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线控转向手感模拟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12-07 17:58:0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线控转向手感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源,其输出轴上固定第一传动件;第一传动件,其能传动第二传动件;第二传动件,其固定在转向管柱上,其能传动第三传动件;第三传动件,其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阻挡件和第二阻挡件;第三阻挡件,其两侧分别面对第一弹性件一端和第二弹性件一端,其与动力源和转向管柱始终保持相对位置固定;第一弹性件,其另一端面对第一阻挡件;第二弹性件,其另一端面对第二阻挡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控转向手感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之间以及第二传动件和第三传动件之间形成齿合,第一传动件、第二传动件和第三传动件之间的齿比决定自动力源输出轴到转向管柱的力的放大倍数、转速放大倍数,并确定转向管柱的转角范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控转向手感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阻挡件和第三阻挡件之间距离大于等于第一弹性件的自然长度;第二阻挡件和第三阻挡件之间距离大于等于第二弹性件的自然长度。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控转向手感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三阻挡件和第三传动件之间能相对移动。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控转向手感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四传动件,其与第三传动件并列布置,其两端也固定第一阻挡件和第二阻挡件,其能传动第二传动件;其中,第一传动件,其能传动第三传动件;第二传动件,其固定在转向管柱上;第三传动件和第四传动件两端分别有第一阻挡件和第二阻挡件。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控转向手感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传动件和第三传动件之间以及第二传动件和第四传动件之间形成齿合,第一传动件、第二传动件、第三传动件和第四传动件之间的齿比决定自动力源输出轴到转向管柱的力的放大倍数、转速放大倍数,并确定转向管柱的转角范围。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控转向手感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阻挡件和第三阻挡件之间距离大于等于第一弹性件的自然长度;第二阻挡件和第三阻挡件之间距离大于等于第二弹性件的自然长度。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控转向手感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三阻挡件和第三传动件之间能相对移动,第三阻挡件和第四传动件之间能相对移动。9.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线控转向手感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三阻挡件几何中心位于第一传动件几何中心和第二传动件几何中心的连线上。10.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线控转向手感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弹性件的自然长度等于第二弹性件的自然长度。11.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线控转向手感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
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是自然长度和弹性系数相同的弹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线控转向手感模拟装置,包括:动力源输出轴上固定第一传动件;第一传动件能传动第二传动件;第二传动件固定在转向管柱上,其能传动第三传动件;第三传动件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阻挡件和第二阻挡件;第三阻挡件两侧分别面对第一弹性件一端和第二弹性件一端,其与动力源和转向管柱始终保持相对位置固定;第一弹性件另一端面对第一阻挡件;第二弹性件另一端面对第二阻挡件。本实用新型在不配置转向中间轴且没有外部助力的前提下,可以约束线控转向手感模拟装置的转角行程,实现转角确定性,并能模拟机械转向系统力矩特性。性。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琼琰 李兵 郑良剑 曹晨军 张小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联创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22
技术公布日:2022/12/6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