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预调节温控阀的制作方法

2022-12-07 17:27:0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温控阀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预调节温控阀。


背景技术:

2.温控阀是流量调节阀在温度控制领域的典型应用,其基本原理:通过控制换热器、空调机组或其他用热、冷设备、一次热(冷)媒入口流量,以达到控制设备出口温度的目的。当负荷产生变化时,通过改变阀门开启度调节流量,以消除负荷波动造成的影响,使温度恢复至设定值。
3.现有的温控阀一般包括阀体、阀盖、压帽、可开合地设于阀体内控制阀体截止与导通的启闭密封座、驱动启闭密封座做上、下开合运动的阀杆,阀杆的圆周外侧设置复位弹簧。该温控阀通过手轮控制阀杆的升降,从而控制启闭密封座的升降,进而控制阀体内的流量大小,来实现对设备出口温度的控制。
4.但是,现有的温控阀调节范围较大,通过手轮的转动即可从关闭状态调整至最大流量,如出现对手轮的误操作或者意外触碰,容易对流量形成较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预调节温控阀,解决了现有的温控阀的手轮误转动时对流量影响大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7.预调节温控阀,包括具有进水端和出水端的主体、阀杆、复位弹簧以及螺纹连接在所述主体顶部外侧的手轮,所述阀杆的内端伸入所述主体内且固定有密封座,所述阀杆的外端伸出所述主体,所述复位弹簧作用在所述阀杆上并使阀杆的外端与所述手轮相抵靠,其特征在于,温控阀还包括位于所述手轮内的呈环形的调节轮以及设置于主体内的呈圆环形的调节阀芯,所述调节轮套设在所述阀杆外端的外侧并与阀杆周向固定,所述主体顶面围绕所述阀杆的轴线标识有刻度,所述调节轮的偏心位置沿轴向贯穿开设有观察口,所述观察口与所述刻度位置相对,所述调节阀芯与所述阀杆周向固定,所述主体内具有与进水端相连通的进水孔以及与出水端相连通的出水孔,所述进水孔位于所述调节阀芯远离手轮的一端并与调节阀芯内侧相连通,所述调节阀芯朝向进水孔的一端侧部具有数个缺口,数个缺口绕调节阀芯的轴线分布且数个缺口的可通过面积逐渐增大,所述出水孔能与其中一个缺口相连通。
8.本预调节温控阀在使用前,先转动调节轮,使得阀杆带动与阀杆周向固定的调节阀芯周向转动,通过观察口观察对应的刻度示数,更直观地选择调节阀芯数个缺口中大小合适的一个与出水孔相连通,即通过调节轮对主体内的可通过流量进行预调节。使用时,将手轮罩设在调节轮外侧,可通过沿螺纹转动手轮的方式向主体方向移动或者反向移动,使得阀杆发生轴向移动,并带动密封座轴向移动,小幅度地调整可过流面积。在此调节过程中,先通过转动调节阀芯进行流量预调节,将可通过流量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再在使用中
通过手轮进行小幅度的精确流量调节,不仅使得流量的调节更精确,且将调节轮隐藏在手轮内,即便误转动手轮,对通过流量的影响也较小。
9.在上述的预调节温控阀中,所述调节阀芯套设在所述密封座外侧,所述密封座的侧部具有凹入的呈长条状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长度方向与阀杆的轴向相一致,所述调节阀芯内侧具有凸出的呈长条状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卡入所述限位槽内。密封座能与阀杆同步轴向移动,进行流量调节的同时,还可进行启闭操作,而通过限位部和限位槽的配合实现周向固定也方便了装配。
10.在上述的预调节温控阀中,所述主体包括具有圆筒状颈部的阀体、螺纹连接在颈部内且外端伸出阀体的呈圆筒状的阀盖以及螺纹连接在阀盖外端内侧的压帽,所述手轮螺纹连接在所述阀盖外端的外侧,所述调节阀芯远离进水孔的一端内侧具有凸出呈环状的挡沿,所述挡沿限位在所述阀盖内端和密封座之间。通过挡沿限位在阀盖和密封座之间的方式,可在阀杆带动密封座移动时,调节阀芯进行小幅度的轴向移动,以适应不同的流量调节需求。
11.在上述的预调节温控阀中,所述阀盖内端内侧与阀杆外侧之间以及压帽内侧与阀杆外侧之间均设置有环形的密封圈,两个所述密封圈之间设置有呈筒状的套筒,所述套筒轴向固定在所述压帽和阀盖之间,所述阀杆靠近密封座一端的外侧套设有呈环形的垫片,所述阀杆另一端的外侧固定有环形卡环,所述复位弹簧位于所述套筒内且套设在所述阀杆外侧,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抵靠在所述垫片和卡环上,所述垫片在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紧压在所述阀盖和阀杆之间的密封圈上,所述套筒靠近手轮的一端内侧具有凸出呈环形的压沿,所述压沿在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紧压在所述压帽和阀杆之间的密封圈上。
12.在上述的预调节温控阀中,所述阀盖外端相对的两侧具有凹入呈平面状的操作面。两个操作面的设计,使得安装阀盖时能为工具提供可夹持位置。
13.在上述的预调节温控阀中,所述阀杆外端的横截面为非圆形,所述调节轮内孔的形状与所述阀杆外端的形状相匹配。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预调节温控阀在调节流量的过程中,先通过转动调节阀芯进行流量预调节,将可通过流量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再在使用中通过手轮进行小幅度的精确流量调节,不仅使得流量的调节更精确,且将调节轮隐藏在手轮内,即便误转动手轮,对通过流量的影响也较小。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预调节温控阀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预调节温控阀中调节阀芯的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进水端;2、出水端;3、主体;4、阀杆;5、复位弹簧;6、手轮;7、调节轮;8、调节阀芯;9、进水孔;10、出水孔;11、缺口;12、密封座;13、限位部;14、阀体;15、颈部;16、阀盖;17、压帽;18、挡沿;19、密封圈;20、套筒;21、垫片;22、卡环;23、压沿;24、操作面;25、观察口。
具体实施方式
18.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
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19.如图1和图2所示,本预调节温控阀包括具有进水端1和出水端2的主体3、阀杆4、复位弹簧5以及手轮6。其中,主体3包括具有圆筒状颈部15的阀体14、螺纹连接在颈部15内且外端伸出阀体14的呈圆筒状的阀盖16以及螺纹连接在阀盖16外端内侧的压帽17。阀杆4的内端依次穿过阀盖16和压帽17伸入到阀体14内且阀杆4的内端固定有密封座12,阀杆4的外端伸出主体3且阀杆4的外端端部与手轮6相抵靠,手轮6螺纹连接在阀盖16的外侧。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阀套的安装,阀盖16外端相对的两侧均具有凹入呈平面状的操作面24,且两个操作面24相互平行。
20.阀盖16内端内侧与阀杆4外侧之间以及压帽17内侧与阀杆4外侧之间均设置有圆环形的密封圈19,两个密封圈19之间的阀盖16内设置有呈筒状的套筒20,该套筒20套设在阀杆4的外侧,套筒20中部具有向外凸出呈圆环形的凸肩,该凸肩被紧压在阀盖16和压帽17之间。阀杆4靠近密封座12一端的外侧套设有呈圆环形的垫片21,阀杆4另一端的外侧固定有圆环形卡环22,复位弹簧5位于套筒20内且套设在阀杆4外侧,复位弹簧5的两端分别抵靠在垫片21和卡环22上,垫片21在复位弹簧5的弹力作用下紧压在阀盖16和阀杆4之间的密封圈19上,套筒20靠近手轮6的一端内侧具有凸出呈圆环形的压沿23,压沿23在复位弹簧5的弹力作用下紧压在压帽17和阀杆4之间的密封圈19上。
21.温控阀还包括套设在阀杆4外端外侧的呈圆环形的调节轮7以及设置于阀体14内的呈圆环形的调节阀芯8,其中,阀杆4外端的横截面为非圆形,调节轮7内孔的形状与阀杆4外端的形状相匹配。压帽17顶面围绕阀杆4的轴线标识有刻度,调节轮7的偏心位置沿轴向贯穿开设有观察口25,该观察口25与刻度位置相对,使得调节人员透过该观察口25能看到整圈刻度的一部分。
22.调节阀芯8与阀杆4同轴线设置且调节阀芯8套设在密封座12外侧,密封座12外相对的两侧均具有凹入的呈长条状的限位槽,限位槽的长度方向均与阀杆4的轴向相一致,调节阀芯8内侧对应具有两个凸出呈长条状的限位部13,两个限位部13一一对应地卡入两个限位槽内。
23.调节阀芯8远离手轮6的一端侧部具有数个缺口11,数个缺口11绕调节阀芯8的轴线间隔分布且数个缺口11的可通过面积逐渐增大,阀体14内与调节阀芯8该端对应处具有与进水端1相连通的进水孔9且进水孔9与调节阀芯8内侧相连通,调节阀芯8一侧的阀体14内还具有与出水端2相连通的出水孔10,该出水孔10能与其中一个缺口11相连通。调节阀芯8远离进水孔9的一端内侧具有凸出呈圆环状的挡沿18,挡沿18限位在阀盖16内端和密封座12之间,且阀盖16内端和密封座12之间的空隙大于挡沿18的轴向厚度。
24.本预调节温控阀在使用前,先转动调节轮7,通过观察口25观察压盖顶面的刻度,根据实际使用环境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刻度,同时,与调节轮7周向固定的阀杆4带动与阀杆4周向固定的调节阀芯8周向转动,选择数个缺口11中与刻度对应的缺口11与出水孔10相连通,然后,将手轮6螺纹连接在阀盖16外侧,罩住调节轮7。
25.使用时,可通过沿螺纹转动手轮6的方式向主体3方向移动或者反向移动,使得阀杆4发生轴向移动,带动密封座12同步移动,并使调节阀芯8发生小幅度的轴向移动,小幅度地调整可过流面积。
26.不使用时,持续旋进手轮6,使得阀杆4不断轴向内移,由密封座12封堵进水孔9以
阻断水流。
27.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