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光伏组件层压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2022-12-09 22:35:5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光伏组件层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台、层压段、出料台、传送带、真空系统和加热控制系统,所述层压段包括固定竖直平行的气缸升降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置上盖,上盖内设置上真空腔室,所述支撑架下方设置下真空腔室,上真空腔室下方为上硅胶板,下真空腔室上方为下硅胶板,所述上真空腔室的下方设置上边框,所述下真空腔式的上方设置下边框,所述上边框下方和下边框上方之间设置密封部件,所述上盖在所述支撑架上气缸升降,上边框与下边框配合时,密封部件使上边框与下边框之间形成密闭的工作真空腔室,所述进料台将光伏组件通过传送带输送至上边框与下边框之间的工作真空腔室内,所述上真空腔室、下真空腔室和工作真空腔室连接真空系统,所述加热控制系统由加热源、加热管路、温控系统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光伏组件层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包括金属铜制栅电池片、玻璃板和背板,玻璃板位于金属铜制栅电池片正面,所述背板位于金属铜制栅电池片背面,在玻璃板和金属铜制栅电池片之间,以及背板与金属铜制栅电池片之间设置胶粘层。3.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光伏组件层压装置的层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加热控制系统将下真空腔室台面温度加热至层压温度;进料台将光伏组件通过传送带输送至工作真空腔室内;上真空腔室抽真空;上盖下降,工作真空腔室将光伏组件密封后下真空腔室抽真空;工作真空腔室抽真空;下真空腔充气至0.1-0.8个大气压,上真空腔充气至0.1-0.8个大气压;保压;工作真空腔室充气至上下真空腔室相同大气压;上盖上升,使工作真空腔室的上边框和下边框分离;传送带将光伏组件输送至出料台。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光伏组件层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控制系统在光伏组件被输送至层压腔室起,所述加热源和导热媒体通过热传导对光伏组件缓慢加热升温至130℃至160℃,光伏组件从室温升温到层压温度时升温曲线相对平稳,每分钟升温不得超过10℃,层压时最大加热温度≤200℃。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光伏组件层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输送光伏组件的速度是0.2至0.5m/s。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光伏组件层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的升降速度为50-150mm/s,所述上盖的最大开度为400mm。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光伏组件层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抽真空时间为300s至600s,充压时长为150s至300s,保压时长为30s至90s。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伏组件层压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进料台、层压段、出料台、传送带、真空系统和加热控制系统,所述加热控制系统由加热源、加热管路、温控系统组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加热控制系统将下真空腔室台面温度加热至层压温度;将光伏组件输送至工作真空腔室内;上真空腔室抽真空;上盖下降,下真空腔室抽真空;工作真空腔室抽真空;下真空腔和上真空腔充气至0.1-0.8个大气压;保压;工作真空腔室充气至上下真空腔室相同大气压;上盖上升,使上边框和下边框分离;传送带将光伏组件输送至出料台。本发明精准把控层压的各项参数,保证每次层压的效果,有效解决层压后在使用过程中主栅发灰发黑问题,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生产成本。生产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杨与胜 倪鹏玉 黄家容 郭礼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金石能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09
技术公布日:2022/12/8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