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运动鞋鞋底的支撑件、运动鞋鞋底及运动鞋的制作方法

2022-12-07 07:46:5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运动鞋鞋底的支撑件、运动鞋鞋底及运动鞋。


背景技术:

2.鞋子是我们脚的房屋,从人体工程学的角度来说,科学造型的鞋子,会使我们的双足穿上之后,不但不累,而且很舒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跑鞋也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一双好的跑鞋在提高跑步成绩、保护跑者、提高训练效率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传统跑鞋在每一步落地时,因挤压中底转换蹬地姿态的过程中,都会消耗跑者大量的能量,无法满足跑者对跑鞋舒适度、缓震与回弹性的需求,且运动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或问题,提供一种用于运动鞋鞋底的支撑件、运动鞋鞋底及运动鞋,避免了全掌触地时的冲击力和损耗,可实现更低的冲击力、更大的回弹性、更小的跑步力量损失和更高的运动效率。
4.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技术方案一,一种用于运动鞋鞋底的支撑件,其由碳纤维一体铺设而成,包括支撑主体和两个分别位于支撑主体两侧的第一翼片,在趾跖关节对应的区域,所述第一翼片的最低点低于所述支撑主体的最低点。
6.基于技术方案一,还设有技术方案二,技术方案二中,所述支撑主体自前向后设有连为一体的前掌区和足弓区,所述第一翼片自足弓区以预设曲率向前延伸。
7.基于技术方案二,还设有技术方案三,技术方案三中,所述支撑件还包括两个分别位于支撑主体两侧的第二翼片;所述支撑主体还设有与足弓区连为一体的后跟区,所述第二翼片自足弓区以预设曲率向后延伸,在后跟对应的区域,所述第二翼片的最低点低于所述支撑主体的最低点。
8.基于技术方案三,还设有技术方案四,技术方案四中,所述足弓区的两侧均设有连接翼,所述连接翼沿前后方向延伸且其前端和后端分别衔接所述第一翼片和第二翼片;所述第一翼片和第二翼片均向下凹陷成弧形。
9.基于技术方案四,还设有技术方案五,技术方案五中,所述前掌区设有位于趾跖关节前端的前支撑部,所述后跟区的末端设有后支撑部;所述第一翼片的前端衔接所述前支撑部,所述第二翼片的后端衔接后支撑部;所述支撑件还设有附接于前支撑部的第一加强层以及附接于后支撑部的第二加强层。
10.基于技术方案四,还设有技术方案六,技术方案六中,所述支撑件还包括前连接片和后连接片,所述前连接片间隔设于前掌区的周沿其且其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翼片的前端连为一体;所述第二翼片间隔设于所述后跟区的周沿且其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翼片的后端连为一体。
11.基于技术方案三至六,还设有技术方案七,技术方案七中,所述前掌区沿前后方向向下凹陷,所述足弓区沿前后方向向上凸起,所述后跟区沿前后方向向下凹陷;在前掌对应的区域,所述第一翼片始终低于支撑主体;在后跟对应的区域,所述第二翼片始终低于支撑主体。
12.基于技术方案一,还设有技术方案八,技术方案八中,所述支撑件沿其厚度方向依次设有第一纤维单元、第二纤维单元和至少三个第三纤维单元,所述鞋底的后跟部的取向为 0
°
,所述第一纤维单元由一层取向为0
°
的碳纤维带和一层取向为90
°
的碳纤维带交织而成,所述第二纤维单元为由两层关于中心线对称的碳纤维带粘接而成且其中一层碳纤维带相对于中心线的取向为45
°
,所述第三纤维单元为由两层关于中心线对称的碳纤维带粘接而成且其中一层碳纤维带相对于中心线的取向为19
°

13.基于技术方案五,还设有技术方案九,技术方案九中,所述支撑件沿其厚度方向依次设有第一纤维单元、第二纤维单元和至少三个第三纤维单元,所述鞋底的后跟部的取向为 0
°
,所述第一纤维单元由一层取向为0
°
的碳纤维带和一层取向为90
°
的碳纤维带交织而成,所述第二纤维单元为由两层关于中心线对称的碳纤维带粘接而成且其中一层碳纤维带相对于中心线的取向为45
°
,所述第三纤维单元为由两层关于中心线对称的碳纤维带粘接而成且其中一层碳纤维带相对于中心线的取向为19
°
;所述第一加强层和第二加强层为附着于第三纤维单元上的至少一个第四纤维单元,所述第四纤维单元为由两层关于中心线对称的碳纤维带粘接而成且其中一层碳纤维带相对于中心线的取向为19
°

14.技术方案十,本实用新型同时提供一种运动鞋鞋底,由前至后形成前掌部、足弓部和后跟部,其特征是,包括中底和如技术方案一至九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嵌置于所述中底内。
15.基于技术方案十,还设有技术方案十一,技术方案十一中,还包括贴合于中底下方的大底;所述中底包括可相互贴合的上层中底和下层中底,所述下层中底设有与所述支撑件的形状相适配的容置槽,所述支撑件适于容置于所述容置槽内并贴合于容置槽的槽底;所述上层中底贴合于下层中底时,所述上层中底的底面与所述支撑主体的上表面相贴合,所述中底的内侧和外侧与第一翼片和/或第二翼片对应的部分形成开口;所述上层中底且沿其前后方向和宽度方向向下凹陷形成适于容置足部的凹陷区。
16.技术方案十二,本实用新型同时提供一种运动鞋,其采用技术方案十至十一中任一项所述的运动鞋鞋底。
17.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的如下有益效果:
18.1、技术方案一中,跑步的步态一般是外腰先触地,触地后压下踩实,再过渡到内腰,再由脚趾发力离地,在趾跖关节对应的区域,第一翼片的最低点低于支撑主体的最低点,不仅使得在鞋底的厚度方向上形成多层次的回弹力,且使得内侧的第一趾跖和外侧的第五跖趾相对于第二趾跖、第三趾跖和第四趾跖先着地,运动过程中,脚外腰先着地,在前掌先落地的跑步姿态中,第五趾跖先着地,可以为脚外腰提供更好的支撑性,随后的脚触地过程中,脚会压住支撑主体的前掌部分,支撑主体的前掌部分和第五趾跖的高低落差可以使得支撑主体下压回弹,过渡到内腰时,脚趾发力离地的过程中,支撑主体的前掌部分和第一趾跖的高低落差再次使得支撑主体下压回弹,如此,使得前掌在蹬地和离地的过程中支
撑主体产生两次回弹,从而提高了支撑件的回弹性,提升了能量传递效率,降低了冲击力,且增强了弹性,减少了跑步力量损失,从而提升运动效率,并实现了较佳的缓震性能;此外,碳纤维铺设而成的支撑件可改善鞋底的弯折刚度,从而减小鞋底弯折时间,在启动与跑步过程中更为迅速和安全。
19.2、技术方案二中,第一翼片自足弓区以预设曲率向前延伸,既便于生产加工,且可保证对足弓部良好的支撑性,此外还使得第一翼片的助推效果快速过渡到足弓部,从而进一步提升运动效率。
20.3、技术方案三中,支撑主体的结构设置可保证对前掌部、足弓部和后跟部良好的支撑效果,保证脚底各部位的稳定性,由此提升穿着舒适度;第二翼片自足弓区以预设曲率向后延伸,既便于生产加工,且可保证对足弓部良好的支撑性,此外还使得第二翼片的助推效果快速过渡到足弓部,从而进一步提升运动效率;在后跟对应的区域中,第二翼片的最低点低于支撑主体的最低点,保证了第二翼片相对于支撑主体先着地,相比于脚部整个后跟区全部着地,能量损耗更小,从而提升了后跟着地时的助推效果;外侧的第一翼片和第二翼片为脚外侧提供支撑,内侧的第一翼片和第二翼片可使脚自然内旋,从而提高蹬伸效率;本技术方案中,前侧的第一翼片和后侧的第二翼片相对于支撑主体形成悬挂式结构,这种悬挂式结构可增加鞋底的滚动感,避免全掌触地时的冲击力和损耗,快速滚动,通过曲线造型,实现快速滚动推进,跑动时人体足部过渡到前掌蹬伸动作的速度更快,前后两侧的悬挂结构可提供额外的弹力性能和落地缓冲,将每一分落地能量转换为驱动向前的推进力,从而进一步实现了更佳的能量传递效率、更低的冲击力和更好的弹性,减少了跑步力量损失,从而提升运动效率。
21.4、技术方案四中,连接翼的设置便于生产加工,且连接翼可保证对足弓部良好的支撑性,且还使得第一翼片和第二翼片的助推效果可快速过渡到足弓部,从而提升了运动效率。
22.5、技术方案五中,第一翼片的前端衔接前支撑部,第二翼片的后端衔接后支撑部,使得支撑主体的两侧形成滚动轮结构,鞋底的滚动感佳,便于第一翼片的助推效果快速过渡到前支撑部以及第二翼片的助推效果快递过渡后支撑部,从而便于脚尖或后跟快速离地,实现快速滚动前进;且这种结构设置支撑主体在落地的过程中也基本悬空,从而降低了对脚的冲击力,进一步减少了跑步力量损失;第一加强层和第二加强层的设置则避免了前支撑部和后支撑部断裂,保证了支撑主体的强度。
23.6、技术方案六中,前连接片和后连接片的设置使得支撑主体的两侧形成滚动轮结构,鞋底的滚动感佳,便于第一翼片的助推效果快速过渡到前连接片以及第二翼片的助推效果快递过渡后连接片,由于前连接片与支撑主体的前端间隔设置,前连接片触地时,支撑主体的前端基本悬空,前掌下压时支撑主体下压回弹,增强了回弹力,同样地,由于后连接片与支撑主体的后端间隔设置,后连接片触地时,支撑主体的后端基本悬空,后跟下压时支撑主体下压回弹,增强了回弹力,因此,上述接设计增大了支撑件的弹性,进一步减少了跑步力量损失,提升了运动效率。
24.7、技术方案七中,前掌区、足弓区和后跟区的结构设计,更为符合人体足部的结构,有利于提升穿着舒适性,从而提升运动效率;在前掌对应的区域,第一翼片始终低于支撑主体,在后跟对应的区域,第二翼片始终低于支撑主体,使得第一翼片和第二翼片可形成
良好的回弹性。
25.8、技术方案八中,由于相对于中心线的取向为0
°
的碳纤维带是相对坚硬的段,相对于中心线的取向为90
°
的碳纤维带是相对柔性的段,第一碳纤维单元在支撑件的前后方向上刚度佳,在支撑件的宽度方向上柔性佳,且较为美观,第二碳纤维单元可提升支撑件的抗扭性能,第三碳纤维单元可提升支撑件的刚性及支撑性,上述设置可使得支撑件既具备一定的刚性,又不至于过硬从而具备一定的弹性,使得支撑件可保持刚性和弹性的平衡,从而起到推动和提速的作用。
26.9、技术方案九中,由于相对于中心线的取向为0
°
的碳纤维带是相对坚硬的段,相对于中心线的取向为90
°
的碳纤维带是相对柔性的段,第一碳纤维单元在支撑件的前后方向上刚度佳,在支撑件的宽度方向上柔性佳,且较为美观,第二碳纤维单元可提升支撑件的抗扭性能,第三碳纤维单元可提升支撑件的刚性及支撑性,第一加强层和第二加强层均采用第四纤维单元,第四碳纤维单元可提升支撑件的刚性及支撑性,防止前支撑部和后支撑部断裂,上述设置可使得支撑件既具备一定的刚性,又不至于过硬从而具备一定的弹性,使得支撑件可保持刚性和弹性的平衡,从而起到推动和提速的作用。
27.10、技术方案十中,本实用新型同时提供一种运动鞋鞋底,其采用上述支撑件,具有与上述技术方案相同的技术效果。
28.11、技术方案十一中,支撑件贴合于容置槽的槽底,保证了支撑件与地面的相互作用;上层中底贴合于下层中底时,中底的内侧和外侧与第一翼片和/或第二翼片对应的部分形成开口,使得用户可从鞋底的内侧或外侧看到第一翼片和/或第二翼片,提升了鞋底的科技感,且为第一翼片和/或第二翼片提供了形变空间;由于支撑件的悬挂式结构,脚的两侧容易相对中间部分悬空,在跑步过程中容易向内扭转或向外扭转,上层中底且沿其前后方向和宽度方向向下凹陷形成适于容置足部的凹陷区,有效地包裹了足部,避免了脚在运动过程中扭伤;上层中底的底面与支撑主体的上表面相贴合,有利于在鞋底的内侧和外侧形成与第一翼片和/或第二翼片对应的开口,且使得上层中底与第一翼片和/或第二翼片对应的区域有足够的运动空间,回弹性更佳;大底的设置使得鞋底可具有更多的耐磨防滑等功能。
29.12、技术方案十二中,本实用新型同时提供一种运动鞋,其采用上述鞋底,具有与上述技术方案相同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支撑件的立体示意图;
3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支撑件的侧视图;
33.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支撑件的立体示意图一;
34.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支撑件的立体示意图二;
35.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支撑件的侧视图;
36.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支撑件的立体示意图;
37.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支撑件的侧视图;
38.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5的的支撑件的前掌、足弓和后跟分别下压3mm、5mm、 6mm、7.5mm和10mm时对应的压力;
39.图9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5的支撑件的前掌、足弓和后跟分别下压6mm的最大力值以及对应于最大力值的能量回归率;
40.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的鞋底的分解示意图;
41.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的鞋底的示意图;
42.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43.支撑主体10;前掌区11;前支撑部111;第一加强层1111;足弓区12;连接翼121;后跟区13;后支撑部131;第二加强层1311;第一翼片20;第二翼片30;前连接片40;后连接片50;
44.支撑件100;
45.中底200;上层中底60;凹陷区61;下层中底70;容置槽71;侧边开口201;
46.大底300。
具体实施方式
4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且不应被看作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基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48.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如使用术语“第一”、“第二”或“第三”等,都是为了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49.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对于方位词,如使用术语“中心”、“横向”、“纵向”、“水平”、“垂直”、“顶”、“底”、“内”、“外”、“上”、“下”、“前”、“后”、“左”、“右”、“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乃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和位置关系,且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所以也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保护范围。
50.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如使用术语“固接”或“固定连接”,应作广义理解,即两者之间没有位移关系和相对转动关系的任何连接方式,也就是说包括不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可拆卸地固定连接、连为一体以及通过其他装置或元件固定连接。
51.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如使用术语“包括”、“具有”以及它们的变形,意图在于“包含但不限于”。
52.实施例1
53.参见图1-2,图1-2示出了一种用于运动鞋鞋底的支撑件100,其由碳纤维一体铺设而成,包括支撑主体10、两个分别位于支撑主体10两侧的第一翼片20和两个分别位于支撑主体10两侧的第二翼片30。
54.支撑主体10自前向后依次设有前掌区11、足弓区12和后跟区13,前掌区11沿前后方向向下凹陷,足弓区12沿前后方向向上凸起,后跟区13沿前后方向向下凹陷。支撑主体 10的结构设置可保证对前掌部、足弓部和后跟部良好的支撑效果,保证脚底各部位的稳定性,由此提升穿着舒适度。前掌区通常对应于脚趾和连接跖骨与趾骨的关节的部分,前掌区、足弓区和后跟区域不意在对鞋类元件的精确区域进行划分,而是旨在表示鞋类元件的大致相对的区域。
55.第一翼片20自足弓区12以预设曲率向前延伸并向下凹陷成弧形,在趾跖关节对应的区域,第一翼片20的最低点低于支撑主体10的最低点,跑步的步态一般是外腰先触地,触地后压下踩实,再过渡到内腰,再由脚趾发力离地,这种设置不仅使得在鞋底的厚度方向上形成多层次的回弹力,且得内侧的第一趾跖和外侧的第五跖趾相对于第二趾跖、第三趾跖和第四趾跖先着地,运动过程中,脚外腰先着地,在前掌先落地的跑步姿态中,第五趾跖先着地,可以为脚外腰提供更好的支撑性,随后的脚触地过程中,脚会压住支撑主体10的前掌部分,支撑主体10的前掌部分和第五趾跖的高低落差可以使得支撑主体10下压回弹,过渡到内腰时,脚趾发力离地的过程中,支撑主体10的前掌部分和第一趾跖的高低落差再次使得支撑主体10下压回弹,如此,使得前掌在蹬地和离地的过程中支撑主体10产生两次回弹,从而提高了支撑件100的回弹性,实现了更佳的能量传递效率、更低的冲击力,且增强了弹性,减少了跑步力量损失,从而提升运动效率。其中,第一翼片20自足弓区12以预设曲率向前延伸,既便于生产加工,又可保证对足弓部良好的支撑性,此外还使得第一翼片 20的助推效果快速过渡到足弓部,从而进一步提升运动效率。
56.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在前掌对应的区域,第一翼片20始终低于支撑主体10,使得第一翼片20可形成良好的回弹性。本实施例中,第一翼片20的自由端悬空并对应于趾跖关节前端,且这种设置还避免了第一翼片20的自由端翘起高于支撑主体10而影响鞋底后跟部的舒适性。
57.第二翼片30自足弓区12以预设曲率向后延伸并向下凹陷成弧形,在后跟对应的区域,第二翼片30的最低点低于支撑主体10的最低点,这种设置保证了第二翼片30相对于支撑主体10先着地,相比于脚部整个后跟区13全部着地,能量损耗更小,从而提升了后跟着地时的助推效果;第二翼片30自足弓区12以预设曲率向后延伸,既便于生产加工,且可保证对足弓部良好的支撑性,此外还使得第二翼片30的助推效果快速过渡到足弓部,从而进一步提升运动效率。
58.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在后跟对应的区域,第二翼片30始终低于支撑主体10,使得第二翼片30可形成良好的回弹性,本实施例中,第二翼片30的自由端悬空并对应于后跟区13 的后部,这种设置还避免了第二翼片30的自由端翘起高于支撑主体10而影响鞋底后跟部的舒适性。
59.足弓区12的两侧均设有连接翼121,连接翼121沿前后方向延伸且其前端和后端分别衔接第一翼片20和第二翼片30。连接翼121的设置便于生产加工,且连接翼121可保证对足弓部良好的支撑性,且还使得第一翼片20和第二翼片30的助推效果可快速过渡到足弓部,从而提升了运动效率。
60.本实施例中,支撑件100主要为碳纤维板,其沿厚度方向依次设有第一纤维单元、第二纤维单元和至少三个第三纤维单元,鞋底的后跟部的取向为0
°
,第一纤维单元由一层
取向为0
°
的碳纤维带和一层取向为90
°
的碳纤维带交织而成,第二纤维单元为由两层关于中心线对称的碳纤维带粘接而成且其中一层碳纤维带相对于中心线的取向为45
°
,第三纤维单元为由两层关于中心线对称的碳纤维带粘接而成且其中一层碳纤维带相对于中心线的取向为 19
°
,具体地,支撑件100沿其厚度方向依次设有一层交织碳纤维带和8层碳纤维带,交织碳纤维带即为第一碳纤维单元,8层碳纤维带相对于中心线的取向依次为45
°
、-45
°
、 19
°
、-19
°
、19
°
、-19
°
、19
°
和-19
°

61.支撑件100制作时,将多层碳纤维带或交织碳纤维带预浸渍在如热固性树脂或热塑性树脂的粘合剂树脂,该粘合剂树脂可以将多层碳纤维带粘合在一起。支撑件100由自动纤维放置过程形成,如纤维放置头可以在0
°
方向中行进以在0
°
方向上沉积碳纤维带使得碳纤维带的取向为0
°
,在其他取向度上,则使纤维放置头改变行进方向即可,此部分为现有技术,本实施例对此不再赘述,各层碳纤维带放置后热压即可得到支撑件100。
62.具体地,支撑件100采用多层碳纤维带预浸料铺贴而成,其中,碳纤维单层厚度0.10
ꢀ‑
0.2mm,其中3k的交织纤维带的厚度为0.2mm,45
°
和-45
°
的碳纤维带的厚度为 0.1mm,19
°
和-19
°
的碳纤维带的厚度为0.15mm,最上层为3k交织碳纤维带纤维织物。由于相对于中心线的取向为0
°
的碳纤维带是相对坚硬的段,相对于中心线的取向为90
°
的碳纤维带是相对柔性的段,支撑件100由一层碳纤维带和8层取向依次为45
°
、-45
°
、 19
°
、-19
°
、19
°
、-19
°
、19
°
和-19
°
的碳纤维带堆叠,交织纤维带在支撑件100的前后方向上刚度佳,在支撑件100的宽度方向上柔性佳,且较为美观,45
°
和-45
°
的碳纤维带可提升支撑件100的抗扭性能,19
°
和-19
°
的碳纤维带可提升支撑件100的刚性及支撑性,上述设置可使得支撑件100既具备一定的刚性,又不至于过硬从而具备一定的弹性,使得支撑件100可保持刚性和弹性的平衡,从而起到推动和提速的作用45
°
和-45
°
的碳纤维带可提升支撑件100的抗扭性能,19
°
和-19
°
的碳纤维带可提升支撑件100的刚性及支撑性。树脂为环氧树脂,环氧树脂含量为42%。
63.图8示出了实施例1的支撑件100的前掌、足弓和后跟分别下压3mm、5mm、6mm、 7.5mm和10mm时对应的压力。图9示出了实施例1的前掌、足弓和后跟分别下压6mm的最大力值以及对应于最大力值的能量回归率。能量回归率为支撑件100受到最大压力下压时向上的回弹力与最大压力的比值,测试时,支撑件100的厚度为1.2mm,前掌测试的位置为支撑件100自后向前占支撑件100总长度的73%处(内侧)和65%处(外侧)的连线,连线长度为104-105mm,足弓测试的位置为支撑件100自后向前占支撑件100总长度45%处的线段 (长度为56-57mm),后跟测试的位置为支撑件100自后向前占支撑件100总长度20%处的线段(长度为75-76mm)。
64.从图8和图9测试的实验数据可知,实施例1的支撑件100的前掌下压6mm的能量回归率都超过80%,足弓下压6mm的能量回归率都大于85%,后跟下压6mm的能量回归率都超过 90%,有利于使支撑件100在运动过程中起到推动和提速的作用。
65.跑步时,外侧的第一翼片20和第二翼片30为脚外侧提供支撑,内侧的第一翼片20和第二翼片30可使脚自然内旋,从而提高蹬伸效率;本技术方案中,前侧的第一翼片20和后侧的第二翼片30相对于支撑主体10形成悬挂式结构,这种悬挂式结构可增加鞋底的滚动感,避免全掌触地时的冲击力和损耗,快速滚动,通过曲线造型,实现快速滚动推进,跑动时人体足部过渡到前掌蹬伸动作的速度更快,前后两侧的悬挂结构可提供额外的弹力性能和
落地缓冲性能,将每一分落地能量转换为驱动向前的推进力,从而进一步实现了更佳的能量传递效率和更低的冲击力,且增强了弹性,减少了跑步力量损失,从而提升运动效率;碳纤维铺设而成的支撑件100可改善鞋底的弯折刚度,从而减小鞋底弯折时间,在启动与跑步过程中更为迅速和安全。
66.实施例2
67.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结构基本相同,参见图3-5,所不同的是,前掌区11设有位于趾跖关节前端的前支撑部111,后跟区13的末端设有后支撑部131;第一翼片20的前端衔接前支撑部111,第二翼片30的后端衔接后支撑部131;支撑件100还设有附接于前支撑部 111的第一加强层1111以及附接于后支撑部131的第二加强层1311。本实施例中,第一加强层1111和第二加强层1311均位于支撑主体10的下表面。
68.第一加强层1111和第二加强层1311为附着于第三纤维单元上的至少一个第四纤维单元,第四纤维单元为由两层关于中心线对称的碳纤维带粘接而成且其中一层碳纤维带相对于中心线的取向为19
°
。本实施例中,第四纤维单元的数量为两个,第四纤维单元附着与第三纤维单元下表面,第一加强层1111和第二加强层1311均由4层纤维带铺设而成,4层纤维带自上而下的取向依次为19
°
、-19
°
、19
°
和-19
°

69.从图8和图9测试的实验数据可知,实施例2的支撑件100的前掌下压6mm的能量回归率超过90%,足弓下压6mm的能量回归率都大于85%,后跟下压6mm的能量回归率都超过 85%,有利于使支撑件100在运动过程中起到推动和提速的作用。
70.采用本实施例的方式,除了具备实施例1的技术效果之外,第一翼片20的前端衔接前支撑部111,第二翼片30的后端衔接后支撑部131,使得支撑主体10的两侧形成滚动轮结构,鞋底的滚动感佳,便于第一翼片20的助推效果快速过渡到前支撑部111以及第二翼片 30的助推效果快递过渡后支撑部131,从而便于脚尖或后跟快速离地,实现快速滚动前进;且这种结构设置支撑主体10在落地的过程中也基本悬空,从而降低了对脚的冲击力,进一步减少了跑步力量损失;第一加强层1111和第二加强层1311的设置则避免了前支撑部111 和后支撑部131断裂,保证了支撑主体10的强度。
71.实施例3
72.实施例3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第三碳纤维单元的数量为四个,也即支撑件 100沿其厚度方向依次设有一层交织碳纤维带和10层碳纤维带,交织碳纤维带即为第一碳纤维单元,8层碳纤维带相对于中心线的取向依次为45
°
、-45
°
、19
°
、-19
°
、19
°

‑ꢀ
19
°
、19
°
、-19
°
、19
°
和-19
°

73.从图8和图9测试的实验数据可知,实施例3的支撑件100的前掌下压6mm的能量回归率都超过95%,足弓下压6mm的能量回归率都大于85%,后跟下压6mm的能量回归率都超过 85%,有利于使支撑件100在运动过程中起到推动和提速的作用。
74.实施例4
75.实施例4与实施例1的结构基本相同,参见6-7,所不同是,支撑件100还包括前连接片40和后连接片50,前连接片40间隔设于前掌区11的周沿其且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翼片 20的前端连为一体;第二翼片30间隔设于后跟区13的周沿且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翼片30 的后端连为一体。从图8和图9测试的实验数据可知,实施例4的支撑件100的前掌下压 6mm的能量回归率都超过80%,足弓下压6mm的能量回归率都大于75%,后跟下压6mm的能量回
归率都超过85%,有利于使支撑件100在运动过程中起到推动和提速的作用。
76.采用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除了具备实施例1的技术效果之外,前连接片40和后连接片50的设置使得支撑主体10的两侧形成滚动轮结构,鞋底的滚动感佳,便于第一翼片20 的助推效果快速过渡到前连接片40以及第二翼片30的助推效果快递过渡后连接片50,由于前连接片40与支撑主体10的前端间隔设置,前连接片40触地时,支撑主体10的前端基本悬空,前掌下压时支撑主体10下压回弹,增强了回弹力,同样地,由于后连接片50与支撑主体10的后端间隔设置,后连接片50触地时,支撑主体10的后端基本悬空,后跟下压时支撑主体10下压回弹,增强了回弹力,因此,上述接设计增大了支撑件100的弹性,进一步减少了跑步力量损失,提升了运动效率。
77.实施例5
78.实施例5与实施例4的结构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第三碳纤维单元的数量为四个,也即支撑件100沿其厚度方向依次设有一层交织碳纤维带和10层碳纤维带,交织碳纤维带即为第一碳纤维单元,8层碳纤维带相对于中心线的取向依次为45
°
、-45
°
、19
°
、-19
°
、 19
°
、-19
°
、19
°
、-19
°
、19
°
和-19
°

79.从图8和图9测试的实验数据可知,实施例5的支撑件100的前掌下压6mm的能量回归率都超过85%,足弓下压6mm的能量回归率都大于75%,后跟下压6mm的能量回归率都超过 75%,有利于使支撑件100在运动过程中起到推动和提速的作用。
80.实施例6
81.本实用新型同时提供一种运动鞋鞋底,参见图10-11,由前至后形成前掌部、足弓部和后跟部,包括中底200、实施例1-5中任一个支撑件100和大底300。支撑件100嵌置于中底200内,大底300贴合于中底200下方。图10-11仅示出了采用实施例1的支撑件100的鞋底结构,但应理解,实施例2-5只要相应地调整中底200的结构即可。
82.具体地,中底200包括可相互贴合的上层中底60和下层中底70,下层中底70设有与支撑件100的形状相适配的容置槽71,支撑件100适于容置于容置槽71内并贴合于容置槽 71的槽底,支撑件100贴合于容置槽71的槽底,保证了支撑件100与地面的相互作用;上层中底60贴合于下层中底70时,上层中底60的底面与支撑主体10的上表面相贴合,中底 200的内侧和外侧与第一翼片20和第二翼片30对应的部分形成开口,使得用户可从鞋底的内侧或外侧看到第一翼片20和第二翼片30,提升了鞋底的科技感,且为第一翼片20和第二翼片30提供了形变空间,且使得上层中底60与第一翼片20和第二翼片30对应的区域有足够的运动空间,回弹性更佳。
83.本实施例中,上层中底60沿其前后方向和宽度方向向下凹陷形成适于容置足部的凹陷区61,由于支撑件100的悬挂式结构,脚步的两侧容易相对中间部分悬空,在跑步过程中容易向内扭转或向外扭转,上层中底60且沿其宽度方向向内凹陷形成适于容置足部的凹陷区61,有效地包裹了足部,避免了脚在运动过程中扭伤。
84.优选地,上层中底60采用第一材质制成,下层中底70采用第二材质制成,第一材质与第二材质具有不同的弹性性能,上层中底60、下层中底70为eva或聚氨酯材料。上层中底 60和下层中底70为图10中所示的两个独立结构,上层中底60和下层中底70也可由相应材料直接一体化制成。大底300可根据功能需要进行选择相应的材质,如具备防滑功能和耐磨功能的橡胶。本实用新型对中底200和大底300的材质及贴合方式没有特殊限制,采用本领域
技术人员熟知的制备鞋制品的材质及贴合方法即可。
85.上述说明书和实施例的描述,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通过本实用新型或上述实施例的启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结合公知常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或现有技术,通过合乎逻辑的分析、推理或有限的试验可以得到的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其中一部分技术特征的修改、等同替换或其他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