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铝合金长梁类零件喷丸加工夹具的制作方法

2022-12-07 18:08:3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喷丸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铝合金长梁类零件喷丸加工夹具。


背景技术:

2.喷丸加工是指利用高硬度和高强度运动的弹丸冲击零件表面,在零件表面产生强烈塑性变形的过程中,以在零件表层形成组织强化层和残余压应力层,从而提高零件的抗疲劳、拉应力腐蚀、延缓裂纹生产扩展及抗磨削的能力,以提高零件的寿命。
3.在对零件进行喷丸加工前,需要使用喷丸加工夹具对零件进行固定,以使零件的定位精准,装夹固定牢靠,不遮挡零件需要喷丸的区域,来达到喷丸加工的效果。
4.目前长梁类零件的喷丸加工夹具多采用压板或压块固定零件的方式,需要采用多个压板或压块固定,很容易遮挡零件需要喷丸的位置,需要通过多次调整压板或压块的位置来达到喷丸的效果,操作繁琐,加工效率低,且多次调整装夹位置,容易导致喷丸加工夹具与零件的表面产生摩擦使零件表面划伤;此外,长梁类零件长度较长,零件外形复杂,目前长梁类零件的喷丸加工夹具只能对零件的单个面或某一长度固定,加工一个完整零件需要设计多套夹具,使得夹具的人为设计成本、夹具的制造成本大大提高且通用性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铝合金长梁类零件喷丸加工夹具,旨在解决现有的喷丸加工夹具设计、制造成本较高且加工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铝合金长梁类零件喷丸加工夹具,用于固定待加工零件,其包括:
7.底座;
8.多个支撑块,固定设置于所述底座,各所述支撑块与待加工件的筋条、型腔和外形相适配,用于支撑待加工件一侧面,以进行喷丸加工;
9.多个尼龙平台,固定设置于所述底座,各所述尼龙平台与待加工件的外形轮廓相适配,用于支撑待加工件另一侧面,以进行喷丸加工;以及,
10.多个挡块,设置于各所述尼龙平台且与待加工件相抵接,用于固定待加工件。
11.可选地,所述支撑块上设有多个型槽,各所述型槽用于匹配待加工件的筋条、型腔和外形。
12.可选地,还包括多个第一紧固件,各所述第一紧固件用于固定连接各支撑块和底座、各尼龙平台和底座以及各挡块和各尼龙平台。
13.可选地,所述底座表面设有多个第一固定孔,所述支撑块和尼龙平台上分别对应设有多个沉头孔,所述第一紧固件对应穿过所述沉头孔与第一固定孔固定连接,以将所述支撑块和尼龙平台固定在所述底座上。
14.可选地,所述尼龙平台上设多个第二固定孔,所述挡块对应设有腰形孔,所述第一
紧固件穿过所述挡块上的腰形孔与第二固定孔固定连接,以将所述挡块固定在所述尼龙平台表面。
15.可选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紧固件为螺栓。
16.可选地,还包括多个定位销,各所述尼龙平台上设有与待加工件上的定位孔相对应的第三固定孔。
17.可选地,所述支撑块为尼龙材质。
18.可选地,所述挡块为铝合金材质。
19.可选地,待加工件为长条形。
20.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底座上设置与待加工件的筋条、型腔和外形相适配尼龙平台和支撑块,以在进行喷丸加工前,支撑待加工件的一侧面并相对固定,且能更换另一侧面支撑并固定。本夹具能够提升零件的喷丸加工效率低,减少夹具的设计量,降低夹具的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铝合金长梁类零件喷丸加工夹具一实施例的装夹示意图;
22.图2是图1中尼龙平台的装夹示意图;
23.图3是图1中支撑块的装夹示意图。
24.标号说明:11-支撑块;111-沉头孔;12-底座;121-第一固定孔;13-尼龙平台;132-第二固定孔;14-挡块;141-腰形孔;15-定位销;151-第三固定孔;1-待加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6.为了更好地描述和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可参考一幅或多幅附图,但用于描述附图的附加细节或示例不应当被认为是对本技术的实用新型创造、目前所描述的实施例或优选方式中任何一者的范围的限制。
2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所指的装置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8.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
29.目前长梁类零件的喷丸加工夹具多采用压板或压块固定零件的方式,需要采用多个压板或压块固定,很容易遮挡零件需要喷丸的位置,需要通过多次调整压板或压块的位置来达到喷丸的效果,操作繁琐,加工效率低,且多次调整装夹位置,容易导致喷丸加工夹
具与零件的表面产生摩擦使零件表面划伤。
30.此外,长梁类零件长度较长,零件外形复杂,目前长梁类零件的喷丸加工夹具只能对零件的单个面或某一长度固定,加工一个完整零件需要设计多套夹具,使得夹具的人为设计成本、夹具的制造成本大大提高且通用性较低。
31.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铝合金长梁类零件喷丸加工夹具,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铝合金长梁类零件喷丸加工夹具一实施例,请参阅图1-3,铝合金长梁类零件喷丸加工夹具包括底座、多个支撑块、多个尼龙平台和多个挡块。
32.其中,多个支撑块11固定设置于底座12,各支撑块11与待加工件1的筋条、型腔和外形相适配,用于支撑待加工件1一侧面,以进行喷丸加工;多个尼龙平台13固定设置于底座12,各尼龙平台13与待加工件1的外形轮廓相适配,用于支撑待加工件1另一侧面,以进行喷丸加工;多个挡块14,设置于各尼龙平台13且与待加工件1相抵接,用于固定待加工件1。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尼龙平台13的表面由尼龙材料构成,以防止对待加工件1造成损伤。
33.具体地,在加工正面时,各个支撑块11间隔设置在底座12上,各个支撑块11之间相互平行、等高,支撑块11用于放置并支撑待加工件1,待加工件1的内腔与支撑块11的上表面相互贴合,外侧轮廓分别与支撑块11的外形相互平齐抵接,将待加工件1固定,且支撑块11的表面低于待加工件1的表面。此面加工实施例中,支撑块11为长方体结构。
34.通过设置多个支撑块11将待加工件1固定,支撑块11的侧面轮廓及表面分别与待加工件1接触,接触面积多,使待加工件1更为完全的与支撑11贴合,固定牢靠,且在装夹时只需将待加工件1与支撑块11各个面贴合即可,装夹简捷方便,操作简单,同时因支撑块11的表面低于待加工件1的表面,支撑块11不会遮蔽待加工件1需要喷丸加工的区域,通过一次固定即将待加工件1上所有的喷丸加工区域进行喷丸,不再需要多次调整待加工件1的装夹位置,加工效率高。同时,通过调整支撑块11的数量及尺寸,以实现多种不同尺寸的待加工件1进行夹持固定,提高了喷丸加工夹具的通用性,不需要人为设计多套夹具来满足不同尺寸的待加工件,大大降低了人为设计成本和夹具的生产加工成本,且只需要统一管理支撑块11的数量,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加工夹具统一管理的难度,使得管理的成本较低。
35.需要说明的是,支撑块11的厚度小于待加工件1的厚度,以使支撑块11的上表面不超出待加工件1的待加工面,一方面不会遮挡待加工件1上需要喷丸的区域,一方面不会遮挡弹丸的流入射角度,从而保证喷丸的效果较好。
36.需要说明的是,待加工件1形状为长梁类底部平面、中间凹腔结构,相对应地,支撑块11的数量与加工件1的结构及长宽尺寸相匹配。本实施例中,支撑块11的数量为7块,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待加工件1的形状及长宽尺寸设置与之相匹配的支撑块11。
37.在加工反面时,尼龙平台13设置在底座12上,尼龙平台13相互等高,尼龙平台13用于放置并支撑待加工件1,待加工件1的底面与尼龙平台13的表面相互贴合;挡块14设置在尼龙平台13上,挡块14的底面与尼龙平台13的表面相互贴合,挡块14与待加工件1的各个侧面相互抵接,使待加工件1的宽度方向得以固定在尼龙平台13上,且挡块14的上表面不超出待加工件1的表面;本实施例中,尼龙平台13、挡块14为长方体结构。
38.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底座12上设置与待加工件1的筋条、型腔和外形相适配尼龙平台13和支撑块11,以在进行喷丸加工前,支撑待加工件的一侧面并相对固定,且能更换另一侧面支撑并固定,进而进行喷丸加工。本夹具能够提升零件的喷丸加工效率
低,减少夹具的设计量,降低夹具的制造成本。
39.为便于支撑待加工件1,每个支撑块11上都设有两个型槽(图中未示出),各型槽用于匹配待加工件的筋条、型腔和外形。支撑块11的侧面轮廓,也即型槽以及表面分别与待加工件1接触,使待加工件1更为完全的与支撑11贴合更加固定牢靠。
40.进一步地,支撑块11通过第一紧固件固定在底座12的上表面;在底座12的上表面沿长度方向设置多个第一固定孔121,支撑块11的表面沿长度方向设置多个沉头孔111,当底座12与支撑块11上的孔相重合时,第一紧固件穿过沉头孔111与第一固定孔121连接,将支撑块11固定在底座12上,再将待加工件1的长度、宽度方向侧边与两头的支撑块11的外形轮廓相互抵接,将待加工件1的内腔面与支撑块11的表面相互贴合,从而放置并支撑待加工件1。本实施例中,第一紧固件为螺栓。通过设置多个第一固定孔121,将支撑块11牢靠的固定在底座12上,保证支撑块11不会因待加工件1的装夹导致转动。
41.更进一步地,尼龙平台13通过第一紧固件固定在底座12的上表面;在底座12的上表面均匀设置多个第一固定孔121,尼龙平台13上设置多个沉头孔111,当尼龙平台13上的沉头孔111与底座12上的第一固定孔121相重合时,第一紧固件通过第一固定孔121将尼龙平台13固定在底座12的顶端。挡块14通过第一紧固件固定在尼龙平台上13;尼龙平台上13设置多个第二固定孔132,挡块14上设置多个腰形孔141,第一紧固件穿过挡块14上的腰形孔,插入到第二固定孔132中,将挡块14固定在尼龙平台上13。在尼龙平台13上设置两个第三固定孔151,定位销15通过插入到尼龙平台13上的第三固定孔151中,来固定待加工件1的长度方向。
42.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间隔设置多个第一固定孔121,一方面能够保证尼龙平台13上的沉头孔111的数量,以避免设置较少的定位孔而不能保证尼龙平台13在底座12上的固定牢靠性,另一方面能够保证尼龙平台13的支撑强度,以避免在喷丸的过程中尼龙平台13的强度不能支撑待加工件1;在尼龙平台13上间隔设置多个第二固定孔132,保证尼龙平台上13能够装夹挡块14的数量,以避免设置较少的第二固定孔132,导致挡块14数量减少而不能保证待加工件1的固定牢靠性。
43.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多个定位销15,各尼龙平台13上设有与待加工件1上的定位孔相对应的第三固定孔151。其中,定位销15与待加工件1的长度方向相互贴靠,使待加工件1的长度方向固定在尼龙平台13上。定位销15为圆柱体结构。通过设置多块尼龙平台13、多个挡块14,将待加工件1放置在尼龙平台13上,同时将各个挡块14和定位销15分别与位于尼龙平台13上的待加工件1的各个侧面抵接,且挡块14的上及定位销15表面不超出待加工件1的表面,其定位较快,装夹固定牢靠,且不会遮挡待加工件1上需要喷丸加的区域,通过一次固定即可将待加工件1上所有喷丸加工区域进行喷丸,不再需要多次调整待加工件1的装夹位置,其操作简单,加工效率高。此外,挡块14具有可调节性,可通过调整挡块14的位置及数量来固定不同宽度尺寸的零件,使得夹具的通用性大大提高,降低了生产成本,且只需要来统一管理挡块的数量,极大地降低了喷丸加工夹具统一管理的难度,使管理的成本降低。挡块14的数量为10个,定位销15两个,与待加工件1的结构及尺寸匹配。
44.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底座12优选为焊接不规则形状。
45.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底座12优选为钢材质。
46.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支撑块11优选为长方形。
47.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支撑块11优选为尼龙材质。
48.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尼龙平台13优选为长方形。
49.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挡块14优选为u形。
50.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挡块14优选为铝合金材质。
51.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定位销15优选为圆柱形。
52.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定位销15优选为钢材质。
53.本实施例中的喷丸加工夹具的具体装夹固定的过程如下:在加工正面时,如图3所示,首先,根据待加工件1的形状及尺寸大小,选择适宜的支撑块11的数量,本实施例中,选择7块支撑块11,并通过第一固定孔121和第一紧固件将各个支撑块11固定在底座12上,然后将待加工件1的长度方向两侧分别与支撑块11的外侧边缘平齐,待加工件1的宽度方向外侧边缘分别与支撑块11的外形相靠齐,将待加工件1的内腔底面与支撑块11的表面相互贴合,实现待加工件1放置在支撑块11上;在加工反面时,如图2所示,根据待加工,1的形状及尺寸大小,选择适宜的尼龙平台13及挡块14的数量,本实施例中,选择3块尼龙平台13及10个挡块14,第一紧固件穿过沉头孔111插入第一固定孔121中,将尼龙平台13固定在底座12上,将待加工件1放置在尼龙平台上13,待加工件1的底面与尼龙平台13的表面相互配合,将定位销15插入第三固定孔151中,再将待加工件1的长度方向外形侧边与定位销15相互抵接,保证待加工件1的长度方向固定在尼龙平台13上,第一紧固件穿过挡块14上的腰形孔141插入尼龙平台13上的第二固定孔132,调节挡块14的位置,将挡块14与待加工1的外形侧边抵接,再将挡块14固定在尼龙平台13上,保证待加工件1的宽度方向固定在尼龙平台13上,实现将待加工件1固定在尼龙平台13上。
54.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55.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