连接实现对第二高压极柱21与固定座22之间的固定,卡扣和卡槽配合占据空间小,结构更紧凑。
166.如图5所示,电池端电连接器200还包括第四密封件64,第四密封件64设置在第二
高压极住与固定座22之间。第四密封件64对第二高压极柱21与固定座22之间进行密封,防止水或者灰尘等流入至第二高压极柱21,影响高压电连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167.具体地,如图5所示,第二高压极柱21的外壁面上还开设有第七卡槽28,第七卡槽28沿靠近第二高压极柱21的轴心方向向内凹进;第四密封件64的直径大于第七卡槽28的直径且小于第二安装孔221的直径,第四密封件64设置在第七卡槽28与第二安装孔221的内壁之间。第四密封件64卡设在第七卡槽28内,可以有效地隔绝固定座22与第二高压极柱21之间在第七卡槽28处的空间,密封效果好。
168.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壳体30在第一安装孔31处并沿第一安装孔31的轴向方向开设有第一调节孔44,第一调节孔44与第二卡槽32相贯通,第一调节孔44用于供工具伸入以调节第一卡扣41的形变程度。通过工具伸入第一调节孔44,对第一卡扣41施加作用力使其发生形变,即可将第二高压组件进行安装和拆卸,操作简单,从而便于更换第二高压组件,提高电连接器的可维护性。
169.如图6所示,固定座22在第二安装孔221处并沿第二安装孔221的轴向方向开设有第二调节孔45,第二调节孔45与第六卡槽27相贯通,第二调节孔45用于供工具伸入以调节第二卡扣42的形变程度。通过工具伸入第二调节孔45,对第二卡扣42施加作用力使其发生形变,即可将第二高压极柱21和固定座22之间进行安装和拆卸,操作简单,从而便于更换第二高压极柱21,提高电连接器的可维护性。
170.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调节孔44和第二调节孔45均为四个,且分别沿着第一安装孔31和第二安装孔221的周向间隔设置。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调节孔44和第二调节孔45也可以采用其他的设置形式和数量。
171.具体地,如图7所示,第一卡扣41呈环形且具有缺口,第一卡扣41在第二高压组件的周向方向上可以发生弹性形变。在安装和拆卸第一卡扣41时,利用卡扣具有缺口且周向方向上可以发生弹性形变的特点,便于将第一卡扣41嵌入或者从第一卡槽23和第二卡槽32之间取出,进而方便第二高压组件的安装和拆卸;其中,第二卡扣42与第一卡扣41形状相似,第二卡扣42的直径小于第一卡扣41,同样地,第二卡扣42呈环形且具有缺口,第二卡扣42在第二高压极柱21的周向方向上可以发生弹性形变。
172.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车端电连接器100还包括第五密封件17,第五密封件17包覆于第一安装座18的外壁,第五密封件17与第一安装座之间可以为卡合连接,第五密封件17上的卡扣与第一安装座18上设置的卡槽相配合。第二安装座3还包括密封部7,密封部7位于第二安装座3的外壁。第五密封件17与密封部7相抵接以实现车端电连接器100与电池端电连接器200之间的密封连接。在车端电连接器100与电池端电连接器200配合连接后,第五密封件17与密封部7相互抵接对车端电连接器100与电池端电连接器200配合的区域进行密封,防止外部的水或灰尘等通过两者的连接间隙进入,保证内部电连接组件的密封效果,提高电连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173.具体地,如图8所示,第五密封件17朝向密封部7的端面设有抵靠部;密封部7包括密封部本体73、第一凸起部71和第二凸起部72,第一凸起部71和第二凸起部72分别连接于密封部本体73的两端,第一凸起部71环绕第二凸起部72设置,第一凸起部71、密封部本体73和第二凸起部72之间形成有环形凹槽,密封部本体73朝向第五密封件17具有第一抵接面,第一凸起部71和第二凸起部72分别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二抵接面和第三抵接面,第二抵接面
和第三抵接面分别自第一抵接面朝向远离第一抵接面的方向延伸,第二抵接面和第三抵接面可以分别垂直于第一抵接面,第二抵接面和第三抵接面也可以分别倾斜于第一抵接面。第一抵接面、第二抵接面和第三抵接面形成环形凹槽的内壁面,抵靠部与环形凹槽相抵接。
174.环形凹槽能够利用第一、第二、第三抵接面,分别在三个方向上对抵靠部实现多重密封,抵靠部被半包裹在环形凹槽中,使得密封结构的密封效果更好。
175.具体地,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抵靠部具体可以包括第一抵靠部171、第二抵靠部172和第三抵靠部173;第一抵靠部171环绕第三抵靠部173设置,第二抵靠部172环绕第一抵靠部171设置;第一抵靠部171和第二抵靠部172之间具有第一凹槽,第一抵靠部171和第三抵靠部173之间具有第二凹槽;第一抵靠部171的厚度大于第二抵靠部172及第三抵靠部173的厚度,沿着朝向密封部7的方向,第一抵靠部171的端部凸出于第二抵靠部172及第三抵靠部173的端部;其中,第一抵靠部171与第一抵接面相抵接,第二抵靠部172与第二抵接面相抵接,第三抵靠部173与第三抵接面相抵接。
176.抵靠部通过第一抵靠部171、第二抵靠部172和第三抵靠部173可以与密封件形成多重的密封,提高密封效果,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可以为抵靠密封预留变形余量,使得密封更为紧密,当第一抵靠部171、第二抵靠部172和第三抵靠部173发生形变时,材料可以被挤向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从而增加抵靠部与密封件之间的接触面积;第一抵靠部171的厚度大于第二抵靠部172和第三抵靠部173厚度,且第一抵靠部171的端部凸出于第二抵靠部172和第三抵靠部173的端部,能够增大密封压缩尺寸,提升压缩唇口导向性,从而避免外翻导致密封失效;另外,第一抵靠部171和、第二抵靠部172和第三抵靠部173的整体密封面有利于压缩,能够避免密封件变形冗余,提高安全性。
177.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五密封件17也可以采取其他结构,第五密封件17中抵靠部的数量和形式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中的情况,只要可以实现与密封部7的抵接面相抵接以实现密封即可。
178.如图1、图9和图10所示,第一高压组件还包括第一高压插座16,第一高压插座16与第一高压极柱10电连接;车端电连接器100包括电连接插头15,电连接插头15插接在第一高压插座16上,电连接插头15包括外壳151、插接头152和电缆插接口153,插接头152和电缆插接口153设于外壳151两端,插接头152用于与电缆150连接并插接于第一高压插座16,电缆插接口153用于供电缆150插接,电缆150延伸方向与插接头152的插接方向一致。
179.通过电连接插头15实现第一高压组件与电缆150之间电连接,通过使电缆150延伸方向与插接头152的插接方向一致,电缆150无需转弯调整方向,便于适应电动汽车板内的线路设置,有效避免了发生电连接松动现象,大大提高了电连接装置的稳定可靠性,延长电连接装置的使用寿命。
180.如图9和图10所示,电连接插头15还包括柔性导电件158,柔性导电件158设于外壳151内并用于连接插接头152与电缆150。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通过柔性导电件158实现插接头152的插接方向的改变,电连接稳定可靠。
181.具体地,如图9和图10所示,插接头152设置于外壳151内,用于供第一高压插座16插入连接。通过壳体30具有防护作用,有效避免插接头152与第一高压插座16之间的电连接点暴露在外,连接稳定可靠,大大提高了电连接装置的安全稳定性。
182.如图9和图10所示,外壳151包括插头安装部154和电缆安装部155,插头安装部154
和电缆安装部155的延伸方向一致,插头安装部154和电缆安装部155内分别设置有插头腔156和电缆腔157,插接头152设置于插头腔156内,电缆150插设于插头腔156内。将插接头152设置于插头腔156内,第一高压插座16将伸入至壳体30内并与插接头152相互插接,有效避免插接头152与第一高压插座16之间的电连接点暴露在外;将电缆150插设于插头腔156内,有效避免电连接插头15与第一高压插座16之间的电连接点暴露在外,连接稳定可靠,大大提高了电连接装置的安全稳定性。同时,通过插头安装部154和电缆安装部155的延伸方向一致,电缆150插设于插头腔156的插设方向与第一高压插座16插接于插接头152的插接方向相同,电缆150无需转弯调整转向,安装连接非常方便,有效避免了发生电连接松动现象,电连接稳定可靠。
183.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中电连接装置的车端电连接器100与电池端电连接器200,均可以独立的进行制造和使用,其中的车端电连接器100也可以与其他能够配合的电池包相连接,电池端电连接器200也可以与其他能够配合的电动汽车相连接,并不仅限定于车端电连接器100与电池端电连接器200的组合。
184.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该电动汽车包含上述的电连接装置的车端电连接器100。该电动汽车的车端电连接器100在与电池包的电池端电连接器配合时,车端电连接器100上多个导电弹性件102有效减小了车端电连接器100与电池端电连接器之间的接触电阻,电连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更好,而且高压电流承载能力更强,可以满足电动汽车高功率的使用。
185.实施例2
18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大致相同,现对不同之处进行说明,如图1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安装座3包括壳体30与安装部43,安装部43与壳体30通过螺纹连接,第二高压组件卡设于安装部43与壳体30之间。
187.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壳体30和安装部43对应位置设置有螺纹孔,螺钉431穿过螺纹孔将壳体30与安装部43固定,第二高压组件卡设在安装部43与壳体30之间,壳体30可以对第二高压组件更好的限位,同时便于第二高压组件的安装,由于安装部43占据空间小,使得整体结构更紧凑,且螺纹固定强度高,稳定性好。
188.如图1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电池端电连接器200还包括第二密封件62,第二密封件62设置在安装部43与第二高压组件之间。第二密封件62对第二高压组件进行密封,避免水或者灰尘等进入至第二高压组件影响高压电连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189.具体地,如图11所示,第二高压组件的外壁面上还开设有第四卡槽25,第四卡槽25沿靠近第二高压组件轴心方向向内凹进;第二密封件62的直径大于第四卡槽25的直径且小于安装部43的内壁直径,第二密封件62设置在第四卡槽25与安装部43的内壁之间。第二密封件62卡设在第四卡槽25内,可以有效地隔绝安装部43与第二高压组件之间在第四卡槽25处的空间,密封效果好。
190.如图1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电池端电连接器200还包括第三密封件63,第三密封件63设置在壳体30安装部43之间。通过设置第三密封件63壳体30与安装部43之间进行密封,进一步提高第二高压组件与壳体30之间的密封效果。
191.如图11所示,第二高压极柱21的外壁面上具有限位部29,限位部29用于限制第二高压极柱21相对于固定座22沿第二安装孔221的轴线方向的移动。限位部29可以固定第二
高压极柱21,避免其沿第二安装孔221的轴线方向运动,保证与第一高压极柱10能够准确配合。
192.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限位部29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二高压极柱21上的且相互配合的第一倒刺和第二倒刺,以及分别设置在第二高压极柱21上的且相互配合的凸台和凸点,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限位部29也可以采用凸点、凸环、楔形块或倒刺部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组合的形式。固定座22的内壁面可以设置有与限位部29相配合的配合部,也可以通过限位部29使固定座22内壁面的相对应位置发生与限位部29形状相匹配的形变,从而提高第二高压极柱21与固定座22之间的连接强度。通过凸点、凸环、楔形块或倒刺部等结构配合限位准确,结构更紧凑,可以有效避免第二高压极柱21沿第二安装孔221的轴线方向运动,且通过限位部29与固定座22的配合可提高第二高压极柱21与固定座22之间的密封性。
193.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